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列顛群島早在羅馬帝國時期就與歐洲大陸緊密聯繫,但由於地處北歐與歐洲大陸的緩衝地帶,最終呈現出與歐洲大陸若即若離的狀態。加之島嶼地處歐洲西北邊陲,也引來了眾多外部勢力的入侵和蠶食,造成本島從政治、軍事到經濟、文化全方面的混亂。直到諾曼公爵威廉對英國本島的全面徵服並進行一系列改革後,大英帝國才在中世紀重新迎來了轉機。
威廉一世與諾曼徵服
威廉一世七歲時就繼任了諾曼公爵的爵位,並在法王亨利一世的支持下多次粉碎了境內的叛變和敵對勢力的入侵。儘管威廉私生子的身份一度被人嘲諷,但其在二十歲前即表現出的卓越的軍事能力也使得其在公爵的位置上具備了穩定性。之後威廉與法王亨利一世交惡,又先後擊敗了法軍的入侵,使得他對諾曼地區的統治更加穩固。
1、王位之爭
公元一零六六年一月,英國盎格魯-撒克遜時期韋塞克斯王國的君主愛德華去世。由於愛德華沒有子嗣,當時的挪威國王哈拉爾德三世與諾曼公爵威廉都宣稱自己在血統上與愛德華的關係,繼而稱自己有英國國王的繼承權。當時英國的賢人議會成員否定兩人的繼承權,並推舉王后的兄長哈羅德·葛溫森繼任。由於繼承權的被否定,哈拉爾德與威廉不約而同選擇了武力入侵英國,大戰旋即展開。
威廉一世
2、威廉取得王位爭奪的勝利
雖然哈羅德在斯坦福橋戰役中擊敗了哈拉爾德的軍隊並殺死了哈拉爾德,但也使得自己的軍隊損失嚴重。當時曾有大臣建議哈羅德對威廉的入侵實行「堅壁清野」的策略,卻被哈羅德拒絕。雙方在黑斯廷斯地區相遇並發生了激戰。英王哈羅德中箭,陣亡於兩軍之中。威廉取得了戰役的勝利,並順利成為了英國國王。歷史上將這次事件命名為「諾曼徵服」。
諾曼徵服後威廉一世的舉措
威廉在加冕英王后號稱威廉一世,後世也用這一稱號來對其宣稱。威廉一世在統治英國期間,對英國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改革,儘管這些措施和改革的初衷是為了報復最初反對他的英國舊貴族和反抗勢力,但最終也促使了英國的社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為英國日後成為世界級的大帝國打下了基礎。
1、扶持親信力量
出於對英國舊貴族當初反對自己繼承國王職位的報復,威廉一世在1069年利用強大的軍事力量強行罰沒了大量最初反對者的封地,當時全國一半的土地被罰沒。威廉一世將這些土地進行重新的分配,並將原本無條件的賜予土地改為土地領主必須服從兵役和納稅。在這一過程中威廉一世直接掌握了英國大約百分之十五的土地,使得他自己成為了最富有的國王和封建主。又編制了《末日審判書》,對全國的人口和土地情況進行了完整、詳細的調查,清釐了賦稅準則。
2、改造基督教會
威廉一世本人是堅定的基督徒,其在維護諾曼公國統治和成為英國國王的過程中也都獲得了當時基督教會的支持與肯定,更堅定了威廉一世對於基督教會的好感與虔誠。他和妻子先後捐贈了當時的歐洲教會兩座大教堂。但在成為英國國王后,威廉一世親自主持了1072到1086年的七次宗教會議,保留了本土教會的部分權力,並將教權與政權進行了一定的分割,確保了自己的權利不會受到教會的侵蝕。
3、堅持使用法語
不列顛群島原本長期受歐洲大陸文化和北歐文化的雙重衝擊,並逐漸形成融合了兩種文化的盎格魯-薩克森文化體系。威廉一世成為英國國王之後,堅持使用法語,並在英國高層內推行法語,使得法語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了英國貴族之間的言語。與此同時,作為已經法國化的北歐維京人後裔,威廉一世對於北歐文化十分排斥,並一度斷絕了和北歐之間的文化、貿易往來,使得英國的北歐痕跡淡化,進一步向歐洲大陸靠攏。
諾曼徵服給大英帝國帶來了方方面面的影響
1、加強了國王的權力
威廉一世給英國帶來的最明顯的改變就是君主的權力被極大的加強。在之前英國的賢者議會由貴族組成,他們享受採邑、封地等特殊待遇卻不必承擔相應的經濟、軍事、政治義務,並對英國君主形成制約,任何法令都要通過議會的投票才能確定。威廉一世利用強大的武力終結了賢者議會。
