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道上的家》這場婚姻PUA,不要也罷!

2020-10-12 青臺煙雨

「母親的底氣,來源於獨立的物質基礎,享受孩子的依賴」

--------------------------------------------

花了七天看完了這部只有6集的日劇,我難受了一周。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為母則剛的背後到底是讚譽還是無奈?」

今天介紹一部有關家庭關係,育兒教育的家庭倫理劇《坡道上的家》改編自日本作家角田光代的同名小說,豆瓣9.0。

看到一個很切合主旨的標題「全世界都在催育,這劇卻告訴你女人們為何不想生」

但我想說的不止喪偶式育兒,我想聊聊女主婚後的生活——一場被PUA的婚姻

「PUA」全稱「Pick-up Artist」,起初指的是一群受過系統化學習實踐和不斷自我完善情商的男性,後來泛指很會吸引異性,讓異性著迷的男女們,字面上的解釋PUA指的是搭訕藝術家。(來自百度詞條)

在搭訕藝術家裡有一個套路是通過打壓對方的價值,使其地位降低,從而讓對方為自己付出更多,獲得更少。而今天所說的「婚姻PUA」是指婚姻生活中的價值打壓,它是一種精神上的壓榨。

主線圍繞著一宗母親殺子案件的庭審展開,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位親生母親做出親手殺害自己的孩子如此狠毒之事?

接下來的故事對於我們生活可能太尋常但又容易忽略。

女主角山咲裡沙子是一個三歲孩子的媽媽,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有個外號「小惡魔」,喜怒無常,哭起來要人命。

偏偏在這個時候裡沙子被選中為陪審團後補成員,參與庭審這宗母親殺子案件。她不再是一位能全心全意在家帶孩子的全職媽媽。

而在裡沙子加入陪審團後,這個看似溫馨的家庭失去了往日的光芒......

庭審的第一天,案件被公之於眾,被告安藤水穗在給孩子洗澡過程中,將8個月大的孩子丟入水中,致其溺弊。

該行為遭受眾人冷眼,大家都對這位母親咬牙切齒,為何親手將自己的女兒溺弊?但與被告年齡相仿、處境相似的裡沙子心裡存在疑惑,她認為被告有著難以傾吐的理由。

隨著案件的發酵,各媒體開始解讀安藤水穗的作案動機及心理,這位年輕的母親像被扒光了衣服一般站在所有人面前,她的所有行為袒露無遺,有人惡意解讀,有人自嗨式猜想。面對這些安藤水穗依然面無表情,眼神如一潭死水,此情此景也讓裡沙子內心隱隱作痛。

被告的丈夫作為證人,他的陳詞打破了安藤水穗心底最後一道防線。

一時間大家又開始對女性育兒問題展開深度且片面地討論,女性是否應該在生完孩子後放棄事業一心歸屬家庭?女性是否能家庭、事業兩者兼顧?

本劇內容並沒有直接道明,而是通過女性家庭關係來表明在這個社會上存在的一種詬病。

就在對安藤水穗的庭審中,裡沙子總是能看到自己的婚後生活的遭遇,一步步被無形帶入到案件之中,曾一度認為自己就是那位親手將孩子溺弊的母親。

婚姻PUA造就的喪偶式育兒

日本這個男尊女卑的社會上,女人婚後生完孩子就應該全職帶娃居然有其普適性。

裡沙子的丈夫始終認為她沒有辦法事業育兒兩者兼顧,覺得她給自己添加了無法背負的壓力。丈夫說出的話語看似平淡無奇,但實則是精神暴力。

每天下班回家就嚷嚷著吃飯,沒做符合口味的晚餐開始勸裡沙子退出陪審團顧家。當她特地花心思做了一頓精緻晚餐、卻又說她是在逞強證明自己可以應付。

有句話說「年親媽媽和嬰幼兒是最糟糕的搭配」,母親剛從少女轉變為媽媽,對於子女教育也是現學現用,很多突發狀況讓她們手忙腳亂。這個時候的孩子卻又是「小惡魔」的存在,他們陰晴不定,脾氣倔強磨人性子。

