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申 | 書畫船——古代書畫家水上行旅與創作鑑賞關係

2021-02-23 藝術史與藝術哲學集刊

傅 申

現代的交通工具很多,有汽車、火車、飛機、輪船等,它們的速度太快,但即使是私家飛機或汽艇也沒有放一張書桌在裡面畫畫的例子。因此從交通工具與創作的關係而言,中國古代的『書畫船』是很獨特的。

古時候,尤其是江南的書畫家,都是坐船的。也有做書畫生意的,帶著一批書畫作品乘船去和收藏家做買賣。現代隨處可見停車場,一大堆汽車,但沒有書畫車。或在港灣,停泊許多遊艇,但是沒有『書畫船』。

米芾的作品中題有『吳江舟中作』『滿船書畫』等。米芾之前就有書畫船,例如隋煬帝下江南,一船書畫都沉沒了。能證明米家書畫船的例子有:『崇寧間元章為江淮發運,揭牌於行舸之上曰「米家書畫船」。』『來往乘船,高揭匾額曰「寶晉齋舫」。』還有假的黃庭堅書作,但詩是真的,名《戲贈米元章》:『萬裡風帆水著天,麝煤鼠尾過年年。滄江靜夜虹貫月,定是米家書畫船。』這就是『書畫船』的來源。

米元章喜歡在船上寫字畫畫,船上的作品很多,有些作品直接寫有『舟中燭下』『依舊滿船行』。作品題跋中還有『舟對紫金,避暑手裝』『寶晉齋舫手裝』,可見他帶了手卷在船上裝裱。

蘇軾《赤壁賦》中雖然沒有描寫在船上寫字畫畫,但沒有這種泛舟出遊的體驗,也不可能有這樣的詩詞傳世。南宋畫家所畫的《歸去來辭圖》,描繪了陶淵明在船上的情景,不知陶淵明在船上有沒有寫字,但他至少在船上作詩。

明  文嘉補文徵明楷書前後赤壁賦卷(局部) 紙本 南京博物院藏 

米元章的兒子米友仁畫《遠岫晴雲圖》,題有『元暉戲作』,上方另有橫紙,又自題『紹興甲寅元夕前一日,自新昌泛舟來赴朝參,居臨安七寶山戲作小卷』,描繪了在船上看到的景色。米友仁畫中的山水多半是在水面上看到山水。

董其昌有張畫,題跋為:『舟泊升山湖中,即趙子固輕性命,寶蘭亭帖處。』有關這個故事的描述有:『趙子固,舟過升山,風浪漂舟,子固立水中,手持蘭亭曰:「至寶在此,餘物不足關矣!」』可見趙子固也有米芾的遺風,他坐的也是書畫船,船上帶了很多書畫作品。

趙孟頫《蘭亭十三跋》也是米芾、趙子固之後最典型的書畫船上的作品原作。雖已殘損,但有刻本傳世,文字尚能讀全。『餘北行三十(『四』字點掉)二日,秋冬之間而多南風,船窗晴暖,時對蘭亭,信可樂也。七日書。』鮮于樞題《定武五字損本蘭亭卷》中也有『舟中書』的記載。

王鐸有一件作品題曰:『崇禎十七年三月,舟次清江浦,仿晉法。世不學古而蹈今,吾是以崇嵩淙道人。』這也是在船上所寫。還有資料顯示,王鐸認為船上空間小,寫立軸不太方便,所以船上較少大的作品,較多手卷、冊頁。

另外,很多作品都是在運河途中等待放閘的過程中所作。船停在閘口,有時等放閘門要等很久,子昂《蘭亭十三跋》中也有提到。李流芳在一件立軸作品中抱怨:『濟河五十閘,閘水不濡軌。一閘走一日,守閘如守鬼。十裡置一閘,蓄水如蓄髓……』每次放閘就是放水,水量不很豐富時不可能一條船就放水,因為放閘需要大量的水,有時要等一天才能放閘。李流芳這件作品就反映了這樣的情況,董其昌與李氏同時,更多次地北上南下於大運河中,可是從未見董氏有相同的抱怨,這很有意思。也許反映了兩人在運河上心境的不同。不過,李氏也常有舟中的作品,例如在杭州西湖等。

