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再獲基金增倉促股價拉升!咖啡行業的頭部寶座如何坐穩?

2020-12-25 格隆匯

隔夜美股高開低走,出現震蕩之勢,值得注意的是,明星股星巴克盤中有所拉升,漲超4

%,最終收於68.71美元,漲幅為1.36%。

來源於:Wind

而談及這一漲勢的出現,主要是來自機構基金的加持利好,即激進投資者比爾·阿克曼再次建倉10%頭寸的星巴克,在他的潘興廣場資本管理公司的年度報告中,報告了持有星巴克價值7.2億美元的股份

「星巴克卓越的數位化服務,交付方式和非接觸式提貨方式非常適合滿足其全球咖啡消費者的習慣,特別是與沒有構建數字服務和交付產品的競爭對手相比。」——比爾·阿克曼

近日咖啡市場並不平靜。

在「小藍杯」自曝造假之後,市場對其兩年內快速上市這一冒進又貪心的「吃相」可謂是冷眼相對,而相比於對瑞幸的失望透頂,人們或堅定信心,繼續對已成立近50年的對咖啡界的「老大哥」——星巴克加以青睞

回顧星巴克最新的財報,可以看出其業績表現還是較為穩定。

具體而言,得益於同店銷售增長和新店擴張之間的良好平衡,以及與雀巢的全球咖啡聯盟不斷擴張,2020財年第一季度星巴克實現營收71億美元,同比增長7%,基本符合預期;調整後EPS 79美分;第一季度調整後運營利潤率增長18.2%,上一季度季增長17.2%;同店銷售增長5%,超出市場預期(美國增長6%,中國增長3%;運營利潤率增長18.2%,高於分析師的預估(增長17.7%)。

來源於:華創證券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之下,餐飲行業飽受重擊,星巴克自然無法倖免於難,被迫關店也使得其經營有所承壓。此前該公司關閉了超過2000家門店,其中,2月星巴克中國市場門店的銷售額同比下降78%,線上訂單佔到了總銷售的80%,相對之前的9%提升了近9倍;且預計今年中國市場的第二財季(第一季度)同店銷售額會下跌50%,營收損失4億美元至4.3億美元之間

然而,好在基於我國防疫舉措取得顯著成效,目前我國超過85%的星巴克門店已恢復營業,其中,2月的最後一周,星巴克平均每日的交易數較前一日上漲了6%,當周的淨銷售額增長了80%。

顯而易見,隨著海外疫情的愈演愈烈,中國作為星巴克海外最大的市場之一,或將繼續為星巴克的盈利做出重要貢獻,其市場潛力還是值得繼續挖掘

中國市場的蛋糕潛力

「星巴克中國區第一季度營收達到7.45億美元,同比增長13%,佔總營收的10%;門店數量4292家,同比增長16%,且連續第四個季度實現了總交易次數的兩位數增長...星巴克在中國的門店數量也達到4292家,同比增長16%.「——星巴克財報

來源於:官方財報

眾所周知,咖啡產業是成為全世界受眾範圍和從業範圍最大的餐飲品類之一。其中,無論是作為「續命神器」,還是作為小資產物,我國近年來對咖啡的認可度不斷提高,其市場發展飛快

從市場行情來看,2017-2025年間,我國咖啡銷售額將以15%的年複合增長率增長,2018年我國咖啡零售額達到569億元,預計到2025年或將超過1000億元,咖啡店的門店數量或將達到8-10萬家。其中,即飲咖啡近十年的複合增長率為15%,預計到2021年我國即飲咖啡的市場規模或將達到149億元。

