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金庸,不武俠——香港四大才子之一查良鏞逝世

2021-02-19 香港紅館

筆名金庸的知名作家查良鏞,曾創作出《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等膾炙人口的武俠作品。2018年10月30日下午於香港養和醫院與世長辭,享耆壽94 歲。

金庸首部作品為1955年,一次機緣巧合下,他在《新晚報》發表首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大受歡迎,其後多部著作相繼面世,直到1972年完成《鹿鼎記》後封筆,前後共著作十五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是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武俠小說作家。

金庸的武俠小說不限於實體書本,更呈現於電影、電視、電臺廣播,以及網路遊戲世界,一個個武俠人物栩栩如生呈現人間。而金庸的讀者更遍及全球,除《越女劍》,其餘14套作品的首字,更聯成一副七字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 笑書神俠倚碧鴛」,部分小說在角色及情節關聯互涉,包括「射鵰三部曲」的《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

金庸的作品中以《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最著名,金庸每一次的修訂,情節都有所改動,而新修版的故事細節和結局也略有變動,引來不少迴響。金庸一手創造出郭靖、楊過、韋小寶、張無忌、令狐衝、喬峰、黃蓉、小龍女、東邪、西毒、南帝、北丐、東方不敗等傳奇人物,在華人世界造成廣泛影響。

金庸不僅在文學界佔有一席之地,也曾涉足媒體業,他1959年與友人創辦香港《明報》等報刊,還設立明報出版社與明窗出版社,1991年明報集團香港上市後,他退出報業管理層,於是他從此去周遊列國、教書、靜修、遊山玩水、研經。

去年金庸兒子查傳倜受訪,也提及父親近況,他透露金庸近年主要在家休養,身體健況狀況不錯,平常會坐著看電視,只是老人家多在臥床休息較多,更透露小時候曾看父親寫作,「小時候我會替爸爸買香菸,他寫作時整個房都會煙霧瀰漫,房間放滿參考書如地理書、少林武功等。」

更有傳金庸為了使得讀者易於分辨,其中14部小說作品書名的第一字可湊成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不過金庸否認此說法,笑稱他當寫完一部作品,根本不知道會不會寫第二部

 

 

粉絲鄧小平親自接見 中國解禁掀風潮

小說泰鬥金庸的作品,能夠在大陸流行起來,並非一帆風順。是因中共前領導人鄧小平,金庸的作品才獲開禁。金庸小說曾被輿論視為洪水猛獸。因為文革時慣性思維的延續,許多老師認為這些以情愛與打鬥為主要內容的小說,屬毒草之流,不適合青少年閱讀,甚至有老師把沒收上來的武俠小說,統一在操場焚燒示眾,同學將其戲稱為虎門銷煙。甚至連《新聞聯播》也曾特別以金庸小說為例,痛陳武俠小說泛濫。有學者曾撰文,金庸小說的流行代表著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對港臺文化的接受。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中國開始推行改革開放政策,一些海外知名人士紛紛接到邀請訪問內地。1981年,時任《明報》社長的金庸接獲邀。
1981年7月18日,鄧小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接見金庸。這是鄧小平重新走上領導崗位後會見的第一名香港同胞。會面之初,鄧小平說:歡迎查先生回來走走!你的小說我讀過,我們已經是老朋友了。
當天晚上,中央電視臺在新聞節目中播放了鄧小平會見金庸的消息。港澳及世界各地的多家媒體也報導這件事。金庸回到香港後,立即給鄧小平寄了一套《金庸小說全集》。一次,鄧小平的女兒鄧楠見到金庸,告訴他說:爸爸很喜歡看你的小說,每天晚上睡覺之前都看幾頁。這次會面後不久,金庸小說在大陸開禁,掀起了潮流。