趙孟頫的《重江疊障圖》的造景,只有在船上才會體驗到這樣的山水,才能畫出這樣的風景。錢選的《歸去來辭》描繪的是太湖邊上的風景。趙孟頫的《吳興清遠圖》描繪了在太湖上看到的山,看起來很遙遠,小小的,綠綠的,浮在天際的水面上。沈周也畫過類似題材的畫作,他的船靠山近一些,山稍高一些;而《吳興清遠圖》則稍遼闊一些。《水村圖》等都是對水鄉這一類風景的描繪。

黃公望在《富春山居圖》中描繪了富春江的一段風景,正如詩句所描繪的,『水送山迎入富春,一川如畫晚晴新』。現在的富春江也還有水閘,與古時稍有不同。

隋唐時期,可以看到南方書畫家較少,北方黃河流域較多。明代書畫家多集中在太湖流域及周邊地區,福建、廣東和北方也有一些。所以明代書畫家的交通主要依靠船隻,每人都有行船、看風景的經驗,每人都在船上帶些書畫,更有不少書畫家曾在船上寫字、作畫及賞鑑。

明代姚綬的一件作品寫道:『舟中賴此能消日,半匹溪藤意趣多。』作品上有很多印章,其中一方為『滄江虹月』。作品左下角題『葑門泊舟處』。另一件舟中書法題有『雲東逸史,坐虹月舟,書付仲子旦』。張弼的一件作品中有『舟來南安,因出觀之』,在船上帶了書畫作品進行觀賞。

北宋 米芾 書送提舉通直使詩(三吳貼)

紙本 縱30.6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黻頓首再拜。後進邂逅長者於此,數廁坐末,欵聞議論,下情慰忭慰忭。屬以登舟,即逕出關,以避交遊出餞,遂莫遑只造舟次。其為瞻慕,曷勝下情?謹附便奉啟,不宣。黻頓首再。知府大夫丈棨下。

從明畫中,可以見明代的船中間有帆,船上可以擺書桌,有的畫面上送別的亭子中桌上有筆硯,所以有很多描繪送別的作品。沈周的畫就有太湖邊送別的場景。

祝允明的書作中有『舟中寄興』『舟中夜坐』的內容。李應禎的書作中有『舟中草草』的內容。吳寬的書作中有『船中稿成,如可用,只付……』這些都是在船中書寫的例子。李夢陽《屋舟篇》寫道:『茅屋數椽江筏上』,他的友人以舟為屋,就住舟中。唐伯虎在《聯句詩頁》後款曰:『正德庚午仲冬廿有四日,嘉定沈壽卿、無錫呂叔通、蘇州唐寅邂逅文徵明父文林於舟次。酒闌率興聯句,皆無一字更定,見者應不吝口齒,許其狂且愚也。唐寅書。』這是在舟中聯句並書寫的例子。

文徵明的書作中也有很多提到在船上的例子。例如『黎明舟出閶門』『書於橫塘舟中』『書於荊溪道中』等。另有一件書作詩第一句為:『愛此陂千頃,扁舟夜未歸。』款曰:『甲辰八月既望,延望具舟,載餘夜泛石湖。是夜風平水淨,醉飲忘歸,意甚樂也。』

王守仁的書作中也有類似例子,如『即日舟已過嚴灘』,這是在富春江上;『陽明山人王守仁拜手書於龍江舟中』;還有寫給兒子的信,『九月廿三日巖州舟次,父字付正憲收』。

再來看一些例子。文彭《泊舟八裡灣》:『風大不可行,舟中無事,書此遣興。』王寵書作:『已擇定二月十六日準行也。搭得船好,一路想無驚恐。』莫是龍作:『與周文爽舟行。』陳繼儒作:『歸舟吳門,書於雨蓬之下。』

