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有感:涼風有信,秋月無邊,一葉知節

2020-12-28 唄媽美學

不知不覺,立秋已至。進入了2020年的下半場,冬天也就不遠了。這一年的艱辛,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有些人永遠離開了我們,有些事再也沒有機會做,我們躊躇滿志卻又四處碰壁,看那白霜染白了雙鬢,時光帶走了青春。今日立秋有感,與朋友們共勉共進。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點上方,關注百家號:唄媽美學

立秋日,涼風有信送來「天涼好個秋」的預告。那薄如蟬翼的夏裝曾幫我們阻擋暑氣熱浪。起風了,風帶捲來了落葉,我想這就是最好的信物。我們的心不再感覺燥熱,早晨的霧氣和夜晚的寒露讓我們感覺到了季節微妙的變化。一場秋雨一場寒,我們從等風來到等雨來,如同萬物等待雨露均沾。出門記得帶傘,早晚記得防寒,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年紀大了,越來越重視節氣對身體的影響,也避免冷飲冰水對腸胃的刺激。

我已經忘記了有多久沒有看到這麼美的月亮。又要到七夕了,有情人終成眷屬是多少人的願望;中秋節還可以回家與父母親友相聚嗎?希望下半年大家平平安安生活,不要再受疫情的影響;這一年又要過去了,沒掙到幾個錢家庭支出如流水大概都是中年人的無奈,再不努力孩子連興趣班都上不起了……其實一個人對月小酌才會體驗到當下的心情,秋月無邊的意境便是自己的心如明月皎潔,用無邊的能量照亮前進的道路,即便在最黑暗的角落也不害怕,因為有那份夢想在。

一葉知秋,原來冥冥中早已有人告訴我們,夏天已經悄悄地離開。蟬唱歌的底氣不再那麼足,總是充滿滄桑的沙啞,然後逐漸銷聲匿跡。有時候我們不願意接受環境的變化和季節的變遷,就像我們對春天的無比思念,但春天早已離開了我們。寒來暑往是不變的規律,變化的是我們的心智。在時空的隧道中,我們不停地成長和變化,去適應當下的季節,儘管我們討厭冬天,但它依然不會停止前來的腳步。歡迎收藏本文。

立秋了,中秋離我們不遠了。對一塊月餅的期待,便是對家的眷戀,對時節的紀念,對自己的告白。小時候的夢想離我們越來越遠了,我們卻還想抓住夢想的尾巴,在這個秋天的開始,給自己種下希望,總有一天它會破土而出,它會長出我們期望的果實。錯過了盛夏的果實,我們還有秋天的稻田。今天立秋了,你有什麼感想?歡迎留言評論和轉發分享本文。

