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騰訊旗下的天天德州獲得全球最著名的撲克賽事WSOP ASIA亞洲獨家賽事授權及線下賽事舉辦權。
德州撲克是投資圈最流行的休閒遊戲之一,首位奪得WSOP冠軍金手鍊的中國選手杜悅是常春藤資本合伙人。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股神巴菲特、柳傳志、馬雲、李開復等一眾大佬也是德撲愛好者。
7月13日,北京一家德州撲克俱樂部,玩家正在玩牌。該俱樂部實行會員積分制。新京報記者羅亦丹攝
隨著德州撲克在中國的一步步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投身德州撲克產業,德州撲克俱樂部、賽事和線上平臺近幾年湧現。多名德州撲克行業從業者向新京報記者稱,這幾年國內開設的正規德州撲克俱樂部數量超過了500家,目前國內的德州撲克玩家數量約有6000萬人,其中有不少「職業選手」。
「在國外,德州撲克常見於賭桌上,但國內由於禁止『抽頭漁利』,正規的德州撲克俱樂部均採取積分制,以舉辦錦標賽,收取選手門票的方式盈利。而CPG、WPT等大型賽事則在收取門票的基礎上,還需要尋找贊助商。」7月13日,在北京開德州撲克俱樂部的張威告訴新京報記者。
【職業牌手】
多時每天贏8000,最慘3小時輸27萬
整個牌桌只剩下羅小傑和對面的眼鏡男,經過5個小時的對局,羅小傑手中的籌碼已經翻了10倍,只要打敗對面這個人,他將贏得兩萬五千元獎金。
翻開手中的牌,羅小傑迅速判斷出這盤可以打,他選擇了ALL-in,對面猶豫了一下,跟了。雙方隨即都亮出了底牌,羅小傑只用了0.2秒就算出了他獲勝的概率高達95.45%,只要下一張牌發的不是J,他就是最後的贏家。
發牌員亮出最後一張牌,就是J。
「這叫做被BadBeat。」羅小傑說,「這個詞指的是大概率能獲勝的情況下卻遭遇小概率事件導致失敗。我花了5個小時將手中的籌碼翻了10倍,卻因為BadBeat在3分鐘內輸光了全部成果,但我的打法沒有問題,因為在概率上最後一局應該是我贏,長期來看我還是能盈利的。」
上大學時,羅小傑通過一位在美國長大的室友接觸到了德州撲克,並迅速掌握了這項紙牌遊戲的技巧。「當時主要在Pokerstar等國外線上平臺打,就打幾塊錢的。那時我每個月的生活費是1500元,通過打撲克可以賺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