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民國奇才李叔同因一個日本裸體女模特出家之謎

2021-02-08 無風起念

弘一法師出家前可說是集琴棋書畫於一身了,對藝術有很深的體悟,但生不逢時,當時是中國最黑暗的時候,內外都是戰亂,人民苦不聊生,心中都是悲哀。這時他的心中會出現迷茫,因為藝術救不了國,舞臺上表現的再好,人民有那個心情看嗎。感覺這時候他的心態像是孔子當年,希望通過教育,來喚起人民心中的希望。而佛學是什麼,它是研究解脫一切煩惱的學問,不管你之前是做什麼的,有無宗教信仰,只要心中有了煩惱,那恭喜你,可以開始參悟佛學了。
 

  你說對社會的貢獻,說白了就體現在一個善字。他之前的很多貢獻,大都是體現在物質上的,比如捐獻等。藝術上確實也有很大貢獻,但在當時的背景下,這種貢獻就被無形的縮小了。而在他學佛以後,貢獻就轉為精神的了,教導人們樂善看開,內外清淨。他自己親口否定自己前半生的貢獻並不是說那不算什麼,而是和後者相比有本質上的區別。就像一位研究了一輩子小乘佛法的大師,他在一生中也做了很多的善事,很多的貢獻,但當他突然了解大乘教義時,會有一種突然醒悟之感,覺得自己之前做的實在是微不足道,以至有感而發說自己之前真是一無是處。這些都是站在他們自身的立場來說的,但對我們後人來說,不管是他前半生還是後半生,所做出的貢獻都是讓人敬仰的。

這麼有才能一個人為何出家呢,他出家就成了當時的謎團,想知道他為何出家,先來了解他的資料:
 

弘一法師,俗名李叔同,清光緒六年(1880年)陰曆九月二十生於天津官宦富商之家,1942年九月初四圓寂於泉州。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一般來說,初戀是令人刻骨銘心的。不過對於信佛的人或許並不如此,他們拋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看破紅塵,風餐露宿。今天說的這個人物弘一法師就是李叔同,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佛學大師。

 

    不過早年的弘一法師,其實是個大才子。那時候他風度翩翩,遠涉日本求學。當時在國外,他已經有一個賢惠的妻子俞氏,那時候的他經常出沒各種演說現場,他的氣度與口才讓人佩服。不過也曾留戀花間酒肆,曾經和歌郎、名妓等藝事往還。在上海初次亮相,參加演出京劇《蟲八蜡廟》、《白水灘》、《黃天霸》等。

李叔同到了日本,因為技癢,曾經參與「春柳社」首演《茶花女》一齣戲,李叔同飾茶花女一角。7月再演《黑奴籲天錄》,飾美洲紳士解爾培的夫人愛密柳同時客串男跛醉客。李叔同很有文藝天賦,不就痴迷於西洋繪畫,尤其是裸體畫。西洋繪畫注重寫實,進行人體寫實練習是一項必修的課程,然而尋找裸體繪畫模特,成了李叔同在剛開始學習西洋繪畫時最棘手的問題,李叔同先是在學校裡用男模特進行人體寫生,但女模特的問題卻始終沒有辦法解決。這一年的11月,帶著濃濃涼意的秋風開始吹遍了日本東京的各個角落,這一天,正在練習繪畫的李叔同無意中發現了給他送飯的房東女兒,剎那間,李叔同發現了自己尋覓已久的最佳模特人選。第一次見面,這女的給他送小菜,送米飯,這是最初的照顧。李叔同便邀請房東女兒當自己的女模特。這個要求讓這位姑娘覺得十分突然,畢竟裸體畫在畫上,當時,除了藝術學校外,在社會上仍然不被大眾所接受。


 

    讓李叔同沒有想到的是,這位日本姑娘竟然很快地答應了他的請求,理由是她覺得李叔同是一個有才華的,誠實的中國青年。從此,這位日本姑娘成了李叔同的專職模特,從那張模糊不清的李叔同當年的畫作上,我們仍能依稀看到這位日本姑娘的神韻,每當畫作完成,李叔同都會讓這位日本姑娘評價一番。在一段時間的合作後,由於相同的愛好,又彼此真誠相待,兩人開始跨越畫家和模特的界限。1907年春天,櫻花盛開的時節,經過幾個月的交往後,李叔同第一次感受到了愛情的滋味,後來兩個人開始了同居。這時候的李叔同內心是愉悅的,他在自己的詩作《朝遊不忍池》中曾寫道:小橋獨立了無語,瞥見林梢升曙曦。——《朝遊不忍池》。從此湖邊經常有了李叔同和那位日本姑娘一起散步的身影。

