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服都是灰藍色?錯!老八路通過顏色就能辨別部隊!

2020-12-25 騰訊網

一、「土黃色」的「土八路」

電視劇裡的八路軍軍服都是一水的灰藍色,整齊劃一,相當醒目,可是……這只是「藝術」效果。

在真實的歷史中,八路的軍服顏色起碼有土黃、黃綠、草綠、灰等4種被普遍使用的顏色,並以土黃、黃綠色居多。「土八路」的叫法,從顏色來說也是「名副其實」。

這幅創作於1943年的八路軍宣傳畫中,八路軍穿著的軍裝就是黃綠色的。

在美軍為在華作戰的飛行員提供的識別圖片,八路軍軍服的顏色就是黃綠色。

在《中國百年軍服》裡八路軍的軍服顏色就是黃綠色的。左邊是夏常服,右邊是冬棉服。

二、八路軍服顏色的變遷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納入國民革命軍序列。國民革命軍的款式,僅以左臂佩戴的「八路軍」、「新四軍」布臂章以示區別。

幹部與戰士的衣服樣式僅在口袋上稍有區別。幹部多縫了兩個口袋。

抗戰初期,剛改編時的八路軍軍服顏色跟中央紅軍時期的草木灰色差不多。而國民黨提供給八路軍的多是德國灰色的軍服。

後來國民黨封鎖根據地,停止軍需補給,解放區「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軍服的染色都是土法生產,有的從草木灰、橡殼、菸灰中提取灰色染劑,有的從黃柏根、黃芹、槐子中提取黃色染料,有的從楊樹皮提煉青綠色染料。

用草木灰來煮出青灰色,沒有草木灰就用槐花和青草來煮出黃綠色。八路軍紀念館展出的軍裝就應該是用槐花煮出來的。

而新四軍活動地點多為南方,經濟和物產條件較好,所以軍服多是藍灰色;

因此,八路軍抗戰前期灰色居多,後期多改為土黃色。如八路軍第一二○師抗戰前期的軍服為灰色,1940年後,由於在敵佔區買不到硫化青染料,但能從槐樹籽等植物中提取出黃色染料,從那時起軍服改為黃色。

1941年夏天,八路軍第一二九師還專門以師長劉伯承、政委鄧小平的名義向所屬部隊下達了收集槐子的命令。

1938年,八路軍第一二九師劉伯承師長(右)和鄧小平政委合影。兩個首長的軍服顏色就有明顯的差異。

三、哪個地區的八路,一眼就認出來

各個解放區的八路軍軍裝顏色不盡相同,色差明顯:一般來說,

八路軍總部和晉冀魯豫軍區部隊的軍服為灰色;

陝甘寧邊區部隊分灰、藍兩種;

晉察冀軍區部隊為土黃色;

山東軍區夏服為草綠色和土黃色。

有經驗的老八路,光從衣著顏色上,能分辨出八路軍是哪個根據地所屬的部隊。

在影視作品中,八路的軍服剪裁得體,英姿颯爽,甚是養眼,可是歷史中的八路軍、新四軍的軍裝多是夏裝寬鬆肥大、冬裝厚重臃腫,因為軍服都是均碼 — 「二尺五」

軍上衣不分大小號碼,長度一律「二尺五」。

經常看到一些照片上八路軍小戰士、女戰士穿著又長又大的軍裝,像短大衣似的,就是這種原因。當然,條件好時,也專為小戰士、女戰士作了短小的軍裝。

八路軍小戰士穿著肥大的「二尺五」。

四、八路人窮志不窮

之所以八路軍的軍服色彩多種多樣,一言以蔽之,窮!

