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謠,到底是什麼鬼?那些爛大街的充斥著「理想、姑娘、南方、孤獨、遠方」以及諸如此類的字眼的歌,那些一把木吉他一曲朗朗上口的曲子搭配歌手現場的幾句憤世嫉俗的罵娘,是真正的民謠嗎?
為什麼聽搖滾的總覺得聽民謠的很Low?難道音樂還有高貴低賤之分?
這些問題,也許很多人心裡都有疑問。把某一類「口水歌」和接近流行的民謠作為民謠音樂的全部範疇去理解和批判,這是一種絕對不客觀的妄論。而民謠和搖滾也從來沒有必然的明晰的界限。不能夠聽了幾首口水歌,你就批判民謠就是垃圾,就是年輕歌手用來販賣矯情用來泡妞的工具。
Bob Dylan的音樂難道不是民謠、Paul Simon和Don Mclean、Joan Baez難道不屬於民謠歌手?諸如此類偉大的歌手都曾在世界音樂史、民謠搖滾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痕跡,為音樂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我們現在聽了一些爛大街的「民謠」,不能認為這就是民謠的全部。而恰恰相反,真正的民謠絕對不是只刻畫個人的狹隘的細枝末節情緒、感受,當然也不一定都是宏大、嚴肅的題材。事實上民謠的內容異常豐富,有關宗教的、愛情的、戰爭的、工作的,也有各個民族裡反映不同的民俗文化、舞蹈作樂、祭典等等豐富異常的內容。
鑑於我們的國情和輿情,我們日常所聽到的民謠多半是關乎個人或者某些特定的年輕群體的想法、感受,但事實上國外民謠很多是比較嚴肅的社會性題材,如早期的The Kingston Trio、Peter Paul and Mary等。
民謠多半語言質樸平易,不用華麗的詞藻來雕琢修飾,但這不代表它能輕易寫就、沒有厚重的內涵和深刻的意義。民謠原本就是民間流行的、極具民族色彩的一種音樂類型,每個國家的民謠風格和氣質都大相逕庭。而作為一個聽眾,我們的耳朵是自由的,你可以去聽那些對於音樂和社會都具有重大影響、深遠意義的深刻的作品,也可以選擇讓自己聽起來舒服、有共鳴的。
以下是一些不錯的民謠曲目的分享,希望大家喜歡。
胡德夫《飛魚 雲豹 臺北盆地》
一個為音樂而生的人,一個靈魂的歌者,在聽完他的現場以後,更加篤定這點。值得安利的作品太多,這次分享這首大家沒那麼熟悉,傳唱度沒那麼高的。
許巍《青鳥II》
那些年的許巍還沒有看破紅塵,那些年他寫了很多很棒的作品,從入世到出世,他後來活得像個仙人禪師一般,享受到了屬於自己的心靈洗滌與升華,但是卻再也寫不出當年那激蕩人心、引發共鳴的作品。
周雲蓬《長相思》
歌詞來自詞人李煜的《長相思》,老周的編曲和演繹,成就了一首非常難得的經典,配樂之精妙、樂器的組合搭配,不可謂不精彩。
茉莉僧《子孩》
上次推薦茉莉僧的作品是很久以前了,他的作品,屬於那種又好聽又不失思想性的。這首朗朗上口,編曲簡單,但是很好聽,如果想聽他比較牛逼的編曲作品,可以去聽《駿馬》。
莫染《說夢》
2015年的最後一天,我在北京的蝸牛之家和朋友一起看跨年專場演出,那晚的主角是張淺潛,另兩個歌手其中一個就是莫染,那是第一次聽他的歌,無法描述的震撼。
這首《說夢》從歌詞到編曲再到莫染生動而張弛有度的演繹,都堪稱傑作,不比那些火了的民謠歌曲中任何一首差。更重要的是它的思想內涵發人深思,而這樣的作品,莫染還有很多。
何力《聖女和毒蛇》
在音樂市場變得極度商業化的社會,何力算是個異類,一直堅持在做真正的好音樂,在做自己內心堅持的東西。來自新疆,他的作品充滿著那種異域文化的厚重磅礴,每首歌都主題鮮明,表達著他對這個世界對萬象的思考與態度。這是一個充滿張力充滿思想的歌者,即使作品寥寥,依舊不該被忽視。
大忘槓《獵人》
對於這個樂隊和他們的作品,不需要過多的安利和褒獎,他們的作品讓我們看到中國音樂的希望和巨大潛力。作品的純粹性和音樂性都非常之高,事實上我希望我們的音樂市場能誕生更多這樣的作品。
趙牧陽《俠客行》
一代鼓王趙牧陽,毋須贅述,在中國的搖滾和民謠史上,都是一個裡程碑式的重量級人物。他身上有著中國最早的那批搖滾樂人對於音樂的執著和堅持。出生於寧夏中衛,他身上就帶著歌裡的那種「俠氣」,以及一種極致的漂泊感和宿命感。西北民謠的狂放厚重和秦腔的獨特韻味,總能被這個一代音樂怪才在音樂作品中呈現到了極致。
張尕慫《四季歌》一首根據甘肅的民間社火小調改編的作品,在一開始就吸引到了我。整首歌非常有味道,在新與舊之間,張尕慫拿捏到了最精準微妙的那個度。樂器的伴奏也非常飽滿、出彩,讓整首作品充滿立體感。這個熱愛秦腔的甘肅歌手,從小參加家鄉每年舉辦的廟會社火表演。彈三弦、冬不拉、秦琴,唱民間小曲,鍾愛民間藝術,也把民族音樂在自己的作品裡玩兒出了有意思的東西。
崔躍文《一座》
歌詞很有意境的一首歌:他是汾河上遊的一隻船/船裡裝著一些遺憾/遺憾誰又離開和他到不了的未來/還是沒回來/只能隨波漂向南
其實我更喜歡他的《誇河套》,但還是推薦了相對更「平易近人」的這首《一座》,至於你們會更喜歡哪首,那就不得而知啦。
李晉《安陽安陽》
最後一首分享,身在安陽這座城市出差的我,分享這首《安陽安陽》,我沒有時間去感懷這座城市的這或那,我沒有機會去看文峰塔和殷墟博物館。身在一座城市,竟然要靠一首歌來豐滿自己對這座城市的想像,可悲!
篇幅有限,還有很多好民謠想和大家分享。
下期再見,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