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裡林登》
導演:斯坦利·庫布裡克
美國 1975年 184分鐘
無論是一部作品、一個人,還是一件事,都往往可以衍生出許多不同的話題。將這些話題細分出來,分別進行討論,會有更多收穫。
1
電影簡介
《巴裡·林登》是由斯坦利·庫布裡克執導,瑞安·奧尼爾、馬裡莎·貝倫森主演的劇情片,於1975年12月18日在英國上映。該片根據薩克雷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愛爾蘭青年巴裡為從軍旅底層走進上流社會,想方設法與貴族寡婦林登夫人結婚,開始了一場人生賭局的故事 [1-2] 。
1975 年,由斯坦利·庫布裡克執導的《巴裡.林登》(Barry Lyndon,又譯《亂世兒女》)就是根據該小說改編的史詩巨片。這部小說講述了18世紀一個年輕愛爾蘭人命運升降沉浮的故事。導演如同繪畫那樣進行鏡頭設計,完美再現了18 世紀愛爾蘭的風土人情與原作的敘事風格。獲1975年第4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劇本改編 等6項提名,最後獲得最佳攝影、最佳美工、最佳服裝、最佳音樂4項獎,並獲1975年英國電影學院最佳導演和最佳攝影獎。(英國霍克/佩裡格林影片公司出品,彩色,187分鐘,編劇:斯坦利.庫布裡克,主要演員:瑞安·奧尼爾飾巴裡.林登,馬裡薩·貝倫森飾 林登夫人,派屈克·馬吉飾巴利巴裡騎士,哈代·克魯格飾波茨多夫上尉
2
劇情簡介
愛爾蘭青年雷德蒙·巴裡因父親去世,不得不與母親投靠舅舅。不久英法爆發戰爭,原來與巴裡有染的表姐(原文寫:older cousin),她愛上了招兵的上尉,巴裡與上尉決鬥,槍擊了上尉。他為了躲避追捕,成了步兵團的新兵。
在部隊裡他從一名參與當時決鬥的軍人那裡得知原來上尉並未死,因為舅舅一家為了攀親,在手槍上做了手腳,如今表姐和上尉早已成親。軍隊中死傷甚多,巴裡心生厭倦,冒充軍官混進普魯士盟軍部隊,但被識破,不得不加入普軍。
因在戰鬥中救了主帥而受器重,被派調查一個愛爾蘭騎士是否是間諜。巴裡和騎士一見投緣,藉機離開普魯士到法國經營賭場。巴裡決定混跡上流社會,並設法和有財產、身份的林登夫人結婚,改名巴裡·林登,用手段得到爵位。但林登夫人與前夫的兒子布林登離家出走,巴裡的親子也因意外夭折。林登夫人也企圖服毒自殺。在與布林登的決鬥中,巴裡失去一條腿。加上債務纏身,巴裡不得不以離開林登夫人為條件換取年金維生。他曾試圖東山再起,但已失去了往日的好運。
3
幕後故事
1975 年,由斯坦利·庫布裡克執導的《巴裡.林登》(Barry Lyndon,又譯《亂世兒女》)就是根據該小說改編的史詩巨片。這部小說講述了18世紀一個年輕愛爾蘭人命運升降沉浮的故事。導演如同繪畫那樣進行鏡頭設計,完美再現了18 世紀愛爾蘭的風土人情與原作的敘事風格。獲1975年第4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劇本改編 等6項提名,最後獲得最佳攝影、最佳美工、最佳服裝、最佳音樂4項獎,並獲1975年英國電影學院最佳導演和最佳攝影獎。(英國霍克/佩裡格林影片公司出品,彩色,187分鐘,編劇:斯坦利.庫布裡克,主要演員:瑞安·奧尼爾飾巴裡.林登,馬裡薩·貝倫森飾 林登夫人,派屈克·馬吉飾巴利巴裡騎士,哈代·克魯格飾波茨多夫上尉)
《巴裡·林登》自從於1975年發行之後就被冠以史詩作品的榮譽,一些庫布裡克的影迷甚至認為該片是他作為導演和作者的巔峰之作。從很多地方來看,它都算得上是庫布裡克最後的傑作,雖然後來的作品也不凡睿智,但遠遠無法和《巴裡·林登》、《奇愛博士》、《2001年漫遊太空》以及《發條橙》相提並論。在幾乎所有影片中,斯坦利·庫布裡克的態度都遊移在嘲諷和語言之間。這是一個喜歡故弄玄虛和自作聰明的傢伙,從不憚於展示自己的惡意。
只不過《巴裡·林登》不太像是那種一開始或者一直以來就能受人關注的電影,更多時候還需要有觀眾去發掘它。庫布裡克創作本片的劇本時,主要是根據英國著名小說家威廉·梅克匹斯·薩克雷小說《巴裡·林登的遭遇》重新發表的《The Luck of Barry Lyndon》,講述了1844年歐洲一個傳奇人物的經歷,出身微寒的愛爾蘭人最終奮鬥成為英式貴族。小說以第一人稱的寫作手法,用George Savage FitzBoodle的筆名編輯發行。薩克雷根據現實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創作了這部小說,愛爾蘭人安東尼·羅賓森·斯東尼娶了(但又很快離婚)斯特拉斯摩爾伯爵夫人瑪麗·埃莉諾·鮑斯,要知道斯特拉斯摩爾家族是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祖先之一。
電影評價
《巴裡·林登》獲得了美國影評人協會很高的評價(南方網評) [9] 。該片追求的是18世紀寧靜中和的平面畫風,片中晨光和夕陽的風景如同一幅幅柔美旖旎的油畫,隨時間變化造成的色彩和光影的微妙差異,使畫面呈現出層次豐富的美感。即使在拍攝大場面時,影片也刻意營造出將空間壓縮的平面效果,而其內景拍攝同樣頗為考究。
劇組從博物館借來古董服裝當作影片的戲服,則大大增強了表演的質感和場景的真實感。影片選擇亨德爾、舒伯特、莫扎特和維瓦爾第的音樂作為配樂,也非常恰當地詮釋了18世紀貴族社會的生活情境和精神氣質。雖然有評論詬病該片形式過於考究,但其實用精心營造的環境影響來強化並闡釋主要人物,恰恰是電影作為藝術的獨特要義和方法(《 人民日報 》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