當年有個比方,說「中央軍是正室夫人養的,東北軍是小媽養的,八路軍是後媽養的」。當時,我黨的縣、區的地方武裝標準的幹部形象,就只是戴上個八路軍帽,服裝隨意。而八路軍獎勵配合作戰有功勞的地方部隊的獎勵也只是2頂軍帽。

因為一線的作戰部隊,也很窮。很多連隊只有一兩件棉衣,只有哨兵上崗才能穿,有些部隊的哨兵不得不披棉被上崗位,潛伏哨兵把自己埋在草堆裡取暖。

我黨將領覺得,與其讓部隊凍得都擠在炕上發抖,不如開展大練兵,這樣既禦寒又提高了戰鬥素質。軍服寄養可以從鬼子和偽軍身上搶。

在八路的抗日戰鬥中,鬼子、偽軍、漢奸統統扒光,冬天時,毛衣最喜歡,有時候連個褲頭也不剩。

1944年時,山東東平的日軍偷襲八路,日偽軍清一色的八路灰軍裝,裝具齊全。這種富得流油的裝扮一下子都露出了馬腳,讓我八路軍好好教訓了一把。

我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在及其艱苦的環境下,深入敵後,堅持抗日,在敵後開闢處廣闊的根據地,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成功牽制日本兵力,將敵人壓縮在的交通運輸線附近,確保中國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勝利。

1945年,八路軍參謀長葉劍英向前來採訪的新聞記者公布了八路軍戰果:作戰次數99847次,斃傷日軍401648人、偽軍312282人,合計713930人。俘虜日軍5096人、偽軍402112人,合計407208人。八路軍犧牲40萬人,

我們永世不忘,八路軍、新四軍的勇士們!他們是中國的脊梁!

