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醫保與長護險走在全國前列,青島多層次醫保「兜底」百姓健康

2020-12-22 閃電新聞

建立城鄉統一的基本醫療保險、大病醫療保險、長期護理保險、醫療救助,讓全市390餘萬城鎮職工、480餘萬城鄉居民不怕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青島多層次醫保「兜底」百姓健康

電影《我不是藥神》中,程勇和病友們的慢粒白血病需要一種救命藥「格列衛」,2002年這種藥一盒價格高達兩三萬元。但在青島,格列衛早已不是「天價藥」。2017年,格列衛正式進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而早在2007年,青島已將格列衛納入當時定點藥店管理,享受四折的報銷和滿半年贈半年的贈藥優惠,青島的慢粒白血病患者比全國其他地區的患者早10年受益。現在,有11種惡性腫瘤靶向藥物、罕見病等特效藥物以及3個帕金森和I型糖尿病的耗材都被列入青島的補充醫保範圍之內,成為患者「用得起」的特殊藥品和耗材。

擴增醫療保障內容只是青島市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一小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基本醫療保險、大病醫療保險、長期護理保險、醫療救助……青島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為市民編織起「小病有所保、重疾有所託、特藥有所補、年老有所護、困難有所助」的多重保障網,有效防止全市納入醫保覆蓋範圍的390餘萬城鎮職工、480餘萬城鄉居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五重保障網,穩穩兜住健康

醫療關乎千家萬戶的幸福,是最大的民生工程。為了堵上「因病致貧」的「缺口」,我市織密織牢多重保障網,為百姓健康「兜底」。

為了讓小病有所保,我市通過基本醫療保險為全體參保人提供從門診到住院的普惠保障。青島是全國較早試點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城市之一,並於2015年在山東省內率先實施了城鄉一體的職工和居民社會醫療保險。目前,在醫保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門診醫療費用,我市居民和職工分別報銷50%和60%(基本藥物再提高10%),每年度最高支付分別為800元、1120元。青島市從加強慢病管理入手,篩選確定了59個適宜門診治療並納入醫保報銷的病種,破解了原來只有住院才能報銷的難題。

為了讓重疾有所託,青島大病醫療保險可以為參保患者超過基本醫療保險最高支付限額的費用給予報銷。「超限額保障」對參保人超出基本醫保最高支付限額以上的醫療費給予補助,其中對參保職工補助90%。「超負擔保障」則對參保人經醫保報銷補助之後個人負擔仍然比較重的醫療費用,再次給予補助。有些特殊患者,比如尿毒症透析治療、器官移植抗排異治療等患者,大病醫保還會降低起付門檻。

特大病、罕見病患者往往用的是「貴族藥」,我市通過補充醫療保險將「貴族藥」變為「平民藥」,為他們減輕醫療負擔。目前,14種特殊藥品和耗材被納入補充醫保的序列。

護理貴、負擔重,是失能失智人員照料路上的「攔路石」。針對這一情況,我市在全國率先實施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為失能失智人員提供專業醫療護理和生活照料等服務。

「小病拖、大病熬」,曾一度是貧困患者的真實寫照。我市貧困人員易先生不幸罹患血友病,去年發生5次門診大病費用和3次住院費用,總額近90萬元。然而,他並未因此遭遇更大困境。基本醫保為其支付180000元,大病保險支付596602元,補充醫保支付25296.6元,醫療救助81266元,最終個人負擔6279.53元,個人負擔費用僅佔醫療費總額的0.7%。為易先生「兜底」的正是我市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最後一層」——醫療救助制度。目前,全市11.3萬貧困人口已實現參保全覆蓋。他們不僅不用再為醫藥費發愁,也無須為居民醫保繳費發愁,醫保中的個人繳費部分由財政予以全額補貼。

補充醫保與長護險走在全國前列

青島五個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中,有兩部分內容走在全國前列——青島在全國率先實施了全民補充醫療保險制度,將一部分高值的救命、救急的好藥納入醫療保險範圍;在全國首創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是國家首批15個試點城市之一。

西海岸新區77歲的退休職工薛女士身患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需要使用特效藥物地西他濱,僅這一項花銷,每月的藥費就高達1萬餘元。在青島補充醫保制度實施後,地西他濱被納入了保障範圍,每月使用該藥本人僅需支付1000元左右,僅藥費就減輕家庭醫療負擔近90%。