射鵰神鵰最經典 捧紅兩大影帝劉德華梁朝偉

金庸被翻拍最多次的就是《射鵰英雄傳》,也是他第一部小說被翻拍成電視劇,多達10多次,第二名則是《神鵰俠侶》捧紅劉德華,翻拍8次。其次分別是《倚天屠龍記》、《鹿鼎記》、《天龍八部》。
金庸小說之所以如此膾炙人口,不斷被翻拍成普羅大眾的電視劇,其一在於他的背景年代清楚,其二是小說經典對白深植人心,其三是男女主角都由當代男神、女神擔任,就以《射鵰英雄傳》來說,94年版的郭靖、黃蓉分別是張智霖和朱茵,03年的大陸版的則是李亞鵬和周迅自然是經典,08年的胡歌和林依晨則是偶像版,也掀起另一股風潮。而《神鵰俠侶》各代的楊過和小龍女更是各創黃金年代,1983年是劉德華和陳玉蓮,幾乎是無人能及,1998年任賢齊和吳倩蓮版推出後則是評價兩極,1995年古天樂和李若彤的港版《神鵰》則另有一番風情,2014年版的陳曉和陳妍希雖也備受熱議,但至少促成一樁良緣。

本文綜合整理自港臺各媒體

相關焦點

  • 金庸去世:香港四大才子,曲終人散
    這端三位宗師奮筆疾書,另一端,在香港、在大陸、在臺灣,無數個年輕人一頭扎進了武俠夢裡。其中就有金庸的浙江老鄉倪匡、廣州的黃霑和姍姍來遲新加坡歸來的蔡瀾。日後,他們並稱為「香港四大才子」,這四個並非土生土長的外來人,卻在日後幾十年間影響了香港的文藝界。
  • 武俠小說作家金庸逝世 享年94歲
    金庸筆下創作多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包括《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等。歷年來金庸筆下的著作屢次改編為電視劇、電影等,對華人影視文化可謂貢獻重大,亦奠定其成為華人知名作家的基礎,素有「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的稱讚。
  • 金庸逝世:黯然銷魂倚天劍,世上再無屠龍刀
    據香港文匯網10月30日報導,武俠小說泰鬥金庸(原名查良鏞)30日下午病逝於香港養和醫院,享年94歲。金庸本名查良鏞,1924年3月10日生於浙江海寧,1948年移居香港, 金庸是新派武俠小說最傑出的代表作家,香港著名的政論家、企業家、報人,與黃霑、蔡瀾、倪匡並稱「香港四大才子」。
  • 香港四大才子都是人中之龍,為何金庸獨佔鰲頭號令江湖
    日後的查良鏞也果如其名,一身正氣、敦厚穩重,這與他從小受良好教育、飽讀詩書分不開。 後來查良鏞開始寫武俠小說,他把鏞字一分為二,從此世上便有了一代武林宗師——金庸。 8歲那年,金庸看了人生的第一本武俠小說《荒江女俠》,便記住了裡面行俠仗義的江湖。
  • 金庸武俠年份表,終於把小說裡的人物關係串起來了,不愧是大師
    @央視新聞 消息,據香港媒體報導,武俠小說泰鬥金庸(本名查良鏞)逝世,享年94歲。
  • 武俠小說泰鬥金庸逝世,享年94歲!大俠,一路好走!
    據香港媒體報導,武俠泰鬥金庸(本名查良鏞)逝世,享年94歲。金庸,原名查良鏞,1924年3月10日生於浙江省海寧市,1948年移居香港。當代知名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1944年考入重慶中央政治大學外交系。
  • 金庸逝世:從此人間無大俠,曾與六合還有著不解之緣……
    >享年94歲世間再無金大俠金庸本名查良鏞,1924年3月10日生於浙江海寧,1948年移居香港, 金庸是新派武俠小說最傑出的代表作家,香港著名的政論家、企業家、報人,與黃霑、蔡瀾、倪匡並稱「香港四大才子」。
  • 金庸終回: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金庸,你的青春裡一定有的名字。夢想仗劍走天涯,是金庸的筆下的故事,讓我們無限接近屬於自己的武俠英雄夢。《倚天屠龍記》《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這些讓我們耳熟能詳的作品一直都是經典中的經典。從書本走上電視銀屏,這些故事成為我們一個個寒暑假最忠實的陪伴。
  • 大俠遠行,金庸兒子查傳倜:「下午走了,很安詳!」
    「我曾經聽人說過,當你不可以再擁有的時候,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讓自己不要忘記。」謝謝您,金庸先生。——澤東電影,原名查良鏞,浙江海寧人,1948年移居香港,早年於香港創辦《明報》系列報刊,他與黃霑、蔡瀾、倪匡並稱「香港四大才子」,後與古龍、梁羽生合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劍客」。