基於上述,可以看出,我國咖啡市場可謂是一塊十分誘人的大蛋糕,而這一快速增長的細分市場更是吸引著以瑞幸為首的不少企業紛紛入局,促使市場競爭也日益白熱化。

而比起那些所謂的新銳「咖啡獨角獸」,星巴克在中國的發展可謂是一步一個腳印,它於1999年進入中國,由此開始便用其獨有的經營模式去吸引消費者,進而加強其消費黏性。

來源於:華創證券

比起「小藍杯」走的「性價比高」的平民路線,星巴克一開始就劍指社交型消費+體驗式消費,向精品化、限定化行進 ,即除了滿足功能型消費之外,它致力於通過構建「第三空間」,為自身產品加以沉浸式體驗,這不僅準確定位並提升了其產品基調,也為現代人的精神需求帶來了一定的滿足。

「星巴克不是賣咖啡的,星巴克做的是在人與人之間建立聯繫。」——舒爾茨

畢竟,在消費升級之風徐徐吹起之下,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也隨之提高,對物質的追求常常會附加一定的精神需求,同時也催生了更加多元化的消費場景,而「消費者就是上帝」這句名言在新時代也起著作用,促使以星巴克為首的餐飲巨頭去對其發展戰略重新精準定位又或是優化改善,進而去最大化的滿足人們的消費需求。

買的不是咖啡,是一種文化價值,是一種情調體驗,而星巴克追求的便是如此。

從常規的線下店,到提供豐富體驗的旗艦店,再到提供精品咖啡的臻選店,甚至是通過數位化賦能開啟的「啡快"業務以及「專星送」服務...沒有固步自封,也沒有投機取巧,星巴克基於市場趨勢而不斷自身進化發展,而由這一出發點所帶來的盈利自然是較為可觀的

飢餓營銷「有道」?

而除了在主打的咖啡業務上保持優勢之外,星巴克對自身品牌的營銷也是戳中了消費者的心。

現今,人們,尤其是年輕人們常常基於損失規避心理而對「限定」一詞難以拒絕,進而做出非理性的購買選擇,雖然大家都熟悉飢餓營銷的套路,但星巴克還是受益於此,其品牌周邊一經推出常常賣得紅火

去年2月頻上熱搜的「2019星巴克櫻花杯」系列中的「櫻花貓爪杯」所引發的搶購潮還令人心有餘悸,畢竟一個199元的杯子在淘寶上甚至炒到2500元這一例子並不多見。

來源於:微博

今年4月,星巴克上新4款較為常規的「貓爪系列星杯」,其中,推出了特別的2款透明「貓爪杯」,它們是符合今年星巴克紫櫻主題的「紫櫻貓爪杯」和一款內有貓尾造型的「萌趣貓尾杯」。

來源於:微博

想必消費者依舊會為此買單,顯然,究及其緣由,除了其周邊在設計上受到歡迎之外,引發購買慾的還是人們對其背後附帶的「星巴克價值」頗為重視,這也側面證明了該公司的定位和經營模式已然成了其較為堅固的護城河優勢

「星巴克還將會是人們今後見面聊天的地方...我不認為能有什麼事情會對星巴克產生負面影響,以及動搖其作為介於工作和家庭之間的「第三個地方」的神聖性。這在50年裡從未改變,我認為下個50年也不會改變。」——星巴克高管Rossann Williams

結語

在現階段,隨著咖啡市場的成長性不斷被加以重視,其蛋糕潛質或將繼續吸引更多玩家進場入局,再加上新式茶飲這一替代性競品不甘示弱,不斷搶佔原有的咖啡用戶,這一市場的競爭勢必會更加熾熱,或將出現新的變化,畢竟各大玩家都在試圖通過網際網路科技的力量去覆蓋更多的消費場景,進而使得自身的產品服務更具獨特性和多元化。值得注意的是,在「小藍杯」事件發生之後,或將會給予更多企業一定的啟示,以鋌而走險的冒進心態並不可取,可持續發展去提升自身的品牌價值才是奧義

而目前來說,雖然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具備有限性,但基於海外疫情還未出現真正拐點,難以評估其對星巴克全年業績的影響,市場投資者可對以星巴克為首的龍頭標的保持理性樂觀的態度,其也或將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繼續坐穩咖啡市場的頭把交椅。

