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被稱為「生命的蠟燭」。
血管內壁光滑,血液在其中,宛若奔流不息的河流。
一旦血液粘度增加,則會影響血液流速,致其流動減緩,甚至形成「血栓」。
而血栓,則是誘發心梗、腦梗、肺栓塞等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禍根」。
所以,預防改善血液粘稠,對於身體健康來說,尤為重要。
血液粘稠的人,身體會發出3個信號,都沒有,恭喜血管還不算太堵
1、早起頭痛眩暈
正常來講,經過了一夜的睡眠,人們起床的時候,應該是神清氣爽,精神飽滿的。
一旦早起出現頭暈、頭痛,常有眩暈感,就要注意了,可能是腦部血管開始堵塞的徵兆。
這通常是因為,腦部血管堵塞,會導致腦組織得不到相應血液供養,使得頭部發生眩暈之感。
如果這種症狀突然加重,或者是持續加重,且常伴有噁心、嘔吐等症狀,那麼可能是缺血性腦梗塞的先兆。
2、腳背水腫
由血管堵塞引起的腳面或者是下肢的水腫,常常伴有刺痛感;
很多人出現腳背的水腫,會以為是腎臟出了問題,其實這並不是絕對的。
所以,如果出現腳部水腫的現象,還要考慮是否是血管堵塞造成的!儘早檢查,並進行相關治療。
3、視力模糊
視力模糊,是比較常見的,血液黏稠的表現。
這種情況的發生,主要是因為血液黏稠度過高,血液不能提供充足的營養給視覺神經,導致視神經短暫性缺血、缺氧。
這種現象,又稱為「陣發性視力模糊」。
因此,如果平時視力較為正常,但是突然在一段時間內,出現短暫的視力模糊,甚至突然看不清東西,就要提高注意了,很有可能是血液黏稠所致。
日常有3種行為的人,會使血液粘稠如粥,儘量避免!
1、菸酒齊下
抽菸,喝酒,老生常談。我們也都知道抽菸傷肺,喝酒傷肝。
但是,長期菸酒齊下的人,還會損害血管的健康。使血液粘稠度增加,血管堵塞嚴重。
過量抽菸,加喝酒,會產生使身體「生鏽」的活性氧,增加膽固醇和中性脂肪的量,進而增加血液粘稠度。
所以,戒菸限酒,是保護血管健康最為重要的方法之一。
2、高脂飲食
血液粘稠的人,要少碰高脂的食物。
因為這類食物,比較難以代謝,很容易隨著血液到處流動。
高脂食物中的蛋白質、膽固醇、脂肪、糖含量沉積在血管中越多,血液則會變得越粘稠。
血液越粘稠,血管堵塞便會越嚴重,進而誘發一系列疾病!
3、情緒激動
一個人,如果長期處於情緒過於激動的狀態,會使人處於應激的狀態。
長此以往,會不斷分泌一些不良的激素,造成血管異常收縮,血液流速減慢,血管「壓力」增大等等。
所以,保持良好的情緒,擁有良好的心情,才是身體健康,血管健康最為關鍵的一點!
記住三個字,血管不堵更暢通!
一、吃
1、黃豆
黃豆,是一種優質蛋白的主要來源之一;同時,黃豆含有豐富的卵磷脂。
研究發現,卵磷脂能使血液中膽固醇顆粒變小,並保持懸浮狀態,利於脂類透過血管壁為組織所利用,從而降低膽固醇的作用,改善血液粘稠狀態。
2、維生素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E,對血管健康大有益處。
兩種維生素,都有較強的抗氧化作用。
維生素C,能夠保護血管內皮系統的完整性,防止發生血栓等;
維生素E,可防止有害物質,對腦血管的破壞,保持血管的彈性等。
二、喝
苦蕎茶:苦蕎,是蓼科雙子葉植物,可降低血脂,擴張、軟化血管,預防腦血管出血;
還能夠促進機體新陳代謝,增強解毒能力,有抗凝血的作用。
常喝苦蕎茶,可維持血管壁正常的韌性,有助降低血糖,幫助清理血管裡的垃圾。
三、動
1、小步跑
小步跑:用小跑步的方式,原地小步跑;
頻率:每日1-2次,每次2分鐘左右即可。
作用:通過這項運動,可以增加小腿肌肉收縮,促進靜脈血液回流;
堅持下來,不僅可以預防靜脈血栓,還能增強體質和心臟的活力,有助於控制血壓,預防血稠。
2、拍手
方法:雙手掌心相對,做拍手的動作。
頻率: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拍手100下即可。
作用:中醫認為,手的十指,與五臟六腑由經絡相連,經常拍手,能起到健腦益智、消除疲勞的作用。
另外,對血管的健康也大有益處,可以預防高血壓、老年痴呆等。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