董其昌是書畫史上最具舟遊經驗者之一,更是最喜愛在舟中創作書畫、鑑賞及題跋古書畫者,許多書畫論想必也是舟中所思所得。董其昌在一通手札中寫道:『近得子昂、大痴、雲林之跡,皆奇絕。雖攜之舟中,以歸心甚急,不復能至京口,因泊舟丹陽,與丈相聞,一訂東遊之約。』他在船上帶了趙孟頫、黃公望等人的書畫作品,隨興鑑賞研究。

董其昌的家鄉水網密布,出門即坐船。『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閒地少,水巷小橋多』,到處都是河流與小橋,每戶人家都泊有船隻,好似現代人家中的車庫。《姑蘇繁華圖》中描繪了許多橋和船,有一段畫面表現橋洞邊有很多船,好像是塞船,等著過橋。此景很像今天在十字路口的塞車情境。其中有的像書畫船,也有官船、商船及各種大小船隻。

董其昌曾說過:『餘結念泉石,薄於宦情。』由於官職的變動,他一生出門好幾次,分別在一五九一年、一五九二年、一五九六年、一五九七年、一六〇五年至一六〇六年、一六〇九年、一六二二年、一六三一年等年份。董其昌於一六三六年去世,一六三一年的時候他年歲已高,但還在旅行。他在不同的時段到不同的地方,從《董其昌宦遊簡圖》可以看到他一生舟遊的行蹤。

明 文徵明 楷書前後赤壁賦卷 紙本 南京博物院藏

明 莫是龍補文徵明楷書前後赤壁賦卷

紙本 南京博物院藏

太湖流域都是水路,董其昌有很多書畫作於船上。如『舟中宴坐,阻風待閘,日長無事』,於是想到以前見過的風景,就開始作畫。有一手卷畫的是樹石,款曰:『癸巳孟夏,其昌待閘清河口書。』還有一件題曰:『崑山道中舟次,同觀者陳徵君、仲醇及夏文學。』另有:『戊午臘月朔日,舟次鳳山村識。』《夜村圖》款曰:『戊午八月十一日,崑山道中寫。』有一手卷題款為:『是歲秋攜子以試事,至白門大江舟中,旋為拈筆,遂能竟之。以真本不在,舟中恐未能肖似耳』。還有『乙丑九月自寶華山莊還,舟中寫小景八幅』、『庚申九月朔,京口舟中寫』、『庚申八月廿五日,舟行瓜步大江中寫此,並書元人詞,亦似題畫,亦似補圖』、『癸亥二月畫於丹陽舟中』、『書於武塘舟次』、『舟中偶書付祖常收之』(寫給他兒子)、『己亥子月,泛舟春申之浦,隨風東西,與雲朝暮。集不請之友,乘不系之舟』、『阻雨葑徑,撿古人名跡』。古畫上的題跋『書於吳昌舟次』『書於青溪道中』,還有『今日阻風平望,寫此小景』『近於朱參知敬韜官舫觀北苑畫,仿此』,因此『官舫』也可說是書畫船的一種,董氏自己也常因官方任務被委派到江南,其乘坐的也當是『官舫』,照理比起他私家出遊的舟舫要豪華、寬敞些。其他在舟中的作品題有『阻風崔鎮』『舟行東光道中寫此』『記憶巴陵舟中,望洞庭空闊之景寫此』『婁水道中』『舟行大江中識』。真可謂不勝枚舉。

