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隨筆:那痕跡鮮明而又深刻,它在時時刻刻提醒著我

2021-01-07 人生五味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青春詩刊,ID:qcsk2005】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歲月的痕跡

文/雷進芳

我還沒長大,你卻已經開始變老。

不知不覺間遠離家鄉考上了大學,和父母相處的日子少之又少。只有寒暑假才能回家,這不僅僅是因為路途遙遠的緣故,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車費的昂貴。七八百塊的用費,是父母好不容易掙來的,更不願意花在這上邊。況且短暫的假期,來回趕車就要花上四天,實在划不來。於是和父母相處的時間自然越來越短。

寒假的某天母親低頭幫我拔手上的刺,霎那間,映入我眼帘的是母親那耀眼的白髮。母親三十歲的時候就開始有白髮了,不經意間發現她的白髮已然增添了這麼多。母親十七歲的時候生的我,所以在年齡上她只大我十七歲,她的年齡和別的母親比起來很年輕。可是她長年下地勞動,無論天晴還是下雨,有時候甚至帶病下地。苦難的歲月在她手上、臉上、胳膊上留下深深的痕跡。她的雙手布滿了老繭,臉上掛滿了風霜,胳膊上種下了傷痕。她的手是那麼溫暖,但又是那麼的粗糙,一年四季都是溝壑縱橫。

小時候的願望,是初中畢業了帶母親走出大山,因為那個時候不知道大山裡的孩子能上高中,甚至考上大學。幾年過去了,年輕的母親居然年近四十了。我依然是個學生,感受不到自己的成長,而母親卻開始變老了。

看著母親的白髮漸漸比黑髮多,我看見了時間流逝的痕跡;看著母親臉上漸增的皺紋,我看見了時間流逝的痕跡;看著母親的背緩緩變駝,我看見了時間流逝的痕跡……每當這一刻降臨,我總希望我能快點長大、快點畢業、快點工作。面對著父母的變老,是我最無助的時刻,看著時間的匆匆,而我卻無能為力。

初次離家是那樣的牽掛與不舍,到最後把離別當成是一種習慣。我們習慣了在外的日子,而父母卻沒能把孩子離家當成一種習慣。當他們從地裡回來的時候、當他們獨自坐在家裡的時候,他們總覺得房間空蕩蕩的,他們永遠習慣不了孩子不在家的日子。思念對孩子而言會慢慢變淡、變淺,而對父母而言卻是越來越深、越急切。

我似乎習慣了待在外面,而且變得無牽無掛,我真討厭這樣子的我。每當母親打電話說想念我的時候,我就會嘲諷自己的無所謂想念。這對想念我的父母來說是極大的不公平,從此無論離家多久、多遠,我便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能忘記對家的思念、對父母的思念。