男人們只要一心照顧事業,基本上對孩子的生活成長不聞不問,開心時就逗逗孩子,孩子哭鬧時只會喊妻子快點哄哄。最可怕的是你連事業也做不好,回家還要挑三揀四。

一次回家路上裡沙子手上提滿了東西,女兒文香吵鬧著非要媽媽抱回家,怎麼都哄不好,裡沙子決定一個人先走找個地方偷偷躲起來。她希望的是文香看到自己不見了會主動去找媽媽,然而她低估了孩子的倔強,文香始終坐在地上哭泣。而這一幕恰好被丈夫撞見,於是責備裡沙子大晚上將孩子丟在路中間,這是虐待兒童!

類似這樣的誤解越來越多,丈夫也開始懷疑裡沙子承受了過多的壓力導致精神狀況出現問題,後來甚至欺騙裡沙子去醫院看精神科醫生。

長輩帶來的精神壓力

公公、婆婆看似同情,但並沒有設身處地的替裡沙子著想。婆婆幫裡沙子做飯帶回去當晚餐,給她整理了菜譜,勸著裡沙子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公公同她的丈夫一樣找精神科專家諮詢裡沙子是否患有精神疾病。

他們不顧及裡沙子的內心想法,主觀表達自己的愛,這也無形給她製造了更大的壓力。裡沙子內心反感這種掌控式的關愛,每天依然堅持將文香接回家,扔掉婆婆給她的菜譜,臨時接到丈夫的電話要帶同事回家吃飯又急忙拼湊被撕掉的菜譜一板一眼做起飯菜。

文香喜歡將不吃的食物扔在地上,裡沙子每次都嚴厲批評。而在奶奶家文香的這種行為僅僅被孩子還小不懂事掩蓋過去。教育觀念的不同導致了婆媳關係的緊張。

原生家庭的精神控制

裡沙子的母親認為女孩就不該上學讀書,早點嫁人相夫教子。她給李沙子的關愛是自私的,同公公婆婆一樣表面上的同情,實則想對她進行精神控制。

從小到大一如既往地否認裡沙子的行為觀點,否認她的一切決定。沒有陽光的成長環境,導致裡沙子內心極度缺乏自信。甚至說出「我不知道好媽媽是什麼樣子」。

就連看到裡沙子在離婚協議上簽字後,也不禁的嘲諷道「你看,我早就說那個男人不靠譜」之類的話術,而不是設身處地的去體諒、安慰她。

路人無心的言語刺激

母親們會相互交流自己的育兒經,通過相互分享自己孩子的行為表現找到應對方式,又或是吐槽孩子們之間的相似處,也會就自己孩子的突出點或多或少地攀比。

自己孩子總愛哭鬧,有一些不良癖好,正準備跟別的母親交流看看人家的孩子是否也是這樣,而對方卻直言不諱地說自己孩子很乖,很少哭鬧,沒什麼比較壞的習慣行為。在婚後生活種種不順的時候,開始懷疑自己的孩子也不正常,不如別人家的孩子。

婚姻不止是夫妻雙方的事情,原生家庭,組合家庭,自上而下的親子、祖孫關係都包含在內,並且環環相扣

裡沙子所有的社交倫理關係製造了她和被告的情感共鳴。周圍人的行為在裡沙子心裡埋下的禍根,一步一步將她帶入自責的深淵。導致所有對她的同情、關愛在她看來是作為母親、作為妻子的否定,覺得孩子不如別人也是自己的教育問題。

她曾努力去盡到自己的責任,換來的不是肯定而是被定義為逞強。她不斷討好身邊的人,儘管自己身心憔悴,這是被婚姻PUA的結果。

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加上安藤水穗案件產生的共情,她的情緒逐漸失控。在孩子哭鬧之時,有那麼一瞬間起了殺心,拿起枕頭想要捂死自己的女兒,好在被兒童諮詢師及時阻止。

劇中兩位關鍵性的人物給了裡沙子積極的影響:

女法官,她在生活中也是一個幾歲孩子的母親,生活中也遇到了裡沙子同樣的問題,事業家庭出現衝突之時,因為她積極正確的三觀,在家庭關係上篤定自己的定位,敢於與男權主義做鬥爭。