相關焦點

  • 紅軍軍服為何是灰藍色?陳毅「詩意」概括
    後來,這身校服便成為中央蘇區的統一軍服:上衣為灰色中山裝;軍帽是八角帽,帽徽為紅布五角星;軍上衣是立翻領,4個帶蓋加扣的明兜,領口上綴一副紅布領章;下裝是有插手口袋的西裝式軍褲,打綁腿。趙品三由此成為中國工農紅軍軍服的主持設計者。  後來的諸多影視作品及歷史資料中,軍服的顏色也一變再變。比如亮劍中的「李雲龍」在抗日戰爭時期身上穿的衣服總是黑黢黢、油得發亮,可實際上沿用的還是深灰色調。
  • 抗戰年代,八路軍人手一套軍服可太難了
    在式樣設計上,參照當時蘇聯紅軍軍服和列寧戴過的八角帽式樣,確定新軍服為灰藍色(深灰色)布質;帽子為有沿的大八角帽(列寧帽),上綴一顆布質紅五星帽徽;上衣為中山裝式,衣前和衣側有4個口袋,領口佩綴紅領章;褲子為普通樣式,配綁腿。
  • 軍閥混戰期間,中國軍隊的軍服顏色,到底分為多少種類?
    一個重要的問題出現了,在軍閥混戰期間,各路軍閥的軍服顏色為何都不一樣。甚至在抗戰時期,各地區軍隊的軍服顏色也不一樣呢?其實,這裡面的原因非常複雜,包括技術問題,同時也包括軍閥之間的對抗。今天,我們就聊聊舊時代軍服顏色的問題。
  • 解放戰爭時期的我軍軍服,因顏色不同經常誤會
    當時各解放區由於受經濟、技術條件的限制,雖然軍服基本樣式大致相同,但在服裝用布、顏色、尺寸和工藝技術要求等方面,仍有較大差別。如服裝材料大部分地區規定用粗布(土布),但在經濟條件較好的華中軍區,夏服用灰細布(洋布);晉察冀軍區連以下幹部和戰士服裝用粗布,營以上幹部用細布。在軍服尺寸方面,普遍都比較長,尤其是棉上衣更突出,仍然保留了抗日戰爭時期「二尺半」的老樣子。
  • 並非只有灰軍裝?抗戰時八路軍軍裝顏色,影視劇可拍不全
    從這些被服來看,在夏季佩戴草黃色軍帽和軍服,在冬季則是灰色軍帽和軍服,軍帽軍服樣式都是國軍標準服裝。也就是說八路軍從最開始抗戰時,其實軍裝就有兩種顏色的,即草黃色和灰色。不過從發放的軍裝數量再比對八路軍編制的45000人兵力數來看,其實是缺不少物資的。
  • 我軍預備役部隊軍服什麼樣子?專屬新式臂章揭秘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關於調整預備役部隊領導體制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明確,自2020年7月1日零時起,預備役部隊全面納入軍隊領導指揮體系,由現行軍地雙重領導調整為黨中央、中央軍委集中統一領導。那麼,關於我軍預備役部隊,你了解多少:預備役部隊算解放軍嗎?預備役部隊穿軍服嗎?預備役部隊穿什麼軍服?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太清楚。
  • 電視劇中的軍服都犯了哪些錯誤?
    這張劇照中,55式空軍軍官夏常服不應是銅扣,當時不管是將校官還是尉官,常服都是膠木扣。除了上述錯誤,這張劇照又有兩個錯誤:第一,肩章和領章底色不一致。肩章、領章底色被稱為軍種色,一共有三種:正紅色(陸軍、防空軍、公安軍),黑色(海軍),天藍色(空軍)。
  • 土八路和老八路有何區別?同樣對抗侵華日軍,卻從頭到腳都不一樣
    連官媒都看不下去提出了質疑,大量網友更是吐槽不斷。光是這些場景和形象設計,就能說這部劇確實假了。另一個在抗戰劇裡的常見現象,是八路軍們裝束十分整齊,武器配備也頗為完整,一上陣個個都是老兵一級的戰鬥素養但是在一些八路軍老戰士的回憶文章裡,當時的部隊裝備情況是"所在連隊連一挺機槍沒有,很多戰士入伍後,只能分到幾顆手榴彈或一把刺刀"。向上級的團長或營長反映希望增加一些武器和機槍時,上級的回答往往是:到偽軍和日本人那裡去領就對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全連組織起來趁夜襲擊了一個被日偽軍控制的縣城。從偽警備大隊部搞到了僅有的一挺輕機槍,還有長短槍60多支後,很快撤離。
  • 不一樣的德國軍服
    特別是在軍服迷眼裡,德國二戰軍服更被譽為實用與美觀最完美的結合,既擁有古典軍裝的形式美感又符合實際戰鬥的需要。綜觀整個二戰期間,再沒有一個國家的軍裝能做到如此。可以說,德軍的形象完全是在戰爭中的表現留給大家的,它在歷史上的地位非常獨特,在大量歷史文獻中,德軍成了被關注的對象,德國軍裝以德軍最直觀的形象呈現在觀眾眼前,成了德軍最明顯的標記。 跳脫出軍隊本身,德國軍服並不只有肅殺和華麗,德軍軍服以及單兵裝備都代表著極其先進的作戰思想。軍服及裝備簡單實用,適合大量裝備並快速穿戴,與「閃電戰」的戰術思想不謀而合。
  • 漲知識|電視劇中的軍服都犯了哪些錯誤?
