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道大廚改良菜,稍作修改後,馬上成了暢銷菜

2021-02-17 廚師精英聯盟

 提示:點上面廚師精英聯盟關注看更多

改良菜,顧名思義,就是根據餐廳定位、客戶口味、時代需求、人群飲食習慣,在傳統菜品的基礎上,對菜品做法進行修改,以求讓菜品更加完美或者更適合餐廳客戶的需求。

而在這個過程中,一些大廚對菜品的改良,就做得十分好,有的甚至修改做法後,馬上就成為了暢銷菜品。


來源:大廚微閱讀 |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這道菜是張大師的代表作品,它從白菜卷改良而來,傳統做法是用白菜包肉餡,裹成捲兒蒸熟,而張大師將其改為釀入兩層餡料的圓形白菜餅,蒸熟後切成三角形擺盤,有稜有角,造型頗具張力。

他還結合膠東特色,在純肉餡的基礎上增加了蝦茸餡、扇貝茸餡、肉餡+扇貝茸餡,極具漁家特色。此菜成本為15元,售價68元,是一道毛利超高的手工菜。

製作流程:

1、扇貝淨肉500克剁成細茸,加蛋清3個、蔥姜水30克、鹽20克、味精10克、熟花生油10克攪拌均勻,順同一方向打上勁。

2、白菜嫩葉10片放入油鹽水中焯一下,撈出入清水過涼,擠幹水分。將白菜葉平鋪在案板上,切掉底部3/4的白菜幫,用刀背在剩餘較硬的白菜幫處砸幾下、切斷筋脈。

3、取一個圓形盤,將六片白菜葉鋪滿圓盤四周,中間再鋪上一片白菜葉,起到「兜底」作用,撒少許鹽、味精入底味,放扇貝茸80克抹平,蓋上三片白菜葉,再抹一層扇貝茸,將四周多出的白菜葉向內摺疊,包成一個圓形的白菜餅,用刀刃壓出4個摺痕,使其更緊緻,入蒸櫃蒸15分鐘,取出後改刀成三角塊,擺入盤中。

4、鍋入蒸汁,添適量雞湯,調入少許鹽、雞汁補味燒開,勾薄芡後起鍋澆在白菜上即可走菜。

這道菜是福山經典扒魚福的改良版,李師傅將主料由牙片魚肉改為貝丁,從口感上來講,貝丁比魚肉更加鮮嫩,成菜口味更好;從製作難度上來講,貝丁粘性不如魚肉大,操作更為複雜。李峰說:「如此一來,更能體現這道菜的身份與價值,也彰顯了膠東大廚制料子的精湛技藝,因此特別受顧客的歡迎。」蔥姜水(蔥薑片半斤加一斤清水抓捏出味,濾掉料渣即得蔥姜水)150克,牛奶100克,蛋清2個,鹽20克,味精10克,豬大油20克,蔥姜油20克。1、鮮貝丁去筋(貝殼生物在張合時都會有一條類似肌肉的連接物,口感比較哏,需要摘除),清洗乾淨後吸乾水分。2、鮮貝丁入牛奶,邊攪打邊倒入蔥姜水,絞成糊後加鹽、味精繼續打1分鐘左右至上勁、粘稠,加入蛋清繼續攪2分鐘至成鮮奶油一般的細糊,淋入豬大油、蔥姜油攪勻。3、用手抓起鮮貝糊從虎口擠出,用勺子舀成橄欖形,下入涼水鍋中,小火汆至貝福全部浮起後撈出(若貝福沒浮起,則證明沒打上勁,菜品也就失敗了)。4、鍋留底油燒熱,添入清湯150克,調適量鹽、味精,加入貝福,轉小火煨至入味,勾芡、淋明油後出鍋裝入墊菜心的盤中即可上桌。

1、一定要選原漿貝丁,即沒摻過水的新鮮貨,否則很難打上勁,而且鮮味不足。

2、若用保鮮貝丁,則注意不要入水化凍,這是因為海鮮遇淡水會吸收大量水分,鮮度大打折扣。4、添加牛奶,不僅可以讓貝福更加潔白,還能增加鮮嫩度。

這道菜改良自經典湘菜「黃燜鱔魚」,在燜制時加入鮮脆、酸爽的菜生子,去腥解膩的同時締造出令人垂涎三尺的湘式酸辣。

原料:

