近日,日本擬將和食廚師認定為「國寶」!
一旦被認定,日本和食廚師將同文樂大師、陶藝大師、傳統工藝大師一樣,受到國家的保護和每年200萬日元(約13萬人民幣)的「特別助成金」。
同樣是廚師,地位在我國卻與其他國家大相逕庭:
法國廚師:「不僅是藝術家,還是收視率的法寶,比明星還牛」。
日本廚師:「官方認證!我將是這個國家的『國寶』 」。
中國廚師:「腦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夥夫 」 !
作為世界三大著名美食國家之一的中國,廚師為什麼地位低還不被認可呢?
日本的「國寶」、 法國的「藝術家」、中國的「廚子」
據日媒1月3日報導,日本文化廳將於4月新設負責飲食文化的專門部門,討論「人間國寶」新增和食廚師、日本酒釀造師等「飲食匠人」。
在日本,「人間國寶」制度是對於在傳統藝術和工藝領域擁有高超技術的個人認定製度。現行的「人間國寶」制度主要面向歌舞伎及能劇等藝術領域、陶藝和金屬工藝等工藝領域,飲食文化並不包含在內。
而隨著日本人的飲食生活越來越西化,以年輕人為主的人群被指「遠離和食」。
為了振興日本傳統飲食文化,日本設立專門部門進行篩選評定「和食廚師」,認定後廚師除了社會地位尊崇、研修渠道通暢外,還可享受每年200萬日元的「特別助成金」,以推動其技術的提升和培養接班人。
日本廚師不僅擁有高薪酬、高待遇,還榮登了日本女性理想對象9種工作的榜首。
不僅日本的廚師接受此等禮遇,在法國,廚師堪比明星,烹飪被視為一種藝術,廚師同音樂家畫家一樣擁有很高的社會地位,甚至知名廚師比政客和明星還要受追捧。
反觀,再看看我們中國的廚師,卻還處於「君子遠庖廚,腦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夥夫 」的窘境。
中國800萬廚師,為什麼活得如此「喪」?
法國的「藝術家」、日本的「國寶」、中國的「廚子」,無論從稱呼上,地位上,還是被老百姓的認可度上都有著天壤之別,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中國的廚師是一個超過800萬人的群體,卻成了被忽視和不被看重的群體呢?
1、圈子小又封閉,業內大師、泰鬥都鮮有人知
粵菜泰鬥康輝、湘菜大師許菊雲、魯菜大師顏景祥、川菜掌門史正良.
這些名字隨便提一個都是在餐飲圈享有盛名,響噹噹的泰鬥級人物,但是一出餐飲圈,即使很多人嘗過他們做的白汁魚肚卷、一品豆腐、金魚戲蓮等名菜,卻沒有多少顧客知道他們是誰。
縱使在廚師界熬到了翹楚的地位,也依舊只在廚師圈層被認可,走出廚師界,又有幾個人認識呢?
因為廚師的圈子很小,商業環境很封閉,知名度、影響力受到了限制,大師都是如此,更別提那些經常奮戰在餐廳廚房鮮少露面的廚師們了。
2、廚師只是餐飲流水線上的「工人」,價值感較低
一個職業是否在社會中有存在感,在於它能為這個社會提供多少價值。
而廚師一般都是餐飲企業輸出美食流水線上的「工人」,雖然直接為餐廳創造了很大價值,但是食客、大眾卻沒有直接感受到,從而導致「會做的不如會吃的」。
廚師鮮有機會直接同食客和外界溝通,創造的價值大眾大多無法感知。
而法國名廚們不僅在平時受到公眾的尊敬,還常常被社會名流邀請擔當重大活動的「掌勺」。邀請者不僅要出得起天價出場費,還要像對待明星一樣把行程安排妥當,例如私人飛機、名牌轎車、豪華遊艇等。
出身法國裡昂博古斯不僅把餐廳開到了法國乃至世界的數個城市,更在故鄉開辦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旅館以及廚藝學院。
3、工資低、辛苦又不體面,廚師不是值得羨慕的職業
「菜做得再好有什麼用,還不只是一個廚子!」
即使廚師賺得再多,再有錢,大眾還是覺得沒有什麼可佩服的地方,沒有什麼可羨慕的。這不僅源於社會傳統認知,也來自這個行業自身的局限。
1)自古以來廚師的地位就不高
很多時候,不被認可是因為大眾的認知都覺得廚師是最底層的職業,社會地位低。從古代開始,就把廚子、戲子看成社會上最下層人才去做的工作。
雖然隨著社會的發展,工匠精神被中國人所認同,但是廚師卻依舊排名在後,與「白領」、「藍領」無法站在同一起跑線。
而日本則是文化廳親自設立專門部門來保護「和食廚師」,法國亦是如此。
「法國廚師的地位高源於國家對廚師的重視,法國廚師都歸文化部,可是咱們國家把廚師歸為勞動部,只有重視廚師,烹飪才會有更好的發展」,大董現任總廚孫憲厚說。
2)收入低,平均4500/月
「工資」是大家特別關注的話題,無論是工作還是日常生活都離不開一個字「錢」!