    如今,中國影視作品佳作連連,一大批優秀的軍事題材作品更是「層出不窮」,深受部隊官兵和人民群眾喜愛。但出於各種原因,影視劇中仍然難免有些穿幫鏡頭,特別是在一些軍事題材作品中,軍服的錯誤時有發生,尤其是我軍55式軍服最容易出錯。
  • 灰藍色頭髮圖片女,灰藍色染髮鮑伯頭
    下面這款是以黑色為基底的發色,但因為加入了灰藍色的元素,因此整體感覺自然又輕盈,還能讓發質看起來更有光澤。可說是一年四季都很適合的髮型,也不容易與他人撞發,絕對能讓你的時尚度更上一層樓!如果不想進行漂發,推薦一開始就將灰藍色染得略深、略濃一些。原因在於灰藍色是個很容易褪色的顏色,若一開始染深一點的話,當頭髮開始褪色時,這個發色變化的過程也會成為一種樂趣。
  • 抗戰時,穿黃軍裝、藍軍裝和灰軍裝的中國軍隊有何區別
    有的中國軍隊穿著黃色的軍裝,有的穿著藍色的軍裝,還有的穿著灰色的軍裝,讓人們傻傻分不清。那麼穿黃軍裝、藍軍裝和灰軍裝的中國軍隊有何區別?首先,我們來說說黃軍裝。黃軍裝分為好幾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黃綠色,這種顏色一般代表中央軍。中央軍軍服起源於黃埔軍校,當時是以蘇俄「弗倫奇式」軍服為藍本設計的中山裝式軍服,早期有灰黃兩種顏色。
  • 美軍軍服簡介
    ,有網友曾留言問「美國陸軍、海軍、空軍都是什麼樣的軍服?」在美軍服役的人都知道,軍方對軍服的穿著有十分嚴格及詳細的規定,不但各軍種的軍服有許多的不同,即使同一軍種,軍服也有差別,而這些差別,大多體現在細節上,比如陸軍的綠色軍服,軍官與士兵的區別,除了肩章不同外,主要是褲子上有無一條長的貼邊(綠色軍服從今年10月1日開始不再穿著)。除非對各類軍服很熟悉,一般人是較難區別的。這裡就以圖片的形式,摘要介紹陸海空及海軍陸戰隊、海岸警衛隊的主要軍服。
  • 軍報解析07式預備役軍服與現役軍服四大區別
    考慮到寒區預備役部隊冬季開展軍事訓練和遂行應急任務需要,師、旅、獨立團集中存放部分公用冬季作訓服和作訓大衣。同時,總部儲備部分作訓服,用於補充預備役部隊開展軍事訓練和遂行應急任務需要。  問:與現役軍服相比,07式預備役軍服的特點是什麼?  答:07式預備役軍服的款式、顏色、布料與現役軍服相一致,主要區別體現在標誌服飾上。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服演進史話
    海軍幹部軍服有四個挖袋。海軍官兵的軍服設有夏季上白下藍和冬季全藍服兩種,用料均為棉平布。空軍幹部軍服也有四個挖袋,式樣與戰士的基本相同。女式軍服有夏季連衣裙和冬季列寧服兩種。帽子、服裝顏色與所在軍種男軍服相同。  1950年8月,中央軍委批准陸軍團以上幹部和海空軍營以上幹部、空軍傘兵、海軍艦艇部隊及海校學員冬季著呢服,改善了部分軍人的軍容儀表。
  • 紅色的盛裝,二戰蘇軍軍服為什麼經典
    布瓊尼帽在1936年進行過改進,以粗呢或棉布製成,有一個尖頂,兩側護耳可放下禦寒,並通過兩個紐扣在下巴處固定,前額有一個呢子或布製成的五角星,以其顏色來區分佩戴者的兵種,其上還有一枚帶有鐮刀和錘的金屬「紅星」小帽徽。
  • 灰藍色龍貓長什麼樣?灰藍色龍貓龍貓多少錢?灰藍色龍貓簡介圖片
    什麼樣的是灰藍色龍貓?  灰藍色龍貓有粉紅色耳朵,白色的絨毛覆蓋肚皮,全身灰色帶藍的絨毛,比標準灰色偏藍。  灰藍色龍貓與標灰色龍貓十分相像,都同樣擁有白色的腹部和灰色背毛,不過灰色的程度要淺一些。
  • 戰火中的「紅星」——二戰期間的蘇聯軍服與服飾
    士官、士兵的夏裝上衣為小翻領、束袖、套頭式短軍便服,顏色為棕綠色,有兩個胸袋,下擺無口袋(我軍在 1950年後也曾短期裝備過類似的套頭式軍服);下身著馬褲(也有稱其為燈籠褲的),膝蓋處經過特別加強,材質都是卡其布(卡其是Khaki的音譯,指黃棕色的染料,後指染成類似顏色的一種緊密的棉布料,這種布料當時被廣泛用於軍服製造),顏色從黃棕色到深棕褐色,這些成為二戰中蘇聯軍裝的主色調;腳穿黑色長筒靴,或穿低腰皮鞋同時打綁腿
  • 07式預備役軍服標誌服飾與現役軍服有四大區別
    07式預備役軍服在款式、顏色、布料等與現役軍裝相一致,但在標誌服飾上與現役軍服主要有四大區別。  區別一:標誌服飾的樣式不同。預備役軍服的主要標誌服飾包括胸標、臂章、姓名牌和軍官級別章。胸標、臂章、姓名牌的外形輪廓、面料材質、質量標準與現役軍服基本一致,但在元素符號上有所區別。最大的區別在於預備役軍官沒有資歷章,取而代之的是以反映軍官級別為主,表達元素相對簡潔的級別章。  區別二:標誌服飾的顏色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