由於李叔同關於這位日本姑娘的文字記載很少,至今人們都不能完全確定她的真實姓名。

    十一年後,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剃度幾個星期後,他的日本妻子,與他有過刻骨愛戀的日籍夫人傷心欲絕地攜了幼子千裡迢迢從上海趕到杭州靈隱寺,抱著最後的一線希望,勸說丈夫切莫棄她出家。這一年,是兩人相識後的第11年。然而叔同決心已定,連寺門都沒有讓妻子和孩子進,妻子無奈離去,只是對著關閉的大門悲傷地責問道:「慈悲對世人,為何獨獨傷我?」他的妻子知道已挽不回丈夫的心,便要與他見最後一面。清晨,薄霧西湖,兩舟相向。李叔同的日本妻子:「叔同——」李叔同:「請叫我弘一」。妻子:「弘一法師,請告訴我什麼是愛?」李叔同:「愛,就是慈悲。」

此時的弘一法師,早已不是「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的遊學少年,也不是那個早年風流倜儻,才驚四座的翩翩濁世佳公子,更不是「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與一幫詩文友吟風弄月,遊山玩水,混跡於煙花藝館之地,留下幾多風流韻事的少年郎,此時只是心如枯井厭倦紅塵青燈古佛的弘一法師。

 

    「還君一缽無情淚,恨不相逢未剃時!」此時的日本妻子肝腸寸斷,大師拋棄他的日本妻子小愛的境地,走入空門,那位美麗善良的日本妻子再也沒有攪擾弘一法師留心佛事的境界,讓人動容。那是多好的一個女人啊,來到這陌生的國度。她不怨他,她愛他,尊重他的選擇。她站在那個男人的身後,把頭深深地低進了塵埃裡。為了他,她甘願在這異國家他鄉忍受寂寞與孤獨,只為心中那一紙執子之手與子攜老的的愛情之約。她愛他敬他,可她的內心卻還沒有強大的可以靜如止水的目送著愛情的離去。她淚流,百思卻找不到答案。她不舍,她不服,追至他剃度修行的地方。可惜最後卻一無所獲。不過我卻在他圓寂前寫下的「悲欣交集」的四個字裡,分明聽到了一個扶桑女子碎心的呤誦: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斛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李叔同簡介: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譜名文濤,幼名成蹊,學名廣侯,字息霜,別號漱筒。李叔同是著名音樂家、美術教育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是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他從日本留學歸國後,擔任過教師、編輯之職,後剃度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後被人尊稱為弘一法師。1913年受聘為浙江兩級師範學校(後改為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音樂、圖畫教師。1915年起又兼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音樂、圖畫教師。南京大學歷史上第一首校歌——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校歌就是由他譜曲的。平湖有他的紀念館,後人很尊敬他。

 

他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前驅,卓越的藝術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國傳統文化與佛教文化相結合的優秀代表,是中國近現代佛教史上最傑出的一位高僧,又是國際上聲譽甚高的知名人士。李叔同是「二十文章驚海內」的大師,集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於一身,在多個領域,開中華燦爛文化藝術之先河。同時,他在教育、哲學、法學、漢字學、社會學、廣告學、出版學、環境與動植物保護、人體斷食實驗諸方面均有創造性發展。