時間過去了,我總是假裝不知曉,可它在父母的身上留下了耀眼的痕跡,那痕跡鮮明而又深刻,它在時時刻刻提醒著我。是啊!歲月無痕,但歲月的痕跡又是如此深刻。

作者簡介:雷進芳,現就讀於貴州省興義民族師範學院。在第十八屆「語文報杯」全國中學作文大賽中《那個夏天,有你》被評為省級一等獎。

第十四屆「孔子杯」全球青少年華文作文大賽中《官場與田園讀《歸去來兮辭》有感》獲高中組三等獎。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散文隨筆的美學風骨
    ■ 王世德  近讀女作家鄢然的新作《半是藏雪,半是川土》,鄢然最值得稱道的是:她的隨筆散文,有突出的美學風骨。
  • 飛機的壞品位 隨筆散文 系列
  • 納西族女作家木琴香散文隨筆集《清香原野》新書雲南麗江首發
    納西族女作家木琴香散文隨筆集《清香原野》新書首發式暨作品研討會現場納西族女作家木琴香散文隨筆集《清香原野》新書首發式暨作品研討會現場籤約儀式現場納西族女作家木琴香散文隨筆集2日,由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納西族女作家木琴香散文隨筆集《清香原野》新書首發式暨作品研討會在麗江古城木府舉行。據了解,五卷本的《清香原野》是納西族女作家木琴香旅攝世界,以心靈獨語的方式,闡釋關於自然與生命意義的散文隨筆集。
  • 情懷決定人生格局——讀楊曉升散文隨筆自選集《人生的級別》
    書是楊曉升散文隨筆自選集《人生的級別》(2020年9月民主與建設出版社出版),厚厚一冊書,像秋天濃烈的色彩,既斑斕炫目又華章紛呈。 「散文寫作是眾多文學體裁中最自由、最隨性的文體。散文從來就是作者內心最清晰的映象,是作者思想和情感最真實的結晶,是作者生命和人生旅途中最珍貴的記錄。所謂文如其人,最直接最真實的印記,恐怕也非散文莫屬。」
  • ...聲處:評《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魯迅散文隨筆精選》
    在民國那批文人學者群體裡面,有一個人總會給予三十幾歲如我這樣的讀者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說是熟悉,回頭細數,會發現對他文字的閱讀量竟然超過了絕大多數的其他作家,而每一篇文章付出的認真和下的心血,挖掘之深度,又是前所未有,以至於時至今日我都還能清楚地回憶起「孔乙己也許真的死了」裡面「也許」與「真的」之間詭異搭配和更加奇特的用法解釋,「一棵是棗樹,另一棵還是棗樹」那種隱含神秘主義色彩的婉轉與孤寂
  • yesuo散文隨筆||新冠疫情後對小康生活的反思
    知識的搬運工、文化的傳輸帶、思想的播種器【百年yesuo】是一個個人品牌公眾號,集中收錄了yesuo先生的【快餐讀史】、【聊歷史】、【品讀經典】、【散文隨筆yesuo:本名鬱松,海門市作家協會會員非權威資深歷史研讀者非專業資深音樂愛好者關注公眾號,個人微信號yesuo8931yesuo散文隨筆||新冠疫情後對小康生活的反思
  • 散文隨筆:四季變奏曲
    那暗影飄忽的原野,不久就會沒入黑暗,帶著所有的事物和紛紛擾擾的塵埃與誓言,我多想請求遠方的那片夕陽,賜予我遙遠星辰的智慧和密語,讓我在日落前完成自己一個純粹的宿願。一束光遊蕩在空曠的宇宙,一顆漸漸漸消瘦的星星,消失在茫茫的夜,沒一點風聲。
  • 泰州作家陳社散文集《走過》榮獲第八屆冰心散文獎
    對話陳社   記者:祝賀您的散文集《走過》榮獲「第八屆冰心散文獎」!   陳社:謝謝!獲得這個獎我比較意外。我是去年底在媒體上看到評獎公告的,發現它有兩個特點,一是個人可以直接申報,不需要由有關組織篩選、推薦。二是只報作品,不需要其他情況。
  • 散文 | 楊爽:逝去的青春
    從未考慮過非要有什麼個結果,那個時候,覺得相愛本就一種緣分,它來了,就如洪水猛獸般誰擋也擋不住。用並不優雅大方的筆跡,寫了一些幼稚表白的話語,小心翼翼的摺疊成一個小信封。於是開始盼星星盼月亮數著指頭等日子,當終於盼到了那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我的眼前時,我既激動又羞澀,然後飛一般地衝過去,塞進人家手裡,捂著緋紅髮燙的臉轉身又跑開了。那種感覺好像懷裡揣著一隻小白兔一樣,清晰的聽到那咚咚的心跳聲。
  • 鄭玉超│偽面孔與假道學(隨筆)
    (泰戈爾)·請點擊右上角藍色字體「超哥的隨筆」加以關注。有時,它和它的搭檔——嘴一樣,可根據需要瞬息萬變,你還在為昨天的滿臉真誠和信誓旦旦感動不已時,轉眼之間就不是那麼回事了——對方早已白轉黑,換了顏色,已全然不記得昨天說的話、露的臉了。是以人們對某種不齒者冠之以「嘴臉」。擁有這副嘴臉的人,他們並非潛藏在陰暗處和角落裡,明裡暗裡,我們都能見得到。
