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職業,奉勸你三思而後行

2021-01-18 老苗閒談

現在年輕人嚮往自由,不喜歡被約束,每天朝九晚五,按時打卡上班的生活讓他們感到沉悶無聊和乏味。再加上一些毒雞湯的洗腦和慫恿,所以,愈來愈多的人選擇從事自由職業。

在很多年輕人眼中,自由職業不用每天早上急匆匆的擠公交、擠地鐵趕到單位去打卡,也不需要看領導,看老闆的臉色,想幹活就幹,不想幹活就歇著。

自由職業最大的好處就是自由。可是,大家卻忽略了自由職業中的職業兩個字,既然是職業,就有職業的要求,如果達不到職業的要求,就要承擔相應的後果。那麼自由職業有哪些不好之處呢?

1、自由職業不等於財務自由

自由職業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固定的工作地點,既然沒有固定的工作地點就意味著沒有固定的收入。自由職業和財務自由有著很大的區別,財務自由可以不用考慮如何去掙錢,或著可以躺著掙錢。而自由職業則需要自己辛辛苦苦、想盡辦法去掙錢。

2、自由職業讓自己的社交範圍變窄

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打交道最多的不是自己的親人、朋友,而是自己在工作重的同事。從事自由職業後身邊的同事自然就減少了很多,自己的社交範圍會明顯變窄。當社交範圍變窄時,一方面會減少很多社會、生活以及其他信息獲得渠道,另一方感覺自己與社會脫節,會產生一種被遺忘、甚至拋棄的孤獨感。

3、自由職業會增加自己的心理負擔和焦慮感

自由職業其實就是給自己打工,因為沒有固定的工作地點和收入,所以,每天考慮更多的是如何增加收入,不能像有正規職業的人那樣該工作工作,該休息休息。就如同網友說的「自由職業幹好了叫自由職業,幹不好就叫無業游民」。所以,每個自由職業者都有一定的心理負擔和焦慮感。

當然,社會在發展,人們的觀念在改變,這個社會給每一個人提供的機會也越來越多,作為一種新興的職業,自由職業也並非一無是處。在從事自由職業前,對自身的條件和準備情況做一下評估,具備了條件,又厭煩了朝九晚五的工作,那就可以嘗試以下。

1、不能嚴格自律的人

因為自由職業沒有公司或者單位制度的約束,工作時間長短都是自己安排,如果每天每有正常的作息規律,該工作時偷懶不做,該休息時熬夜不休息,不能嚴格自律的人不適合從事自由職業。

2、沒有一技之長的人

在某個領域沒有一技之長,或者只是從事過一般事務性的工作,這種人只能從事一些門檻較低和大眾化的自由職業,而這些職業從事的人數比較多,競爭比較激烈,很難有所作為。

3、無法持之以恆的人

自由職業一開始甚至一段時間內,肯定會遇到很多困難,經常會出現入不敷出和顆粒無收的時候。這時,只要方向正確,就要咬牙堅持,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半途而廢。