筆管鱔300克、黃瓜150克、菜生子100克。

調料:

豬油100克、高湯50克、剁辣椒20克、黃貢椒15克、蔥薑末10克、鹽5克、蠔油3克、醬油3克、雞精2克、味精2克、胡椒粉2克。

製作流程:

1、鱔魚宰殺治淨,改刀成長3釐米的鱔片;黃瓜改刀成條;菜生子切段,入沸水飛水待用。

2、鍋入豬油燒至七成熱,下入鱔片,中火煸至表皮起泡、邊角略卷,點少許白酒,下入剁辣椒、黃貢椒、蔥薑末煸炒出香;烹入高湯,大火燒開後改中火煮2分鐘,再下黃瓜條和菜生子段,調入鹽、蠔油、醬油、雞精、味精、胡椒粉翻炒均勻,加蓋轉小火燜1分鐘起鍋即可。

菜生子大致做法:

大白菜擇去外層的大葉、老幫,洗淨後用90℃的熱水燙一下,攥幹水分,然後抹勻食鹽,放在通風處暴曬2-3天,此時水分接近完全蒸發,將其均勻地碼在罈子裡,密封后於陰涼處靜置半個月即成。

製作關鍵:

1、炒鱔魚的油溫以七成為宜,太低「逼」不出鱔魚的血腥味,太高則容易將帶血的鱔魚炒黑。

2、黃瓜和菜生子不能下得太早,略微燜制即可,否則影響色澤和口感。

此菜名稱雖為老式鍋包肉,卻有諸多新亮點,自推出以來,吸引了眾多食客,單店日銷量過百份。

亮點一:兩種澱粉調糊,口感更酥脆。

傳統做法中,鍋包肉外面的那層水粉糊是用玉米澱粉、清水加色拉油調製而成。玉米澱粉具有顆粒小、顏色白的優點,炸制出的鍋包肉口感細膩,能隱隱看到肉片的顏色,但其吸水性不夠強,因此烹完汁的鍋包肉長時間放置之後口感會變軟。

如何解決?摻上少許地瓜澱粉!它具有顆粒大、吸水性強、膨脹係數高的特點,這帶來兩個好處:其一,能吸收烹汁中的少量水分,保持鍋包肉酥脆的口感;其二,炸制以後,澱粉顆粒的間隙變大,吃起來更鬆脆,略帶沙沙的口感。

亮點二:炸制時要反覆闖油。

傳統鍋包肉只需在八成熱油中復炸一次即可,而更換新糊以後,至少需復炸3次,把肉片反覆撈起、入油,再撈起、再入油,充分將地瓜澱粉吸入的水分炸幹,才能使酥脆的口感保持得更久。

亮點三:炸烹汁提前兌制,味道更柔和。

一般來講,製作此菜用到的炸烹汁現做現兌,而這裡卻將其提前批量兌好。如此操作可使糖、醋有時間充分融合,成菜口味更柔和,另外,也節省了烹製時間,提高了出菜速度,使出品更加穩定。

製作流程:

1、將豬裡脊肉切成寬約3釐米、長約6釐米的片備用。

2、肉片入碗中,加鹽、料酒少許,充分拌勻。

3、把肉片放入調好的澱粉糊(玉米澱粉與地瓜澱粉各一半)中,倒入豆油,拌開後使肉片表面掛滿澱粉糊。

4、兌料汁:碗內倒入白醋、生抽、橙汁、料酒,加鹽、白糖少許,攪拌均勻即可。

5、將掛好糊的肉片入八成熱油中,把肉片撈起、入油,再撈起、再入油,復炸3遍以上後撈出備用。

6、鍋入底油,烹入兌好的料汁,大火熬開,下入蔥、姜、蒜片、炸好的肉片,快速翻勻,淋明油,出鍋走菜即可。

此菜根據四川名菜「油淋雞」改良而來,選用仔雞入菜,經過醃、蒸、炸三步制熟,最後斬塊、裝盤,澆入提前調好的鮮椒料汁,雞皮脆香、雞肉細嫩、料汁鮮辣,是道極美味的熱拌菜餚。

批量預製:

