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卦古筮例與總結

2021-02-07 文化傳統

▶打造給力的文化經典微學習平臺,用優秀文化滋養您的生命。

文章分類:文化經典微學習

©作者:李守力  編輯:凌城


《易經》第四卦

蒙——山水屯 坎下艮




【《周易》古經】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

《彖》曰:蒙,山下有險,險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時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應也。「初筮告」,以剛中也。「再三瀆,瀆則不告」,瀆蒙也。蒙以養正,聖功也。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九二: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

《象》曰:子克家,剛柔接也。

六三: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無攸利。

《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順也。

六四:困蒙,吝。

《象》曰:困蒙之吝,獨遠實也。

六五:童蒙,吉。

《象》曰:童蒙之吉,順以巽也。

上九:擊蒙。不利為寇,利禦寇。

《象》曰:利用禦寇,上下順也。

【蒙卦古筮例與總結】

【故事】

魏管輅為徐季龍筮本日獵得狸

清河令徐季使人行獵。令管輅筮其所得。輅曰。當獲小獸。非食獸。雖有爪牙。微而不強。雖有文章。蔚而不明。非虎非雉。其名曰狸。獵人暮歸。果如輅言。(《三國志·管輅傳》)

【譯文】

清河縣令徐季龍派人去打獵。讓管輅卜筮周易能獵得何物(此稱為射覆)。管輅說:「應當捕獲一隻小獸,但不可食用。雖然有爪有牙,小而不銳利。雖然有花紋,但華美而不明顯。不是老虎也不是山雞,它的名字是狸。」獵人在黃昏時歸來,獵物果然和管輅說的一樣。(《三國志·管輅傳》)

【解讀】

尚秉和按:其所得之卦當為蒙。蒙上艮。艮為黔喙之屬。故知其為獸。而艮為小。故知所獲為小獸也。蒙下坎。坎上有半兌象。兌為口。今口不全。胡能食。故曰非食獸。兌為爪牙。半兌。故曰微而不強。離為文章。坎上下只有半離象。且二至四爻互震。震為玄黃。三至五互坤。坤為文為黑。故曰蔚而不明。兌為虎。離為雉。半兌則非虎。半離則非雉。夫既為小獸。其文採蔚而不明則非狐(狐則文採彰)。且爪牙又微。必為狸也(又坎為薄蹄。故曰爪牙微)。

【感悟】

射覆需要具備高超的象數思維和直覺能力,以及豐富的生活閱歷。所以射覆具有相當的難度。史書上記載了很多射覆的真實案例,其射覆應驗之神奇,令現代人驚奇,足見古人《周易》象數思維水平之高,綜合運用能力之強。即使在現代科學界,仍可以用周易預測參與尖端科學研究的決策,針對基本粒子與統一場的疑問,楊振寧與李政道就曾用周易做過預測,案例見漸卦需卦之解讀。

【蒙卦總結】

有天地然後有祖宗父母,《周易》首卦乾坤是也,有天地父母,然後有人類群居,部落、國家出焉,故乾坤之後為屯卦,屯卦者,建國創業之義也,《禮記·學記》云:「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屯之建侯,有君道焉。蒙之養正,有師道焉,故屯卦之後為蒙卦。古《尚書》亦云:「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四方」,天地既位,君師乃立也,此《周易》乾坤屯蒙之序也。

王弼《周易略例·卦略·蒙》:

此一卦,陰爻亦先求陽。夫陰昧而陽明,陰困童蒙,陽能發之。凡不識者求問識者,識者不求所告。暗者求明,明者不諮於暗。故童蒙求我,匪我求童蒙也。故六三先唱,則犯於為女。四遠於陽,則困蒙吝。初比於陽,則發蒙也。