有關董其昌行旅及舟中書畫活動,筆者作了專門的年表加以統計(見《董其昌書畫船》,載《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第十五期)。再來看一些例子。『己未五月之望,舟次京口,季康為秉燭遊,縱談書道,都非昔人論書窠臼,季康亦甚解頤,張子房所謂告他人輒不省者也。有口能言筆不隨,則餘自愧。董其昌再題。』這是董其昌與朋友在船上談論書道。董其昌題王《青卞隱居圖》『天下第一王叔明畫』,就是在船上所題,『庚申中秋日,題於金閶門季白丈舟中』。董其昌題米元章《蜀素帖》有『吳太學「書畫船」為之減色』之語,吳太學指吳廷,他一半做生意,一半收藏,他哥哥開古董店。從題跋中可以知道他和董其昌交換作品,做買賣。董其昌說吳廷的也是『書畫船』。董其昌題趙孟頫《鵲華秋色圖》:『崇禎二年歲在己巳,惠生攜至金閶舟中,獲再觀。』董其昌的朋友在船上帶了此圖,讓他有機會再看、再題。董其昌題董源《瀟湘圖》是很有名的題跋:『憶餘丙申持節長沙,行瀟湘道中,蒹葭魚網,汀洲叢木,茅庵樵徑,晴巒遠堤,一一如此圖,令人不動步而重作湘江之客。』『餘以丙申持節吉藩,行瀟湘道中。越明年,得此北苑《瀟湘圖》,乃為重遊湘江矣。今年復以校士湖南,秋日乘風,積雨初霽,因出此圖,印以真境,因知古人名不虛得,餘為三遊湘江矣!』董氏先有機會遊歷湘江,後見董源此圖,一開卷就將此定名為《瀟湘圖》,可見舟遊湘江對他鑑定古畫的直接影響。後來他在家中,披賞此圖時,又令他如重遊湘江。另有一卷題曰:『己巳中秋,以此卷易趙承旨六體千文,令穰遂似交絕。是日並見惠崇卷於惠生舟中。』還有在船上畫並題的:『甲寅七月望舟行崑山道中。』

米元章後代米萬鐘的題跋:『辛酉春分書於湛園之「書畫船」。』米萬鐘的印章中有『書畫船』好幾枚。

李流芳有語:『泊舟段橋』;扇面上題『邀西生上人同泛六橋』『泊舟閶門,書唐人五言二首』『碧浪湖舟中坐雨,作此遣興』。

甚至比較職業性畫家藍瑛也有類似的語段:『藍瑛畫維楊舟次』『舟泊蒼梧』『畫於西湖舟次』。

王鐸臨米芾的作品中有『舟次』『舟中後方』等文字。

王時敏曰:『癸酉初夏,錫山舟次,擬雲林《春林山影圖》。』

程正揆《江山臥遊圖》題:『予自金陵歸還,舟中隨筆,十二月十六日抵家。』他回家一路上時間很多,慢慢畫,畫了一百多卷。

笪重光曰:『與南田、石谷諸君泛舟至荊溪。』

高士奇曰:『舟過吳閶,漫堂先生載酒相餞,得話數年別緒,因以平日所藏書畫請為鑑定。』『書畫船泊胥江濱。』

石濤很多畫都是在船上所作,畫的景致是他旅行的經歷。他的畫作上題有『秦淮舟中』『江行所作,舟中不能盡其法,遣興而已』等語。

乾隆皇帝每次下江南都帶著不同的作品,有興致的時候就拿出來題跋,有的題跋說得很清楚是南巡時在船上所寫。還有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乾隆皇帝以假為真,每次下江南都帶著,當然有的題跋不是在船上寫的。有一張假的《獅子林圖》,他到蘇州也帶著題寫。還有和西湖有關的作品,他在『湖上重展』並題跋。乾隆皇帝雅興很好,到什麼地方就帶相關的作品,再拿出來題寫。他有一件扇面,題有『舟中偶寫盆梅一枝』,原來乾隆皇帝下江南乘坐的『御舫』也是『書畫船』。現代還能看到他在旅行時攜帶的可以摺疊的文具箱和小案。

廣州東漢墓出土的陶船可以讓我們看到漢代船的形制。顧愷之畫中的船很有意思,船上還掛著一張畫,有的學者根據這張畫的風格推斷顧愷之畫為南宋摹本。錢泳的對聯:『清芬擬入芝蘭室,博雅如遊書畫船。』《清明上河圖》中有各種商船。

現代還能見到華清池的舫宮。蘇州庭院中也都在湖邊建舫,園林的匾額上可以看到『鬧紅一舸』『煙波畫船』等題字,可見城市裡的小池中還要造半條船,這是陸地的船。使身處其中,也能仿佛於煙波之上,逃離市囂,使心胸開闊起來。