不是上下班自由,不用坐辦公室就是自由職業。自由職業其實要比正規上班的人付出更多,需要更大的勇氣。如果現在你有一份工作,卻想著成為一名自由職業者,那一定要考慮清楚,離開現有的平臺和資源,憑自己的水平和能力,能否達到和超越現在職場擁有的一切。否則,奉勸你三思而後行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我不建議你搞自由職業?
    ▼ 自由職業怎麼才能自由? 其實當你越深入研究自由職業者,越讓你困惑的是其實是基礎概念——到底什麼叫做自由職業?大部分人深入思考深度的盡頭就是個新名詞——比如你對一個人說,這把菜刀特別鋒利特別好!他會問為什麼啊?
  • 自由職業人員西西子
    上周我找她聊了聊自由職業這個話題。大學畢業後她也沒想著找份固定工作,也沒考慮繼續讀書。離開家自己租了間房子住,一邊在酒吧兼職,一邊學紋身,看了很多很多場演出,收入不太穩定。上周和她聊到這個階段時我問她,當時你家人有反對你這樣做嗎?她跟我說她家人挺相信她的眼光。
  • 這三種最適合自由職業(不上班)的人,其中有你嗎?
    如果你在這些類別裡,那麼可以考慮一下是否要不上班。 但這並不意味著,你就適合做自由職業了。每天都會有人問我自由職業的狀態是怎樣的,是不是「每天睡到自然醒,想工作就工作,不想工作就出去旅行,時間自由,賺得比上班還多?」每次我都會在心裡翻一個大白眼然後問他們:你對自由職業到底有什麼樣的誤解?
  • 自由職業,開啟我的第二人生
    以前,很多朋友聽說我在採訪「100個不上班的人」後,不約而同地問我:「你是不是第101個不上班的人啊」?  問的人多了,我也想好好梳理一下自己的故事。  如果每個人的一生都會被寫成自傳,那麼我人生中的第一個轉折點,應該叫「自由職業」。 工作的意義是什麼?
  • 最適合自由職業的星座 你是其中之一嗎?
    你的腦海是否曾經冒出:「如果有一天我能成為一個自由職業者,開開心心的做些自己想做的事,那該有多好?」你是個到哪裡都是上班的人嗎?什麼星座的個性超級適合自由職業呢?白羊座白羊座的人個性活潑,煙霧旺盛又有膽識,做起事來就是「衝衝衝!」
  • 什麼是自由職業?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
    沒錯,你說的很對,那麼,新的問題來了,自由職業又是什麼?3什麼是自由職業?既然所有的職業都是雙向選擇的過程,雙方都有自由的空間,那為什麼有一個職業標籤被稱為「自由職業」?這個職業名詞的出現,如果從二元對立的角度來看,不符合這個範疇的職業都屬於非自由職業,是這樣嗎?好像也不是。自由職業是誰定義出來的?做這個定義的人是何想法和用心?
  • 自由職業再好與你又有何關係?不具備這幾點,還是好好上班
    若真做了自由職業,沒有人約束自己,沒有人監督自己,想要有所成就、有所作為,一定要做到高度自律,不然就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自由職業實際上並不自由,我有很多做自由職業的朋友,他們每天起得比上班時還早,睡得也很晚,不僅如此,而且還特別的焦慮。自由職業的收入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很多人會為了如何提高收入而絞盡腦汁,各種加班加點,只是換了一個辦公場所而已。
  • 萬字整理:左手自由職業,右手斜槓青年
    林:對,你說到點上了。之前有很多人問我,自由職業到底是什麼?怎麼樣去定義?包括有時候我說自己是一個自由職業者,有些人就會說自由職業具體是幹啥的,它跟無業游民的區別是什麼? 很多人會把它跟無業混為一談,然後有一些剛從職場出來,暫時還沒有下一個目標和方向的人,也會自稱自由職業,所以我覺得需要給自由職業下一個定義。
  • 傳統職業,可以轉型自由職業嗎?
    體制內和傳統偏線下的工作崗位,有沒有機會轉型自由職業呢?以下是兩位參與者的經歷,希望對你們有參考價值:) 我個人的情況有一定的特殊性,因為在摸索到一些收入來源後,2018年突然開啟了環球之旅,想著通過轉型做旅行視頻博主,不過後來旅行中也沒有做成,於是自由職業狀態和之前有改變。
  • 那些選擇自由職業的人,真的自由了嗎?
    你去上班,公司要讓你一個人做很多人的工作才能在你身上獲利,這樣的話為什麼你不自己把這個事情做了,最終成果也屬於你,也不用忍受公司的各種制度。等我後來去了北京電影學院之後,我們學校的氛圍就更是這樣了。大家都覺得你去上班,是不是因為無法承受自由職業的壓力?