相關焦點

  • 二十四節氣|涼風有信 秋月無邊
    立秋是什麼?七月立秋,秋之言揫(同揪),縮之意,陰氣出地,始殺萬物,故以秋為節名。南北朝《三禮義宗》通俗講:古人認為,立秋時陰氣出關,大殺四方!立秋節氣那天,太使官在宮廷內大梧桐樹下高聲奏報:「秋天來了!」,說話間,梧桐葉子落下來一兩片,跟商量好了似的。立秋有三候。一候,涼風至。在北方,人們「立了秋,扇子丟」。
  • 詩詞:涼風有信,秋月無邊
    秋月之下的景色,仿佛有了一層「濾鏡」。秋天的洞庭湖泠泠水色和皎皎月光相互輝映,湖面風平浪靜,猶如自然、未經雕琢的一面銅鏡。從高樓遠遠眺望洞庭湖,澄澈的湖水在月光下閃閃發光,青山蒼翠如墨,好似白銀盤裡託著一枚青螺。
  •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
    本文有音樂,可調整音量再閱讀。涼風有信,秋月無邊。這句詞,源自於粵劇表演藝術家白駒榮的南音《客途秋恨》之中。於我而言,一直都不明白,為什麼老人家們都那麼喜愛這些傳統戲劇曲目,聽上去甚是文縐縐,但當仔細弄明白意思了,才發現原是悲戚戚,又酸溜溜的戲碼。
  •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 2020-08-22 06: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佳文共賞】 涼風有信
    文/杜輝        涼風有信張衛健飾演的韋小寶在劇中最經典的臺詞就是涼風有信,秋月無邊。因為自己是北方人,所以對普通話配音版的涼風有信感覺音律更好,當然這個是母語造成的先入為主感覺。網上片段很多,大家可以自己搜下,補習一下(此劇演員陣容強大,值得一看。當然改編幅度也較大,但不失為不錯的消遣喜劇)。       張衛健演藝風格中那種玩世不恭、放蕩不羈的風格特質,配上韋小寶這一角色,賦予了角色特有的性格和風格。
  • 立秋|涼風有信,一葉知秋
    立秋 · 一葉落而天下知秋立秋至,涼風起,一葉梧桐應時落地,一聲「秋來了」,驚動了世間萬物。即便暑氣未消,秋都會如約而至,像無形的手將天地轉換,就等著蛩聲漸起,寒蟬低唱;坐著看雲捲雲舒,天高氣爽。立秋,是酷夏後的一聲吶喊:天涼好個秋!
  • 「佳文共賞」 涼風有信
    文/杜輝 涼風有信,原本是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名曲《客途秋恨》的開頭詞,其實到現在已經少人知曉。張衛健飾演的韋小寶在劇中最經典的臺詞就是涼風有信,秋月無邊。因為自己是北方人,所以對普通話配音版的涼風有信感覺音律更好,當然這個是母語造成的先入為主感覺。網上片段很多,大家可以自己搜下,補習一下(此劇演員陣容強大,值得一看。當然改編幅度也較大,但不失為不錯的消遣喜劇)。 張衛健演藝風格中那種玩世不恭、放蕩不羈的風格特質,配上韋小寶這一角色,賦予了角色特有的性格和風格。
  •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接下張衛健的這句臺詞,你已經暴露年齡了
    張衛健與林志穎 走紅之後,張衛健籤約鄭則仕的公司,開始拍攝電影,1992年到1995年,張衛健接戲不斷,風頭強勁,甚至當年的四大天王都為張衛健做過配角,但效果卻平平,很多人都說,當年王晶力捧張衛健,目的是為了代替周星馳,但最終發現「周星馳這樣的天才只能有一個
  •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霸屏童年自帶BGM的男神,帥到掉渣
    這些角色哪個不是有無數版本的,前有男神級的版本,張衛健的版本不說超越經典,但是也演出了「張衛健」版濃重的個人特色。在2000~2007年裡,他就是完全霸屏般的存在,拍什麼火什麼,張衛健的戲一上,收視完全不用擔心。被譽為「電視界的周星馳」。那時候的和他合作的女主大多都是張庭,王豔,蔣勤勤,李冰冰,胡靜等人。
  • 涼風有信,處暑來臨
    「一場秋雨一場涼」,過了處暑,就意味著氣溫開始明顯地下降,涼風起天末,君子以如何?不如學學陶縣令,喝喝酒,採採花,亦或模仿林和靖,放鶴歸去,一葉扁舟便可漫遊江渚,待黃昏暮色布滿天,月色暈暈方才歸來。雖如此,卻是做隱士卻做得名氣大增之士。
  • 今日立秋:涼風有信 祝君秋安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幹支歷未月的結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時間在農曆每年七月初一前後(公曆8月7-9日之間)。暑去涼來,意味著秋天的開始。初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說的是立秋過後,颳風時人們會感覺涼爽,此時的風已不同於暑天中的熱風,大地上早晨也會有霧氣產生,並且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燦爛的陽光依舊,熾熱的大地如常,時而出現的大雨,卻在慢慢奏響,與夏告別的旋律。
