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轉負+通縮確立!明年房價要大跌了?

2020-12-23 品質中國

方言南昌樓市情報

12月9日,一個重磅消息讓財經圈沸騰: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5%,時隔11年再度落入負增長。上一次轉負還是金融危機爆發後的2009年。

反觀今年CPI走勢真可謂是過山車:一路走高,在2月創出5.2%的高點後,迅速反轉,一路又下滑直至12月負數。其下跌速度也只有在2008年金融危機能看到。

CPI是通脹指數,其轉負意味著通縮:物價下跌,錢更值錢。

由於通縮強化「現金為王」的情緒,很多財經人士認為:通縮是資產泡沫的最大殺器。

鑑於日本90年代樓市泡沫破裂和通縮同步降臨的經驗,這種觀點是有一定可靠性的。

但關鍵問題是:CPI轉負到底是短期現象,還是長期趨勢。如果是前者,投資者倒不必太過擔心,如果是後者,那就要小心了。

CPI轉負的直接原因:需求不足,消費萎靡

根據商品價格原理:商品價格與商品總量成反比,與交易資金總量成正比。也就是說,用於支出購買商品的資金越多,商品價格越高。

經濟平穩期,供給相對固定(商品總量穩定)。所以商品價格出現下跌一定是因為:家庭用於購買商品的資金變少。

通俗地講就是大家都沒錢消費了,導致需求不足。

宏觀上,商品包含所有消費品:食品、家電、房子等等。

像食品這種無法庫存的快消品,需求不足時只能通過降價形式形成新的供需平衡。

但家電、房子等不同,其是周期性商品,可以長期庫存。需求不足時,可以以庫存增加的方式維護現有價格。即:賣不出去就不賣,但就是不降價。

所以通縮初期,其表現形式也有兩種:物價下跌或庫存增加。

食品價格最為敏感。當需求不足時,會立馬發生變化。

而CPI指數以食品價格為主。其變動對其他長周期商品價格而言具有前瞻性。

對房地產的影響:成交下滑、庫存增加

正如上文所述,「通縮」還可以體現為:價格不變(或微弱下跌),但成交下滑,庫存增加。

房子本就是長周期性商品。在價格被嚴格管控的當下尤其如此。

以交易量而言,其實「房產」的通縮也已經發生:今年,無論是一手房還是二手房,各大城市成交量同比均較大幅度下跌

疫情期間還情有可原。疫情後依然如此。

比如,南昌今年九月新房成交數量同比下滑41.4%。據樂居江西統計,2020年11月,南昌市新建商品房網籤數量同比下跌2.37%;二手房網籤數量同比下跌2.34%。

由於成交量下滑,全國房產庫存量顯著提升(前期已有文章對庫存進行分析。)

有人說,CPI下跌、物價下降,這是好事。畢竟錢更加值錢了。

但對於企業卻是巨大的隱憂:通縮下,無論是商品價格下跌還是庫存增加,都將造成企業回款困難,高負債企業將面臨嚴峻的流動性考驗。

比如,債券市場連環爆雷就顯示出了端倪——

11月,永煤信用債、清華紫光債相繼違約,華晨汽車違約並宣告破產。如今,就連民企巨頭蘇寧控股也陷入債務的負面傳言。

房地產作為高槓桿企業更是如此。

據騰訊網消息:截至2020年12月5日,全國已有460家房企發布破產公告,平均每天約1.4家房企被清算!

CPI持續轉負不符合穩定經濟的目標

CPI作為價格指數,是連接供需兩端的關鍵數據。如果持續為負,產品相對持續過剩,其將對經濟系統造成深度破壞——

①引導經濟進入負循環:CPI下跌→企業庫存增加,資金回流困難,債務違約加大,資金支出(工資支出)減少→家庭部門收入減少,開支減少,需求萎縮→CPI繼續下跌→企業壓力繼續加大……

強化「現金為王」情緒:原先房產投資過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基於抗通脹。如果CPI持續為負數,通縮強化、通脹預期消失,投資房產的情緒會立馬轉冷。

房產套現將劇增,房價將受壓。

房子既是消費品也是金融品,連著實體企業和金融系統。以上兩點集中於一體。

房地產是中國支柱產業,牽涉面極廣。

「CPI」長期保持負數不符合維護經濟、金融穩定的目標。政府對此也必然會有所行動。

那麼問題是,CPI可以轉正嗎?又如何轉正呢?