古畫中的書畫船,有帆的是官船,沈周畫作中的船就帶帆(此畫雖是仿本,也能大略反映當時的船形)。

陳繼儒在《巖棲幽事》中描繪道:『住山須一小舟,朱欄碧幄,明欞短帆。舟中雜置圖史鼎彝,酒漿荈脯。近則峰泖而止,遠則北至京口,南至錢塘而止。風利道便,宜訪故人。有見留者,不妨一夜話,十日飲;遇佳山水處,或高僧野人之廬,竹樹蒙葺,草花映帶,幅巾杖履,相對夷然。』明代人對『舟』的描繪:『形如划船底惟平,長可三丈有餘,頭闊五尺,分為四倉。中倉可容賓主六人……前倉可容僮僕四人……可置書卷筆硯之屬。』這些是與書畫船有關的形制在文字上的記載。

《姑蘇繁華圖》中的船畫得很寫實、很精彩,有各種船的形制。

直到張大千早年在國內旅行時還常坐船,他在新安江上道:『行舟莫怪長年懶,卻得推蓬看好山。』一九六二年,載運臺北『故宮博物院』文物赴美展出的是美艦布瑞斯峽谷號,可以說這是最大的『書畫船』。

西方也有類似的書畫船,有幅莫內的畫,描繪畫家在船上定點寫生,雖然也是在船中作畫,卻反映了中西文化的不同。

山水畫中有以畫山中景為主的,也有描繪水上山水的,可稱之為『舟行山水』,姑名之謂『山行山水』或『舟行山水』,兩者風格不同。如北方範寬與南方董源的畫風格不同,李成與米友仁不同,李唐與江參(江貫道)不同,王履的華山與夏圭的《煙村歸渡》不同,梅清的黃山與趙孟頫的《雙松平遠》不同,董其昌多描繪江南水鄉風光。

現代人坐飛機,在飛機上看到的雪山特別壯觀,甚至從太空飛船上回望地球,於是產生像劉國松那樣的宇宙畫。這是交通工具與創作關係最顯著的例子。當筆者想體驗一下趙孟頰從湖州北上經運河往北京,或董其昌從松江往蘇州、無錫、京口等地時,許多河道不是淤塞,就是被公路截斷,根本就是行不得也,而只有局部乘船的經驗,一是在富春江上,江水清澈,但是上遊有水庫,下遊有攔水壩,想必與黃公望等古人所見不同。從蘇州到杭州,本想坐船一覽沿途風光,但是只有『夜航船』的客運行駛,蜷窩在不易轉身的上層睡鋪,在一夜的馬達聲中於清晨抵達了杭州!筆者雖也曾在桂林陽朔坐擠滿遊客的小艇遊歷過灕江,或在重慶漢口間坐兩三層的大遊艇遊歷過三峽長江,但這些地段卻非米芾、趙孟頫、董其昌等所歷之處。

