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德化紅外線相機首次拍到這一幕!

2021-02-24 新聞廣角

來源:泉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這張照片裡有一隻穿山甲,太意外、太驚喜了。」近日,記者從戴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以下簡稱「戴雲山保護區管理局」)獲悉,該局工作人員在整理紅外相機拍攝的照片時,意外發現拍到一隻穿山甲。據介紹,野生穿山甲在我國已經非常罕見,有記錄拍攝到的野生活體穿山甲的次數更是屈指可數。

罕見 相機拍到野生穿山甲

「拍到的穿山甲,在相片的左下角,黑黑的很容易忽略掉。」據戴雲山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介紹,近日他們在整理前段時間紅外相機拍攝的照片時,偶然發現。「成千上萬張照片,要一張一張看,一不小心就『溜過去』了。」

在照片中發現穿山甲,令工作人員興奮不已。「全國那麼多保護區,利用紅外相機監測,但拍攝到活體野生穿山甲的屈指可數。」

據工作人員介紹,這隻穿山甲是我國獨有的中華穿山甲,體型比較大,從照片的比例看,體長將近1米,體重應該有四五公斤。

中華穿山甲是中國特產的穿山甲科動物,分布在中國南方部分地區,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2017年2月,在國家生態環境保護部生物多樣性保護專項的支持下,戴雲山保護區管理局在德化戴雲山保護區開展大中型哺乳動物紅外相機觀測。3年多來,已經拍攝了十多萬張紅外照片。但拍到穿山甲的只有這唯一的一張。在生態環境部全國生物多樣性大中型哺乳動物紅外相機監測項目交流會上,也鮮有監測單位拍攝到野生穿山甲,目前只有廣東鼎湖山保護區等極少地方拍攝到野生穿山甲。

穿山甲溜進鄉政府閒逛

無獨有偶,日前一隻穿山甲跑到德化縣大銘鄉政府辦公樓閒逛時被工作人員發現。前段時間的一天晚上七點左右,一隻體長約40釐米,體重約2公斤的野生穿山甲出現在德化縣大銘鄉政府大院內。

據德化縣公安局大銘派出所民警陳華傑介紹,當時他正在派出所裡值班,突然接到一名鄉政府工作人員的電話,說大院裡有一隻奇怪的動物。他跑出來一看,原來是一隻穿山甲,它在大院的花圃裡鑽來鑽去,估計是在覓食。

見有人出現,那隻穿山甲估計是被嚇到了,慌亂間跑進鄉政府辦公樓。看到有人逼近,它還試圖挖洞逃跑,然而辦公樓的地板鋪了瓷磚,「它爪子挖在瓷磚上,噼裡啪啦地響。」


隨後,民警和鄉政府工作人員拿來一個紙箱,將穿山甲扣住,防止它逃跑,隨後再將它轉移到一個水桶中。

「我之前也沒見過,只是在網上看過照片,知道它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陳華傑說,他們將此事報告給戴雲山保護區管理局,隨後與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一起,將這隻誤入鄉政府的小傢伙放歸山林。

穿山甲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據戴雲山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介紹,穿山甲屬於鱗甲目鯪鯉科,它們有著8000多萬年的進化歷史,身體構造因此非常特化(特化是由一般到特殊的生物進化方式,指物種適應於某一獨特的生活環境、形成局部器官過於發達的一種特異適應,是分化式進化的特殊情況)原始,有較高的科學研究價值。

全球共有8種穿山甲,其中中華穿山甲、印度穿山甲、馬來穿山甲和菲律賓穿山甲分布在亞洲的東部、東南部、印度次大陸;而大穿山甲、樹穿山甲、南非穿山甲和長尾穿山甲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南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作為現存唯一的鱗甲目哺乳動物,穿山甲主食白蟻和螞蟻,喜夜行獨居,通常生活在空心樹或洞穴之中。素有「森林衛士」之稱的穿山甲每隻每年最多能夠吃掉數百萬隻白蟻和螞蟻,可以有效控制螞蟻的侵害。

在我國,穿山甲被列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禁止捕殺和食用,非法捕殺、走私或販賣,可判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案情嚴重最高可判處無期徒刑。


