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手上長凍瘡,這兩件事不能做,該如何護理?

2020-12-27 澎湃新聞

全文共1707 字 , 閱讀需 8 分鐘

前兩日河南很多地方都下了大雪,看著鵝毛般的雪花,不少人都沸騰了,畢竟已經很多年沒這麼早下大雪了。

興奮歸興奮,那天也是真冷呀。大人皮糙肉厚都頂不住冬季的寒冷,更別提小孩子了。今年這個冬季,禦寒工作不能放鬆,尤其是沒有暖氣的家庭,小孩子很容易得凍瘡,到時候又癢又痛,忒受罪了!

所以,今天Dr.X就給大家講講,如何全方面預防凍瘡!

凍瘡是如何產生的?

在低溫和潮溼的刺激下,血管發生痙攣,血流量減少,導致組織缺氧引起細胞損傷,便容易發生凍瘡。

像環衛工人、路邊商販等,由於長時間暴露在寒冷的外界環境,很容易患凍瘡。

此外,兒童也是凍瘡高發人群。因為兒童在受到寒冷刺激時,皮下血管收縮相對強烈,血液循環變差,容易導致凍瘡的出現。

一旦患上凍瘡,皮膚發紅、發腫、癢痛、還會出現水皰,嚴重時甚至會發生潰爛感染。

有句老話叫一年得凍瘡,年年得凍瘡,想要避開凍瘡的侵襲,需要咱們家長從現在開始預防。

如何預防凍瘡?

Dr.X小時候有好幾年冬季手爪都像豬蹄,發紅髮腫,一癢起來兩手互搓。有一年發生潰爛,好不容易快結痂了,結果玩耍時不小心被朋友抓了一下,那酸爽,哎呦呦喲~~~~

後來再到冬季,老媽就讓Dr.X吃羊肉,據說是吃羊肉預防凍瘡。還有大家耳熟能詳的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

雖然餃子吃了,羊肉吃了,但凍瘡依然如約而至。

後來長大了才知道,凍瘡是血液循環不暢,雖然吃餃子、吃羊肉時全身暖暖的,抱著大碗手也挺暖和,血液循環有所改善,但那只是暫時的,想要預防凍瘡,還得全方位預防!

1

保暖

冬季氣溫低,再加上冷風,小孩子嬌嫩的皮膚很容易受傷。

所以冬季出門前,記得看看天氣預報,根據具體氣溫和孩子的抗寒能力,準備好帽子(注意護耳)、手套、口罩等。

同時還應注意衣服、鞋襪的大小要鬆緊適宜,不要過緊、過小,以免影響血液循環。

2

防潮

雖然要保暖,但過度保暖,讓孩子出一身汗,那是萬萬不可取的。一般摸寶寶後背來判斷孩子穿衣是否合適。如果溫暖乾燥,那就是合適;如果出汗,那就是太厚了。浸溼的衣物不僅會降低皮膚溫度誘發凍瘡,而且孩子也更容易受涼。

所以注意適當添衣,當發現孩子帽子、口罩、褲襪等被汗浸溼後一定要及時更換,保持身體的乾燥溫暖。

3

運動鍛鍊

運動活動可以增加血液循環,有利於抵抗凍瘡的發生。

當然,一定要根據天氣情況,安排適當的運動活動。天氣太冷,在家運動,或做好防護後再進行戶外運動。

曾有一位長春男孩,因為怕熱,不戴帽子出去踢足球,結果第二天耳朵起皰,就醫後診斷為二度凍傷。

鼓勵運動鍛鍊,但前提是做好防護,否則可能會凍傷哦~

4

營養補充

平時應給寶寶多吃一些高熱量和富含維生素的食物,這樣能增強暴露部位對寒冷刺激的適應能力,有利於預防寶寶凍瘡的發生。

若不幸中招,一定不可做這兩件事

做好預防可以大大降低凍瘡的發生,如果還是不幸中招,一定要科學護理,不可做以下兩件事:

❶ 不要抓撓

凍瘡又癢又痛,小孩子忍不住難免抓撓,但家長一定要控制好孩子的手,以免破潰感染。

❷ 不要突然高溫取暖

孩子得了凍瘡後,很多家長會心疼孩子冷,於是用暖氣片、爐火、小太陽、熱水等方式為孩子取暖,其實這些方式並不能緩解孩子的凍瘡,突然升溫反而會加重孩子的凍瘡。

比如武漢一寶寶生凍瘡後,家長用熱水或電暖氣烘烤,導致孩子凍瘡嚴重,十指潰爛!

