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放開二胎,也有不少家庭生了二胎。生了二胎,父母的壓力會更大,工作可能會變得更忙。老大自然而然就成為了老二的撫養人。
網上看到一個視頻,姐姐應該是小學三年級左右,帥氣的弟弟應該剛讀小學一年級。
應該是媽媽在忙其他的事情,就讓姐姐輔導弟弟做功課。
輔導了一會兒,姐姐直接崩潰了,哭著跟媽媽投訴:我問他半天幾-5=4,非說是一非說是一,姐姐真的哭得非常傷心。
而一旁的弟弟卻似乎非常的無辜,甚至還覺得姐姐有點小題大做了,在一旁斜著眼看姐姐,還耍帥地微微一笑。
無奈的媽媽,趕緊對著弟弟說:快跟姐姐說對不起,弟弟卻一聲不吭,在那裡歪著頭看姐姐,感覺有點油鹽不進。
姐姐哭得非常的傷心,似乎在說:我這麼聰明的一個人,怎麼有個這麼蠢的弟弟?我太難了。
網友紛紛評論:弟弟不屑的樣子,看來是沒湊夠。姐姐還是不夠兇,不然給十個膽都不敢這麼笑。
看這個帥氣的弟弟,把姐姐氣成啥樣了?
這個媽媽生了二胎之後,卻把輔導作業這個大難題交給了姐姐,實在是太難為姐姐了。
二胎家庭媽媽的教育很關鍵,抓住幾個要點,讓大寶二寶相親相愛
1、兩個孩子間隔三歲以上比較好
大寶在三歲之前是跟媽媽最親密的情感依戀建立期,這個時候孩子會覺得媽媽是我,我是媽媽,我跟媽媽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
這時候再生個二胎來搶大寶的愛,會讓大寶覺得沒有安全感。
生二胎最好在老大4-6歲之間。
2、大寶是家裡的重要成員,要有知情權和參與權
生二胎不是兩夫妻的事情,是一家人的事情,所以生二胎之前要跟老大商量。
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後,其實非常需要夥伴,這時候跟孩子說生一個弟弟或者妹妹,很多孩子都是非常樂意的。
3、讓老大參與老二的養育過程
有一句俗話說得好,生恩沒有養恩大。知乎上有一個非常熱的帖子,說自己生完女兒之後,發現自己不愛自己的孩子。
事實上大部分人剛生完孩子的時候,也對這個折磨了自己好幾個月,長得醜醜的孩子很難有好感。
愛孩子是在日後的撫養中慢慢愛上的。
我們可以積極的邀請老大來幫助養育老二,比如說幫弟弟妹妹拿個紙尿褲,幫弟弟妹妹穿個衣服。
甚至像這個媽媽給弟弟輔導一下功課,姐姐之所以傷心,也是因為覺得沒有把弟弟輔導好,自己的責任沒有盡到。
4、這些禁語別對大寶說
你是姐姐,要讓弟弟妹妹!
你們兩個哪個更乖,媽媽就更愛誰。
怎麼又把弟弟搞哭了。
弟弟在床上玩,快點去看著(命令式的口吻不合適,老二不是老大的責任)
5、給老大單獨的親子空間
比如說每天晚上半個小時的聽故事時間,跟老大聊聊天。父母要分工合作。不要讓老大感覺到自己受冷落了。
6、兩個孩子打架時儘可能讓他們自己解決
孩子打架很正常,前一秒還打的你死我活,下一秒就開始相親相愛。
大人儘量不要摻和兩個孩子打架。可以在家裡制定一些規定:兩姐弟吵完架之後要擁抱兩分鐘。
7、叮囑親戚朋友不要忽略老大
比如說大家來看老二的時候,卻對老大熟視無睹。要告訴親戚朋友來看老二的時候,也給老大帶上一個小禮物,要先把禮物給老大,要讓老大知道我是重要的,我是值得愛的。
家裡兩個孩子,這些習慣儘早培養,娃長大,媽媽會輕鬆很多
培養學習習慣
比如說放學回家要先寫完作業才能夠先吃飯,寫完作業才能夠玩其他的。
兩個孩子,哪個先寫完作業,哪個就可以多玩十分鐘的手機,或者多玩半個小時的玩具。
這會讓孩子形成你爭我搶的良性競爭關係。
孩子會慢慢形成作業優先完成才玩耍的好習慣。
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
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儘可能自己先寫完,媽媽檢查有問題的話,可以引導孩子改正。
而不是媽媽在旁邊盯著,甚至是幫孩子寫作業,這樣只會讓孩子形成依賴的心理。
家裡有兩個孩子,可以互相監督,互相比賽,看誰的作業做得又快又好。
培養孩子正確的坐姿
孩子寫作業的桌椅儘可能是孩子專用的。符合人工學的桌子和凳子,讓孩子坐的時候更舒服,姿勢更端正。
給孩子買合適的日光燈,良好的光線條件可以有效的預防孩子近視。
孩子坐姿端正正確,不會傷到發育中的脊椎,有利於孩子以後身材更挺拔。
培養孩子熱愛閱讀的習慣
現在很多小學老師都會建議家長,買一些課外閱讀的圖書,書籍是最便宜的奢侈品!多給孩子買和看這些便宜的奢侈品,讓滿滿的知識充斥孩子的腦袋。
孩子以後更易變成一個學霸!
家有二胎,媽媽學會教育會讓兩個孩子都能更聰明,學習成績更好,更孝順。剛好國家已經放開二胎,有條件的話就再生一個吧!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開學前孩子辛苦寫了一天的作業,一個操作全沒了,因為文具太高級
教育局緊急通知:寒假提前放,孩子們興高採烈,家長老師發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