未來:物價上漲是磨平房價泡沫的唯一辦法

要解答上面問題,就要了解CPI下跌的深層次原因。

需求不足只是表層原因,背後的本質是資金的流動出現枯竭:(宏觀上)企業部門工資支出總額減少,導致家庭收入減少,繼而需求不足。

企業部門工資支出減少又是為何呢?

①上半年疫情爆發導致部分企業破產。

②下半年以來銀行對企業的流動性支持減少,企業資金流減弱。

第①點是毋庸置疑的。但疫情後期經濟恢復很快,①的影響不足以持續。所以重點在第②點。這裡就需要認證。

銀行流動性與基礎貨幣總量(銀行的資金流)成正比,與廣義貨幣總量M2(銀行負債)成反比,所以:如果央行釋放貨幣速度跟不上廣義貨幣擴張速度,那麼銀行流動性將減弱。

而如果銀行流動性減弱,一定會傳導給實體:對企業的放貸減少→企業資金流減弱→工資支出減少……

所以第②點的關鍵原因是:央行下半年貨幣投放節奏有所放緩所致。

這可以從數據變動上找到驗證——

目前央行投放貨幣主要有:降準、外匯佔款和貨幣工具(央行借錢給商業銀行)。下半年,沒有發生降準,外匯總額也相對穩定。所以貨幣工具是影響貨幣增量的關鍵。

MLF作為貨幣投放主要途徑,今年餘額變化是:2月份41900億,10月份44000億元。淨釋放貨幣2100億元,增長為5%。

而M2擴張確是:2月-10月擴張了11.9萬億,增長為5.9%。

5.9%>5%。相比較就印證了答案:央行貨幣投放減弱→銀行流動性減弱→放貸減弱→企業現金流減弱→(整體上)工資支出減弱→家庭支配收入減弱→需求不足→通縮

央行才是CPI轉負的關鍵!聯想到下半年銀行對房企融資設定三道紅線(收縮對房企放貸),這就更加確信無疑了。

當一切源於央行的時候,一切其實也都好辦了——

減少貨幣投放可能由於正值數字貨幣出臺窗口,有維護貨幣信用的需求。

倘若CPI轉負對經濟造成深度影響時,央行必定扭轉貨幣投放速度:重啟寬鬆貨幣政策,對需求端進行刺激。屆時CPI返正,通脹重啟。

當下,在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前提下,唯一能化解房價泡沫的只有:持續通脹。

畢竟房價下跌和物價上漲本質是一回事。

相關焦點

  • 齊俊傑:物價指數CPI卸妝之後轉為負值!這是要通縮了?對我們有哪些...
    ,現在又開始要擔心通縮了。其實,如果在星球裡經常跟老齊學習的小夥伴應該並不意外,也早就知道了為啥CPI會轉成負值,我們在每周二的宏觀分析裡,經常會提到,去年底的時候,由於豬肉價格的大幅上漲,所以拉高了CPI的基數,而現在豬肉價格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見頂回落跡象,價格回落,再加上統計高基數,所以我們早就判定,今年初會出現物價的高點,然後下半年會快速回落,跌到0值附近,現在只是稍微用力過猛,跌穿了一點而已
  • 從中國曆年CPI指數看2021年深圳樓市走向
    圖1- 1979-2013年cpi指數 當CPI低於2%的時候,就需要考慮通縮。當通縮來臨的時候,央行就會考慮降息。圖2-2020年CPI指數 而一旦央行宣布降息,對於買房者來說就可以較低成本貸款買房,有了較低的成本買房,購房的需求和意願就會大幅增加,然後需求增加會推動房價的上漲。
  • 房價被列入CPI對我們生活有哪些影響?
    房價明年很可能被列入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這意味著房價未來的走勢將很清晰,甚至是可計算的。文末會給你出一道計算題,讓你清楚地知道房價自2021年之後每年會漲多少、跌多少。咱們國家長期的CPI都維持在2%附近,但我們依舊會感覺到豬肉漲價、麵條漲價,為什麼呢?因為房價並沒有列入CPI。
  • CPI:一個信號!
    如果我們把時間周期縮小為1個月,有可能得出通縮的結論;如果你把時間周期擴大為一年,就得出CPI數據正常的結果;如果你換個方式來理解CPI,你的思路就會進一步打開。我們知道,CPI主要劃分為食品菸酒、衣著、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與通訊、教育文化及娛樂等,表面上來看,這種分類很詳實,但事實上卻有許多缺陷。
  • 12月份CPI漲0.2%,PPI跌0.4%,是通脹還是通縮?