  • 重溫當年的香港四大才子
    香港近五個月來擾擾攘攘令人鬧心,廢青由「熊孩子」,變成「不孝子」再成為今天的「逆子」,痛心之下,就連美心大小姐伍淑清也說要「放棄這兩代年輕人」。事件雖然愈演愈烈,但卻激起了全國人民甚至全球華人空前的愛國熱情。大家對香港是既失望又痛心。當年的香港是華人的驕傲:經濟上是亞洲四小龍,商業文化也是亞洲第一。
  • 武俠小說推薦:金庸、古龍、梁羽生作品全集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武俠夢後臺回復「武俠」獲取電子書資源1.金庸作品全集(新修版全
  • 金庸留在了大家的江湖,查良鏞卻一人獨自謝幕...
    而看著金庸"被死亡"20多次的我們,也無法等來這最後一次無稽之談的闢謠。還公開質疑演員對武俠作品的闡釋能力。金庸批評劉亦菲版的小龍女表情呆滯,不符合原著裡的冰而不冷的形象設定。其實,褪去文壇武俠泰鬥的聖衣,現實中的金庸也不乏傳奇色彩。遺憾的是,我們對武俠金庸知道的很多,但是對查良鏞卻知道的很少 。
  • 金庸去世,享年94歲…
    著名武俠小說家金庸今天下午在香港去世,享年94歲。金庸,原名查良鏞,生於浙江省海寧市,1948年移居香港。
  • 94歲金庸先生逝世:人生就是大鬧一場,然後悄然離去
    今天下午5點港媒消息得到佐證:中國武俠之魂金庸先生逝世。享年94歲。這次不再是謠言。01了解金庸的人很多了解查良鏞的人卻不多人們熟知他肝膽柔情的江湖筆卻鮮識他為國為民的家國情查良鏞走在1950年的時光裡
  • 今天,他們在香港送金庸先生最後一程!馬雲8個字淚別大俠
    武俠小說泰鬥查良鏞(筆名金庸)私人葬禮11月12日在香港殯儀館舉行,不設公祭,翌日上午辭靈。△金庸先生遺像傍晚5時許,香港殯儀館的門口已經聚滿了記者。之前放言說「去追悼會有什麼意思」的倪匡,說得灑脫,但還是來了,總歸要見老友最後一面。
  • 【回憶殺】致敬金庸——經典RPG《金庸群俠傳》
    所以,我覺得金庸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據香港媒體報導,武俠泰鬥金庸(本名查良鏞)逝世,享年94歲。金庸生前被媒體報到「死亡」多次,自己也笑稱「我都死了 20 多回」,這次是真的走了。有人曾問金庸:「人生應如何度過?」老先生答:「大鬧一場,悄然離去。」
  • 金庸老爺子病逝,也許是上帝想看他的武俠了吧
    忽然看到新聞說,武俠小說泰鬥金庸(原名查良鏞)今日(10月30日)下午病逝於香港養和醫院,享年94歲。
  • 江湖夜雨十年燈:金庸離世,武俠翻拍影視劇將何去何從?
    「笑傲江湖成絕響,人間再無俠客行。」 一時之間,從嶺南到塞北,從政界到商界,對於金庸先生逝世的悼念久久未能平息。 金庸筆下武俠江湖的影視重構 1955年,當時31歲的查良鏞在《新晚報》做編輯。為了接上梁羽生的武俠小說連載,查良鏞開始以「金庸」為筆名創作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
  • 閒話武俠故事,金庸、梁羽生的「恩怨」人生
    更讓人沒想到的是,《新晚報》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報,竟還藏著另一位大神——梁羽生的好友兼同事查良鏞,當梁羽生將《龍虎鬥京華》的續集都寫完了,報刊上武俠專欄一時無以為繼,主編想起報社裡還有查良鏞這麼個大才子,他幾乎磨破了嘴皮子,這位査先生才慢悠悠的動起筆來。
  • 武俠小說泰鬥金庸先生的私人葬禮於11月12日晚在香港殯儀館舉行
    武俠小說泰鬥金庸先生的私人葬禮於11月12日晚在香港殯儀館舉行武俠小說泰鬥查良鏞(筆名金庸)10月與世長辭,享年94歲,其私家葬禮於11月12日傍晚在香港殯儀館進行,查良鏞的女婿吳維昌11日表示,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原名查良鏞,生於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1948年移居香港。當代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