相關焦點

  • 疫情之下 星巴克股價卻創出歷史新高 為什麼?
    來源:中國基金報作者:張雪2020年大面積關閉線下實體店的星巴克,二級市場上的股價卻創出了歷史新高。昨夜美股,星巴克(SBUX.O)股價大漲4.97%,報收105.39美元/股,創歷史新高。其總市值也較前一晚狂增59億美元(約合385億元人民幣)至1237億美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星巴克在今年上半年暫時關閉了在美國、中國和其他國家的部分門店。儘管在下半年逐步恢復了運營,但較以往大幅下滑的門店銷售額和難以負擔的運營成本使得星巴克不得不「斷臂求生」。
  • 疫情之下,星巴克股價卻創出歷史新高,為什麼?
    2020年大面積關閉線下實體店的星巴克,二級市場上的股價卻創出了歷史新高。昨夜美股,星巴克(SBUX.O)股價大漲4.97%,報收105.39美元/股,創歷史新高。其總市值也較前一晚狂增59億美元(約合385億元人民幣)至1237億美元。
  • 星巴克,如何僅用50年,建立起一個市值500億美元的咖啡王國
    Alfred Peet非常了解整個咖啡行業,而且是當時美國少有的受過高等教育的從事咖啡行業的人。在Alfred Peet 的幫助下,這三兄弟在1971年,在西雅圖著名的派克市場開了第一家星巴克咖啡烘培店。Alfred Peet 一直幫助這幾位年輕人,直到他們建立起自己的咖啡供應網絡。
  • 瑞幸咖啡光速上市又財務作假,星巴克老鐵又穩了?
    隨著中國消費者習慣的養成,需求水平也大幅提高,對咖啡連鎖企業來說,產品和便捷顯得更為重要。當以瑞幸咖啡、連咖啡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咖啡在中國迅速崛起時,星巴克就不得不實施自身的革新。星巴克中國推出了「啡快Starbucks Now」服務。用戶可以通過星巴克App,選擇最近門店提前下單,到店直接領取咖啡。有觀察者擔憂:大量新客群會使得星巴克實體門店的客戶容納量超負荷運轉,可能造成注重現場體驗的客戶群體流失。
  • 券業併購傳聞當道,4家券商定增獲配者大賺!第一創業最多浮盈近九成...
    第一創業午後股價直線拉升至漲停,收盤後仍封死漲停板,報收11.20元,總市值47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創業42億定增補血落地不久,包括首創集團在內的多家獲配機構已浮盈87%,此外,海通、中原、國信定增獲配機構的浮盈也超過20%。
  • 「中國特色」的咖啡戰爭:星巴克「掉價」,瑞幸「破發」,農夫「入局」,雀巢「開花」
    「一個盡善盡美的咖啡店就應該像是公共的起居室,人們希望獲得令人夢寐以求的咖啡體驗,之後,他們會樂於為此付錢。」曾經,星巴克的老臣傑爾姆·康倫如此評價「第三空間」。再看當下的星巴克,不禁令人唏噓。對於其服務和體驗,食品君就不多做評價了,但還是想問問「同學們」,你還記得上一次星巴克的店員詢問你貴姓且沒有向你推銷任何周邊產品是什麼時候嗎?
  • 頭部券商大力參與同行定增,目的為何?
    來源:財聯社中原證券36億定增「補血」在獲得中金、中信等五大知名頭部券商機構認購後,今天股價強勢漲停,股價報收6.28元,總市值291億元。無獨有偶,第一創業42億定增獲得中信、國君等多家頭部券商參與後,股價也出現較大幅度上漲,浮盈超八成。
