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行區,一直是上海市西南部的工業重鎮。有人說閔行區的行政圖看著像個靴子,閔行官方認為像一把鑰匙。但無論他究竟像什麼,終究是一個南北長,東西窄的行政區。
作為上海財政收入長期排名第二的行政區,閔行的經濟實力還是相當紮實的。
閔行區北有宇宙中心大虹橋,南有國家級紫竹科技園和閔行經濟技術開發區,形成了一南一北的重點發展地區,從而也促使閔行的浦西地區形成了沿七莘路-滬閔路的南北向城市發展帶。
閔行區政府設在莘莊鎮。莘莊鎮位居閔行區南北向的地理中心。此前在上海市政府不支持不撥款的情況下,閔行區自籌資金建設了軌道交通5號線,實現了南閔行地區的快速發展。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閔行地區急需建設一條聯通虹橋至莘莊的城市軌道交通線網。
其實閔行區早就意識到了區域南北向交通的重要性,並設立了虹橋樞紐4路公交車。但看看這動輒40站的公交車線路,這妖嬈扭曲的走向,你就知道這條路是多麼難走,耗時會多麼長。
這條線路其實各方早有考慮,從最早的5號線北延伸線到17號線到如今的嘉閔線,這條閔行南北向的交通大動脈,一步步成為閔行區軌道交通的一塊心病,一個雞肋。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這條軌道交通線的過往和未來。
5號線北延伸線
早在2007年一份莘莊商務區的規劃中,我們就看到了軌道交通5號線北延伸的設想。
5號線北延伸線與現有5號線在春申路站形成換乘,線路向北通過虹橋交通樞紐後到達寶山,然後向東到達楊浦,形成一個「廠」字形。從當時的規劃來看,5號線北延伸線採用地鐵製式,是滬西的重要南北向交通通道。
從莘莊商務區的規劃還可以發現,最早的5號線北延伸線在如今的七莘路與秀文路交叉路口設置了一處軌交站點,與現有的是12號線七莘路站,形成串聯區域一南一北的兩大軌交門戶,帶動整個商務區的發展。
受種種條件制約,如今僅形成了軌交12號線七星路站一座地鐵站點。原打算作為虹橋第二發展地的莘莊商務區,因交通不便,嚴重製約了其自身發展。目前整個莘莊商務區現在招商情況不容樂觀,發展也不如理想,成為莘莊鎮乃至閔行區的一處難言之隱。
今天也先埋個坑,日後一定把莘莊商務區的各種失意給大家分析下,閔行吃瓜群眾請前排就座。
由此可見,在2010年之前,5號線北延伸線一直是解決閔行區南北向軌道交通的一個重要思路。她串聯起了閔行「七莘路——滬閔路」發展軸,可以便捷的服務七莘路沿線地區,帶動閔行北部地區的總體發展。只可惜這個夢想並未走進現實。
下一期內容,本人將對進一步講述5號線北延伸線是怎樣一步步演變為17號線,最後又怎樣走向鐵總的懷抱,成為對周邊居民極不友好的市域鐵路。還請各位吃瓜群眾緊緊跟隨小編的帖子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