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勢交者,勢傾則絕;以利交者,利窮則散.故君子不與也.

2021-03-02 聽老人言

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去則傾;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遠。國家關係發展,說到底要靠人民心通意合。

——摘習近平在韓國國立首爾大學的演講:《共創中韓合作未來 同襄亞洲振興繁榮》

■典出隋·王通《文中子中說·禮樂篇》

■原文:以勢交者,勢傾則絕;以利交者,利窮則散。故君子不與也。

  ■釋義:「以勢交者,勢傾則絕;以利交者,利窮則散。」大意是:為了鑽營勢力而結交的朋友,在沒有勢力的時候朋友之間就會絕交;為了鑽營財利而結交的朋友,在沒有財利時朋友就會分崩離析。「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遠」。不論做人還是做事業,學會交心,朋友和事業才能長遠。

  世界處在發展變化中,沒有人能保證誰能永遠處在權勢和利益的優勢地位。如果以權勢和利益作為交友的基本準則,人與人之間就會趨炎附勢,交往就會以追名逐利為目的,就不可能有風雨同舟、患難與共的真朋友。

  中韓兩國人民有著天然的親近感,千百年來形成了血濃於水的深厚友誼。兩國人緣相親、文緣相通,開展人文交往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1992年中韓建交以來,兩國秉天時、得地利、應人和,堅持互尊互信、聚同化異的大原則,把握合作共贏、共創未來的大方向,尊重彼此核心關切,照顧對方舒適度,兩國關係實現跨越式發展。現在,中國已經成為韓國最大貿易夥伴、最大出口市場、最大進口來源國、最大海外投資對象國、最大留學生來源國、最大海外旅行目的地國。韓國成為中國最重要的貿易和投資合作夥伴之一。中韓雙邊貿易額超過了韓美、韓日、韓歐貿易額的總和,每周往返於中韓之間的航班達800多個。中韓兩國是名副其實的戰略合作夥伴,雙邊關係邁入最好發展時期。現在兩國已經成立了中韓人文交流共同委員會,為擴大人文合作、增進人民感情提供了良好平臺。

  當前,中國人民正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韓國人民也在致力於開創「國民幸福時代」、創造「第二漢江奇蹟」的韓國夢。這種發展的交匯為中韓兩國加強合作提供了歷史性機遇。中韓都是亞洲重要國家,中韓兩國人民生於斯、長於斯。面對雙邊關係及國際和地區形勢的新發展新變化,中韓兩國應該成為實現共同發展的夥伴、致力地區和平的夥伴、攜手振興亞洲的夥伴、促進世界繁榮的夥伴,為中韓兩國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習近平在講話中引用「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去則傾」,旨在希望中韓兩國能夠以心相交,人民之間能夠心通意合,讓兩國人民走攜手出一條共建、共享、共贏之路。(來源:《習近平用典》)

溫馨提示:《聽老人言》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或有其它問題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網際網路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