領導說了,

您點一朵小花花

廣角君工資漲3毛

↓↓↓

相關焦點

  • 德化:紅外線相機首次拍到這樣一幕!
    今天,記者從戴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以下簡稱「戴雲山保護區管理局」)獲悉,該局工作人員在整理紅外相機拍攝的照片時,意外發現拍到一隻穿山甲。據介紹,野生穿山甲在我國已經非常罕見,有記錄拍攝到的野生活體穿山甲的次數更是屈指可數。
  • 這傢伙太執著!終於用紅外線相機在野外偷拍到很多私密照片
    他拍的杭州照片,鏡頭對準的是——華南梅花鹿、黃麂、白頸長尾雉……拍攝風格很特別用的是紅外線照相機從1999年,章叔巖第一次拍到梅花鹿1999年,章叔巖第一次拍到梅花鹿,用的是手動的膠片相機,他的照片成了華南梅花鹿存在的重要佐證。從那時起,他走遍清涼峰的角角落落拍攝梅花鹿,經常一天要走10個小時。20多年在山上跑,章叔巖的膝蓋磨損厲害,山上溼氣重,膝蓋經常會疼。
  • 四川都江堰龍池保護站首次在野外拍到母子大熊貓影像
    4月13日,紅星新聞記者從四川都江堰龍溪-虹口國家自然保護區龍池保護站獲悉,4月10日,保護站工作人員對龍池片區紅外線相機進行數據採集,通過整理發現,保護區首次在同一時間段拍攝到大熊貓吃喝拉撒等豐富的所有生活行為影像資料。
  • 紅外線鏡頭中的上海城市風光
    我是許麗敏,上海人,退休後熱愛攝影,更喜歡紅外線攝影。要拍好紅外線作品並非易事,幾年來我努力學習得到了一點收穫,並加入了中國煤礦攝影家協會、紅外線委員會,也成為視覺中國500Px籤約攝影師、像素蜜蜂創意供稿攝影師。下面就請各位朋友隨我進入紅外線攝影的上海城市風光,紅外線攝影世界。
  • 用了那麼久的單反「紅外線攝影」你知道多少?
    我們的膠片及數位相機,都濾除了不可見光,讓它記錄下來的影像和我們肉眼所見相同。所謂的紅外線攝影,正好相反。它濾除了我們肉眼可見的光線,僅記錄下不可見(紅外線)的部分所以形成的影像和肉眼看到的完全不同。早期紅外線攝影多運用於軍事、科學或是氣象觀察等,後來還有攝影人士運用紅外線膠片進行創作,拍出有別於一般視覺經驗的畫面來。
  • 紅外線攝影,給你看「未曾見過的世界」
    低於390nm的稱為紫外線,高於780nm的就叫紅外線。 所以人眼看不見紅外線。但是有些東西是有極強的反射紅外線能力的,比如森林和草地。當紅外線遇到這些景物時,大量無法吸收的紅外線被反射回來,就會在專用底片上成像。
  • 他用一部爛相機,9年只拍雪花,拍到了罕見的雪花形態
    沒有專業設備,就不能拍雪花嗎?倔強的Alexey決定自己製作,他日夜不休不眠地花2個星期,研究微距相機的拍攝原理,並像模像樣製作出相機圖紙。然後從二手市場淘來一部佳能相機,外加木板、螺絲、膠帶、玻璃,自己按圖紙DIY出相機的雛形。
  • 普通相機能拍嗎? | 攝影早自習第1381天
    好,這是一個科學的基礎常識,那麼接下來我們就要看看相機是怎麼拍到紅外線的。膠片相機拍紅外線非常簡單,就是有那麼一種膠片——特種的紅外膠片,它對可見光不發生光化反應,但是它能對紅外線發生光化反應,所以你這個相機只要安裝了這種照片,你就能拍出紅外線的作品。
  • 試用這臺《捉鬼敢死隊》中出現的罕見相機
    在電影《捉鬼敢死隊》中,由比爾·莫瑞扮演的教授彼得·溫克曼一角,曾經在電影裡出現過一幕手持相機拍照的片段。這部電影講述了三位以科學技術研究鬼怪的大學教授在被學校開除後,成立以科學儀器進行捉鬼的公司為市民們提供捉鬼服務的故事。該片於1984年6月8日在美國上映。
  • 拍攝旅遊照片時,如何使用紅外線和微距進行拍攝?
    而想要拍好一張動人心扉的照片,是需要有一定的技巧的,以後我將會給大家講解這些小技巧,如果您覺得還不錯,記得給我點個讚哦。前面的文章中,我給大家分享了拍攝不同風景的各種經驗和技巧,今天我繼續給大家分享利用紅外線和微距的拍攝技巧,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一、紅外線攝影我超級喜歡放假的日子,因為假期是實踐攝影新技術的好時間。
  • 超罕見!全球唯一白色大熊貓,換了「馬甲」照樣被認出!
    自2019年5月紅外線相機首次在野外記錄到這隻白色大熊貓以來,截至2020年底,四川臥龍野外布控的紅外相機僅在去年2月份有2次拍攝到這隻白色大熊貓的活動,畫面異常珍貴。△《四川臥龍的白色大熊貓已經「自立門戶」啦》央視頻號:央視新聞畫面中,白色大熊貓或在雪地漫步,或在「打坐思考」。它緊貼著安裝紅外線相機的大樹坐下,全程背對相機,像個文靜的「小姑娘」若有所思了3分多鐘。