總之,現代交通的改變,也使整個中國社會生活的環境、方式和心境無法逆轉。因此、這種獨特的中國文人式的書畫創作與鑑賞的場所——『書畫船』從此消失於歷史之中。

※ 本文原載於《中國書法》2015年11月總271期。

相關焦點

  • 在古代曆法中申代表的月份是什麼 年月日的之間的關係
    在古代曆法中申代表的月份是什麼 年月日的之間的關係時間:2020-12-09 09:56   來源:中國小康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在古代曆法中申代表的月份是什麼 年月日的之間的關係 在古代曆法中申代表的月份是?
  • 【視頻】公望富春·山水夢圓— —兩岸書畫家作品展
    最早的一次是臺灣一個很著名的書畫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畫家劉伯松到杭州來講學,我們在一起交流。而且那個時候陸儼少先生還在,所以陸儼少先生和我們幾位,加上臺灣的劉伯松,我們曾經在杭州飯店合作。那次以後,我和臺灣書畫家的交往可以說是不斷的。1989年和1990年,我在臺灣先後辦了兩次個展,一次中國畫展,一次水彩粉畫展。
  • 中國古代書畫的起源及鑑賞
    ③在創作方法和表現技巧方面有顯著進步。5、宋代:繪畫的三大成就①繪畫的題材範圍更為廣闊,從都市生活和農家生活的描寫,人物肖像到古代事跡的歷史畫、從大自然的瑰麗景色到細小的花草甲蟲,無不被納入畫幅。②山水畫和花鳥畫得到了蓬髮展,出現了各種風格的畫派。③繪畫形式和風格更加多樣化,捲軸畫的形式迅速發展起來,成為我國繪畫的一種主要形式。
  • 河北名人書畫欣賞:走進河北省美術研究會「書畫家徐鴻琪」
    現為河北省美術研究會副會長、河北省傳統文化促進會書畫藝術委員會理事,河北詩酒文化書畫院院士,受家庭環境影響,自幼酷愛書畫藝術,多年來一直臨池不輟,大量臨習了古人碑帖,曾受到中國書法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委員、中國書協培訓中心教授李松老師,中國書法家協會篆書委員會委員、石家莊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魏兵然老師,中國國畫家協會理事、承德市美術家協會、承德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北京著名花鳥畫家王繼興老師等多位書畫名家的指點與幫助
  • 「每日文物鑑賞」上海博物館的館藏精品——書、畫
    收藏了來自寶雞及河南、湖南等地的青銅器,有文物界「半壁江山」之譽,是一座大型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中國歷代書法館集中了中國各個時期的典型名作,系統地展示了中國書法藝術的歷史軌跡。展廳採用了展框、自動感應的燈光照明。
  • 在古代曆法中「申」代表的月份是?
    在古代曆法中「申」代表的月份是?這是螞蟻莊園2020年12月8日的題目。答案中有兩個選項,分別是農曆9月和農曆7月,你們覺得,古代曆法中申代表的月份是哪個月呢?下面逗逼小胖就為玩家帶來螞蟻莊園小課堂12.8最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 李健我是歌手舞臺鑑賞03:在水一方
    李健在我是歌手舞臺上演唱的第二首歌曲是《在水一方》,這也是李健在這個舞臺上的第一首翻唱歌曲。這首歌的原唱是江蕾,在眾多翻唱版本裡面最有名的當屬鄧麗君的版本。主持人古巨基說:「這首歌非常地有來頭,作詞人是瓊瑤阿姨。
  • 浮雲一片遊子意,丹心矢志報家國—專訪著名旅日華僑喬丙俊
    旅日華僑書畫家。喬丙俊1957年10月生於山東省武城縣。1976年入浙江美術學院學習。1987考入江蘇省國畫院研究科學習。1988年7月被聘為傅抱石紀念館研究員。1991年由傅抱石紀念館和徐悲鴻紀念館共同推薦赴日本留學。1997年6月被聘為日本國櫻美林大學客座教授。1999年6月被聘為中國書畫函授大學西安分院名譽院長。2002年9月被聘為山東大學書畫研究院客座教授。
  • 和諧中華 美麗臺灣 兩岸文化藝術鑑賞大展在滬開幕
    和諧中華 美麗臺灣 兩岸文化藝術鑑賞大展在滬開幕 2012年12月04日 10:01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博生說玉·鑑賞】聽李博生從《鼓上舞》說玉器創作