認為女人生完孩子之後不該放棄自己的事業最後決定與丈夫離婚。她作為一個女性真正在為自己而活。

她同情被告,她對主法官說道「法院不僅是判決的地方也是救助被告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儘可能理解安藤水穗的過激行為。

兒童教育諮詢師,她是裡沙子改變觀念最後正視自己問題所在的關鍵因素,她及時阻止了裡沙子想要捂死女兒的行為,點醒裡沙子需要直面自己的問題。

她告知裡沙子丈夫,裡沙子結婚生子的初衷是信任。

劇中給的結尾是裡沙子的觀念轉變,正視了自我,在離開家的那段時間裡,她籤署了離婚協議,拒絕了母親給她提的建議,告訴文香作為母親目前能給她的愛。

她找到了作為妻子、母親、女兒的自我認同。

最後審判前陪審團討論會上裡沙子經過自我的反省革新,說出了自己內心隱秘的角落,她勇敢承認了自己生活的情況與被告相似,說出了自己的共情感,說出了自己差點犯下滔天大錯。這樣的家庭環境承受了太多的不該,人在這樣的情況下變得極端失控。她不是在為被告開脫罪行,而是想阻止這種現象繼續在千萬家庭中重蹈覆轍。

就在2019年4月8號,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一件悲劇,一位叫石春梅的母親留下絕筆,寫出了喪偶式育兒、與公婆的關係緊張、周圍人的惡俗觀念。她最後帶著兩個兒子投河自盡。

讓一個悲傷或惡意的念頭進入你的心裡,和讓一個猩紅熱病菌進入你的身體一樣危險。假如它進入你以後你讓它留下來,只要你活著,你也許永遠不能痊癒…—《秘密花園》

主法官在最後的判決陳詞上說道:

這是在替萬千女性發聲,承認了作為母親育兒的苦與累,也懲罰了所有導致這場悲劇的潛在暴力者。

有人說本片最後爛尾,強行將觀點回正。我覺著不然,女主的自我反省,「日劇跑」之後的捍衛與宣誓並不代表這場戰役的勝利,而是想說明婚後對於育兒以及婚姻生活的一種現象,女性在這個男尊女卑的社會中沒有發言權,女性更應該正視自己,敢於發聲、敢於說不。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壹周簡影

