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粘稠」易造成血管栓塞,3招堪比血液「稀釋劑」,預防血栓

2020-12-27 營養師張姐

眾所周知,血液需要在血管中日夜不停的流動,才能把營養物質輸送到全身器官,來維護生命活動。

但是如果血脂、血糖、血流變發生異常,血液濃度就會增加,血液就會變得粘稠,會影響血液的循環流速,易引發心臟血管疾病。

「血液粘稠」易造成血管栓塞

血液粘稠超過一定界限,就會傷害毛細血管,甚至堵塞毛細血管,導致氧氣和營養物質無法運送。

而且肥大的血管很容易吸附血液中的甘油三酯、膽固醇、鈣等,導致血液流動速度越來越慢。

當血液粘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時,血液就會出現凝聚現象,造成血管栓塞,組織器官缺血缺氧,引發心血管疾病。

身體出現這3個症狀時,您一定要重視

1.晨起時頭暈、晚飯後興奮

經過一夜的睡眠,血液流速會放緩,如果再加血液粘度增高,早上起床後,大腦無法及時得到充足血氧,就容易出現昏昏沉沉的表現。

早上起床後感到腦袋暈暈乎乎的,而吃過早飯後,大腦才逐漸變得清醒起來,等到晚飯過後,精神狀態反而最好,有時甚至到了半夜都沒有困意,這可能就是血液粘稠度增高所發出的信號。

2.時常看不清

如果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液流動會不順暢,尤其是一些毛細血管,氧氣和營養物就無法及時供給視神經,視神經和視網膜會暫時缺血、缺氧,就容易出現時常看不清的表現。

因此如果出現時常看不清事物的表現,要警惕是血液粘度增高所發出的信號。

3.蹲下呼吸困難、氣短

在蹲著幹活時,原本回到心臟的血液就會減少,如果再加上血液過於粘稠,血液循環供血就會不足,會導致氧氣與二氧化碳無法及時完成交換,使肺、腦等臟器缺血、缺氧,從而到導致呼吸困難,憋氣等機體缺氧的現象出現。

因此如果出現蹲下工作時呼吸困難、氣短的現象,要警惕血液粘度增高所發出的信號。

3種習慣,易讓你的血液粘度增高,如果有,及時改正

1.長時間久坐

長時間坐著工作、娛樂,會使身體代謝減低,血液流速變慢,特別是剛吃完午飯,更多的血液會湧向胃部來助消化,大腦處於缺氧狀態,很容易困,這時若是睡覺更容易使血液粘稠。

建議長時間坐辦公室工作的人,最好每隔30-40分鐘,起身活動5-10分鐘。另外每天堅持45-6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可以降低血液粘稠。

2.常吃肥肉、高油脂食物

血液中除了水分、血細胞等,還有膽固醇、甘油三酯等。長期攝入高油類食物,身體代謝負擔加重,到血液裡形成脂肪,導致血液粘稠,嚴重者會形成血栓。

建議:平日要均衡飲食,最好不要大量攝入肥肉、油炸類食物。

3.長期熬夜

眾所周知,長期熬夜會傷肝,而肝臟是身體內的重要解毒器官,一旦肝臟功能下降,血管裡的毒素、垃圾就會增多,導致血液變得粘稠。

建議:平日要儘量少熬夜,最好在每晚11點前入睡,有利於肝臟解毒,淨化血液。

3招堪比血液「稀釋劑」,預防血栓

1.常食用有助降低血液濃度的食物

銀杏葉茶

銀杏葉中含有豐富的黃酮類化合物,銀杏素、萜內脂、胺基酸、礦物質和維生素等多種化合物。

這些成分對全身血管、血液起作用,促進毛細血管中血液流通,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環,同時一些成分能阻止血小板活性因子粘於動脈壁,防止血小板增多、血液變濃、血栓的形成。

青魚

青魚的脂肪成分含有EPA與DHA,能溶解血栓,促進血液流通,保持血液順暢。

青魚脂肪成分中含有的多價不飽和脂肪酸,人體自身是無法生成的,只有在食物中攝取,而青魚所含有的EPA和DHA是其它食品中幾乎沒有的重要成分,這個EPA和DHA同時防止血液凝固,溶解血栓,減少血液中的壞膽固醇的作用。

為了攝取EPAH、DHA,建議每天吃一些煮熟的青魚。

2.就寢前、起床後飲用一杯水

血液中水的成分大約要佔90%以上,如果缺水,血液濃度自然就會增高,因此想要減低血液濃度就要及時給血液補水。

人在睡覺時由於出汗,呼吸會失去一部分水,因此在起床後,體內缺水,引起血液也缺水,血液的粘稠性和濃度變高,易凝固,這也是引起動脈硬化、血栓的原因之一。

在就寢前、起床後飲用一杯水很重要,可以補充睡眠中的水分不足現象,防止血濃度變高,使血液變得更流暢。

3.洗溫水浴

研究發現,常洗溫水浴,能防血液凝固。

如果洗澡水溫超過42℃的話,體內的水分蒸發引起體內水分不足,血液中的血小板粘到動脈壁上易凝固,也就是引起血濃度變高,易形成血栓。

但如果水溫在38℃-40℃時,就會產生相反的作用,不僅可溶化血栓,防止血液凝固,而且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減輕心臟負擔,使身心放鬆,心跳正常,血壓下降,血液循環良好的現象。