1、仔公雞(重約1斤/只)宰殺治淨,斬掉爪子,從脖與胸的連接處開口,扯掉喉管,再從屁股開口掏淨內臟,衝去血水,納盆加鹽、蔥段、姜塊(拍破)、料酒,不斷揉搓表皮和腹腔,使其充分去腥、入味。

2、醃好的仔雞放入託盤,大火蒸20分鐘,取出晾涼備用。

走菜流程:

1、取一隻仔公雞,表面無需拍粉,直接下入七成熱油炸至外皮金黃酥脆,撈出瀝油斬塊,擺入盤中拼回原形。

2、鮮紅小米辣圈、青二荊條辣椒圈各30克、香蔥碎、香菜碎各15克、薑末、蒜茸各10克納盆,加蒸魚豉油、東古一品鮮醬油各15克、鹽、紅油(帶底部料渣)各10克、糖8克、味精7克、香醋5克攪勻,倒在雞塊上即可走菜。

該菜根據傳統川菜「犀浦鰱魚」改良而來。「犀浦」是成都市郫縣下屬的一個鎮,當地有一間名叫「三合居」的包席飯店,聘請廚師曾元思和他的兩個徒弟謝浚成、周德盛掌灶,師徒三人都善於烹製「紅燒鰱魚」,以大量蒜瓣、泡椒為輔料,加豆瓣、鮮湯燒制,而最妙的是,魚肉出鍋前要澆入醪糟,成菜色鮮、肉嫩、味美,回口略帶酒香和甜味。

蔣學雲大師借鑑這種燒鰱魚的手法,用魚泡椒段、羅漢筍燒制田雞,成菜顏色紅亮、口感細嫩,是一道重口味家常菜。

製作流程:

1、田雞宰殺治淨,斬去頭、爪,去淨皮和內臟,約得淨肉500克,納盆加鹽、雞粉、料酒抓勻入味,再放蛋清漿抓勻,下入三成熱油滑散。

2、羅漢筍100克斜刀切成段,洗淨瀝乾,與蒜瓣60克一同拉油備用。

3、鍋入底油燒至五成熱,放郫縣豆瓣醬15克炒香,下入蔥段10克、紅泡椒段20克,倒入羅漢筍段、蒜瓣,加鮮湯350克,調入料酒8克、醬油5克、鹽3克、味精、白胡椒粉各2克,放田雞塊中火燒3分鐘,撒蒜苗段10克,勾薄芡,澆入醪糟15克翻勻即可出鍋。

生敲是南京的傳統地方菜,已流傳了300餘年,其原料為大個的黃鱔。而之所以叫「生敲」,是因為在鱔魚活殺去骨後,要用木棒敲擊鱔片,使其肉質鬆散,故而得名。

這道生敲的特別之處,是在保留傳統做法的基礎上,為其增加了四種墊底輔料供食客選擇,其中小肉圓是油炸過的,牛筋、牛腱是滷熟的,而最特別的,則是這個看似普通的豆乾——千張先晾曬至乾脆,再經過油炸、水煮兩步,口感變得筋道有韌勁。

由於太受歡迎,這款豆乾從生敲的輔料,搖身一變成為主料,做成紅燒菜或乾鍋佳餚。

鱔魚初加工:

1、選用每條重0.8-1斤的大黃鱔20斤宰殺治淨,去掉頭、尾,將身子從背部縱向劃開,注意保持腹部相連,去骨後略微衝水,魚皮朝下擺在案板上,用擀麵杖不斷敲擊鱔魚使其肉質鬆散,在肉麵打上深至3/4的十字刀,每隔8釐米切斷備用。

2、鍋入寬油燒至六成熱,下入鱔魚段炸至顏色金黃、捲曲成「麻花」狀時撈出瀝油備用。

3、鍋入底油燒至五成熱,下入五花肉片500克、蒜瓣、薑片各150克、香蔥段100克、八角5個煸炒出香,待肉片油脂溢出,添二湯25斤,放鱔片,加老抽60克、糖35克以及適量鹽、雞粉小火燉2小時,每12段鱔片及5片五花肉為一份分裝入小砂煲,澆入瀝去渣滓的原湯浸泡待用。

豆乾初加工:

千張(市場上賣的千張分薄厚兩種,薄千張曬制後一碰即碎,入菜效果不好,因此要選擇質地厚的千張)改刀成長30釐米、寬5釐米的片,串入鐵籤掛在通風處吹2天至脆,取回後先入六成熱油炸6-8秒,撈出瀝乾油分,再下入沸水中保持似開非開狀小火煮5分鐘,撈出瀝乾備用。這樣處理後的千張,吃起來有嚼勁,煮時更易吸味。

走菜流程:

取一個裝有鱔段的砂煲,從邊緣處將豆乾100克塞入底部,放在煲仔爐小火加熱3分鐘,頂端點綴提前過油的蒜苗、紅椒段各10克即可走菜。

技術關鍵:

燉鱔魚時加少許五花肉片,可增加成菜的油潤香氣,但肉片的量無需太多,否則口感過膩。

傳統湘菜乾鍋肥腸口味太辣,每天最多售出十幾份,因此急需改良。肥腸含有豐富的脂肪,將其做成湯菜後,油脂充分融入湯中,喝起來很香濃;手法上採用的也是高壓,將肥腸的口感由原本的「有嚼勁」變成了「鮮嫩」,一經推出點擊率暴增。

製作流程:

1、黃豆100克洗淨,提前放入清水中浸泡一夜。

2、肥腸400克洗淨切成2釐米長的段,加鹽10克、醋5克揉搓去除異味,再次衝洗乾淨,飛水後放入高壓鍋備用。

3、鍋入菜籽油20克燒至五成熱,下入蔥薑片各5克炒香,衝入高湯1500克,調入鹽15克、雞汁10克、雞精5克、胡椒粉2克,倒入高壓鍋中,加泡發好的黃豆、生薑一塊(拍散)、紅棗15克、蔥節10克、桂皮1塊、八角1枚,上汽後中火壓制12分鐘,散汽後撒香菜、蒜苗即可上桌。

製作關鍵:

—— END 喜歡就點

進來都是精英

誠邀您加入廚師精英萬人群聊

掃掃加入(廚師學習交流群)廚師大家庭歡迎你!