相關焦點

  • 《坡道上的家》坡道上的家隨想
    坡道上的家蠻好看的,因為正好也快處於這個階段,所以很難得耐著性子看完了這部劇。說下最大的感受,不想結婚生孩子了。一個人過得挺快樂,何必折磨自己,尤其是劇裡小孩子,想想就要瘋掉。社會對女性看似寬容,其實都是帶著歧視意味的寬容。比如平時重活怎麼能讓女生幹之類的做法,與此相同的,還有對母親的偏見。
  • 《坡道上的家》坡道上的家
    《坡道上的家》由柴崎幸、水野美紀、伊藤步、真島秀和、田邊誠一等主演電視劇。從《我要準時下班》到《坡道上的家》,兩部日劇自播出後便好評不斷,尤其其中涉及的現實問題,在中國也引發共鳴。前者將加班文化直白真實地刻畫出來,並以堅持準時下班的女主反襯加班的深重積弊。而《坡道上的家》則直陳育兒之難,演繹了一段當代主婦們的絕望群像故事。
  • 《皮胡》VS《坡道上的家》:喪偶式婚姻中哪位母親對孩子更殘忍?
    序言:近日,我在無意之間看到一個電影解說《皮胡》,主要就是講述由於喪偶式婚姻造成的家庭悲劇,這讓我聯想到了《坡道上的家》這部同樣是講喪偶式婚姻的日劇。藉此機會,我想分析兩個悲劇之間的聯繫,還有的就是影視作品中的兩位母親不同的做法,對孩子而言,哪種更殘忍?
  • 對PUA說不!
    今天火箭少女前隊長Yamy-郭穎,因為職場pua而上了熱搜,他的老闆公然在眾人面前詆毀Yamy長相以及穿著等外在信息,從Yamy的微博可以看出,她自己也陷入了深深的無助與自我懷疑當中, 這讓我想起了前幾天我看的另一部劇,《坡道上的家》,雖然這部劇不是講的職場pua,但卻是家庭pua,裡面的女主同樣是被自己的丈夫和婆婆無時無刻地進行思想操控,本來是一個優秀溫柔的母親
  • 《坡道上的家》
    [cp]每年放假追一部日劇,之前看見石原裡美笑,用力咬牙走在路上的樣子總會不經意間被她鼓舞到,不愧是「元氣少女」,「治癒系」 《非自然死亡》 《校對女孩河野悅子》 今天追完一部只有六集的喪劇《坡道上的家
  • 豆瓣高分日劇《坡道上的家》重播,守寡育兒讓婚姻望而生畏
    竇唯以9.0的高分辨出了日本話劇《坡道上的家》,4月29日在網際網路平臺重播。劇中改編自焦田光岱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小惡魔時期為女兒頭疼的家庭主婦李莎(柴崎幸劇)。雖然丈夫陽一郎(田邊誠一)的扮演下班後會有點幫助,但育兒的勞累和別人的意見讓李莎一天天失去信心。
  • 聊日劇《坡道上的家》
    《坡道上的家》豆瓣:9.2導演:森垣侑大主演:柴崎幸/水野美紀/伊藤步/真島秀和類型:劇情/家庭>製片國家/地區:日本上映時間:2019年簡介:在這部坡道上的家劇情/家庭片中,改編自直木賞作家角田光代的同名小說。
  • 豆瓣9.0高分日劇《坡道上的家》:壓垮女人的不是孩子,是丈夫
    《坡道上的家》這部日劇在豆瓣上的評分有9.0分,算是比較高分的作品了。是的,在《坡道上的家》這部劇裡,的確有個家庭主婦,親手把八個月的女兒扔進了裝著熱水的浴缸,眼睜睜的看著孩子離開了世界。女主在這樣的婚姻裡,感受過前所未有的絕望。然而,不可否認,這也是現實生活中,很多女人的真實寫照。
  • 豆瓣9.0高分日劇《坡道上的家》:壓垮女人的不是孩子,是丈夫
    《坡道上的家》這部日劇在豆瓣上的評分有9.0分,算是比較高分的作品了。講述的是,女人帶孩子的過程。該劇一經播出就引發了很多人的共鳴,尤其是帶過孩子的女人,更是能體會電影裡描述的種種心酸。是的,在《坡道上的家》這部劇裡,的確有個家庭主婦,親手把八個月的女兒扔進了裝著熱水的浴缸,眼睜睜的看著孩子離開了世界。這樣的事,無疑令所有人感到震驚。孩子沒了之後,丈夫和婆婆把她告上了法庭。
  • 《坡道上的家》他人和你並沒有生活在兩個星球