縱觀全球廚師收入排行榜,美國廚師戈登·拉姆齊最高收入能達到2.6億,韓國廚師月收入12000元左右,日本廚師每個月差不多20000-30000元。
中國廚師工資平均大約只能達到4500元每月,工資低當然沒有願意從事這個行業,也就引得優秀人才進不來。
3)每天工作超12個小時,工作辛苦又不體面
「超越996的工作時間,12小時不在話下,是你的活你得幹,不是你的活你還得幹」;
「春夏秋冬,廚房就沒有低溫的時候,40-50度悶熱很正常,衣服溼了不用換,換了也會再溼」;
「刀子劃傷,高溫熱油燙到,都是常事習慣就好」。
起得比雞早,做得比牛多,做兩倍的活,拿一半的錢,每天油煙味環繞,工作辛苦不體面,又有誰會覺得這份工作高大上呢?
4)天花板低,充滿瓶頸,前途和「錢」途難料
對於一個廚師來說,辛辛苦苦練就一身本事,苦苦熬上幾年,自己的身價和職位並不能提高多少。
做菜做得好的廚師,要不自己單幹開上一家餐館要麼就是做上某一家餐館的大廚。開餐館,還要面臨不會管理倒閉的風險。
想再往上攀升,天花板又很低,職業瓶頸很大,所以年輕人不願意選,覺得沒有前途,也沒有「錢」途。
對於年輕一代而言,在工作的選擇上,環境艱苦、勞累辛苦都不是問題。問題是,從待遇到福利,從發展機會到社會地位,沒有一點能讓他們看到盼頭。
主廚時代降臨,中國廚師需要「走出來」!
職業本無高低貴賤之分,任何憑藉自身勞動賺錢的工作都值得被尊重。800萬廚師群體之所以被忽視有來自外部的不重視、來自職業自身的局限,也有來自廚師自己沒有主動去爭取。
隨著時代的發展,網際網路外賣的興起,各地美食的爆發,人們更加離不開「廚師」。種種推動其實正在加速著「主廚」時代的降臨。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名廚從後場走到前臺,參與品牌活動,品牌代言,出書,做電視節目……
中國意境菜大師「董振祥」
在一線城市,這種主廚模式的餐廳越來越多,包括大董、新榮記,以及新銳的菁禧薈、甬府、好酒好蔡、拾久、遇外灘、玉芝蘭。
這對眾多有能力的廚師是一個機會,但如何抓住機會還需要靠「廚師」自己去爭取,為什麼大董的董振祥可以做成知名的企業家,而很多廚師卻不可以?
除了外部環境的認可和支持,還有他自身能夠踏出圈層尋找社會認同感和價值感的不懈努力。
誰不想成為法國的星廚博古斯?
誰不想成為「壽司之神」小野二郎?
成為匠人,擁有匠心之作,也是很多中國廚師的夢想!
但社會認可度,生活的現狀往往無法讓中國廚師擁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
想要讓中國的廚星匠人更多,也許除了他們自身的努力之外,我們也要做得更多才可以。
作者◐旖旎
來源◐職業餐飲網
· end ·
餐飲加盟高參(微信號:cyjmnc)是餐飲界新媒體旗下孵化的加盟服務平臺,徵集眾多優質餐飲項目並供創業者選擇,包含小吃簡快餐、燒烤、茶飲、滷味、披薩、日式料理、中式快餐、火鍋等品類。可關注餐飲加盟高參及時了解更多加盟信息。
哈谷餐造是餐飲加盟高參創業孵化平臺。精選優質創業項目為其提供「商業模式設計、品牌價值梳理、新媒體營銷、品牌公關炒作」類服務,並適當推薦優質產業資本和資源,助力品牌勢能提升和全國連鎖招商拓展。
免責聲明:本文的提供資料部分來源網絡,僅供用戶瀏覽,但我們無法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時性和有效性。若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侵權糾紛等問題,請及時聯繫刪除,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茶言麥語 | 茶谷地 | 悟茶
樂吃串串 | 一夫茶 | 生煎
春爐串串 | 小牛罐 | 奶茶
夸父烤串 | 木屋燒烤 | 抖音
陽光印網 | 熊貓設計 | 口碑
加盟甜品 | 胡桃裡 | 香醉
……
【商務合作/轉載/投稿】
微信號:18122065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