相關焦點

  • 八道大廚改良菜品,經改良後,點擊率暴增!
    改良菜,顧名思義,就是根據餐廳定位、客戶口味、時代需求、人群飲食習慣,在傳統菜品的基礎上,對菜品做法進行修改,以求讓菜品更加完美或者更適合餐廳客戶的需求
  • 這些菜只是改良了一下,就比以前賣得更好了!
    而在這個過程中,一些大廚對菜品的改良,就做得十分好,有的甚至修改做法後,馬上就成為了暢銷菜品。來源:大廚微閱讀 | 公眾號:zgdc666666編輯:陳長芳 商祖昂 扈建瑩 於曉晴 孫曉夢(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這道菜改良自湖南的「小炒黃牛肉」,配料中加入了大量香菜和小米辣,而其最特別之處在於「刀法」:先將牛肉切片,再用刀背狠砸幾下,斬斷牛肉的筋膜後加料醃製
  • 八道大廚改良菜品,總有一款適合你的餐廳!
    只要你是廚師,你想要在廚藝方面更加精進,請務必點擊上方藍色字體加入我們↑↑↑廚師行業人才輩出,如果你不努力,或許就會被努力的人超過,堅持看一年我們的菜單內容,我們給你保證,漲工資絕不是夢想,只要你經常把在我們平臺看到的菜,在工作中多練習,一定會得到很大的提升!廚師是一個做到老學到老的職業,讓我們共同努力,鍛鍊技能,磨礪廚藝,成為高薪大廚!每天都有好菜學習哦!
  • 這些家常菜經改良後,非常好吃!最後一道特別下飯!
    只要你是廚師,你想要在廚藝方面更加精進,請務必點擊上方藍色字體加入我們↑↑↑廚師行業人才輩出,如果你不努力,或許就會被努力的人超過,堅持看一年我們的菜單內容,我們給你保證,漲工資絕不是夢想,只要你經常把在我們平臺看到的菜,在工作中多練習,一定會得到很大的提升!廚師是一個做到老學到老的職業,讓我們共同努力,鍛鍊技能,磨礪廚藝,成為高薪大廚!每天都有好菜學習哦!
  • 耿彪大廚為羊奶打call 把高檔「國宴菜」帶回家
    ,自己做一款「國宴級」的宮廷羊奶月餅,把「國宴菜」搬回自家宴席上。這次雙節,他作為羊奶美食推薦官,會通過線上教學製作宮廷羊奶月餅,讓我們直接把「國宴菜」搬到自家廚房,既營養健康,又富有節日味兒。必須要說的是,這位大廚還曾擔任G20峰會、APEC會議、一帶一路、中非論壇會議等大型峰會及論壇的主廚,因此,做這款月餅送給家人,四捨五入就是讓他們受到了國賓級待遇~
  • 6.6折吃八道招牌菜 !武林路上新開的創意融合菜餐廳 !很多吃貨都成了回頭客 ~
    6月18日 - 6月27日,八道招牌菜 6.6 折原價 58元 的【脆皮牛腩】僅需 越秀 · 浙裡 | 八道菜是一家  創意融合菜餐廳 開在人聲鼎沸的武林路,地理位置優越雖然只賣29道菜,卻吸引了超多食客來打卡其中八道招牌菜更是老闆的匠心之作
  • 金百萬菜品暢銷揭秘:細分明星菜、金牛菜、問題菜、瘦狗菜!
    明星菜:暢銷、利潤高 這類菜品很暢銷且利潤高,是吸引客源的籌碼,也是菜單上比較有代表性的菜品:如宮保雞丁、魚香肉絲、鵝肝醬幹撈粉絲等。2、必要時放棄 對於低利潤卻非常暢銷的金牛菜,必要時也可採取「放棄」策略,取消這類菜,因為它們盈利水平低下,會影響了其他盈利水平較高菜品的銷售,使整個菜單的盈利能力下降。如:梅乾菜燒肘花的市場佔有率為30%,而只有10%的顧客認為它很實惠,其實此菜利潤很低。
  • 賣瘋了的八道新菜,老菜新做,太有創意了
    很多餐廳都有特別暢銷的菜品,不管精美的還是平庸的,高檔的還是低成本的,一道菜能熱賣,說明這道菜受到了眾多食客的歡迎。
  • 【菜品】七道由老菜創意改良後的熱銷菜品
    製作方法 1.將肥牛200克切成綠豆大小的丁;馬蹄50克切小丁,泡好的筒筒筍30克,切小丁。2.把切好的肥牛順時針攪拌上勁,加蔥姜水20克、馬蹄丁50克、筒筒筍丁30克、鹽10克、味精5克、胡椒粉4克、老抽8克、芝麻油3克,攪拌均勻成油麵筋的餡料。3.油麵筋用食指戳個洞,每個塞入調好味的餡料20克,放蒸鍋裡大火蒸15分鐘,蒸好後的原湯留著。
  • 六道改良創新菜,滿足客人的喜新厭舊
    此菜根據家常菜品清炒山藥改良而來,五花肉的加入增加了菜品的肉香,讓菜品成菜後香氣更濃,口感更脆,精緻的擺盤讓菜品春意盎然、色香味俱佳。主料:鐵棍山藥500克。技術關鍵:鮮梅豆放入五成熱中滑油時,顏色變綠後需要立即快速撈出,以保證梅豆脆爽的口感。藕然遇見
  • 圖解八道改良菜品,