讓天價藥的價格「親民」,是青島通過補充醫療保險為特大病、罕見病患者減輕醫療負擔提供的一項精準的「靶向」保障。2012年7月1日,青島在全國率先實施了大病醫療救助制度,政府運用談判降價機制和多方共擔機制,將9種特藥特材納入救助保障範圍。2017年,青島在完善鞏固基本醫療保險、大病醫療保險的基礎上,將原醫保救助制度升級為「補充醫保制度」,即將參保人罹患重特大疾病和罕見病發生的醫保目錄之外,難以使用其他治療方案替代的部分藥品和耗材納入保障範圍。2017年上半年,青島納入保障的特殊藥品和耗材逐步擴展到41個品種,包括惡性腫瘤靶向藥物、罕見病特效藥物等38個品種,用於帕金森和I型糖尿病的耗材3個品種,當時納入保障的品種、數量和覆蓋病種居全國之最。

青島是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城市之一,2019年底全市60歲以上老年人佔總人口的22.5%,高出全國4.4個百分點。如何更好地照料、服務失能、失智老人?2012年,青島在全國率先實施了長期醫療護理保險,2017年又將失智人員納入保障範圍,2018年出臺了升級版的《青島市長期護理保險暫行辦法》,實施整合式新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為滿足失能失智人員的不同照護需求,維持正常生活狀態,青島為這一群體精準提供不同類型的服務形式,失能人員可以享受專護、院護、家護、巡護四種服務形式,失智人員可以享受長期照護、日間照護、短期照護三種服務形式。在基本生活照料保障項目上,長期護理保險重點提供技術性較強或家庭照料者不能獨立完成的60項照料內容,比如管道護理、清潔照料等。針對輕中度失能失智人員,青島首創延緩失能失智保障金,對輕中度失能失智人員進行功能訓練,提升公眾預防保健意識,提高照護者技能,延緩輕中度失能失智人員進入依賴他人照護狀態的時間。青島在全國率先制定並發布了《青島市長期護理保險管理與服務》地方標準規範體系,並申請了省級地方標準立項,將進一步在全省乃至全國發揮示範作用。

跑腿越來越少了,33項醫保政務服務事項100%網辦

小病進社區,大病進醫院,籤約基層醫療機構便捷就醫等諸多福利正在逐漸改變人們的就醫模式。記者了解到,目前,全市在基層醫療機構籤約總人數達到了587萬人,佔全市參保人數的67%以上。市醫保局不斷優化、簡化服務流程,參保人無須到現場申辦,通過「掌上辦」「網上辦」,也可輕鬆實現籤約。

據悉,市醫保局對外公開的33項醫保政務服務事項實現100%網辦,其中四級網辦29項,三級網辦4項。如今,越來越多的島城市民隨子女在外地生活,當他們生病住院時,聯網結算非常便利。青島再造異地就醫備案流程,拓展異地業務「網上辦」,全市異地住院直接聯網結算醫院達到335家。

以我市參保人在上海住院為例,參保人需辦理臨時異地就醫報備,審批通過後,在就診醫院刷卡進行聯網,出院時就可以直接聯網結算。具體辦理途徑有兩種:關注「青島醫保」微信公眾號,選擇「掌辦大廳——我的醫保——異地備案——臨時異地就醫報備」。或登錄青島市醫療保障局官網,選擇「網辦大廳——醫保待遇入口——異地就醫報備——臨時異地就醫報備」。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隨著青島醫保制度改革在高質量、精細化的軌道上闊步前行,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將不斷擴容,更加高效、精準地保障參保人的醫藥需求,給群眾滿滿的獲得感和暖暖的幸福感。(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郭菁荔)