  • 雲南昌寧:首次拍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林麝蹤跡
    近日,雲南昌寧瀾滄江縣級自然保護區天堂管護所工作人員在整理回收紅外相機拍攝的影像資料時,驚喜地發現拍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林麝活動的影像。紅外相機拍攝的影像可以看到,2020年12月30日凌晨3點多,一隻偶蹄目動物眼睛明亮,警惕的豎著耳朵正在覓食,其頸部的兩側各有一條比較寬的白色帶紋,一直延伸到腋下,兩顆獠牙又長又尖,露在口外。經專業技術人員仔細辨認,這是一隻成年的雄性林麝。「從我們發現林麝的影像資料中可以看得出,無論從它的覓食、它的體型,還是它的活動情況來看都是比較健康的。」
  • 雲南哈巴雪山首次拍到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活動影像
    02:11近日,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哈巴雪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對在本保護區安裝的20臺紅外線相機進行數據整理、鑑別、分析時,發現了很多國家級珍稀瀕危保護動物活動影像!本次布控的紅外相機雖然較少,卻是保護區建立以來,用紅外相機對保護區動物的活動進行監測記錄,首次捕捉到20餘種野生動物活動珍貴畫面(其中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10種:獼猴、勺雞、血雉、黃喉貂、雀鷹、斑羚、小熊貓、白馬雞、紅腹角雉、貓頭鷹;國家三有保護動物10種:豹貓、赤狐、毛冠鹿、赤麂、黃鼬、野豬、刺蝟、松鼠、飛鼠、豬獾),填補了哈巴雪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動物影像空白
  • 非常罕見!廣東首次拍到中華穿山甲白天出洞
    早上8時許,它萌萌地探出頭,試探著從洞穴裡爬出,鼻子上還落著一些泥土……這是近日惠州市野外監測紅外自動相機拍攝到的一隻中華穿山甲活動影像,也是廣東首次白天在野外拍攝到中華穿山甲的活動情況。「這個影像很難得。」
  • 罕見!全球唯一白色大熊貓長大變金白色:沒有黑眼圈
    畫面中,這隻白色大熊貓或在雪地漫步,或在「打坐思考」。全程背對相機,像個文靜的「小姑娘」若有所思了3分多鐘。專家表示,「白化」通常是動物個體基因突變所致,這隻白色大熊貓能健康成長到3歲左右,說明已基本適應生存環境,生存狀態良好。
  • 用PS修出IR紅外線濾鏡照片
    常看到有高手用改機過(IR)的相機or是用(全/半)紅外線濾鏡長曝出超夢幻雪景,感覺就象是進入了另一個世界,超美的。
  • 罕見!全球唯一白色大熊貓長大變金白色,網友:確定不是北極熊?
    自2019年5月紅外線相機首次在野外記錄到這隻白色大熊貓以來,截至2020年底,四川臥龍野外布控的紅外相機僅在去年2月份有2次拍攝到這隻白色大熊貓的活動,畫面異常珍貴。畫面中,白色大熊貓或在雪地漫步,或在「打坐思考」。它緊貼著安裝紅外線相機的大樹坐下,全程背對相機,像個文靜的「小姑娘」若有所思了3分多鐘。
  • 這隻大熊貓全球唯一!
    自2019年5月紅外線相機首次在野外記錄到這隻白色大熊貓以來,截至2020年底,四川臥龍野外布控的紅外相機僅在去年2月份有2次拍攝到這隻白色大熊貓的活動,畫面異常珍貴。畫面中,白色大熊貓或在雪地漫步,或在「打坐思考」。它緊貼著安裝紅外線相機的大樹坐下,全程背對相機,像個文靜的「小姑娘」若有所思了3分多鐘。
  • 超罕見!廣東首次拍到穿山甲白天出洞!視頻曝光
    早上8時許,它萌萌地探出頭,試探著從洞穴裡爬出,鼻子上還落著一些泥土……這是近日廣東惠州市野外監測紅外自動相機拍攝到的一隻中華穿山甲活動影像
  • 探訪廈門民間藝術館:瓷都德化的傳承與創新
    ,還有桌子上放了很多的陶瓷作品,這些陶瓷就是從德化那邊運過來的,中國白瓷的一些非常經典的作品,比如說這一幅就是我們文昌帝君的陶資像,這一個就是我們觀音像,也是非常經典的。,韓滉,這就是他的真跡了,那麼他也是我們目前唐朝時期,用紙絹畫制出來的繪畫,非常的罕見,非常的稀有,所以它被稱之五牛圖,也表現出了唐朝,當時當朝時期對於農業的重視,以及韓滉個人對於農民的一種體恤之情,用來於陶瓷之上,非常的出名,據說是無價之寶,也是國寶,從來不能出國展覽的,非常神奇,那今天我們有幸看到這一幅五牛圖,它對於陶瓷也是非常的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