  • 人人羨慕的自由職業其實是個「坑」,李雪琴的委屈誰能懂?
    李雪琴發現了老闆愛上她的秘密之後,上班都帶著笑,女同事就問她:「雪琴,你笑啥?」李雪琴有點不屑的在心裡說:還雪琴呢,珍惜這段時光吧!過幾天你就得問我叫老闆娘了……
  • 揭秘日本自由職業醫生現狀 時薪600元
    原標題:揭秘日本自由職業醫生現狀 時薪600元 日媒8日報導,日劇《Doctor-X~外科醫 大門未知子~》第二季於今年10月開播,該劇也是今年秋季唯一一部平均收視率超過20%的連續劇,可見人氣度之高,劇中女主角大門未知子是一位外科醫生,同時也是一位自由職業醫生,由人氣女星米倉涼子飾演。
  • 自由職業難過「996」為什麼選擇的人還是那麼多?
    但王鳴對自由職業的選擇包括兩個:自由和熱愛,而熱愛才是第一位。今年是王鳴作為自由職業者的第三年。除了開店,王鳴還將兼職做平面設計和蛋糕製作。她說:「開店後,可以將其視為生活中的理想選擇,但要從現實出發。如果要成為自由職業者,先決條件是要有儲蓄,其次,你必須足夠愛自己的選擇並能夠堅持下去,否則,你將擁有自由,但生活會很困難。」
  • 李彗星《Radio Star》自爆自己自由職業背景,竟然不是男友全炫茂
    前KBS播音員李慧星將在MBC《Radio Star》節目中,突然公開自己宣布自由職業的背景。表明辭職想法的時候周圍的反應分為兩種。熱戀中的全炫茂給出了怎樣的建議。作為自由職業的榜樣,她選擇了白種元而不是全炫茂。
  • 善世分享:放棄穩定工作,為何越來越多人選擇了「自由職業」?
    「假如不考慮收入和面子,你最想從事什麼工作?」這個話題下的豆瓣網友,很多選擇了「自由職業」。為什麼自由職業者越來越受歡迎?知名教授陳春花曾說,人們之所以不再願意陷入到一種僱傭關係中,一方面是源於技術帶來的更多機會和挑戰,另一方面是因為僱傭關係本身會傷害到人們創造能力的發揮。
  • 自由職業千千萬萬種,為什麼說年輕人千萬不要跑滴滴?
    作為一個打工人,而且是經常出差的打工人,會時常打車遇到滴滴司機,總覺得他們好自由,想接單就多跑幾趟,不想接單就可以早點收工回家休息,不用打卡,還能跟乘客吹吹牛,好像是份很不錯的自由職業。但是當我開始真正留意觀察這一群體時候,發現好多人並不建議跑滴滴,特別是作為年輕人的自由職業來謀生,更是連連勸退,說年輕人千萬不要跑滴滴。我曾經問過好幾個跑滴滴的老師傅,他們總結了滴滴行業中的一些問題,如下:1.
  • 李雪琴談自由職業「無自由」,吳亦凡聽了都覺得心疼
    相信大家第一次認識李雪琴是通過她喊話偶像吳亦凡的這則短視頻↓北大畢業的她頂著一頭粉色短髮,素顏且面無表情地喊話吳亦凡:「吳亦凡你好,我是李雪琴,今天我來到了清華大學,你看,這是清華大學的校門,多白。」但她直率地告訴所有人,「你不喜歡我沒事,反正我也不喜歡你。
  • 自由職業或成疫後熱詞
    與此同時,伊對紅娘、直播帶貨等新型自由職業躥紅。「自由職業」會不會成為 2020 年及隨後幾年現象級爆發?所謂「新型自由職業者」又「新」在哪裡?1Brenda, 38 歲,曾經是某跨國公司北京區的員工,去年 9 月份「被離職」。作為一名部門裡年齡最大、工資偏高的基層骨幹,他早在 2 年前就知道自己位列「裁員黑名單」。上司曾以冷臉、冷板凳等方式迫使他主動離職。
  • 古人言「三思而後行」具體是指哪三思?其實它是作為貶義詞出現的
    這就叫做「三思而後行」。這句話我們都十分熟悉,但其中真正的涵義卻鮮有人知。這裡的「三思」具體又是指什麼?三思而後行在漢語詞典中,對於這句話的解釋是:凡事要經過反覆思考考慮,然後再去做。這裡的三代表的是再三,多次的意思。
  • 大災之下誰來關心低收入自由職業和無業待崗群體生活?
    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中國人就業難一直是全社會凸現的社會問題,尤其是50歲以上的大多白領,更能體會到「人到中年百事哀」的感受,因為一個在職場打拼到45歲之後,若沒有很好的晉升機會,接下來留給你的路就更難走了,幾乎所有的職場,希望留用的都是45歲以下的年富力強的年輕人,若你在這個年齡還沒有得到相應的職位,在競爭中被淘汰的命運可能離你就不遠了,一旦失業,想再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