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發病率高,與糖尿病的關係密切,主要有這些病因

2020-12-24 杜彥靈說

導語:糖尿病十分常見,大家大家普遍比較熟悉,但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其實也十分常見,但是卻少有人聽聞,他有時會伴隨著1型糖尿病發生,但是又和一型糖尿病有所不同,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糖尿病酮酸症中毒吧。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一般會在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長時間居高不下的過程中發生,常見的誘發原因是上呼吸道感染。酮體是酸性物,進而便會引發酸中毒病症,大量尿糖將會導致患者產生滲透性利尿的情況,使患者的尿量增加。與此同時,患者在發熱的過程中,體液將會不斷丟失,在多種身體機制的共同作用下,血容量不斷降低,這就是老李進醫院後測量血壓極低並處於休克狀態的緣故。此外,患者休克將會導致身體內部的多個器官產生功能性障礙,諸如患者可能患上的低鉀血症以及急性腎功能衰竭。

0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一些具體症狀,在不同方面對人造成困擾,主要有這些症狀

1、糖尿病症狀

患者的糖尿病症狀將會不斷加重,出現多尿、口渴、渾身乏力等症狀。

2、消化道症狀

病情急轉直下:出現包括頭暈、目眩、噁心、腹脹、嘔吐、食欲不振等症狀,常常會被誤診為急腹症,當患者的酸中毒情況稍微減弱的時候,腹痛感將會隨之消失。

3、精神症狀

在平常生活中煩躁、嗜睡,並且呼吸的時候聲響較大,在呼氣的時候可以聞到爛蘋果味,身體中的酮體濃度越高,那麼所呼出的氣體的味道就會越重

4、脫水症狀

主要是因為患者噁心、嘔吐以及多尿所引發。患者的肌膚乾燥無彈性,並且眼眶深陷,很快便會昏厥。由於機體脫水而導致血壓水平降低,同時還會伴隨四肢發冷等休克症狀,部分病患還伴有發熱症狀,體溫在38C~ 39℃之間。

5、昏迷症狀

注意辨別兩種情況所引發的昏迷:糖尿病患者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突然昏厥,那麼大多是由以下兩種情況引發,首先是由於酮症酸中毒所引發,其次則是由於血糖過低而引發,一般來講,當患者血糖含量低於2.8 mmol/L的時候,將會出現神志不清、冷汗不止等症狀,但是呼吸與心跳情況依然維持在標準範圍內。

在為患者注射葡萄糖之後,病人就會迅速清醒。如果家屬事件發生後無法辨別到底是哪種昏迷原因,那麼應該迅速將患者送往醫院進行診療

0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病因較多,常見於1型糖尿病患者,主要是這些問題誘發疾病

實際上,糖尿病的危害是極大的,隨時都有可能引發各種情況更為嚴重的併發症,就目前來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普遍出現在1型糖尿病患者群體中,那麼對於1型糖尿病患者來講,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產生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1、急性感染

急性感染是較為常見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誘發原因,主要包括泌尿系統感染、呼吸道感染、膚感染等,在冬季與春季的發病率較高。此外,急性感染還有可能作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合併症狀出現,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之不斷惡性循環,最終導致治療工作越發困難。

2、治療不當

例如患者中斷胰島素的注射或者產生抗藥性等等,尤其是對於1型糖尿病患者來講,如果減少甚至停用胰島素,那麼很有可能引發糖尿症酸中毒症狀。而2型糖尿病患者則是容易在肝功能或者腎功能衰弱時患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3、飲食失去控制或者患有腸胃疾病

在日常飲食中,甜食攝入量過多,或者過度酗酒,或者嘔吐、腹瀉等等,此類均會極大程度地增加誘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概率。

4、其他應激因素

主要包括妊娠、麻醉、分娩、外傷、精神刺激、腦血管意外等症狀,由於受到應激影,導致體內升糖激素含量大幅提升,進而導致交感神經系統的整體興奮性提升,加之患者飲食失調,因此極有可能誘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0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療途徑較少,想要擺脫病痛,主要是靠這3條途徑

