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動態】冬日暖心,一封感謝信背後的故事

2020-12-27 澎湃新聞

【基層動態】冬日暖心,一封感謝信背後的故事

2020-12-18 17: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向上滑動查看內容)

12月14日一大早,烏海市退休工人徐先生和亢先生到海勃灣區人民法院,親手將一封感謝信送到海勃灣區人民法院院長韓燕斌手中,並深情的向韓院長表達了感激之情:「真是太感謝你們法院的同志們了,我們感到很高興,不管官司輸贏,你們認真工作、負責,就是為我們當事人著想」。

12月6日至11日,海勃灣區人民法院立案庭(訴訟服務中心)青春法官帶領書記員馬旭和溫磊從烏海從發,冒著嚴寒,頂著風雪,奔波於呼和浩特、鄂爾多斯等五個地方、五個監獄,開了五個庭,又送達了其他三個案件的案件材料,完成了八個案件的相關工作,其中就有一件是徐先生他們的案子。

立案庭(訴訟服務中心)青春法官

據當事人回憶,今年年初在海勃灣區人民法院立案,三月份因疫情嚴重曾打電話詢問開庭情況,海勃灣區人民法院立案庭(訴訟服務中心)郭彩霞法官接聽電話,為他們認真、耐心的解釋調解,郭法官的這種工作態度深深的打動了當事人的心。12月初,當事人接到書記員馬旭的電話,通知其能夠開庭,講了注意事項及開庭需帶的證明材料以及核酸報告等資料並耐心給當事人發送簡訊通知。12月7日,開庭當天三名同志不辭辛苦,及時和監獄溝通交流,為開庭做充分準備,順利進行開庭,讓當事人趕上了7號當天最後能返回市區的班車。

書記員馬旭

書記員溫磊

切實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用滿腔熱血和行動詮釋「司法為民」。不畏艱難險阻,只為當事人服務,這是每一位法院幹警的使命和職責,三位幹警表示,收到這封感謝信,他們也感到很意外,覺得只不過做了自己應該做的工作,卻收穫了這份意外的感動,這封感謝信不僅是對他們工作的肯定,更是對今後工作的一種鞭策。