如果要取暖,溫度一定不要一下子調太高,洗手、洗腳用40度左右的溫水即可,不要過燙。

大多數凍瘡不需要治療,好好護理,注意保暖會慢慢痊癒。

如果凍瘡表面完整,注意塗抹潤膚霜保溼。如果有水泡但沒有破,可以塗維生素e軟膏。如果水泡破潰,最好就醫讓醫生處理,一般這時需要用到抗生素軟膏來預防感染。

天氣越來遇冷,保暖工作要有條不紊的進行,防凍瘡工作也要快速開展起來了~好好護理,說不定今年咱們寶寶就能逃過凍瘡哦~

-Dr.X-

一個醫學博士、外科醫生和三娃奶爸

《學會看病》作者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皸裂、脫皮、紅臉蛋、凍瘡……寶寶冬季護膚看這一篇就夠了
    與成人相比,寶寶們的表皮和真皮層發育都不成熟,尤其到了冬天,天氣寒冷、溼度下降,寶寶皮膚內的保溼因子迅速減少,皮膚屏障功能相應地受到損傷,非常容易出現乾燥、皸裂、瘙癢、長凍瘡等皮膚問題。,表示皮膚屏障功能已經受損,不能很好的應對外界的刺激,真皮中的血管受刺激反應性擴張,就造成寶寶的「紅臉蛋」;當「紅臉蛋」持續一段時間後,面部雙頰還會出現散在的小紅顆粒。
  • 廣州健膚楊明勇:寶寶手上有青胎記該如何治療?
    核心提示:廣州健膚楊明勇:寶寶手上有青胎記該如何治療?青色胎記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胎記的類型,這類胎記可以採用雷射的方式治療,相比較於傳統的治療方式,採用雷射的方式進行治療給患者造成的痛苦相對比較小,而且治療之後恢復的速度相對比較快,更重要的是雷射方式治療不容易留下疤痕,孩子小的時候身體恢復的速度更快,雷射治療後康復起來更加容易。
  • 寶寶玩小JJ、夾腿蹭私處,該怎麼辦?家長最不該做的是這件事!
    看到寶寶這麼小就做出這樣「羞羞」的事情,家長一定是既尷尬又擔心:寶寶這樣做和性早熟有關嗎?我們該假裝沒看見,還是立刻制止?寶寶愛摸私處,家長的態度和處理方式很重要!當然,家長淡定的態度不代表徹底忽視和放任不管:面對寶寶時,家長要有淡定和自然的態度,以防給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但私下,家長要關注寶寶的狀態,寶寶出現這樣的行為是否因為精神壓力等心理原因,還是因為私處不舒服導致。如果家長不確定寶寶出現這樣行為的原因或是拿不準該如何引導寶寶,也可以諮詢專業的兒科醫生,讓醫生根據寶寶情況給出適合的指導建議。
  • 寶寶多久長出第一顆牙齒?寶寶的乳牙要如何護理?
    寶寶多久長出第一顆牙齒?寶寶的乳牙要如何護理?11-06 10:51 來源:高攀路3號 原標題:寶寶多久長出第一顆牙齒
  • 出現凍瘡怎麼辦 醫生教你防治
    近期,冷空氣頻頻來襲,寒冷乾燥的天氣特別容易出現凍瘡。凍瘡是冬季的常見病,是由寒冷引起的一種局部性炎症損害。那麼,凍瘡有哪些表現又該如何正確處理呢?今天,大慶市中醫院皮膚科主治醫生蒲欣欣給大家講解出現凍瘡該如何護理。
  • 「凍瘡體質」的小夥伴,如何安穩過冬?
