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贛的作品裡,有很深的臺灣民歌情結。
《路邊野餐》裡最動人的地方是《小茉莉》的運用。《小茉莉》意外在大陸文藝片影迷中走紅,影片中還有演唱難度很高的藝術流行歌曲李泰祥的《告別》。
這一切讓人感覺《路邊野餐》有點「臺」,尤其是男主角的名字。
《地球》就更是了,不僅僅是音樂,更多人物的名字也來自臺灣樂壇。這似乎成為畢贛對臺灣流行音樂愛到骨頭裡的鐵證。
《地球》推廣曲《墨綠的夜》是一首冷僻的臺灣流行歌,它是活躍在上世紀80年代臺灣音樂人邰肇玫的歌,出自1983年3月的專輯《空白明信片》。邰肇玫在《地球》裡,是一位偷盜詐騙假身份女犯人的名字。
《地球》中,黃覺叫羅紘武。現實生活裡的羅紘武是臺灣著名音樂製作人,他在滾石做過很多知名唱片,也曾是紅螞蟻樂團的成員,他唱的《堅固柔情》,《路邊野餐》裡用過,他曾有一首很火的歌叫《愛情釀的酒》。
黑幫老大叫左宏元。左宏元是臺灣流行音樂早期創作人,為鄧麗君、姚蘇蓉、鳳飛飛、高勝美、趙薇等歌手和多部影視作品創作過多首作品,《千言萬語》《你怎麼說》《千年等一回》,等等。《路邊野餐》中用了左宏元的《美酒加咖啡》。
香港演員萬綺雯、歌手陳慧嫻也出現在了《地球》中,這是湯唯在《地球》裡的兩個名字。
《路邊野餐》裡,用了伍佰的三首歌,《世界第一等》《浪人情歌》《突然的自我》。《地球》裡用了一首,《堅強的理由》,像《路邊野餐》裡用的《小茉莉》一樣,「土洋土洋」的意外走紅。《堅強的理由》是伍佰寫,但最早的唱片化,是莫文蔚在滾石的第一張普通話專輯《I Say》中與伍佰對唱,所以一定意義上是莫文蔚的歌。
為了營造電影裡上個世紀末的的氣氛,《地球》中還出現了一首金曲《Shalalala》(莎啦啦)。 片中李鴻其的媽媽(張艾嘉扮演)在家裡玩跳舞遊戲機,也是當時中國草根流行文化之一。
除了流行歌曲,《地球》裡還有對苗族音樂的運用,古老、神秘。尤其是苗族音樂出現在夜晚裡,連接幽靈,畢贛在接受採訪時說,他自己特別喜歡。
從已公映的兩部作品來看,畢贛對流行音樂的涉獵廣度與敏銳視角讓人驚嘆。他的腦海中有聽這些歌的語境,類似的語境應該很多人都有,但他的幸運和可敬之處在於,他把自己的語境拍成了電影,讓這些語境成為了大家的語境,給那些歌曲第二次生命。
《地球》推廣曲《墨綠的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