相關焦點

  • 系列|百年人物像讚——李叔同
    李叔同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在近代文藝領域無不涉足,是學術界公認的通才和奇才。他最早將西方油畫、鋼琴、話劇等引入國內,且以擅書法、工詩詞、通丹青、達音律、精金石、善演藝而馳名於世,為我國近代文化、藝術、教育貢獻了十三個第一。而在他皈依佛門之後,一洗鉛華,篤志苦行,被佛教弟子奉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李叔同是中國話劇運動的先驅。
  • 經典裡的中國|送別/李叔同
    他是清末民初的花花公子,與多位名妓相戀;他是開風氣之先的老師,在我國第一個邀請裸體模特進學校;他最早將話劇引入中國,演技高超獲日本友人肯定;他革新傳統書法審美觀,是20世紀最偉大的書法家之一生長在書墨飄香和家資萬貫的優渥環境中,李叔同是一個標準的翩翩公子,其風流和才情都堪稱一時之冠。痴戀名伶名妓,在青樓樂不思蜀李叔同18歲時,奉母親之命娶茶商之女俞氏為妻。這種「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往往很難讓新青年感受到愛情的甜蜜,反而刺激他們外出沾花惹草。在天津戲園子裡,李叔同認識了名伶楊翠喜。
  • 你一定聽過他寫的歌 民國一代大僧李叔同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這首《送別》是李叔同送別摯友許幻園時寫的一首歌曲,在中國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1914 年冬天,「天涯五好友」中的許幻園在李叔同家門外悲切地說:「叔同兄,我家破產了。咱們後會有期!」說罷揮淚而別,連好友家門也沒進。
  • 李叔同:半世繁華半世僧
    李叔同的前半生一直流連於繁華旖旎,有時甚至衝出了時代審美的方圓:男扮女裝登戲臺、為自己畫裸體畫像。他精通音樂、美術、詩詞、戲曲,曾情繫於名伶楊翠喜,留學時娶日本女子淑子為妻。39歲時李叔同毅然出家,修行佛家中戒律最嚴的律宗。二十多年後,弘一法師(李叔同法號)使傳統斷絕數百年的律宗得以復興,佛門稱他為「重興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師」。
  • 「民國版賈寶玉」李叔同:原是翩翩貴公子,為何青燈古佛度餘生?
    民國時期,是個大師雲集的時代,其中李叔同,是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的前半生是出身巨商之家、風度翩翩的貴公子,在音樂、繪畫、書法等領域頗有建樹,一首《送別》成為傳唱百年的經典。他的後半生卻選擇遁入空門,潛修律宗一派,成為受人敬仰的弘一法師。
  • 經典詠流傳:李叔同《送別》
    這時的俞氏已經為李叔同生下三個兒子(長子後來夭折),出於對妻兒的愧疚,李叔同對俞氏還算相敬如賓。但這一點點的溫情也在母親去世以後被打碎了。1905年,李叔同母親王氏因病去世,李叔同扶柩回鄉,並效仿「東西各國追悼會之例」,給母親舉行了一個既中又洋的盛大喪儀。
  • 李叔同到弘一法師:慈悲眾生,卻獨傷女人心
    李叔同,在上海南洋公學讀書奉母時,是曲襟背心時代的翩翩公子;留學日本時,剪去長辮,是洋裝時代的留學生;回國後當了教師,卻是布衣布鞋的李先生;出家後,成了慈悲眾生的弘一法師。李叔同的一生中,大概出現過四個女人,真正和他生活過的女人有兩個,一個是中國妻子俞蓉兒,一個是日本妻子福基。但弘一法師對眾生慈悲,卻獨傷了女人心。
  • 第14幅,百件作品裡的中國油畫史:李叔同《半祼女像》
    提起李叔同的大名,沒有聽說過的人恐怕不多。作為民國時期文化界的一代奇人,他的一生本身就是一個傳奇。半裸女像 1909年前後  布面油畫 116.5×91cm這件半祼女像創作於1909年,正是李叔同留學日本的時候。
  • 不如歸去歸故山:李叔同虎跑寺出家斷塵緣
    畫中有兩個模糊的人影,一男一女,男的清碩淡然,女的面容悽楚。這一男一女,便是李叔同和日本妻子福基。李叔同斷食之中邂逅真正的佛緣,從此痴迷不已,自知再不戀塵世,一心嚮往佛家的方外之地。所以,斷食之後不久,他便果斷辭職,再次來到虎跑寺,決意出家做和尚。拿的起,放的下,這是李叔同的本色,既能享受紅塵極致的快意,也能迅速斬斷前緣,剃度做和尚。
  • 「學堂樂歌」之父——沉心工150歲冥誕*弘一大師——李叔同140歲冥誕