    統計局今天公布了2020年12月份的CPI和PPI數據,CPI同比漲幅0.2%,PPI同比下降0.4%,這是通脹還是通縮呢?因為衡量的標準就是兩個,一個是消費者價格指數,俗稱CPI;另一個就是生產者價格指數,俗稱PPI。
  • 通貨膨脹指標失真 CPI權重新調整或納入房價?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通貨膨脹指標失真 CPI權重新調整或納入房價?如果CPI已經難以評價貨幣政策的有效性,那麼通脹指數應該納入什麼考量才能有效測度核心通脹?周小川明確指出,我國通脹指標度量忽視了投資品價格和資產價格的問題。
  • 11月CPI指數下降0.5%,豬肉價格下降影響最大
    而11月cpi下降與流動性市場暫緩有關,短期流動性刺激結束。其次,CPI同比下降0.5%, 其中豬肉價格下降影響較大。11月CPI指數下降,在於豬肉價格消費下降很多,其中畜肉類價格下降超7%,影響CPI下降超過0.5%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下降12.5%, 影響cpi下降約0.6%百分點,豬肉對菜籃子消費價格影響最大。最後,CPI指數下降上升,對於我們的經濟和消費影響有哪些呢?
  • CPI是什麼指數?CPI上漲說明什麼?
    cpi上漲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物價上漲,通貨膨脹,說明貨幣貶值,貨幣購買力下降,但是收入水平沒有相應提升,生活壓力變大。對股市來說最明顯的就是消費類股票受益。  如果消費者物價指數升幅過大,說明通脹已經成為經濟不穩定因素,央行會有緊縮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風險,從而造成經濟前景不明朗。因此,cpi過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場歡迎。
  • M1接近臨界點,房價該如何走?
    因為在數據中有一條:CPI同比-0.5%,增速由正轉負,PPI同比-1.5%,小幅超預期。CPI一般指消費者物價指數,其變動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貨膨脹或緊縮的程度。一般情況下,保持一定的微幅通脹可以抬升就業率,有助於經濟增長。
  • cpi指數是什麼意思?cpi上漲和下跌意味著什麼
    什麼是cpi指數?cpi指數一直是國家判斷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不關心這些的投資者對於cpi指數可能還不是很了解,但是cpi指數可以影響要股市。想必大家有點興趣了吧。什麼是cpi指數?cpi,即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PriceIndex),英文縮寫為cpi,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一般來說,cpi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國家的宏觀經濟調控措施的出臺與力度,如央行是否調息、是否調整存款準備金率等。同時,cpi的高低也間接影響資本市場(如股票市場)的變化。
  • 弔詭的「CPI-2.4%」:「房市」與「真實通脹率」!
    下面這個公式請記住了 M2-GDP=真實CPI M2-GDP=真實CPI M2-GDP=真實CPI 老兵舉一個例子吧: (1)一季度:M2是11.4% (2)一季度:GDP大概負-
  • 專家:加拿大房價今年將大跌,卡爾加裡和溫哥華或遭重創
    在加拿大各省開始逐步恢復因疫情而擱淺的經濟之時,穆迪分析公司(Moody’s Analytics)與CIBC銀行的專家紛紛發布報告,預測加拿大今年房價將大跌5~10%,加拿大西部房市或受到沉重打擊。總體而言,隨著情況明朗,我們預計(加拿大今年)平均房價將比2019年的水平下降5~10%,其中高層公寓的高成本單元的價格下跌將最為明顯。」
  • 要動真格?明年這個城市房價還撐得住?
    深圳今年應該是上漲的典型代表了,哪怕是調控都壓不住房價上漲,如此妖孽的深圳樓市到底有沒有泡沫,今年經濟會議提出要解決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尤其提出要大力發展租賃,這對降低深圳房價有何意義?  大鬍子看深圳給出了詳細的分析,並給出了深圳房價泡沫的最終走向。