    冬天來了,陣陣寒風中,有的人不要溫度,看起來美麗或者帥氣,實際上腳踝都凍成紫色了;有的人不要風度,穿了五件冬衣,卻還是長了凍瘡。凍瘡發作或者復發,又癢又疼,影響美觀,更影響日常工作和生活。那麼這些具有「凍瘡體質」的小夥伴們,要如何安穩度過這個冬天呢?
  • 照顧新生兒,有八件事不能做,別因「無知」傷害寶寶健康
    但寶媽們可能不知道,有養育孩子經驗的父母,有存在許多誤區,如果不及時改正會影響寶寶的發育。因此,了解照顧新生兒的過程中哪些行為決不能做,是至關重要的事。通常來說,以下八件事一定不能做,千萬別因「無知」傷害了寶寶的健康。
  • 手上長凍瘡了別慌,牢記三不要,堅持擦藥膏就沒事了!
    凍瘡,凍瘡,聽著就感覺到冷了, 但其實除了寒冷, 別的原因也會導致凍瘡! 凍瘡的易感或誘發因素很多,常見的有末梢微血管畸形,皮膚溼度大,手足多汗潮溼,營養不良,內分泌障礙,自主性神經功能紊亂,缺乏運動,長期戶外低溫工作,鞋襪過緊等因素,均可以導致長凍瘡
  • 愛美媽媽對寶寶做了這件事,在醫院差點抬不起頭
    所以她們在寶寶很小的時候,就想給寶寶打個耳洞,帶上些漂亮的飾物,讓寶寶看起來更美一些。另外覺得打耳洞也不像其它地方一樣,看起來並不會出血,好像沒什麼大不了的。小青便是這樣一位愛美的媽媽,加上聽說打耳洞對寶寶視力好,於是便在寶寶一歲時,小青帶著寶寶去打了耳洞。但是因為沒有到正規的地方,加上之後沒有做好護理,導致寶寶耳部感染,而引發了耳炎。
  • 為何手上會長倒刺?長倒刺了怎麼辦?簡單3步,可有效處理
    春天到了,但是冬天的遺留問題還在,手上長的倒刺可是一根沒少。長出倒刺第一是不美觀,第二是不小心碰到的時候還會感到非常疼。雖然長倒刺是一件小事,但是如果處理不當,後果可是很嚴重的。手上為什麼會長倒刺呢?長了倒刺之後該如何正確處理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假嬰兒油成本不足1元,涉案金額過億,溼疹凍瘡究竟怎麼治?
    原創 科學家庭育兒寶寶的皮膚問題,事關顏值和健康!可春夏秋冬輪一遍,過敏、蚊蟲叮咬、大風、乾燥等等也常輪番在寶寶皮膚上作妖。不僅如此,人為的傷害也不小,最近劣質護膚品的新聞就讓科大大驚了。
  • 陳小春給寶寶洗澡嚇壞應採兒,新手爸媽應如何護理新生兒?
    一位新手爸爸被妻子拉去上醫院的新生護理課,課程要求準爸爸們給「寶寶」穿衣服,然後再用毛毯將「寶寶」包起來。 新生兒如何護理?怎麼做寶寶的日常清潔工作?怎麼抱寶寶?這些工作對媽媽們來說或許滾爛於心,但對爸爸們而言卻不夠明白。 那麼,到底該怎麼給新生寶寶洗澡,以及怎麼抱寶寶?今天我們就來科普下,新手媽媽要看,新手爸爸必看!如何給寶寶洗澡?
  • 冬天到,凍瘡「結伴來」?原因並不複雜,關鍵是做好5個護理措施
    第一個因素就是自身局部血液循環不良,只要不改善這個問題,凍瘡就一直容易來。第二個因素就是外界環境所致,年年都是這個環境,年年就容易長凍瘡。怎樣才能儘量防止凍瘡反覆出現?3、不要幹什麼都用熱水有些人覺得冬天為了不讓自己長凍瘡,做什麼都用熱水,其實這種對熱水的過度依賴反而容易讓凍瘡找上門來。過度依賴熱水會讓人體自身的抗寒能力下降,抗寒能力比較低,稍微遇見低溫,就特別容易被凍傷。