蒙卦六爻二陽四陰,當以陽爻為主。二陽為能啟蒙之師,四陰為所啟蒙之人。九二剛而得中,故為蒙卦之主,有中道「包蒙」之德。上九剛而不中,為蒙卦之輔,位於蒙卦之極,故有「擊蒙」「禦寇」之功。「包蒙」,齊之以禮也,故言「納婦」、「子克家」。「擊蒙」,刑也,故言「利禦寇」。此周公「明德慎罰」之道也,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以政令來教導,以刑罰來管束,百姓會因求免於刑罰而服從,但不知羞恥;以德行來教化,以禮制來約束,百姓會知道羞恥並且可以走上正善之途。)

初承二,為「發蒙」,體坎為法,象徵建國之初,法治與德治並行,只有法制健全,人方得安定自有,故曰「利用刑人,用說桎梏」,此「齊之以刑,民免」之義,然雖「免而無恥」,故「以往吝」。

三乘剛於二,二喻陽德,故三為不德。爻辭以婚媾寓意,六三本與上九正應,然遇群陰阻隔而不能上行(群陰坤為躬身),故逆比九二,九二剛中為金,故曰「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無攸利」。六三獻媚於九二,九二剛中,故「勿用取女」,此六三失德,雖不能聽教於九二,六三之私慾亦不得實現。若其不思悔改,上九應之則「禦寇」也。此「德主刑輔」之道。

六四與二陽皆無應無比,此啟蒙之盲區也,故有「困蒙之吝」,其緣由在於「獨遠實也」,蒙卦四陰只有六四遠離陽實。《繫辭傳》曰:「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六四雖無啟蒙之緣,陰爻居陰位而得正,故無大過也。

五應二,則為「童蒙之吉」。「順以巽也」,順,坤卦,六五應九二,間爻互坤也;巽,變卦為巽,順承上九也。六五為德法兼修之君也,順承上九,亦尚賢之義,故《彖傳》雲「蒙以養正,聖功也」。