相關焦點

  • 騰訊微保攜手中原農險助力構建多層次醫保體系
    騰訊微保表示,作為河南醫保的有效補充,「豫健保」聚焦大額醫療費用的保障,對參保人不限年齡、不限職業,無需體檢,參保人每年最低僅需69元,就可獲得最高300萬元保障。「豫健保」緊密銜接醫保,為河南人民提供醫保內、醫保外、特藥給付等三重保障。
  • 長護險系列研究報告丨上海長期護理保險研究報告
    長護險適用的對象是有護理需求的長期失能人員,主要包括參加職工醫保以及參加居民醫保的60周歲及以上的人員,提供的是生活照料和醫療護理的服務和資金保障。本著共擔共惠的原則,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應在強化政府財政兜底和監管職能的同時,充分發揮市場的調節機制、非營利機構的補充職責和家庭的支撐功能,實現社會性的多元主體供給格局。3.資金籌集長期護理保險籌資水平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結餘」的原則合理確定。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長護險+高照險 失能老人有險可依
    、省內唯一的長護險試點城市,目前已覆蓋800多萬城鎮職工參保人,長護險待遇水平位居全國前列。與此同時,廣州還面向戶籍80歲以上重度失能老人推出高照險,兩者共同作用實現了80歲及以上參加醫保的重度失能人員照護保險全覆蓋。
  • 滬擬新增長護險護理服務機構、醫保零售藥店和醫保醫療機構 公示期...
    原標題:滬擬新增長護險護理服務機構、醫保零售藥店和醫保醫療機構,公示期12月22日至12月28日   記者今天來自市醫療
  • 改革創新砥礪奮進 醫保惠民亮點紛呈
    自2018年10月26日省醫保局成立以來,全省各級醫保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加快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積極擔當作為,勇於攻堅克難,努力走在前列,在醫保扶貧、多重保障、優化服務、帶量採購、醫保支付、基金監管等方面推出了諸多創新舉措,全省各地醫保惠民措施亮點紛呈,不斷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
  • 人工智慧助力長護險監管—長寧區醫保攜手頤家,共同打造服務監管...
    圖說:長寧區醫療保障局局長田駿致辭本次頤家與長寧區醫療保障局合作打造的「嵌入長期護理保險監管解決方案」,由2個基礎、4類服務和6+場景組成,依託「標準化運營管理體系」、「5G+AIR智能監管雲平臺」兩大基礎,通過專業醫養康護服務、應急預案管理服務、智能化全周期監管服務、數據反饋優化服務4類服務,實現「護理員+客戶」雙向身份認證場景、健康數據監測場景
  • 心繫群眾 試出成效 長護險居家護理的「沂水樣本」
    2016年6月,人社部發布《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意見》,在全國15個城市試點。作為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補充和延伸,職工長護險制度被定位為:繼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後的獨立「第六險」。2018年3月,臨沂市確定繼蘭山、費縣之後,新增沂水縣為職工長期護理保險試點縣。當年9月,沂水縣職工長護險試點正式啟動。
  • 「福村寶」:振興村百姓的「第二醫保」
    「福村寶」:振興村百姓的「第二醫保」 2020-06-08 10: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醫保目錄調整 或將改善罕見病患者用藥現狀
    探索建立罕見病社會保障機制「解決罕見病患者用藥保障問題,光靠醫保遠遠不夠。」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丁潔教授表示,「由於我國罕見病患者人數總體較多,醫療需求量巨大,而且很多孤兒藥藥價高昂,從醫保控費和公平性的角度講,將孤兒藥都納入進醫保並不現實。」「罕見病藥物制度和醫療保障體系的完善,政府應發揮主導作用。」
  • 撐起醫保「扶貧傘」 築牢健康「保障網」
    「如果沒有醫保,我家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子。」家住青島平度市雲山鎮趙莊村的王菊婷動情地說。自從患上尿毒症,6年裡王菊婷的門診大病和住院費用已累計173.7萬元,其中,居民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多重醫療保障報銷了145.1萬元。
  • 「長護險」已逐步恢復日常狀態 日間照料中心服務今年也有望納入
    長護險涉及到千家萬戶的老年人。在疫情防控期間,長護險是如何做好疫情防控的?目前疫情進入常態化階段,長護險如何繼續服務保障好有需要的老年人?上海市醫保局局長夏科家在「2020上海民生訪談」中表示,長護險是「人民城市為人民」的很好體現,也是上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人口老齡化逐步加劇所推出的民生舉措,無論是在疫情之前還是疫情當中,老百姓都非常關注,今年還將進一步提升服務。 夏科家說,過去幾個月抗擊疫情的過程中,長護險始終是醫保部門比較關注的一個問題。疫情突如其來長護險是要停止還是要正常維持?
  • 你知道「基本醫保」,但你知道還有「大病統籌」嗎?