  • 定增項目成「香餑餑」 基金公司競相參與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定增項目成「香餑餑」 基金公司競相參與來源:上海證券報臨近年末,基金參與定增熱情不減,其中不乏頭部公募和知名私募。近期一些上市公司定增公告顯示,易方達基金、匯添富基金、高毅資產、高瓴資本紛紛參與其中。12月11日,「什麼值得買」網購平臺背後的上市公司值得買定增結果顯示,包括匯添富基金、南方基金、易方達基金、嘉實基金和融通基金在內的5家公募基金獲配。匯添富基金獲配最多,旗下6隻基金共獲配258.78萬股,其中5隻基金歸馬翔管理。
  • ...白酒主題基金漲幅居前;市場新高后一大規律成常態,哪些板塊還有...
    基於白酒消費特點,白酒行業可容納的頭部企業數量多於大眾品,判斷未來行業將形成分  醫藥板塊延續強勢,相關主題基金估值拉升,券商板塊在充分調整後再迎中線配置的時間窗口。  詳情>>>  今日要聞回顧  業績預增股價上漲!這幾個行業的上市公司值得期待  臨近年關如何選股?業績好才是硬道理。看業績不僅看過去,更要看未來。2020年雖然尚未結束,但已經有公司開始預估全年業績情況了。
  • 瑞幸咖啡與星巴克差距在哪?
    「中國咖啡」和「美國咖啡」比差距在哪?瑞幸咖啡成立於2017年,以其快速的擴張能力,迅速佔領了國內咖啡市場,僅次於星巴克。瑞幸咖啡「燒錢式」推廣玩法:低價格,各類補貼,店鋪快速擴張,網際網路營銷等各種手段讓瑞幸咖啡迅速增長的同時也帶來的重大隱患。2020年4月2日,瑞幸承認虛假交易22億元,股價盤前暴跌近80%,盤中六次熔斷,截至收盤,跌幅75.57%。
  • 瑞幸咖啡脫險!中國咖啡還有明天
    以上兩家基金投資瑞幸咖啡損失690萬美元,故獲得首席原告資格。   關於瑞幸集體訴訟可能賠償的金額,有兩種猜測。其一是按照股價損失和股東持股比例計算,就是以公司在爆雷當天的收盤價和年初的最高價相減,乘以股東當晚持股數量(總股本減去實控人佔有60%左右的股權),粗略得出全體股東可能起訴的最高賠償金額大約在30至40億美元之間,折合人民幣210至280億元。
  • 剛上工信部黑名單瑞幸咖啡就暴漲12% 星巴克徹底慌了?
    來源:中國基金報動了星巴克的"奶酪"之後,瑞幸又決定要進軍無人零售領域了。三季報營收暴增超500%股價悄然翻倍一直在燒錢的瑞幸一直沒有盈利。再融資近50億切入無人零售領域,讓不少投資者看不明白。融資計劃公布後,瑞幸咖啡盤前一度跌超5%,但是在新戰略推出後,又重獲投資者的支持。上市後一度破發的瑞幸咖啡一直倍受爭議。瘋狂補貼的模式讓不少投資者大呼"看不懂"。隨著靚麗的三季報數據公布後,質疑聲嘎然而止。
  • 星巴克對股東做了什麼?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一千二百字瑞幸咖啡因財務造假致使股價單日暴跌逾75%,昨天又跌近16%,被調侃「從前能1.8折買瑞幸(咖啡),現在還能1.8折買瑞幸(股票)」。這裡擱下瑞幸不提,想通過財報分析,看看星巴克是如何對待股東的?我通過星巴克歷年的10-k文件整理了兩張表,以反映它在當年發放股利和回購股份的現金支出與其自由現金流的關係。先看上面的表1,FY2015-2019這五個財年,星巴克以股利分紅的形式向股東回饋了總計71億美元現金,而用於股份回購的支出總計是227億美元。
  • 明星基金經理潛伏 回調後調研量大增!這個板塊能抄底了嗎?
    摘要 【明星基金經理潛伏 回調後調研量大增!這個板塊能抄底了嗎?】
  • 恆大汽車獲6.6億億增持 股價即將爆發!