  • 春季新生兒該如何護理 提高免疫力很重要
    所以說,家有新生兒的人,要注意護理好新生兒。春季新生兒該如何護理1、注意日常護理春季氣候十分的乾燥而且多風,這個時候,家長們要好主意保護好新生兒的口腔、鼻腔的溼潤,所以說,要注意清潔他們的口腔,而且當發現新生兒的鼻腔有分泌物的時候,要用柔軟的棉籤蘸一點蘇打水清潔一些
  • 寶寶耳朵旁長小孔,媽媽要正確應對
    寶寶耳朵旁長小孔,媽媽要正確應對 很多媽媽生娃後辭職在家專心帶娃,對寶寶的身體情況十分熟悉。寶寶身上有異常,媽媽都能很快發現。最近有一位寶媽問育姐:「我發現寶寶耳朵旁有一個小孔,這究竟是怎麼回事?該如何應對呢?」今天育姐就給大家做一個科普。
  • 囟門,寶寶的「頭等大事」,這兩件事千萬要注意!
    相信家裡有新生兒的都知道,剛出生的寶寶頭頂有一層厚厚的汙垢,看上去很髒,很不舒服。所以很多長輩都想把它洗掉,甚至想用手摳掉。小鳴媽媽提醒大家:這樣做是萬萬不可的!這是為什麼呢?下面小鳴媽媽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囟門的相關知識吧!一、什麼是囟門?囟(xìn)門,是寶寶兩塊額骨與頂骨之間形成一個無骨的,只有腦膜、頭皮和皮下組織的菱形空間,即前囟門;寶寶兩塊頂骨與枕骨之間形成的一個無骨的小三角,叫後囟門。
  • 寶寶經常放臭屁還帶屎,該怎麼護理?
    經常有姐妹說,照顧的寶寶經常放屁,有時候小屁股都搞得紅紅的,不知道用不用去醫院,而且有些寶寶放的屁還特別臭,到底是什麼原因,該如何護理?對於照顧小齡寶寶的姐妹們,上面討論的情況都會反映出寶寶的身體健康狀況。
  • 有6件事不能對新生寶寶做,易傷害寶寶的大腦,家長千萬別大意
    新生兒寶寶不管是剛出生,還是出生一段時間之後,都是有很多禁忌的,不只是親吻孩子嘴巴,還有這幾件事不要學著做。不能對新生兒寶寶做的這幾件事,家長來看看輕吻寶寶的嘴巴很多新生兒寶寶看著就非常的可愛,來看他們的親戚大人或者是小孩,都忍不住想要用手去摸他們,甚至是親親他們,但是這個行為還是要拒絕,是不安全的。
  • 如何護理新生寶寶臍帶!
    臍帶是胎兒與媽媽相連的通道,寶寶出生的第一件事就是剪臍帶,這時寶寶肚臍的護理就非常的重要,尤其是還沒有閉合的時候,如果護理不好,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洗澡容易進水;未脫落時容易感染,引起炎症,嚴重的可能化膿等不良後果。所以父母一定要精心呵護寶寶的肚臍!
  • 電商平臺全面下架這兩款寶寶霜!
    原來,這家醫院已經接收了4個出現這種症狀的寶寶,都是因為塗抹了激素藥膏。 按照醫生的建議,他們讓寶寶住院一周,讓她做一個全套檢查。 但是,做全套檢查對於這樣的寶寶是一種非常殘忍的事:因為寶寶的皮膚太硬,針頭都扎不進去,護士只能按著她的頭皮給她往上捋,把她的血往外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