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期間,小康妹兒約上了三五好友一起出去玩,全隊「力氣擔當」小濤當然也在其中。
但是小濤一路上的行為,引起了眼尖的小康妹兒的注意!
2小時的路程,小濤愣是跑了5趟廁所,沒有錯過服務區的任何一個WC。上完廁所,小濤就開始嚷嚷著口渴,每次拿的都是可樂,理由簡單粗暴:口渴,喝可樂過癮。
於是乎,整個行程,變成了喝可樂,找廁所,口渴,喝可樂的無限循環~
經驗豐富的小康妹兒越看越覺得!不對勁吶!這不就是以前採訪內分泌科室時,醫生強調的「糖尿病前期」典型症狀嗎?!
此時的小濤正在咕嘟咕嘟大口吞著可樂,天真的ta不知道自己即將面臨著的是什麼……
出於關心,小康妹兒建議小濤抽個空去醫院檢查一下血糖狀況,小濤一開始並沒有重視這個情況,不過還是半信半疑地去了一趟醫院。
這不,近日檢查結果出來了——小濤患上了2型糖尿病前期。
01 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年輕化
20出頭的小濤絕對不是個例。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內分泌代謝科馬紅豔副教授介紹:「以前20歲以下的人群發病絕大部分為1型糖尿病,現在隨著諸多因素的變化,2型糖尿病的發病年齡也越來越年輕化。」(簡單來講,1型和2型糖尿病均和遺傳有關,但1型糖尿病更多是自身免疫缺陷等先天因素導致的,2型糖尿病則多是生活習慣等後天因素造成的~)
馬醫生近日的門診上遇到一位年僅23歲的男性糖尿病患者, 體重90 kg,家族並無糖尿病病史,問診中發現他幾乎天天喝含糖飲料、蔬菜水果偶爾吃一點,運動量也很少,並且經常熬夜。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Michael Yafi也曾報告:一例僅有3歲半的西班牙裔女孩,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2型糖尿病患者。小女孩父母都無糖尿病病史,但其家庭飲食習慣較差,未控制熱量及脂肪攝入。
同時,馬醫生強調,在諸多因素中,不良生活方式導致的肥胖是主要危險因素。有研究顯示,在標準體重的基礎上,體重每增加1公斤,患糖尿病危險將至少增加5%。
02 很多人處於糖尿病前期
卻不自知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導致耽擱最佳幹預時機,馬紅豔醫生建議:
出現了'三多一少'典型症狀,就要向上文的小濤學習——及時到正規醫院做檢查。
但同時馬紅豔醫生也介紹到,根據我國3次大型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超過60%的糖尿病患者沒有典型症狀。
● 如果出現原因未知的低血糖反應(心慌手抖出汗飢餓等)、視物模糊、感到疲乏、易出汗、手腳麻木、傷口癒合緩慢、皮膚瘙癢乾燥、反覆真菌感染(尤其是女性外陰瘙癢)、牙齦反覆感染、肢端潰爛壞疽等症狀,也需懷疑是否是糖尿病。
03 糖尿病前期有機會逆轉嗎?
俗話說的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從健康人到糖尿病患者,兩者之間存在一個過渡階段——
「糖尿病前期」是決定疾病走向的一個關鍵時期,也是逆轉糖尿病的黃金時期。
▷ 中國的大慶研究證實:在「糖尿病前期」進行生活方式幹預,可使糖尿病發病率減少60%。
但如果不加以注意,每年約10%~20%患者可能發展為糖尿病。
馬紅豔醫生認為具體應做到以下幾點:
● 多學習。糖尿病前期人群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視,提高自我管理的意識,應儘可能多地學習、了解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相關知識,積極進行疾病預防。
● 管住嘴。不僅要控糖,同時還要限制澱粉類主食的數量。米、面為主的主食雖然沒有明顯的甜味,但升高血糖的速度卻非常快。
● 邁開腿。年輕人儘量選擇有氧運動,老年人則需選擇散步、太極拳等強度較小的運動。
● 放輕鬆。心情差、壓力大,身體處於應激狀態,這也會影響胰島素的分泌。
● 勤監測。要定期進行血糖監測。如果長期高血糖,就相當於我們的器官被「泡在糖水裡」,會引發一系列併發症。
但是,具體如何服藥控制,請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哈!!
04 長期放任不管
截肢、失明都可能找上門來
糖尿病的真正可怕之處在於,它會累及全身器官,如果病情控制不好,將會導致各種嚴重的併發症:
● 1、各種急性感染,高血糖高滲狀態,酮症酸中毒。
● 2、糖尿病患者出現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危險會上升2-3倍。
● 3、足部神經病變與血管病變結合在一起,增加了患者足部潰瘍、感染以及最終需要截肢的風險。
● 4、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失明的主要病因,主要表現為視力下降、視物不清的症狀。
● 5、糖尿病位居腎衰竭主要病因之列。
因此,馬紅豔醫生建議,糖尿病患者應當每年進行一次系統的糖尿病併發症的篩查。
#今日互動#
你身邊的朋友
有小濤這樣的症狀嗎?
記得提醒ta去醫院檢查一下噢~
本文為「成都商報四川名醫」原創,未經授權禁止全文或部分轉載。如需授權請聯繫:(028) 8129 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