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四月見底,五月初露鋒芒,復工開學還未完全,又迎來了5.1的假期;對於小長假大多數人選擇出遊,購物、品嘗美食利用假期舒緩情緒,讓自己疲憊的身心得以放鬆,不過每一個節日都有它獨特的內涵,大家知道勞動節的來源以及內涵深義嘛?2020年3月20日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強全國大中小學生實施勞動教育的意見》目的是什麼呢?今天一起跟著小JO走進勞動大講堂吧:
一、了解什麼是5'1勞動節的來源
二、國務院3月份發布的全國大中小學生實施勞動教育政策解讀
三、勞動教育的意義
五一勞動節
May Day
五一勞動節的來源:帶你走進勞動節的本質
國際勞動節又稱「五一國際勞動節」、「國際示威遊行日」(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或者May Day)
在1886年5月1日美國芝加哥城216816名工人為爭取實行八小時工作制而舉行大罷工;經過艱苦的鬥爭,終於獲得了勝利。為紀念這次偉大的工人運動,1889年7月,在恩格斯組織召開的第二國際成立大會上宣布將每年的五月一日定為國際勞動節。
工人罷工中流行著一首「八小時之歌」,歌中唱到:「我們要把世界變個樣,我們厭倦了白白的辛勞,光得到僅能餬口的工餉,從沒有時間讓我們去思考。我們要聞聞花香,我們要曬曬太陽,我們相信:上帝只允許八小時工作制。我們從船塢、車間、工廠,召集了我們的隊伍,爭取八小時工作、八小時休息、八小時歸自己!」
我們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的本質是保障勞動者的各種合法權益不受到侵犯,尤其是保護八小時工作制不受侵犯。
這一節日,將永遠伴隨著全世界勞動者,他們通過鬥爭、用頑強、英勇不屈的奮鬥精神,爭取到了自己的合法權益,是人類文明、民主的歷史性進步。
中國中央人民政府於1949年12月做出決定,將5月1日確定為勞動節,1989年後,國務院基本每5年表彰一次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
國務院發布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生勞動教育的意見
了解勞動教育的內涵
2016年4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在安徽合肥主持召開知識分子、勞動模範、青年代表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依靠知識,必須靠勞動,必須依靠廣大青年。習主席強調,勞動是一切成功的必經之路。(來源:光明網2016-05-02)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生勞動教育的意見。意見為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從充分認識新時代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對加強勞動教育的新要求,全面構建體現時代特徵的勞動教育體系,廣泛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活動,著力提升勞動教育支撐保障能力,切實加強勞動教育的組織實施五個方面做出概括性指導意見。
如何理解勞動教育
2019年高考語文全國一卷,將勞動教育作為作文題目,倡議大家「熱愛勞動」,今年國務院將勞動教育提上全國大中小學生日程;這個真的值得我們大家來探討,深思。
勞動教育指導思想提到:立德樹人,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德智體美勞要五育並舉,知行合一行程正確的三觀;
勞動教育這次是面向所有教育對象的普通教育,注重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觀念、提升基本勞動能力、養成熱愛勞動習慣和良好的勞動品質。
實施勞動教育重點是:在系統的文化知識學習之外,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讓血色和功能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鍊、磨練意志、培養學生正確勞動價值觀和良好勞動品質。
勞動教育的內涵:
1、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勞動教育不等於一般性活動、實踐等,勞動教育要義在於通過勞動培育受教育者全面人格;
2、勞動價值觀
勞動教育不等於具體勞動技術學習,勞動教育當然包括勞動技術的學習,但,勞動教育的核心目標應當是勞動價值觀的培育。
3、從單一到整合
重視社會勞動形態的變化,走向整合性的實踐路徑,重視勞動教育與其他學科課程知識的有機結合,構建起整合性的勞動教育實踐體系。
(勞動教育的內涵在實踐中不斷改變著)
或許我們理解的勞動實踐課程是這樣的:
然而實際意義上的勞動教育不是單一的,一起走進我們的一個案例來帶大家進一步理解吧:
案例--:小小物流員(短線實踐項目設計)
案例:小小物流員
1.任務一:給小夥伴快遞一件禮物
體會:勞動價值的認同
2.任務二:
人工分揀,根據任務在一定的時間內找出制訂的快遞
深度體驗,發現解決問題
本質:讓學習真實的發生---勞動教育真正落地
(部分內涵分析來自山西省教育廳關工委研學旅行專家組委會 任鳳英講座分享意見)
勞動教育的意義:改變從事件中來
你不需要很厲害才開始做,
而是你開始做了才會變得很厲害
-----沈旎
勞動教育回歸校園又怎樣的現實意義呢?