    《博生說玉·鑑賞篇》開播,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李博生來為大家講述玉器的鑑賞體驗。《博生說玉》是漢家傳媒特邀著名玉界泰鬥李博生大師主講的玉器文化講堂,旨在弘揚玉石文化,推進玉石文化的普及和傳播。《博生說玉》系列視頻分為原料篇、鑑賞篇和工藝篇,其中原料篇(七集)已經分別在網站和微信平臺上線完畢,獲得了廣大同行和玉石愛好者朋友們的廣泛關注。
  • 當代著名書畫家陳雲海先生書畫作品欣賞
    當代著名書畫家陳雲海先生書畫作品欣賞陳雲海藝術簡歷 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南昌市政協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央民進開明畫院畫師江西省書法家協會理事南昌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江西鐵軍書畫院常務副院長南昌老年大學書畫研究院 院長南昌市首屆傳統技藝大師
  • 鑑賞|古代兵器 兩面有刃 中間有脊 二用劍殺人 三挾
    一古代兵器兩面有刃中間有脊二用殺人三挾此為「劍」
  • 鏡花水月——淺談中國古代銅鏡的收藏與鑑賞
    銅鏡是古代人們正衣冠、飾面容的生活用品,也是價值極高的藝術品。它在古代主要起到以下幾種功用:一為古人照面飾容所用;二是做為隨葬品供墓主陰間享用;三是將其懸掛於墓室內,蓋以照屍,「取鏡光、破黑暗、照屍骨」,取視死如視生之義;四是懸掛於家門、窗上、寺院佛塔,稱為「法鏡」、「照妖鏡」,取心如明鏡之義,以鎮鬼神,驅災避難。
  • [藝術圈書畫家] 李孟智
    現為中華書畫家聯合會執行主席,世界名家書畫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文化部詩酒文化協會詩書畫院藝術顧問及理事,中國書畫藝術委員會理事,大中華名人雜誌社副總編,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中國郵政書畫協會顧問,中國書畫界聯合會會員,北京道教書畫協會顧問,華夏東方傑書畫院常務理事等。中國當代書畫家研究會授予李孟智當代實力派藝術家稱號。當代中外名人研究中心授予李孟智傑出書畫家榮譽稱號。
  • 在古代曆法中申代表的月份是?螞蟻莊園12月8日今日答案[多圖]
    螞蟻莊園在古代曆法中申代表的月份是什麼?12月8日的最新問題更新了,這次的問題和日曆有關,大家要了解在古代的日曆情況,這樣才能快速的答對這道題,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古代曆法中申月份的詳細介紹。螞蟻莊園12月8日今日答案在古代曆法中申代表的月份是?
  • 旅日書法篆刻家張大順創作巨幅作品《甲骨文之夢》
    華輿訊 據《日本新華僑報》報導,近日,聯合國「和平藝術家」稱號獲得者、旅日甲骨文學者、書法篆刻家張大順,為回應和助力聯合國在全球發起的紀念聯合國成立75周年對話活動的倡導,經過近半年的創作,完成了巨幅作品《甲骨文之夢》系列等20餘點新作,為此項活動增添了一個新的亮點。
  • 吳興才女管道升,一位被丈夫書名掩沒的大書畫家!
    趙孟頫小楷《洛神賦》眾所周知,趙孟頫的夫人是著名的書畫家管道升。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即趙孟頫35歲時,才娶了管道升,「廿六年,歸於我。」趙孟頫 繪趙孟頫與管道升結婚後,兩個人一起在江南度過了他們一生中最快樂的一段時光,這一階段也成為趙孟頫藝術創作的黃金期。
  • 琴中雲水,如是禪心
    5月18日晚,天水一弦古琴館舉辦的一場以「琴中雲水,如是禪心」為主題的雅集活動,給喜歡古琴文化的琴友們提供了一個展示和欣賞,交流與學習的機會。       雅集活動很榮幸地邀請到天水市麥積區文聯主席、書畫家吳全通先生;甘肅中國傳統文化研究會天水大講堂的主辦人何朝暉先生;天水金弘源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翊、金淑霞夫婦。雅集活動以古琴彈奏為主,伴以詩詞朗誦,太極展示等等。
  • 皇室後裔、書法俊傑:記川籍著名書畫家劉藝的藝術人生
    於是,劉藝又拜四川省政府文史館研究員蘭菊蓀為師,學習古代文學。文學與國畫應該是相通的,沒有國學基礎的人要成為一個有成就的國畫家、書法家,幾乎不可能。而蘭老師給劉藝的文學傳道,奠定了劉藝成為國畫藝術家的厚實基礎。蘭菊蓀對劉藝的書畫才華極為讚賞,為讓其在書畫技藝上更上一層,1978年夏天,蘭菊蓀帶著劉藝來到北京,徑直趕到吳作人大師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