1、補液

補液量與速度要考慮患者的脫水實現以及心功能情況,若沒有發生力衰不竭,第一個天內輸液量可以控制在3500-4500mL,患者如果存在嚴重的脫水,輸液血量可以控制在6500-8500mL,輸液速度可以採取先快後慢的方式。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常有伴有脫水症狀,並且存在血容量不足、組織微循環不良等不利影響,速補液後可以使胰島素發生正常的生理作用。因為血容量不足,會引發血糖升高,導致體內胰島素更加不足,加深了機體代謝發生紊亂的程度;如果存在嚴重脫水,組織微循環會存在灌注受到影響,胰島素難以正確發揮生物學效應。

所以快速糾正低血容量有利於維持體現循環並保證腎功能,這是保證治療成功的重要方法。治療時要結合患者的血壓、心率、尿量、末梢循環狀況綜合因素決定輸液的速度與總量。我院實施了兩條補液通路同時進行的治療方式,可以快速控制脫水狀態,維持了患者的有效循環以及腎功能,效果較好。所以在治療中快速補液與糾正脫水是治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關鍵

2、生理鹽水添加胰島素注射

待血糖下降到13 mmol/L以下時,生理鹽水速可以換為葡萄糖液,持續到患者的酮體轉陰。在治療過程中還結合離子情況考慮補治鉀和鹼,同時還要針對抗炎、抗休克進行針對性治療。

胰島素是當前臨床中治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關鍵措施,胰島素可以作用於非旨化脂肪酸釋放速度,還可以對非酯化脂肪酸轉換成酮體產生控制作用,以保證葡萄糖的利用效果。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發生後在治療中首先要實施外源性速效胰島素幹預,迅速逆轉患者體內存在的物質謝紊亂現象

持續進行胰島素靜脈滴注,可以有效控制脂肪分解和酮體反應的速度,實現降血糖作用。胰島素靜脈滴注還可以消除由於血糖快速下降導致的低血糖、腦水腫等現象,還可以水消除因為低血鉀引起的心.律不穩等嚴重併發症

3、避免日常突發情況

為了防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發生,患者要掌握必要的糖尿病保健常識,全理控制飲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能隨意停藥盒或降低胰島素的用量,還要避免發生各種應激狀態。

結語:既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併發症,我們就應該在日常生活中警惕糖尿病的種種明顯症狀,儘管如今科技發達,但是若是因為自己的疏忽而讓自己承受這份本能避免的疾病,大可不必。希望大家多多了解疾病科普,遠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擁抱健康生活。