  • 我國現代散文名家有哪些?
    周作人開創了衝淡派散文,其散文更多受到明清性靈派的影響,對於其人品的不恥,在此不多談。朱自清也是寫詩的,但是其被人所熟知的主要在於散文成就。其散文前期雕琢筆墨,有斧鑿痕跡,技法比較明顯,然唯有真,故名篇很多。後期技法純熟,比較天然,但是影響不大。對於散文而言,技法可能不是最重要的。
  • 古哥貼上小豆子「大頭貼」,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責任重大!
    古哥貼上小豆子「大頭貼」,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責任重大! 古哥貼上小豆子「大頭貼」,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責任重大
  • 《時時刻刻》······
    有很多關於這部電影的女性主義闡釋,但我始終覺得,和《達洛維夫人》這部小說一樣,它的內核依然是關於存在與虛無,生存與死亡的思考。電影中21世紀的克拉麗莎和理察(小說中「塞普蒂默斯「的延伸?)影片中克拉麗莎在Louis面前崩潰的瞬間,我想到楊德昌的電影《一一》裡抱頭痛哭說道「我覺得我自己好像白活了」的敏敏,還有張愛玲作品裡那些看似有愛有恨,底色終究是虛無的女人們。但同時,閱讀的經歷又使我必須跳出來重新審視這些情感化的符號。本質主義的形上學當然已經無法完好地賦予我們生活的意義。
  • 【天府散文】●李 亞(四川)||那雙有力的手
    眼前不經意間又浮現出你凝眸的微笑、關切的眼神和貼心的話語以及那雙溫暖的手。每每念及,總會充滿感激和惦念。上周六吃完午飯後,因先生要上班,送女兒返校的任務自然交給我了。由於時間有點急,竟一時忘記先生交待我出發之前給車加油的事,等到我送了女兒返回的途中汽車竟然沒有油了。我試著努力地開開停停,爭取開到前方加油站。可是事與願違,眼睜睜地看著前方四五百米就是加油站了,而車子卻無法前行。
  • 梁曉聲20年間隨筆結集出版:我是兩支筆在寫作
    梁曉聲20年間隨筆結集出版:我是兩支筆在寫作   著名作家梁曉聲思想隨筆精選《中國人,你缺了什麼》日前由中華書局出版。據出版方介紹,該書收錄梁曉聲1993年到2013年二十年間隨筆43篇,其中《當「交管」撞上「人文」 》等新作是首次結集出版。
  • 【韓語散文】韓國隨筆集《想對你說的話》讀書計劃 DAY1記錄
    【韓語散文】這個欄目我會以自己的讀書進度為準,不定時更新。
  • 《北京文學》2017年優秀散文推薦語
    這是一組遊記式的文化隨筆。環繞義大利亞平寧半島的中北部,古城、雕塑、繪畫,藝術史,其間蘊藏的偉大思想,依然煥發的非凡生命和靈魂,一一呈現出義大利文藝復興輝煌璀璨的全過程。作家馮驥才動情寫道:「『復興』真正的目的是什麼?它史無前例地到達怎樣的高度,它給後世留下什麼」?
  • 詩歌小說散文戲劇文學四大文學體裁對比分析
    詩歌小說散文戲劇文學四大文學體裁對比分析語言藝術是指以語言為物質媒介塑造形象或者情境來表情達意,反映生活的藝術,通常說的文學。主要有詩歌、小說、散文,戲劇文學等。小說小說是以人物形象的創造為中心的散文體的敘事文學樣式,和詩歌、散文、戲劇文學相比,小說的審美特徵主要表現在:第一,能夠多方面以多種手法細緻的深刻的刻畫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性格的多樣豐富和發展變化,塑造比之其他文體儘可能多樣的人物形象。
  • 抖音這是我父親的日記裡的文字是哪首歌? 《父親寫的散文詩》讓人...
    抖音這是我父親的日記裡的文字是哪首歌? 《父親寫的散文詩》讓人聽到淚奔時間:2019-05-14 11:38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這是我父親的日記裡的文字是哪首歌? 《父親寫的散文詩》讓人聽到淚奔 抖音上有很多好聽的歌曲,影視達人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首好聽的歌曲。
  • 賈平凹的一篇散文,構思獨特,寓意深刻,值得一讀再讀
    下面介紹賈平凹的一篇散文,構思獨特,寓意深刻,值得一讀再讀。《弦》作者:賈平凹我捧著琴到庭院正襟危坐,要聽它的歌聲。四鄰都覺得稀奇,來院裡靜聽,但什麼聲音也沒有,就嗤之一笑,「畫觀色,琴聽音;這無弦無音之琴,有什麼可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