    這道菜在傳統做法上做了改良,藕盒改成雙夾刀片,分別釀入葷素兩種餡料,上桌後一咬兩個味兒,非常好吃。製作流程:1.蓮藕去皮洗淨,改成雙夾刀片備用。取11個雙夾刀藕片,一層中釀入調好的肉餡25克,另一層中加入調好的韭菜雞蛋餡25克,做成雙味藕盒。
  • 新店福利 | 武林路上竟然開了一家創意融合菜餐廳 !只賣29道菜 !吃過的幾乎都成了回頭客 ~
    6月17日 - 6月27日,八道招牌菜 6.6 折原價 58元 的【脆皮牛腩】僅需 越秀 · 浙裡 | 八道菜是一家  創意融合菜餐廳 開在人聲鼎沸的武林路,地理位置優越雖然只賣29道菜,卻吸引了超多食客來打卡其中八道招牌菜更是老闆的匠心之作
  • 圖解八道改良菜品
    這道菜在傳統做法上做了改良,藕盒改成雙夾刀片,分別釀入葷素兩種餡料,上桌後一咬兩個味兒,非常好吃。製作流程:1.蓮藕去皮洗淨,改成雙夾刀片備用。取11個雙夾刀藕片,一層中釀入調好的肉餡25克,另一層中加入調好的韭菜雞蛋餡25克,做成雙味藕盒。
  • 五道特色家常小炒,下酒下飯,一鍋成菜,在餐廳很暢銷
    家常小炒在很多餐廳賣得都特別火,尤其是下面這幾道菜品頗受食客的歡迎,快來看看餐廳大廚是怎麼做的吧。
  • 圖解八道改良菜品,第二道太牛X了!
    可是,如果在這個基礎上,再稍稍加以改良,則很有可能會出現另一款熱賣菜。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一些大廚,是怎麼對一些菜品進行改良的吧。來源:大廚微閱讀 | 公眾號:zgdc666666編輯:鄭美君 陳長芳 張可丹 張立婕 扈建瑩 趙宇琦(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藕盒、茄夾是北方人過年必備的美食。這道菜在傳統做法上做了改良,藕盒改成雙夾刀片,分別釀入葷素兩種餡料,上桌後一咬兩個味兒,非常好吃。
  • 八道酒樓菜,宴客要求體面,菜品還要控制成本
    只要你是廚師,你想要在廚藝方面更加精進,請務必點擊上方藍色字體加入我們↑↑↑廚師行業人才輩出,如果你不努力,或許就會被努力的人超過,堅持看一年我們的菜單內容,我們給你保證,漲工資絕不是夢想,只要你經常把在我們平臺看到的菜,在工作中多練習,一定會得到很大的提升!廚師是一個做到老學到老的職業,讓我們共同努力,鍛鍊技能,磨礪廚藝,成為高薪大廚!每天都有好菜學習哦!
  • 風味川菜,暢銷菜
    2.淨鍋燒熱並用冷油炙鍋,再放適量的菜油燒至五成熱,投入幹辣椒節和花椒熗出香味,再下入剞過花刀的肉條炒至翻花且斷生時,放入薑片和蒜片略炒,待烹入用鹽、料酒、胡椒粉、生抽、老抽、糖色、白糖、醋、味精、雞精、溼澱粉和鮮湯調勻的滋汁收汁亮油後,下入蔥節和酥花生米裹勻芡汁,出鍋裝盤即成。
  • 圖解八道旺店好菜,又叫好,又賣座!
    來源:大廚微閱讀 | 公眾號:zgdc666666編輯:鄭美君 張可丹 扈建瑩 尚祖昂 毛年華 聶坤(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重慶有一家名叫「品宴湯潮」的餐廳,主打盬(gǔ)子湯,其種類更多樣、做法更高端,除了盬子雞,還有盬子八寶鴨、磪(cuī)窩蹄花湯兩種特色養生湯,輔以三十來種重慶江湖菜、家常菜和開胃涼菜,已經熱賣六年。
  • 六位大廚的看家招牌菜,一個菜就能火一個店
    請加:13380341721(微信/電話)今天我們迎來了幾位大廚的招牌菜分享,每一道菜的製作過程和關鍵之處,都介紹得十分詳細,大家快點往下拉吧~柯長林我們餐廳有一道招牌菜叫帝王雞,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它的做法。
  • 特色年菜三道半,團團圓圓過大年! 大廚年夜飯之四
    啦~夢廠持續了一個月的大廚年夜飯系列終於寫到了最後一輯今天給大家帶來頗具特色的年菜兩道「半」加上前兩天的推送相信今年你家的年夜餐桌一定又多了不少選擇一起來看看,為啥【炊煙食堂】的大廚會選它們做年菜吧~傳統的抓飯是用深底的大鐵鍋架在炭火上煮熟的,肥瘦相間的羊肉滲出香噴噴的羊油,米飯和胡蘿蔔被油脂浸潤的油亮誘人,脂香馥鬱,再來幾串烤肉,簡直是冬日絕配。今天的抓飯為了家庭製作方便,改良成了電飯煲版;同時考慮到有些小夥伴對羊油的接受度不高,所以改用瘦羊肉作為食材;同時還額外加入了燕麥米,與羊肉搭配,補氣益血,又豐富口感——營養與口味兼顧,才是好年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