我國自古以來就崇尚勞動,商周時期就設立了「勞動節」,每年農曆的二月初二,唐朝以來都要「御駕親耕」,百姓也要在這天開始下田耕作。
近代以來,更是設立了「五一國際勞動節」;是勞動推進了社會的發展進步,我國民間一直重視勞動素養的傳統。勞動也是我們人類的本質活動。
近幾年來,勞動教育逐漸銷聲匿跡,德智體美勞逐漸北德智體所替代。許多家長不捨得讓孩子參加勞動,片面地要求學習,發展「特長」,不願意讓學生參加勞動給,以免影響學習,而學生則不甘於勞動,覺得太苦太累,想著將來輕鬆獲取成果。
勞動教育的缺乏,勞動教育地確實,導致學生不會勞動、輕視勞動,也不珍惜勞動成果。
所以勞動教育的回歸非常有必要。
一、勞動能夠升華情感,可以培養學生奮鬥精神,意志培養。
學生參加勞動,不僅可以通過勞動促進智力的提高,還可以培養孩子樸素、勤勞的美德。勞動人民是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務的創造者,他們通過辛勤的勞動創造自己的價值,熱愛勞動並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值得大家尊重;
土地裡刨食的農民不會把糧食隨手扔掉,孩子自己洗的衣服穿起來也會格外在意;通過自己動手獲得的都會格外珍惜;勞動使得學生們逐漸樹立起熱愛勞動、熱愛尊重勞動人民,並熱愛生活懂得珍惜;
勞動教育的價值遠不止於發育大腦,養成獨立自主的生活習慣,能夠照顧自己和他人,未來養活自己這一些都是通過勞動素養的培育達成的,勞動習慣的形成也是意志形成的過程。勞動是學生全面發展不可缺少的一面,是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家庭中的基本勞動教育,對於孩子良好品德的行程,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對家庭、對家人富有責任心,提高自己生活自理能力等都有重大的意義,培養孩子樸素、勤勞的美德,逐漸讓他在勞動中體會,自己也可以通過勞動獲得精神財富還能獲得物質財富。從而熱愛勞動、熱愛勞動果實並且熱愛生活。
二、勞動提升技能,可以提高學生實踐技能、創造能力
勞動教育教會學生基本的勞動技能,在勞動中掌握基本的規律和常識;綜合實踐課堂,推動教育和勞動相結合,在勞動中學會動腦思考、滲透技能概念、培養學生益智動腦、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在於更好的培養創新能力高、專業技能過硬的新型創造性勞動者。
三、勞動促進公平,可以提升學生成長體驗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我們要使學生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時代儘量多和成年人一起勞動,對成年人來說,勞動是一種幸福和享受,共同感受勞動的快樂是自我教育的第一步。」當孩子們學會自己照顧自己,他的內心會流溢著自豪和歡樂,會感到生活的美好和做人的尊嚴,因為這是他的勞動所得。
通過勞動,學生無形之中就會形成一種公平的氛圍,在勞動中人人都可以親自動手實踐。
其實,勞動教育不是一個人或者某一個機構能夠獨立完成的,真正的勞動教育應該要多方共同開展。
最後:
在勞動節來臨之際祝願大家勞動節快樂,從這個勞動節開始幫助家人一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享受勞動帶給我們的充實與快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