相關焦點

  • 以勢交者,勢傾則絕;以利交者,利窮則散【寫材料用典】
    一、以勢交者,勢傾則絕;以利交者,利窮則散【例文】「勢利之交,難以經遠。」「以勢交者,勢傾則絕;以利交者,利窮則散。」(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3月18日在河南省蘭考縣委常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典出】出自〔隋〕王通《中說•禮樂篇》,子曰:「以勢交者,勢傾則絕;以利交者,利窮則散。故君子不與也。」。意思是,以權勢交友的,權勢逝去了,交情也隨之斷絕;以利益交友的,利益窮盡了,交情也隨之結束。【賞析】領導幹部如何交友?
  • 「以利相交,利盡則散」,君子與小人如何交朋友?
    鳳飛群鳥從以萬數,故以為朋黨字」,由此可見,古文當中將「朋」寫作「鳳」,類似鳳的形象。鳳飛翔時身後會有數以萬計的鳥群追隨,因此用鳳翔之形作為「朋黨」的「朋」字,以表示聚集之意。又因甲骨文中「月」字偏旁即為「貝」,朋是由兩個「貝」字組成,所以「朋」還代表著品行優良的人互相結交。
  • 「酒肉朋友」和「生死之交」的區別,就看這三種表現
    「酒肉朋友」和「生死之交」的區別,就看這三種表現文/無計讀書古語有言:「大丈夫處世,當交四海。」男子漢大丈夫,行走於這人世之間,就當廣結好友,不但可以讓自己擴大知名度,更可以靠著雄厚的人脈圈積累成功的優勢。
  • 金匱誦讀120丨嘔吐下利
    橘皮和胃氣,生薑散逆氣,氣行胃和,嘔噦與厥自已,未可便認陽虛而遽投溫補也。(二十三)胃虛而熱乘之,則作噦逆,橘皮、生薑,和胃散逆,竹茹除熱止嘔噦,人參、甘草、大棗益虛安中也。(二十四)六腑為陽,陽者主外,陽絕不通於外,為手足寒,陽不外通,則並而上行,為上氣腳縮也。五臟為陰,陰者主內,陰絕不守於內,則下利不禁,甚者不交於陽,而隧道痺閉,為手足不仁也。
  • 讀四書·論語丨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摘自:《論語·裡仁第四·第十六章》 原文: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朱子解讀:喻,猶曉也。義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
  • 《論語》求知|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注釋】(1)楊伯峻:君子、小人,這裡的「君子」、「小人」是指在位者,還是指有德者,還是兩者兼指日 ,孔子原意不得而知。《漢書 楊惲傳》「報孫會宗書」曾引董仲舒的話說工:「明明求仁義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意也;明明求財利常恐睏乏者,庶人之事也。」只能看作這一語的漢代經師的註解,不必過信。
  • 《人民的名義》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論語》裡仁篇有一句話:「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孔子說:「君子懂得的是義,小人懂得的是利。」《人民的名義》最值得回味的十大角色,讓你讀懂現實,過好一生!文所以載道也……文辭,藝也;道德,實也。——周敦頤《通書·文辭》文以載道,電視劇何嘗不是如此。
  • 金匱誦讀121丨下利
    然脈不弱而數,則陽之復者已過,陰寒雖解,而熱氣轉增,將更傷陰而圊膿血也。(三十)弦脈陰陽兩屬,若與發熱身汗並見,則弦亦陽也,與脈數有微熱汗出正同,故愈。按:上數條,皆是傷寒邪氣入裡之候,故或熱或渴,或汗出,或脈數,陽氣既復,邪氣得達則愈。若雜病溼熱下利之證,則發熱口渴脈數,均非美證。《內經》云:下利身熱者死。仲景云:下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
  • 文殊師利發願經
    身口意清淨 除滅諸垢穢一心恭敬禮 十方三世佛普賢願力故 悉睹見諸佛一一如來所 一切剎塵禮於一微塵中 見一切諸佛菩薩眾圍繞 法界塵亦然以眾妙音聲 宣揚諸最勝無量功德海 不可得窮盡以普賢行力 無上眾供具供養於十方 三世一切佛以妙香華鬘 種種諸伎樂一切妙莊嚴 普供養諸佛
  • 墨子思想中的和諧觀——」兼愛交利「
    墨子認為:「凡天下禍篡怨恨其所以者,以不相愛生也。人人都能這樣,墨子理想的社會就是「諸侯相愛則下野戰,家主相愛則不相篡,人與人相愛則不相賊,君臣相愛則惠忠,父子相愛則慈孝,兄弟相愛則和調。天下之人皆相愛,強不執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敖賤,詐不欺愚。凡天下禍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愛生也,是以仁者譽之。」
  • 336、夫六腑氣絕於外者,手足寒,上氣,腳縮;五臟氣絕於內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337、下利,脈沉弦者,下……339……
    手足寒,上氣,腳縮;五臟氣絕於內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       古人他是這麼個看法,認為六腑,行陽於體表,所以六腑氣絕了就無以溫體表,所以手足寒而腳縮,寒氣上逆,同時還發作上氣、嘔、噦這個情況。五臟是藏陰於內,如果五臟氣絕,就不足以養陰液,所以利不禁。陰液就不守了,就失去守了,厲害的話就手足不仁。這是說下利與髒氣是有關的,這是古人一種看法,大家做個參考。
  • 適者生存是利己,善者生存是利他
    中國文化思想裡,楊朱「拔一毛以利天下不為也」和墨子「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正是「利己」和「利他」兩個理念的代表。楊朱是春秋戰國時代的思想家,《列子·楊朱》篇裡,楊朱對弟子說:「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
  • 晉商精神:以義制利、以利弘義
    傅山和戴廷栻同為大學者袁繼成的學生,而戴廷和傅山又與顧炎武同為明清之際的碩學與名士。他們都有很高的學術名望和很大的社會影響,他們也同時都是晉商的謀劃者和支持者。傳山說:「何以聚人?日財。自然貧士難乎有聚矣家、國亦然。故諱言財者,自是一教化頭骨相耳,常貧賤傲語仁義之人大容易做也。」"傳山作為一名明朝的遺民,其對明朝之滅亡自然是痛徹肺腑的。
  • 《易經》屯卦詳解,君子以經綸
    震為雷,坎為雨,雷雨交加之象,故「雷雨之動滿盈」。乾坤之後,陰陽之氣開始相交,因此說「天造草昧」。初九,九五共濟時艱,故曰「宜建侯」。此時正是創業之初,不能貪圖安逸,因此戒以「不寧」。《大象》曰:雲雷,屯,君子以經綸。這裡為什麼不說雨而說雲呢?是因為在屯卦的時候,雲集於上,雷動於下,還沒有能形成雨,所以為屯。
  • 屯卦:初九,磐桓,利居貞,利建候.
    勿用有攸往,利建侯。象曰:屯,剛柔始交而難生。動乎險中,大亨貞。雷雨之動滿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寧。象曰:雲雷屯,君子以經綸。爻辭初九,磐桓,利居貞,利建候。它想前進不容易,它有一種壓抑感,有一種孤立無援的感覺,它的陽氣不足。所以它有些磐桓,徘徊不前,彷徨不安,原地轉圈。但又想前進,想有所作為。就像一個公司剛剛有了點起色就想走向市場,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
  • 《獵狐》「以利相交,利盡則散」,王柏林打爛的兩張好牌
    以利相交,利盡則散——唐洪相信大家有點迷糊,為什麼唐洪會偷偷的拿帳目上的30萬?看似漏洞百出,實則卻有深意。我們都知道,唐洪涉嫌涉嫌故意殺人罪,作為一個殺手,證據是最為致命的,他不會連這一點都不知道。這兩張好牌的打爛,也意味著王柏林的時日不多了!大家對此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