《末日審判書》確立了全國的人口和土地,使得君主可以直接了解治下的經濟情況並安排賦稅,再次剝奪了貴族的部分權力,使之無法與王權對抗。通過對於王權的加強,貴族勢力被打壓,平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治權力。只要有能力承擔相應的義務,平民可以直接向國王效力,不必再接受貴族的統治。
2、改革了稅收和軍隊
原本英國的封建制度已經出現,但進程十分緩慢。威廉一世徵服英國之後利用從諾曼帶來的大量人員對英國的土地重新分配,使得英國的封建制度迅速形成,威廉一世於1071年下令取消當時英國鄉村的公社,並要求農民對土地進行贖買和向國家支付稅金。
威廉一世利用增加的國家稅收組建了強大的海軍,也使得英國本土可以被強有力的軍事力量所保護,不會再被類似於諾曼徵服的戰爭所擊敗,也使得英國國家的獨立性得到了保障。而當時封建制度的形成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英國土地私有性的推廣。
3、加強了英國與歐洲大陸的交流
在威廉一世進入英國之前,不列顛群島與北歐的文化、貿易往來較之與大陸國家更加頻繁。英國本土通過種植農作物和進口葡萄酒從北歐換取煤、鐵等礦物,根據當時的年度統計記錄,僅官方與北歐的交易金額就比同大陸國家多三倍。威廉一世在成為英國國王后扶持了親信擔任諾曼公國的公爵,實際上威廉一世仍是諾曼公國的實際統治者,隔著英吉利海峽對兩岸進行統治。無形之中增加了雙方的貿易和交流。
英國海軍
在威廉一世擔任英國國王期間,英國僅與法國的貿易往來就增加了五倍。而與之相對應的,與北歐國家的往來開始減少。到威廉一世死前一年,兩邊的貿易往來已經縮水了近百分之七十。當法、普邊境的洛林、馬爾薩斯地區發現了大量的煤炭礦石和鐵礦石後,同北歐的貿易更是基本隔絕。此外,眾多英國的貴族都將自己的子女送到法國接受教會式的教育,也增加了雙邊的文化交流。
4、改變了英語的語言結構和詞彙
原本的英語中大量充斥著北歐元素,對於歐洲許多專有詞彙和地名都沒有明確的名詞。威廉一世推行的法語對英語的影響十分巨大,使得英語中對於新生事物呈現了極大的包容性和接納性,並且吸收了法語中原本存在大量法律詞彙和宗教詞彙。
同時也帶來了許多社會生活專有詞彙,豐富了英國本土的語言,也使得人民開始接納新生事物,並在此基礎上接受了歐洲大陸的主流思想文化和對於完整法律體系的建設,也使得英語在描述法律條款時更加的嚴謹。最終在英國建立的盎格魯-薩克森法律體系和法國建立的大陸法律體系,成為了世界範圍內並行的兩大法律體系,直至今天仍然影響著全世界。
5、消極方面:女性社會地位的下降和大量農民破產
威廉一世對於基督教的虔誠使他堅信「女子為男子肋骨創造」的聖訓,在公眾場合尤其是國家會議中完全杜絕女性的出現。1073年對於繼承權的法令修改中更是剝奪了女性成員繼承權的天然性,「除有遺囑外,妻子和女兒需在繼承人的監護下使用財產」。這使得當時的英國女性的社會地位開始下降。
威廉一世本人和下屬對於土地的過度佔有也造成了大量農民的破產。原本服務於舊貴族的大量佃農轉為威廉一世和其下屬的農奴,只能維持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被剝奪了私有財產。這造成威廉一世晚年在諾曼第和英國本土四處奔波以平息叛亂。就是在頻繁的跨越英吉利海峽的過程中威廉一世因體力透支才墜馬而亡。可笑的是,他為了確保自己的土地所有權而頒發的土地私有法卻使得他在下葬的時候出現了墓地所有人來阻止,最終大臣花費六十個先令才購得墓地使其得以安葬。
總結
諾曼徵服看似一次偶然事件,卻在一定程度上是必然發生的。該軍事行動開啟了歐洲中世紀的盛期,也標誌著全世界一體化進程的一體。諾曼徵服也使得原本並不緊密的英國與歐洲大陸開始產生了密切的往來和聯繫。可以說,諾曼徵服不僅改變了英國,在一定程度也改變了歐洲和整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