但入浴時間不能太長,一般以10分鐘左右為宜,浴缸中的水不宜太多,一般不到肩,到上身一半處適中,心臟病人特別要注意。

圖片全部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血液黏稠的「稀釋劑」找到了,每天喝一杯,血液流暢、遠離血栓
    人體內的血液循環系統,猶如古代支撐國家運轉的大運河,奔騰不息地為全身器官輸送營養物質。一旦血液過於黏稠,不容易流動,"河道"就容易"淤堵",這會嚴重影響身體健康。一旦身體血液過於粘稠,就會促使血管內形成斑塊,形成血栓,嚴重可致血管堵塞。
  • 血液粘稠,會出現4個異常,防血栓,吃二物,喝三杯水,堅持四戒
    久而久之,細胞易相互緊貼靠攏,導致血液粘稠度增多,危害心腦血管健康。 一旦血液粘稠度增高,十分容易形成血栓,堵塞血管,誘發嚴重血管類疾病。 可以說,血液粘稠,是血栓的「序曲」,想要預防血栓,要先從戰勝血稠做起。
  • 血液粘稠的人,戒1事,喝2水,堅持3勤,血液「譁譁譁」流淌
    要消除血栓,當然是將血液全部換過一遍最好,但是人是不可能經常換血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及時清理血液裡的垃圾,血液乾淨人才健康,保持血液乾淨,才能順暢流淌,那麼生活中我們就要多注意行為習慣以及飲食
  • 血液粘稠的人,身體會發出3個信號,都沒有,恭喜血管還不算太堵
    血管內壁光滑,血液在其中,宛若奔流不息的河流。 一旦血液粘度增加,則會影響血液流速,致其流動減緩,甚至形成「血栓」。 而血栓,則是誘發心梗、腦梗、肺栓塞等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禍根」。 所以,預防改善血液粘稠,對於身體健康來說,尤為重要。
  • 若不想血液「粘稠如粥」?忌3白,吃3黃,戒3習,或能為健康加分
    血液粘稠,又被稱為「血稠」,通過血液流變檢查,了解血液成分的變化,血液為身體各處輸送氧氣、營養,並帶走體內的廢物。當血液濃度過高時,就會促使血管內形成斑塊,血栓使血液流速減慢,嚴重的會引發血管堵塞,就像水管被堵塞容易「爆裂」。專家稱「人與動脈同壽」。
  • 血管垃圾的「對手」公布,堅持泡水喝,淨化血液,血栓或退避三舍
    若不想血液「粘稠如粥」,忌口三物,摒棄二習,血管暢通不堵塞忌口三物含反式脂肪酸食物。在生活中,可能很多人比較喜歡吃一些蛋糕、漢堡等食物,但是像這種食物中,含有過多的反式脂肪酸,這也是一種人體幾乎無法消耗掉的壞脂肪酸。
  • 血栓最怕的4種食物,每天堅持吃一點,清理血液垃圾,血管更健康
    由於年紀的增長,血栓在中老年人群中以高危頻率出現,這是由於隨著年紀的增長,血液中的垃圾以及毒素沒有及時排除,長期存留在血液中,堵住血管便形成了血栓。而血栓正是誘發心腦血管的主要元兇之一。不過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些食物可以淨化血液,防止血栓,這些天然的「化栓王」終於找到了,血栓最怕的4種食物,每天堅持吃一點,淨化血液,遠離血栓。 1.檸檬
  • 長期久坐的人,注意防止血栓,有3個方法或可預防
    本以為自己只是一點小毛病,但沒想到去醫院一查,原來自己有輕微的血栓。不過好在他發現的及時。想必大家會發現這些年來血栓、腦淤血這一類的病在年輕人當中非常流行,造成了很多年輕人的猝死。那對於這些經常坐著不動的人來說,怎麼樣才能夠預防血栓呢?
  • 每天一片阿司匹林,可以稀釋血液?防止血黏稠?預防血栓形成?
    【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有朋友問:都說每天服用一片阿司匹林對身體有好處,尤其是中老年人應該服用,阿司匹林的主要作用是稀釋血液、防止血粘稠還是預防血栓?第二,阿司匹林在臨床使用中逐漸被發生還可以起到一定的抗凝血作用,進一步研究證實是因為它的有效成分能與血液中凝血細胞血小板上的粘附因子相結合,使其失去相互粘附聚集的功能,從而避免血栓的形成,由此被大量應用於因血栓形成的梗塞性心腦血管病的預防中。
  • 血液粘稠得像「粥」?那你可能已有這4種現象,需儘早檢查
    血液太過粘稠需要謹慎了,因為粘稠的血液在血管中無法正常流動,可能還會在血管壁產生血栓,這些血栓的形成對人體健康不利,會因為血管腔狹窄,堵塞而導致某些部位缺血,缺氧,如果沒有儘早做檢查,通過合理的調養讓血管暢通無阻,某些部位會有異樣。