相關焦點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很危險,早期有3個「預警信號」,別再忽視
    曾經有過這樣一種說法:「糖尿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糖尿病併發症就是糖尿病傷害身體健康的主要表現,談到糖尿病就無法繞開糖尿病併發症的問題。提到糖尿病併發症,大家比較熟悉的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足等。
  • 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一天內2個孩子進了市兒童醫院ICU
    很快,診斷結果出來,兩個孩子的血糖水平都有明顯升高,尤其是小敏,血糖水平竟然達到了 45.8 mmol/L,比正常範圍高出接近 10 倍!更嚴重的是,這兩個孩子的尿糖和尿酮體也呈陽性,這意味著,小敏出現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經過醫護人員幾天的緊張搶救,兩個孩子最終都轉危為安,目前正接受後續治療。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很危險,這三類人更容易中招,希望你不在其中
    糖尿病併發症也就是糖尿病傷害身體健康的主要表現,最常見的像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足,而這些都屬於糖尿病慢性併發症,一般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的發病過程,才會演變成這種併發症。糖尿病併發症並不全是慢性併發症,也可能會存在急性併發症,若一個人的血糖總量高於15mmol/L時,就要警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糖尿病為何會發生酮症酸中毒?機制是什麼?糖友平時預防做好這3點很...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常見急性併發症,是體內島素嚴重缺乏引起的以高血糖、高血酮、酸中毒為特徵的一組臨床症候群。酮症酸中毒最常發生於1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在某些情況下也可以發生。酮症酸中毒的臨床表現以發病急、病情重、變化快為特點。
  • 喝奶茶要適度,湖南一22歲女教師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據長沙晚報掌上長沙報導,22歲的湖南某中學女教師由於每天過量飲用奶茶,導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突然昏迷,被送進ICU搶救,經過醫護人員的全力救治,雖然這次死裡逃生,但她將終身與胰島素為伴。
  • 平時只喝飲料吃外賣,19歲小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住院,最小的...
    這不,家住常州新北的19歲的小夥小丁因為素來愛喝甜飲料而血糖異常升高住院治療,常州四院內分泌專家說他已經發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了,如果不及時治療,有可能會有生命危險。12月5日,家住新北的小丁晨起感到腹脹不適、噁心、嘔吐胃內容物2次,隨即他母親就將他帶到市四院急診就診,經檢查發現其血糖高達38.86mmol/L,血壓也高達149/96mmHg,所有指標顯示其已經發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壓、高尿酸血症等。
  • 圍麻醉期突發酮症酸中毒的原因分析及應對策略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急性併發症之一,是指糖尿病患者在各種誘因的作用下體內胰島素的相對或絕對不足及升糖激素不適當升高,造成糖、脂肪、蛋白質代謝紊亂,以至於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失調,以高血糖、高血酮和代謝性酸中毒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症候群,嚴重者可發生昏迷甚至死亡以。
  • 明星都說好的生酮飲食,可能引發酮症酸中毒,發作起來要人命
    高脂肪大量吃食譜中包含黃油、椰子油等油類,培根等肉類,三文魚等富含歐米伽-3的優質脂類,牛油果等健康的不飽和脂肪酸。蛋白質少量吃食譜中還有雞蛋、魚、蝦等,尤其推薦的是三文魚等海洋蛋白以及牛油果等植物蛋白,同時也可以適當攝入一些牛奶等乳類。碳水化合物幾乎不吃米、面等高碳水化合物的主食,澱粉含量高的蔬菜如紅薯、土豆,以及含糖飲料、高糖水果等,這些幾乎都不包括在生酮飲食中。
  • 高中女生狂喝可樂一月致酮症酸中毒 險喪命
    經醫生檢查後發現,原來毛毛是「中毒」了,不是可樂中毒,而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受疫情影響,最近毛毛一直呆在家裡上網課。網課雖「苦」,但終究還是有自由的。畢竟一到中途下課時間,便可享受「快樂肥宅水」帶來的幸福泡泡。神奇的是,享受著肥宅水的同時,毛毛的體重也從原本的120公斤下降到100公斤。據毛毛的家人回憶,「毛毛從小就愛喝可樂,所以家裡常備大瓶可樂。
  • 你所熱衷的奶茶,可能是甜蜜的健康殺手,尤其是糖尿病患者
    可是症狀沒有緩解,反而越來越嚴重,直到當天中午午休時,同事才發現喬老師躺在床上,叫也叫不醒,並且小便失禁,立即撥打120,送醫後,護士抽血時發現喬老師血液呈乳白色,初步診斷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糖尿病檢驗9大項目最全解讀,值得收藏!