    今年以來,大動作不斷的恆大汽車再迎利好!據港交所最新權益披露資料顯示,恆大汽車(0708.HK)於12月2日獲大股東中國恆大(3333.HK)增持2542.7萬股,合計6.6億港元。  分析人士認為,此次恆大汽車獲大股東大手筆增持釋放了兩大信號:一是管理層對恆大汽車發展前景的看好,認為恆大汽車估值優勢明顯;二是有力保護中小股東利益,提振投資者信心。
  • 「咖啡致癌」刷屏朋友圈 星巴克等企業陷入風波
    最近一則新聞使得星巴克等企業陷入到「麻煩」之中。事情起源於美國加州的一家法院裁決,星巴克、綠山咖啡等90家咖啡企業,必須在門店內明確貼上警示標籤,提醒消費者咖啡中可能含有致癌成分丙烯醯胺。洛杉磯高級法院的法官 Elihu Berle 下判決的理由是包括星巴克在內的咖啡公司只提供了咖啡對人體健康有益的證據,卻沒能成功證明咖啡中丙烯醯胺的含量對癌症的影響較弱。消息公布後,星巴克股價曾下跌1.7%,隨後又出現反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星巴克表示,始終堅持為顧客提供高品質及安全可靠的食品與飲料。關於該項在美國加州的法律訴訟,可以參考全美咖啡行業協會相關公告。
  • 星巴克中國涉足投資,年增500家新店,能阻止在華營收下滑嗎?
    2019年,星巴克曾作為基石投資人和美國著名投資機構Valor Equity Partners(簡稱「VEP」)共同成立Valor Siren Ventures投資基金(簡稱「VSV」),用於投資食品零售行業的創業公司。值得一提的是,VSV投資了不少植基食品公司,包括生產植基奶和植基黃油的公司,此外還投資了人造肉公司ARTEMYS FOODS。
  • 當年,瑞幸是「如何」打動投資人的?|資本|星巴克|融資|咖啡|造假|...
    而且可以拿咖啡作為抓手,做爆款產品的交叉銷售,如輕食、午餐、果汁等,就像一個貨架可以不斷去延伸。現在很多人可能會拿瑞幸去對標星巴克,但往後可以對標7-11,再往後還可以對標Costco,瑞幸也是通過供應鏈優勢,給到會員一個非常優惠的產品服務。你去看亞馬遜,最開始也是通過書抓到一群消費者,後面再不斷滿足他們不同側面的需求。
  • 瑞幸教會咖啡行業的事
    為控制用工成本,最終大多數咖啡連鎖品牌都會過渡到星巴克的用工模式。一位行業人士透露,星巴克默認咖啡師的合同只能維持 6 個月,咖啡師能幹到 7 個月就算公司賺了。「在這個行業裡,人很便宜。」《晚點 LatePost》採訪的多位行業人士都有類似看法。不再鋪天蓋地打廣告,但重視私域運營瑞幸自上線起,就是分眾傳媒的大廣告主。
  • 星巴克拒收硬幣,瑞幸咖啡財務造假,咖啡行業為何和「錢」過不去?
    星巴克發展戰略已經開始本土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中國市場對星巴克來說越來越重要。星巴克面臨挑戰看重中國市場的星巴克卻也受到本土咖啡品牌的調整。2017年11月,瑞幸咖啡成立。2018年一年時間,瑞幸咖啡開了2073家門店,星巴克入華17年才把中國門店的數量提升至2000家。據瑞幸咖啡方面此前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瑞幸咖啡直營門店數量為4507家。雖說瑞幸咖啡在存在財務造假等情況,但相關知情人士表示,受疫情影響,目前仍有300多家大學店暫未營業。但除去未營業咖啡店,其他已恢復正常營業的瑞幸咖啡門店均已實現現金流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