    所以,醫保中的「大病統籌」可以理解為在基本醫療保險上面做一個大病兜底保障機制。 在大額醫療費報銷方面,職工醫保達到了90%,而城鄉居民醫保比例相對較低,僅70%,當然這個是不包含一些大病特殊藥品的。
  • 「長護險」知多少?權威解讀來了!
    7月10日,晉江正式啟動長期護理保險(以下簡稱「長護險」)試點工作,重點解決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人員的長期護理保障問題,減輕參保患者家庭的事務性和經濟負擔。對於有失能人員的家庭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然而,對於這項新的社會保險險種,大家都還非常陌生。究竟什麼是長護險?它能提供哪些服務?參保對象有何要求?每年參保費用多少?具體要怎麼申請?
  • 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青島121家醫藥機構被暫停醫保業務!
    解除協議24家,暫停醫保業務121家,向公安機關移送(報案)4起,3起案件相關責任人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向市紀委監委移交案件6起,向市場監管、衛健等部門移交7起;與青島電視臺合作播出8期現場檢查報導,通過各類媒體曝光8起典型案例,公示違約違規機構49家。
  • 長護險+高照險,廣州失能長者尋回了笑容
    在廣州市內居住的廣州職工醫保參保人通過鑑定評估後,可申請長護定點機構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及醫療護理服務。而照護產生的費用,則由長護險基金按照一定比例進行報銷。截至目前,廣州長期護理費用基金支付率為83.23%。 2019年9月,作為其中一家定點機構,潘佩所在的國投健康•嘉棲長者公寓為其遞交了長護險的申請。
  • 中國健康保險發展報告發布:基本醫保公私合作制改革已提上議程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記者 周子勳)為了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推動健康保險在健康中國建設和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11月17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舉辦「中國健康保險論壇暨中國健康保險藍皮書發布會」。
  • 醫保扶貧,阻斷因病致貧返貧
    「10·17」全國扶貧日前夕,江蘇省醫保局組織醫療專家到泗陽縣開展義診,宣傳醫保扶貧政策。盧集醫院院長魏迎祥告訴記者,以前農民參保意識不強,有的生了病不及時醫治、釀成大病致貧返貧,而現在身體有了毛病就會主動找醫生,越來越完善的醫保政策讓貧困戶們有了追求更好生活的底氣。
  • 退休後跟隨子女來到異鄉,遇醫保「瓶頸」……「青漂老人」期盼看病...
    「隨遷老人」王先生在青島晚報兩會雲客廳中,道出了令他苦惱的醫保報銷難題。做客嘉賓:王先生賣掉老宅投奔兒子今年王先生和老伴雙雙66歲了。2021年,是他們來到青島的第七個年頭。夫妻倆的老家在濰坊,兒子品學兼優,大學畢業後選擇留在青島,成為了一名牙科醫生。和許多父母一樣,他們全力以赴支持兒子在青島紮下了根,有了穩定的工作和幸福的家庭。
  • 給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減負」,河南省走在了全國前列!
    給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減負」,河南省走在了全國前列!大象新聞記者 謝昰煒5月8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醫保改革惠及民生」新聞發布會。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為有效減輕河南省城鄉居民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醫療費用負擔,河南省醫保局、河南省財政廳、河南省衛健委、河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於2019 年 11月5日聯合下發了《河南省完善城鄉居民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保障機制實施方案》,將參保城鄉居民中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門診用藥納入醫保報銷範圍。 河南省成為全國最先實施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保障的6個省份之一。
  • 醫保升級之路 ——北京數智醫保創新競賽晉級張榜
    醫療機構舉辦主體多元,隸屬關係複雜,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量佔全國三分之一。醫療機構藥品、耗材用量大,自2017年啟動醫藥分開綜合改革以來,藥品採購金額超過1260億元,醫療服務價格調整任務艱巨。醫保服務群體與醫保層次多元,老齡化程度高,且沒有地市級支撐。因此,北京醫療保障對信息化要求高,亟需建設高水平的首都醫療保障信息化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