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
1、哈爾濱這個酒店的小龍蝦「自助餐」,超級解饞!
哈爾濱香格裡拉大酒店一層的「咖啡苑」自助餐廳恢復堂食營業以來,最受追捧的自助小龍蝦檔口簡直太受歡迎了。小龍蝦有三種口味,分別為十三香、麻辣與蒜蓉的,蝦子個頭大,口味足,每一口都是超級滿足。關鍵是扒蝦累了,還可以自助純正重慶火鍋,還有那麼多海鮮、牛排、甜點、水果、派送的肉串及各種驚喜,這個自助餐簡直太豐盛了。
2、哈爾濱男子失蹤一年後,屍體被採蘑菇的人發現!死因成謎……
直到今年8月15號,終於有人發現了他的父親。聽說是一個老太太在這採蘑菇發現的,對對對,我來的時候瞅著就像,但屍體也有些腐爛了,後來在他身上掏出來電話,還有鑰匙打火機什麼的,對對對。但對於父親的死亡原因吳國強又提出了質疑,主要是因為這個林帶溝跟其他林帶溝不同,這個更寬更深,而且裡面還有很多牛糞。吳國強父親失蹤一年,最終在充斥著牛糞的林帶溝裡發現了他的屍體,讓家人心痛不已。等刑偵刑技到現場以後,我們發現死者死亡時間太長了,沒有傷口排除他殺,這個我們確定不了,對還不清楚。至於現在這些牛糞,水泉村的勝書記說,確實是附近的一些養牛戶最近這一兩年傾倒的。由於死者時間太長了,公安機關也沒有明確死亡原因,現在還無法判斷他的死因,對於死者村裡已經及時組織下葬了,對家屬我們一定要多關心多照顧,保證家屬的生產生活,最大程度給予人文關懷。
3、香坊區黎明鎮農家書屋開展「美麗鄉村 科學種養」主題閱讀活動
近日,香坊區黎明鎮農家書屋開展了「美麗鄉村科學種養」主題閱讀活動。活動中,農家書屋管理員向前來參加活動的農民讀者介紹了有關各種農作物的實用技術書籍,讀者們通過查閱這些書籍,了解了農作物栽培以及管理防治的各種相關知識和種植經驗。書中的各種實用內容可以幫助農民讀者快速掌握選購良種、處理雜草、選擇化肥和防治病蟲害的方法。大家閱讀後,通過交流探討力求切實提升自己的種植科技含量。本次閱讀活動尤其受到了青年農民的喜愛。打造幸福美麗新農村,掌握科學種養知識,提高農作物產量,是每個農民都迫切想要實現的目標,香坊區黎明鎮農家書屋定期開展主題閱讀活動,指導農村讀者按自家生產、生活和個人愛好、需要有選擇地選書讀書,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努力保障讀者文化權益,讓農家書屋真正成為了群眾勞動生產的「加油站」和「信息庫」。
4、哈市香坊區首個垃圾分類體驗館起航 引領文明城市新時尚
——全國首個垃圾分類體驗館起航了。自此項工作啟動以來,移動體驗館深入安樂、香大、健康、通天、和平等街道所屬社區開展體驗活動訓24場次,近萬人參與。香坊區本著館外宣講、館內體驗的原則,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體驗館停留在廣場、社區,宣講團就在外圍發放垃圾分類《家庭生活垃圾分類指導手冊》和宣傳單、宣傳兜等,普及生活垃圾分類知識,解答日常垃圾分類中碰到的問題,鼓勵廣大家庭堅持做好垃圾分類。目前,宣講團已走入了健康、和平、安樂、通天、香大等街道,倡導廣大居民尤其是婦女群眾爭當垃圾源頭減量的先行者、文明風尚的宣傳者、美麗城市的建設者,積極帶動家庭成員參與到垃圾分類的活動當中,率先拉起垃圾分類的半邊天。——「四新」模式引領垃圾分類新時尚。香坊區在垃圾分類體驗環節,採用新形式、新理念、新載體、新體驗的「四新」模式,融入影音講解、模擬體驗、遊戲互動、分發宣傳材料等形式,吸引眾多居民代表參觀。在體驗館內為居民講解四色垃圾分類法以及四色垃圾的正確投放、垃圾袋的使用、垃圾桶的投放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分類小知識等。
5、哈爾濱新區平房片區創建「無證明辦事城區」
近日,哈爾濱新區平房片區出臺《創建「無證明辦事城區」實施方案》。到2020年9月底前,該區將實現辦事群眾和企業行政審批所需的證明材料50%以上通過網絡共享獲取,其餘通過證照、書面承諾等方式替代,無需申請人提供;到2021年2月底前,該區將全面推行電子證照、電子承諾、電子歸檔等,由政府部門出具的證明材料基本實現通過網絡共享獲取,全面建成「無證明辦事城區」。《方案》按照國家、省、市「減證便民」工作總體要求,全面梳理群眾和企業辦事的證明材料,形成辦事證明目錄清單,實現清單之外無證明;建立證明材料替代機制,通過網絡共享、告知承諾、網絡核驗等方式,替代群眾和企業在行政審批中提供證明材料,實現審批服務無證明;推進「無證明辦事」向企事業單位延伸,推動證明材料通過網絡共享獲取,縮減企事業單位服務過程中所需證明的數量,實現民企辦事無證明。同時,該區各審批部門還將圍繞保留的證明材料,建立電子證明共享機制,根據證明材料清單,搭建電子證照證明庫,通過數據共享實現證明材料的共享,利用電子證明取代紙質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