END

來源:海勃灣區人民法院

原標題:《【基層動態】冬日暖心,一封感謝信背後的故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一封手寫感謝信背後的故事
    12月22日國網淶水縣供電公司城東供電所收到一封手寫的感謝信語法生澀、字體稚嫩卻充滿了孩子們濃濃的謝意這是怎麼回事呢?就是這樣一封有塗改、有錯別字的感謝信送到了城東供電所胡建洋的一個暖心小舉動不僅點亮了學生的內心也點亮了整個寒冬為他點讚!
  • 一封感謝信背後的故事…
    在出院前,他們寫下了兩封長長的感謝信,每一位看過信的醫生都是含著淚讀到最後。的確,在與死神奔跑的生命線上,幾十個日日夜夜,來自吉林省的醫護人員們已經拼盡了全力。在幾位患者出院前,記者隔著玻璃窗通過對講機聽到了他們最真切的話語:「請允許我和老伴叫你們一聲『親人』!」
  • 這封手寫感謝信背後的故事,真暖...
    近日,桐鄉市交投集團下屬的汽車運輸有限公司運務分公司收到一封手寫的感謝信,寫信人感謝拾金不昧的司機撿到了他的錢包,稱讚他如同冬日裡的暖陽。失而復得的張錫平連聲道謝,感謝朱師傅認真負責,並當即寫了這封感謝信。朱師傅表示這是每個交投人應該做的,幫助乘客是自己的分內事。1608559476000
  • 感恩有「你」—— 一封來自貧困戶大學生的感謝信
    感恩有「你」—— 一封來自貧困戶大學生的感謝信 2021-01-07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執行故事】一次巧妙的執行,一封真摯的感謝信……
    【執行故事】一次巧妙的執行,一封真摯的感謝信…… 2020-11-18 16: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封來自環意賽事組委會辦公室的感謝信
    一封來自環意賽事組委會辦公室的感謝信 2020-12-15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封誠摯感謝信,同舟共濟護航心——首都航空大興場站抗疫先進事跡
    在這個有些寒冷的冬日,首都航空大興場站的地面工作人員收到了一封溫暖的感謝信。這一封感謝信是一份敬意、一份動力,也是對他們防疫、抗疫的肯定。2020年,所有行業都共同經歷著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這場抗擊新冠病毒疫情的鬥爭中,首都航空大興場站的地面工作人員始終奮鬥在第一線,也正是這種衝鋒在前、堅守崗位的精神,讓他們收穫了感謝與崇敬。
  • 基層動態 | 信任背後的檢察力量——記李繼光好人好事!
    基層動態 | 信任背後的檢察力量——記李繼光好人好事!快來聽聽他的故事吧!他為何被笑稱是最「愛管閒事」的人,又如何成為老百姓眼中最值得信賴的人,這背後有著怎樣的經歷、怎樣的故事,讓我們一起走進李繼光為民服務之路。2019年5月初,本該在田地播種玉米的一位獨貴塔拉鎮村民郝大爺推開了獨貴檢察室的大門,請求基層檢察官幫助自己,讓他可以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完成春耕種植。獨貴檢察室主任李繼光接待了他,詳細詢問的具體原因。
  • 一封來自日本的感謝信:謝謝東莞石碣公安民警
    近日,石碣公安分局石碣派出所的民警收到一封意外收到一封從日本國群馬縣寄來的國際信件,拆開一看原來這是一封跨國感謝信,信中對石碣派出所民警細心溫情的照顧與幫助表示衷心感謝。來自雲南的感謝信幾年來,石碣派出所不斷推出密切警民關係新舉措,以實際行動獲得群眾對公安工作的更多理解和支持,讓群眾滿意永遠在路上。
  • 青島一乘客贈予公交駕駛員手寫書信 背後故事暖心
    事後,這位老人寫下感謝信並郵寄到了青島城運控股公交集團,何勇收到信件後也暖心回信。感謝信中,老人用樸實的言語感謝駕駛員的慷慨贈送,信封上一張春天景色的郵票,為寒冷冬日裡堅守一線的公交駕駛員帶來了一股濃濃暖意。「真沒想到乘客能特意寫一封感謝信,換做別的同事遇到這樣的情況,相信大家也會拿出自己的備用口罩解乘客燃眉之急的。」
  • 一封感謝信,半生懺悔情
    一封感謝信,半生懺悔情 2021-01-12 19: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38封感謝信的背後的故事
    近年來,銀川市看守所女子管教大隊收到的感謝信多達238封,她們有的還在監獄服刑,有的已經回歸社會,一筆一畫書寫了感動、平安和希望…
  • 一封感謝信的背後藏著63處監控和500餘張抓拍圖
    近日,宿遷市公安局收到了一封手寫感謝信。而這封信的背後,藏著的是一個溫暖的故事,還有63處監控和500餘張抓拍圖。肇事電動自行車逃離事故現場時影像寫這封信的是邵先生,事情還要追溯到去年10月19日。當天11時許,在宿城區某路段,一未知車輛與騎著自行車的邵先生相撞,致邵先生受傷、車輛受損,手臂傷情較重。
  • 冬日裡的暖心故事
    冬日裡的暖心故事 2020-12-11 20:35:30   來源:央視網
  • 一線故事丨一封寫在溼巾上的感謝信
    近日,濟南市中心醫院發熱門診留觀病區的醫務人員收到了「一封」特別的感謝信,這是一位27歲的女孩解除觀察前,悄悄寫在消毒溼巾上的心裡話。據了解,寫這封信的是濟南女孩小文(化名)。小文長期在武漢工作,1月18日返回濟南,1月30日中午因咽痛、間斷髮熱,來濟南市中心醫院發熱門診就診。因其有疫區接觸史、有臨床症狀,於當日收治留觀病區進行醫學觀察。
  • 北京國電思達科技有限公司:一封海外感謝信的啟示
    一封海外感謝信的啟示馬瑋麗北京國電思達科技有限公司這樣的問題你要是問到思達公司員工的話,他們的回答會是「一封感謝信」。這封思達公司員工口中的感謝信是龍源南非風電工程建設管理公司為感謝思達公司駐南非項目部全體員工的辛勞而發出的,在感謝信中他們用真摯的話語向兩年來始終奮戰在南非的思達員工表示了謝意。  在感謝信中,龍源南非風電工程建設管理公司用「義無旋踵」和「拔丁抽楔」兩個詞來形容思達公司的員工,能被這兩個詞形容的團隊是什麼樣的團隊?
  • 紙短情長暖人心:一封來自64歲老人的親筆感謝信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侯夢茹 通訊員 韓梅12月23日,聊城市東昌府區婦幼保健院婦女保健科張金霞醫師收到了一封來自64歲老人的手寫感謝信。工整認真的字跡,樸實無華的語言,飽含著老人深深的謝意,讓婦女保健科全體醫護人員感到了冬日裡濃濃的暖意。據了解,王大媽患有盆底功能性障礙疾病多年,給生活造成了極大的不便,生理心理備受折磨,來東昌婦幼之前,一直以為只有手術才能解決她的問題,並不信任醫院的電、磁刺激治療。
  • 太平人壽為客戶保駕護航 暖心服務獲錦旗和感謝信
    近日,太平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奈曼旗支公司客戶劉女士專程來到公司職場,只為親自送出一面寫有「太平人壽顯誠信 太平服務暖人心」的錦旗和一封感謝信,劉女士表示「太平人壽暖心的持續服務感動著自己,自己的舉動就是對太平人壽和魏素芳表示感謝」。
  • 平凡人典型事 | 一封沉甸甸的感謝信
    「您好播音員師傅,我有一封感謝信想請您播一下,表達一下我對全車列車員的感謝」略帶激動的男士說到。倍感意外的小田接過感謝信,工整的字跡佔滿了整張紙,從中間多處反覆修改的痕跡,可以看出這位旅客的用心和認真。這是旅客叫黃文龍,每逢春節都會與妻子回重慶老家過年,由於妻子平日裡就有暈車的情況,他特意買了臥鋪,但由於春運期間車票緊張,他們只能分開乘坐。
  • 一封來自七歲小朋友的感謝信
    駐馬店網訊(記者 周濤 通訊員 黃晨)近日,遂平縣公安局文城派出所民警班沛、姬雷幫助轄區群眾找回了一部丟失的手機,本來這只是一件小小的事情,但群眾和其外孫為了表達對民警的感謝和尊敬之情,不僅親自送來了一面錦旗,小朋友更是用簡單質樸的語言手寫了一封感謝信,小朋友在信中寫道:感謝警察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