    /L,或口服糖耐量試驗中2小時血糖≥11.1mmol/L,或隨機血糖≥11.1mmol/L同時有糖尿病症狀(其中任何一項有異常均應於另一日重複測定),三項中有一項超過即可診斷為糖尿病,血糖是糖尿病診斷的重要指標;檢驗醫學網 內分泌疾病:嗜鉻細胞瘤、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皮質醇增多症、生長激素釋放增多等空腹血糖水平亦升高; 胰腺病變:
  • 兩歲娃突然胃口大開卻日見消瘦 檢查時已現酮症酸中毒
    龍頭新聞訊 省內一名兩歲娃突然出現多飲多食卻日見消瘦的現象,後來又出現呼吸困難、噁心嘔吐的症狀,經查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哈市兒童醫院內分泌科專家表示,兒童糖尿病多為先天基因異常所致,在血糖居高不下時易引發酮症酸中毒,會有口乾、呼吸急促、噁心嘔吐、精神萎靡等情況,家長發現後應立即帶孩子就醫。 哈市兒童醫院內分泌科醫生寧芳介紹,孩子送來的時候血糖值高於正常水平,PH值(人體酸鹼度)值低於正常水平,經診斷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並因此而引起二度脫水。
  • 中醫消渴(糖尿病)的病因病機
    腎失濡養,開闔固攝失權,尿多甜味糖尿病發病的多基因遺傳基礎:① HLA-DR3抗原與中國人IDDM發病有較強關聯;②微衛星多肽性全基因掃描,在102個NIDDM家系中發現第9號染色體的D9S171和D9S175兩個位點上存有易感基因;
  • 糖尿病纏身,嘴裡還有一股爛蘋果味,究竟怎麼回事?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 是指酸在血液中積聚。當血糖過高且持續時間過長時,就會發生這種病症。DKA 可能危及生命,但通常需要很多小時才能變得如此嚴重。可以治療和預防。 一、DKA 的病因是什麼? DKA 發生的原因通常是身體沒有足夠的胰島素。
  • 在我國,有上億人處於糖尿病前期卻不自知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Michael Yafi也曾報告:一例僅有3歲半的西班牙裔女孩,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2型糖尿病患者。小女孩父母都無糖尿病病史,但其家庭飲食習慣較差,未控制熱量及脂肪攝入。同時,馬醫生強調,在諸多因素中,不良生活方式導致的肥胖是主要危險因素。
  • 年輕女子昏迷住進了ICU,罪魁禍首竟是糖尿病
    並且動脈血氣PH值為6.856,尿糖、尿酮體均大於檢測數值的最高限,呼吸伴有爛蘋果味,這些都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表現。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嚴重的急性併發症。糖尿病患者病情加重時,血糖會明顯升高,胰島素分泌不足,從而引起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物質代謝紊亂,導致酮體生成過多,造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如不及時治療,會危及生命。
  • 做好這些預防措施,高血壓糖尿病不會來找你
    高血壓,糖尿病每年的患病率都在增加,所以需要大家提前做好預防措施,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1 控制體重:你的體重越重,心臟就要承受更大的壓力來給身體器官泵血。 2 鍛鍊:即使你沒有超重,鍛鍊也能降低高血壓、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
  • 糖尿病併發症的14類預警信號,看看你有嗎
    眾所周知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併發症,的確糖尿病併發症是導致糖尿病患者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雖然我們無法預測併發症什麼時候會出現,但併發症也不是無跡可尋的,因為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糖尿病併發症的出現也不是一下子形成的,在出現之前總有一些先兆,或者說身體總會發出一些預警信號。
  • 糖尿病擔心用了胰島素就停不下來?醫生:部分患者短期應用即可
    在門診經常碰到需要使用胰島素的患者,但他們幾乎都有這個疑慮就是一旦用上胰島素,這輩子是不是就要一直使用,停不掉了?關於這個大家都關心的問題,今天吉林省人民醫院 老年醫學科副主任 糖尿病領域專家 李可心副主任醫師來給大家解惑。
  • 糖尿病感冒會使血糖"雪上加霜"?4點注意需要牢記!
    感冒對糖尿病患者有何不利  1、易引起糖尿病酮症和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患者感冒後,嗓子裡面的痰中的糖分含量就會增加,同時,感染會使血糖急劇升高,引起糖尿病酮症和酮症酸中毒等。因此糖尿病患者一旦感冒,必須立即治療。  2、引發酮症酸中毒等急性併發症  糖尿病患者在感冒期間是不能亂吃藥的。一些感冒藥含有鹽酸偽麻黃鹼成分。患者服藥後退燒時必然會大量出汗。糖尿病患者如果大量出汗,體內水分就會迅速減少,容易導致酮症酸中毒等急性併發症,並且會導致血糖進一步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