    沉心工在日本與魯迅等人同期進入東京牛込區弘文學院,在1902年底時組織發起東京留學生的「音樂講習會」,邀請東京高等師範學校的唱歌教授鈴木米次郎前來講授音樂課程,參加者中也包括曾志忞等人,隨之便有一批啟蒙音樂教育家孕育而生,他們紛紛創作新曲、編印各種歌集,以因應新興學堂教唱歌的需求。
  • 前半生李叔同,後半生弘一法師,女人只是他人生中的點綴而已!
    有人說信佛乃是修身養性,出家就是斬斷凡塵;也有人說信佛不如信自己,出家那是不負責任!對於這兩種說法,不置可否,但是卻突然讓我想起一個人,李叔同,也是人們口中的弘一法師。他是一個奇才,是著名的音樂家、美術家、書法家,還是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他有一個學生叫做豐子愷,他還有一個摯友叫夏丏尊,可以這麼說,李叔同的一生非常傳奇,值得後人不斷去探索,但是今天我們不提他的那些傳奇,來談談他生命裡的那些女人。
  • 李叔同:一片痴情終乃「真」,真真切切!
    在中國百年的文化史中,李叔同,也就是出家後的弘一法師,他是公認的通才和奇才。
  • 民國五年,「送別」李叔同
    何況李叔同到底是有樂感的人,如「長亭」二字音聲之曠遠悠長,「古道」音聲之鏗鏘,「連天」音聲之綿延無盡,這裡頭天長道遠、無可奈何之感,縱使目不識丁的村夫,亦能循聲辨出些許離愁。《送別》雖然算不上千古送別詩文之冠,卻也是百年無出其右者。這首頗類「讖音」的《送別》寫於民國四年(1915)。
  • 李叔同|樸樹說「如果《送別》的歌詞是我寫的,我當場死那兒都可以」
    漸漸地傳入國內,可以說是中國話劇的開端了練習人體繪畫需要真人模特兒無奈當時願意嘗試裸體模特的人並不多李叔同壯著膽子去問房東的女兒竟然得到了妹紙的欣然應允這位妹紙日後也成為了他的日本妻子 李叔同為日本妻子作的畫成婚不久李叔同得了肺病不得不回國養病在髮妻俞氏的照料下他恢復了往日的健康但是離婚一事如鯁在喉他毅然決定啟程日本
  • 他辭別妻妾出家為僧,小妾卻含淚說道:你普渡眾生,為何不渡我?
    所以李叔同性格內向,沉默寡言。李叔同少年時代和名伶楊翠喜戀愛過,可是楊翠喜被權貴買走,後來鬱鬱而終,這令李叔同更是悲傷憂鬱。1897年,18歲的李叔同接受家裡的包辦婚姻,娶了茶商之女俞氏為妻。俞氏是舊式婦女,相貌不美,也無才華,她給不了李叔同愛情,可是李叔同對俞氏不錯,沒有冷落她,還和她生了三個兒子。俞氏過著富家太太的日子,十分愜意。
  • 李叔同心中的一輪明月
    我從朋友圈看到她轉發的佛教電影《一輪明月》,這部電影講述的正是李叔同傳奇的一生。影片中的很多場景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過之後,仍是意猶未盡。我在想,李叔同的一生都是在追求一個目標,那就是:救亡圖存。青年時期的李叔同意氣風發,鬥志昂揚,東渡日本學習繪畫,並把西洋音樂、戲劇引進中國,所作所為都是為了使中國民眾接觸到新事物,進而促成民眾的覺醒,使中國強大起來。
  • 娶了兩任妻子,卻阻擋不了他拋下萬丈紅塵李叔同一個不一樣的存在
    李叔同也是才子,卻在多情過後變無情,若說髮妻俞氏不是他心甘情願娶進門的女人,可是雪子總是他願意當自己妻子的人,當雪子得知他出家的消息,猶如世界崩塌,在偌大的一個上海,她唯一依靠的人就只有丈夫李叔同,這個人連和她商量都沒有就出家為僧了,她不想接受這個現實,用盡最後的力氣去挽留,哪怕真想出家那就和自己一起回日本,因為日本的和尚是可以娶妻的,而弘一終不曾改變主意,在決絕中轉身離去。
  • 從富家子弟到一代高僧(38歲那年,李叔同悟到了什麼?)
    在中國百年的文化史中,李叔同,也就是出家後的弘一法師,他是公認的通才和奇才。豐子愷在浙江一師6年,李叔同先後開設素描、油畫、水彩、西洋美術史、作曲、寫生,第一個讓學生們畫裸體模特,帶學生在藝術中遨遊徜徉。
  • 李叔同:從風流高富帥到空門高僧
    弘一法師,在俗時的名字叫李叔同,青年時是一個進出名場、瀟灑無羈的風流才子,後半生成為芒鞋布衲、苦修律宗的空門高僧。他被林語堂譽為那個時代最有才華的天才之一,也因為其劇變的人生軌跡,而被世人視作是一個傳奇。
  • 晚清名妓楊翠喜真容:貌美如花,身價達12000金,李叔同因她出家
    這是人們對晚清名妓楊翠的評價,當時她讓很多名人慾罷不能,連李叔同都痴迷不已。(這是一組反映楊翠喜真容的老照片,讓確實長得漂亮,要知道當時可是沒有PS技術的。)【楊翠喜】楊翠喜原本是京城裡一戶窮人家的女兒,自幼因家貧就被父母賣到一位姓楊的樂戶家謀生。楊家人見她生得聰慧美貌,結果花重金將她悉心培養她,到了16歲時楊翠喜已經成了京城裡豔名遠揚的青樓名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