  • 未來5年內,全國房價不會普遍大跌!
    房地產市場高度繁榮有30多年,全國房價已由普遍上漲轉向多極分化。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20年1-7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75326億元,同比增長3.4%。其中,住宅開發投資55683億元,同比增長4.1%。劉全認為,房價與民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也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問題。與此同時,房地產業與經濟增長、地方財政收入和金融市場深度捆綁。
  • 即使無錫和蘇州的房價大跌,常州依然很堅挺,原因在這裡
    最近房產形勢不太好,於是有人開始覺得常州的房價會大跌,其實這都是杞人憂天,在江蘇省內,最房價最堅挺的就是常州。因為常州的房子不光是為常州人準備的,而是為全中國準備的。為什麼這麼說呢,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常州是一座非常宜居的城市,在江蘇省內沒人能比得上常州,雖然無錫和蘇州的經濟比常州好,但是無錫的城建水平和常州真的沒法比,而且常州生活的舒適度要遠遠高於無錫。而且常州的人文環境要比蘇州無錫強很多,蘇州無錫排外非常厲害,而常州相對來講要好很多,這裡包容性讓人很有歸屬感。
  • 臺灣臺南房價漲幅一年抵三年,預估明年還會溫和上漲
    快速導讀:房市大環境熱絡,臺南市又有南科等議題發酵,今年以來房價成長幅度顯著,根據內政部最新一期《都市地價指數》,臺南市上漲幅度居全國各縣市之冠,就連當地業者也說臺南房價幾乎「1年漲了3年份」。不過銀行祭出信用管制措施,旨在抑制炒作行為,自住剛性需求仍是支撐當前房市最大力量,因此,預估明年臺南房價不會跌,應會轉為溫和上漲」。
  • CPI漲幅近8年首「破4」 明年物價還會上漲嗎?
    隨著豬肉同比增速轉負,CPI同比增速也在2012年5月回落至3%以內。11月CPI同比上漲4.5%,是近8年以來首次「破4」。食品價格中,豬肉價格環比上漲3.8%,漲幅明顯回落16.3個百分點。雖然仍然小幅增長,但「豬肉降價」感受明顯,根據商務部和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全國豬肉價格已經連續4周回落。
  • 2021年,房價會下跌嗎?專家預計:明年房價或超出常人的想像
    和往年一樣,每次遇到一些事故變化,人們總會提起那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房價會下跌嗎?根據這幾個月的房價變化來看,跌倒是沒看到過,漲的情況卻時不時來一下,這導致各地政府為了防止樓市過熱,推出許多新的調控政策來「抑制」這種現象。但總歸一年下來,房價還算平穩,基本沒怎麼漲了。只是現在的高房價,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買得起。
  • 連續5年預測房價失敗,社科院屢敗屢戰:明年房價還要漲5%
    社科院最近發布了一年一度的藍皮書,作為對第二年房地產市場的預測,他們認為,明年房價漲幅將達到5%,這引起了很大的爭論。我們可以看看最近5年社科院的預測: 2016年,社科院預計房價將進入為調整期,至少要低迷兩年。結果2016年房價直接起飛,是最近5年中漲幅最大的一年。 2017年,他們發表藍皮書,認為房價將全面下滑。結果2017年房價繼續慣性上漲。
  • 物價11年來首次下跌「二師兄」記頭功,房價跟進下跌就在眼前?
    2020年10月份CPI同比上漲0.5%,還維持在正區間,為何11月份CPI同比會由漲轉降?有經濟學家解釋稱,主要是受去年同期對比基數較高影響。其中,食品價格由上月上漲2.2%轉為下降2.0%,影響CPI下降約0.44個百分點,是帶動CPI由漲轉降的主要原因。具體來看,導致物價指數下跌的主因還是「二師兄」在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