  • 一個動作讓全身血液流通
    當形成90%時,便會發生血管栓塞。也就是說,一旦血管堵塞有所表徵,便是已經到了嚴重時期。血管的堵塞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日積月累逐步積聚下來的。要做好血栓預防,就要注意身體所傳遞的這些信號。✔ 突然頭暈目眩如果在平時休息時,突然一陣眩暈,失去平衡和協調能力,甚至發生昏厥現象。
  • 腦梗的「禍根」找到了,常吃這3物,血液粘如粥,容易堵塞腦血管
    不想血管堵塞這3種食物,儘量少吃 (1)鹹菜 可以說每個家庭都會吃一些鹹菜,但是鹹菜在製作的過程中會放入大量的鹽,鈉元素含量非常多會對血管造成一定的影響,正常來說,人體每天攝入鹽量六克就夠了,但是攝入過多食鹽中的會對血管造成損傷,加快血管粥樣硬化,並且脂質物質很容易沉澱在血管受損的地方形成血栓
  • 睡前喝水可以降低血液濃度?平時做好3件事,或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臨睡前喝水時很容易造成企業頻繁,會嚴重影響睡眠質量。血栓和血液粘稠之間的關係不大許多人都覺得血液的濃稠度比較高是造成血栓的主要原因,其是血液的濃度和血栓的關係並不大,即便是身體極度缺水,基礎代謝比較低的狀態中,血液仍然在正常的循環。導致血栓出現的主要原因是,硬化斑塊而增長或者是硬化斑塊破裂,導致血小板在血管當中聚集,才形成了血栓。怎樣預防血栓?
  • 血栓「最怕」的3種蔬菜,每天吃一種,清理血液垃圾,血管不堵
    1、大魚大肉吃得多雞鴨魚肉都是高熱量、高脂肪食物,吃多了可導致血液中的膽固醇和脂肪酸過多。這些東西附著沉積在血管上,會造成動脈粥樣硬化。所以,在生活中預防血栓尤為重要,除了控制三高疾病外,還可多吃以下三類食物。
  • 5個信號通知你「血液黏稠」!用這6招「稀釋」
    血液黏稠別小看血液黏稠的危害不小,一旦出現,不僅會造成機體組織獲得的氧氣、營養物質等相對減少;還會加速動脈硬化,誘發身體血栓甚至中風,或是增加心肌梗死的風險與冠心病的發病率,對身體危害極大。因此,早發現、早改善非常重要,尤其是當身體出現這5個症狀時,您一定要重視!
  • 忌口3物,少做2事,淨化血液,血栓或繞遠路
    血管幫助人體輸送血液、氧氣以及營養成分,也是人體重要的「管道」,只有保證血管的通暢,才有利於維持人體正常的功能運轉。但是在現在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逐漸出現血管堵塞的情況,這樣的話,也會影響正常的血液循環,從而導致血栓以及心血管疾病的產生,所以在平時,也要注重適當的調控。
  • 不想血液「粘稠如粥」,三個習慣,要趕緊改掉,哪怕只改一個也好
    血管內含有紅色不透明的血液,如果血液濃度增加或甘油三酯膽固醇含量升高,就會導致血脂上升,容易形成血栓,引發血管堵塞。血管內含有血栓後,人不一定會感覺到異常,只有血管堵塞到一定程度時才會影響血液供應,此時更容易增加患心梗、腦梗的風險。
  • 45歲男子血液粘如粥,深夜腦梗離世!醫生:和長期吃1種食物有關
    喝酒時,酒精進入人體後,會刺激血管壁內皮組織損傷,造成血管壁表面不平整,血液中脂質在凹凸不平的血管壁更容易沉澱聚集,形成血栓。而且喝酒時,交感神經興奮,血壓升高,也是引發腦梗的一大因素。久坐不動,或運動量過少,身體代謝緩慢,血液垃圾不能及時排出,會加劇血液粘稠,血流速度較慢。此時血液中脂質易沉澱,不僅易誘發腦梗,還會引發肥胖。
  • 身上若有「2黃2紫」,說明血液變黏稠了,做好3事或稀釋血液
    而促使血管疾病爆發的眾多因素中,血液粘稠一定脫不了關係。一旦血液粘稠度增加不能及時將緩解的話或引起的心、腦、肺、腎等重要臟器的血液供應不足,造成缺血缺氧,從而導致冠心病、腦梗死、腎衰、阻塞性肺病的發生。血液變黏稠了身上會有哪些異常呢?
  • 科學坐月子,別忘記預防下肢靜脈血栓
    而就是這個「坐」字,可能會給產後媽媽日後形成深靜脈血栓埋下重大隱患。血栓是血液黏稠後形成的半固狀團塊,它會像塞子一樣堵住血管通道,進而影響到血液的正常流動,使各個器官的供血供氧不足。血栓如果堵塞的是腦血管就會誘發腦梗,如果堵塞的是冠狀動脈就形成心梗,如果是堵塞肺部就會引起肺栓塞。下肢是人體血液回流最低部位,如果活動得少,最容易發生下肢靜脈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