  • 毛 尖|涼風秋月:許鞍華電影中的風景和中國勢能
    毛 尖「涼風有信秋月無邊,思嬌情緒好比度日如年,小生繆姓蓮仙字,為憶多情妓女麥氏秋娟……」電影《胭脂扣》(1987)用一段《客途秋恨》引入十二少和如花的相遇,基本不用再費筆墨交代人物關係,因為《客途秋恨》是大家耳熟能詳的。
  • 涼風有信 萬物驚秋
    立秋,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也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涼風有信,一葉知秋」,夏天還沒離開,秋天就這樣急匆匆地走來。 立秋三候 一候涼風至 二候白露生 三候寒蟬鳴
  • 11月中旬,涼風有訊,秋月無邊,4星座喜提真愛,餘生真摯不拋棄
    巨蟹座巨蟹座的人不想處女座一樣,他們一旦碰到自己喜歡的人,一定會積極的出手,巨蟹座也沒有處女座的有那麼多的想法,巨蟹座真衝動起來會毫不猶豫的和對方在一起,如果單身的巨蟹座還沒有碰到自己中意的人,那在11月中旬巨蟹座會碰到自己怦然心動的人,兩個人會浪漫的相遇
  • 涼風有信 一葉知秋
    立秋之日涼風至 清商時序 萬物收斂 暑去涼來 白露晨起 從這一天開始,天高氣爽,月明風清,晝夜溫差開始明顯,但白天仍然很熱,故有「秋老虎」之說,所以我們也把立秋到秋分這段日子稱為「長夏」。
  • 今日立秋|炎氣威將盡,涼風勢有頭
    立秋一般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從文字角度來看,"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穀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氣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立秋(節氣)以後,秋後下一次雨涼快一次,因而有「一場秋雨一場寒」的說法。東漢崔 《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颼颼;夜立秋,熱到頭。」 我國古代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
  • 立秋|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這是鄭警蜀黍的原創微信作品今日立秋,涼風至,白露生,寒蟬鳴...關於問候: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秋天是多愁善感的,面對蕭殺的落葉,滿地的黃花,思緒縹緲,昨夜一陣瓢潑雨後,收到友人問候:「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 立秋至,涼風起,再見夏天,你好秋天
    今日立秋立秋,作為秋天的起點,意味著降雨、風暴、溼度等,處於一年中的轉折點,趨於下降或減少。在這個立秋時節,讓我們共同展望一下那秋天裡的兩大特色。秋高氣爽的天氣進入秋天以後,好像是進入了另外的一種環境。藍藍的天空中,常常會飄著幾朵白雲。吹來的風,也不像夏天時那樣的炎熱;降下的雨,也沒有雨季時那樣的迅猛。不冷不熱的天氣裡,是最適合郊遊的。此時,約幾個好友,或一人獨行,換一身輕裝,變一個心情,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 涼風有信,秋意無邊:葉的離去,是因為風的追求,還是樹的不挽留
    每一片飄然而落的葉子都有一段故事,在故事的最後終是一場告別。在回歸大地的那一刻,再多的眷戀也都將釋然。「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無邊落木蕭蕭下」的浪漫壯闊,是葉子對樹的隆重告別,最後的翩翩風姿獻予世界;「霜葉紅於二月花」的楓葉,火紅的顏色如同一片摯愛之心,用生命最華美的心血,裝點它眷戀的枝頭。天高雲淡,水清山遠,楓葉紅、霜露白,秋是一位天生的詩人,處處皆成詩意!
  • 立秋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季節,當北鬥星鬥柄指向西南,太陽到達黃經135°,時間在每年公曆8月7-9日之間時,為立秋節氣。上古時代以鬥柄指向確定季節交替,北鬥七星循環旋轉,這鬥轉星移,與季節變換有密切關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七月節,立字解見秋(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