    劇名:《坡道上的家》評分:8.2聽到別人的惡事常常不理解,嗤之以鼻,不屑一顧,謾罵也好,痛斥也好,不過逞口舌之快,自認為絕不會犯對方的錯誤而沾沾自喜自覺高尚。生活中的人們往往如此,共情,天方夜譚。這部劇讓我想到另外一部劇《mother》,伶南的親生母親原是愛著這個孩子的,天真無邪的她抱著年幼的伶南,看著電視中母親虐待子女的新聞,無論如何都無法理解,經歷了丈夫的背叛,獨自忍受艱難的生活之苦後,遇到了變態男朋友,那怕是這短暫的溫暖,她也會不顧一切,即使犧牲自己的女兒,當伶南的親生母親再看到虐待兒童新聞的時候,她麻木冷漠地笑了。她成為了電視中那個自以為永遠沒有辦法成為的人。
  • 《坡道上的家》:中年女人的崩潰往往是那個忍住不哭的瞬間
    眾聲譴責中,這位母親只是不斷地重複著:「不是的,不是的,只是想嚇唬嚇唬她……」但,一切都是徒勞的,似乎根本沒有人願意聽她的解釋……這讓我想起小說《坡道上的家》中的一個場景——極度疲累的女主人公裡沙子左手提著沉重的紙袋和購物袋,右手拉著女兒文香的走在回家的路上,文香突然就鬧起了脾氣,
  • 日劇資源推薦:坡道上的家 在線觀看
    好看的電影資源推薦免費坡道上的家導演: 森垣侑大編劇: 篠崎繪裡子
  • 《坡道上的家》:為何每個媽媽,都會有失控崩潰的時刻?
    近幾日,終於通過擠地鐵的間隙,刷完了這部口碑爆棚的日劇——《坡道上的家》。
  • 《坡道上的家》觀後感
    很慶幸自己不像《坡道上的家》中男主人那樣,因為我愛著自己的孩子,也愛著我的妻子[愉快] ——家庭生活必看劇集
  • 《坡道上的家》:朋友們都結婚了,你怎麼還單著?
    《坡道上的家》是一個很吸引人的書名,它打破了我們通常對家的認知。或許我們都曾見過這樣的句子,家是最讓我們安心的避風港。而坡道上的家,卻是我們不安心的來源。為什麼家會變成這樣?我們所處的家庭究竟是怎樣的情況?我們對於自己生活的家,到底有幾分了解?這是這本小說讓我深思的地方。
  • 豆瓣9.0 《坡道上的家》上線
    這不是什麼恐怖片,是一位母親殺死了自己的孩子。坡道上的家坂の途中の家這是一部改編自直木賞作家角田光代的同名小說的日劇。影片一開始是對母親溺死孩子案件的採訪,不出所料,所有人都站在道德制高點指責著案件中的年輕媽媽安藤。有人說,孩子媽愛慕虛榮,孩子的發育沒有滿足她的期望。有人說,孩子媽神經兮兮,老覺得別人家孩子更好。
  • 《坡道上的家》令人窒息!「喪偶式育兒」原來是如此讓人喘不過氣
    《坡道上的家《坡道上的家隨著案件的不斷推進,裡沙子發現,這名被告者所經歷的事自己曾經也「仿佛」經歷過,裡沙子突然發現自己跟安藤產生了共鳴,那些被刻意隱藏的回憶再次被解開。而這位眾人口中的「惡魔母親」其實早就不堪重負。患上了嚴重的產後抑鬱,精神狀態十分不穩定。
  • 《坡道上的家》育娃是雙方的責任
    生活在平行線上的兩個人,要是沒有做好共同撫養孩子的準備,最好不要輕易弄出孩子來,不然很難平衡自己的內心。同時,年輕女性不能因為孩子放棄自己工作的權力,更不能被扣上你是媽媽的帽子而失去自我。《坡道上的家》臺詞:男:我也有幫忙做家務啊。女:不是幫忙是分擔。 出軌的男人沒有道歉的資格,當小三也沒有被道歉的資格。
  • 坡道上的家,這部日劇讓人重新審視母親的角色
    先來說說日本電視劇《坡道上的家》具有什麼樣的道德兩難。在劇中,安藤水穗(水野美紀飾演)是一位年輕媽媽,她將自己八個月大的嬰兒在浴缸裡溺斃,這樣的女人,該受到最嚴厲的審判,你是不是會對她充滿憤恨?從審判到理解,就是一條長長的坡道。現在讓我們每個人,跟著導演的鏡頭,和劇中的國民參審員一起,陪著安藤水穗,艱難地爬上這條似乎沒有盡頭的坡道。大中午,烈日當頭,四周寂靜無聲,孩子的啼哭尤其刺耳,她仿佛一個疲憊的遊魂,孤獨地行走在坡道上。深夜,她依然是孤獨一人,在孩子的啼哭中心煩意亂。日以繼夜,夜以繼日,這種日子好像沒有盡頭,看不到任何希望。
  • 《坡道上的家》為母為何一定要「剛」?
    ——從日劇《坡道上的家》出發所想到的《坡道上的家》在豆瓣獲得了9分的高分,這部電視劇改編自直木獎作家角田光代的同名小說。據說這部劇「夫妻看了想丁克,戀人看了想分手」。劇情主要講述山咲裡沙子是一位平凡的家庭主婦,她全心全意扮演者媽媽這個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