提示:本課完,回復「易經+卦序」(如「易經01」)或卦名(如「乾卦」)給文化傳統,獲得該卦課程;回復「易經」獲得課程介紹。


· · ·文 化 是 生 命 的 最 好 滋 養· · ·

文化經典 | 藝術生活 | 健康養生 | 思想新知

微學習課程:道德經 易經 管子 孔子家語

訂閱關注微信號:wenhuact

相關焦點

  • 蒙卦
    卦形為山下有險,仍不停止前進,是為蒙昧,故稱蒙卦。但因把握時機,行動切合時宜;因此,具有啟蒙和通達的卦象。《蒙(méng)》: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 上九:擊蒙,不利為寇,利禦寇。▅▅ ▅▅ 六五:童蒙,吉。▅▅ ▅▅ 六肆:困蒙,吝。
  • 【易經解卦】蒙卦
    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蒙卦是屯卦的覆卦,也就是屯卦的六爻從下往上整個翻過去,成為山水蒙卦。山下有水,水氣看起來像霧,視線不清楚,所以叫蒙。卦辭所說的「通達」,意思是「蒙卦可以讓你通達」,並不是「蒙卦就是通達」。卦辭中的「我」是老師,不是老師去找學生,是學生來找老師。
  • 淺學易經六十四卦之山水蒙卦
    《易經》64卦中的第4卦,山水蒙卦。蒙(méng)卦展示"蒙"的形勢下各種變化的可能性。
  • 易經蒙卦4個方面全面詳解,其深刻含義影響90%的人
    看一下這個蒙卦,它的外卦,上面這個卦即叫上卦又叫外卦,下面的卦叫內卦,外卦是艮卦,艮為山,內卦是坎卦,坎為水,所以說蒙卦又叫山水蒙卦,山水蒙,蒙是什麼意思呢?看這個圖,它是不是很形象,山下這是水,這是山,這裡又是山,即有危險,又有阻隔,我們正兒巴經看一下這個蒙卦,蒙卦我們主要從卦辭,彖辭,還有象以及爻辭,四個方面給大家解釋。看一下蒙的卦辭叫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 易經學習筆記:傅佩榮詳解易經64卦第六集,蒙卦
    初筮告,以剛中也。//剛中就是九二再三瀆,瀆則不告,瀆蒙也。//既蒙又不敬,不可教。蒙以養正,聖功也。//小孩子不能讓他心想事成。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六十四卦裡面有五十三卦有德,所以易傳是儒家的東西。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 筮法不明,何以言易?愚將載數篇,試破千古之謎,以饗讀者
    《連山》、《歸藏》其書佚失已然久遠,其經卦與別卦雖與《周易》相同,而筮法或許與《周易》不一樣。應當說,筮書本非一本,筮法自然也非一制,這也是極可能之事。筮法的演變大概也遵循了後者仿效於前者,雖為繼承,亦為發展,自當是由簡易進而繁難;求佔的軌跡,也應當是由大概進而細密。《周易》的成卦之法,在《系傳》以前均沒有明確的記載。
  • 易經:蒙卦(山水蒙)卦象詳解
    本卦蒙卦(山水蒙)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白話文解釋蒙卦:通泰。不是我有求於幼稚愚昧的人,而是幼稚愚昧的人有求於我。第一次佔筮,神靈告訴了他。輕慢不敬的再三佔筮,輕慢不敬的佔筮,神靈就不會告訴他。但還是吉利的卜問。《象辭》說:上卦為艮,象徵山;下卦為坎,象徵泉。山下有泉,泉水噴湧而出,這是蒙卦的卦象。
  • 周易第四卦:蒙卦 山水蒙 艮上坎下
    童蒙:蒙昧愚蠢的人,指求筮的人。(3) 瀆:不恭敬,這裡指褻讀佔筮。(4)發蒙:墾荒時割草伐木。刑人:受過 刑的人,指奴隸。(5)說:等於「脫」。(6)以:等於「如」,如果。(7)包蒙:綑紮割下的荒草。(8)納婦:迎娶妻子。(9)克家:建立家庭。(10)取女:搶奪女子成婚。
  • 周易第4卦_蒙卦(山水蒙)_艮上坎下
    周易第4卦_蒙卦(山水蒙)_艮上坎下
  • 易經第四卦:蒙卦
    (二、上為陽)【譯文】蒙卦。通達。不是我去求蒙昧的兒童,是蒙昧的兒童求我。初次佔筮,告訴他結果;兩三次佔筮,是褻瀆神明;褻瀆就不告訴他。適宜正固。【解讀】1、蒙卦是下坎上艮,亦即「山水蒙」,《序卦》說:「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之幼稚階段,有如蒙昧未開的狀態,在人則是童蒙。
  • 蒙卦,學與教使人脫離蒙昧
    因此,古人在卦序排列時,不是把飲食之需的需卦排在屯卦之後,而是把表達學習與教育思想的蒙卦排在第四卦。《周易》作為一部成書於3000多年前的卜筮之書,居然有如此悠久又深厚的人文教育思想,足以證明古人的高深智慧與卓越遠見。  對於人類而言,只有學習和接受教育,才能讓自己脫離蒙昧,才能讓自己成為堂堂正正的人。彖辭說:「蒙以養正,聖功也。」
  • 六十四卦詳解:第4卦 山水蒙(蒙卦) 啟蒙奮發 中下卦
    第4卦山水蒙(蒙卦譯文:蒙卦象徵啟蒙:亨通。不是我有求於幼童,而是幼童有求於我,第一次向我請教,我有問必答,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沒有禮貌地亂問,則不予回答。利於守正道。彖曰:蒙,山下有險,險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時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應也。初噬告,以剛中也。再三瀆,瀆則不告,瀆蒙也。蒙以養正,聖功也。
  • 《周易》不是迷信,而是一本總結了預見智慧的書
    《周易》約形成於西周初年,原來是筮佔用的工具書。這種人類文明軸心期產生的經典,正如其他文化原典一樣具有跨越時空的力量。其中寄寓著深邃哲學原理的思維方法,使得《周易》生發和影響了整個中國文化。中國傳統文化的六經及所有天文、地理、數學、曆法、中醫、體育、文學、藝術、建築、軍事等無不與《周易》有著密切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