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愛》人生,在創作中完美

2020-10-13 逍遙小小獸
    想像讀一本書,是讀書頁裡的人生,讀人生中的自己,每一行字便有了溫熱的氣息,沁入心田。
    這典籍,這戀愛指南,哪個女子會錯過呢?
    於是,看電影用了挑剔的眼光,為著先有的鐘情。
    2011版,看到簡·愛向羅切斯特表白的激烈,突然就看不下去了——情節鋪墊嚴重不足,過分的情緒渲染,使人物變得滑稽。
    1970版,19歲,該有一張青春蒼白的臉啊,可是演員的「老氣橫秋」、顧盼生姿、有失分寸的「包打聽」,令清純倔強的簡·愛變成俗氣的鄉野村婦。
    1996版,一襲黑衣,舉手投足的安靜、沉穩,微微病態的緊張、停頓,輕抬眉眼便洞悉一切的聰慧……正是心儀的簡·愛,款款走來。
    這傳世的經典,仿佛一道菜,奉上毫不矯飾的人性本質,200年前可以吃,今天依然可口。

    一、生於陋室,偏自芬芳
    簡·愛的成長,用兩句詩可以概括:「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萬難之中,無可依賴,才格外獨立;欺壓太甚,才渴求平等;不被尊重,才格外自尊……
    作為僱主的羅切斯特,幾乎是簡·愛遭遇的第一個平等待她的有錢有閒階層了——等待這樣一個靈魂的出現,用去了她成長的全部歲月,她又怎會看重他的「有錢有閒」?
    有一句隨處引用的名言:「如果上天予我美貌、財富,我將令你也離不開我,就像我離不開你一樣。」而劇情也順著這句話演變——令簡·愛繼承遺產,令羅切斯特莊園焚毀、容貌損傷……
    我常常思考,以為這樣的安排將簡·愛的清高最終拖入世俗的泥潭——再赤裸的靈魂相見,也還要有物質作為禮物或橋梁——然而我錯了。
    作者抽身事外,站在世俗之人的立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那個逢場作戲的時代,有幾人不曾懷疑?經歷這樣一個曲折迴環,兩個可以牽手在上帝面前走過彼此墳墓的靈魂,平等得更加純粹了。
    說到底,還是簡愛的過度自尊,導致過度敏感下的過度佐證——一切的過度都有病態的嫌疑,相比她的早年經歷,這樣的「過度」其實剛剛好。
    又有什麼不好呢?於今日的物質世界而言,高攀的女子仰人鼻息、低就的女子趾高氣揚,她們怕是「吃」不了《簡·愛》這道「菜」的,吃了也會消化不良。

    二、人生,何處安放?
    有人說,最後的簡·愛,完全可以不必再去尋找羅切斯特。
    但她必須去,這基於愛情的行為,觀眾卻看到大於愛情的形式。
    這裡有她的執著,她的理想,她自我設定的模式——孜孜以求的平等和尊嚴,不惜以物質的優劣互換,以雙方「醜小鴨」與「白天鵝」式的身份對調,來宣告一種終極的完美。
    也許,可以在作者的生平中尋找答案:她曾去歐洲學習法語,愛上自己的老師,現實存在阻礙,她將激情寄託於寫作,在寫作中創造理想的完美世界。
    她曾將詩作寄給自己景仰的詩人,得到更加不公的回覆:「不要躋身詩的行列,這裡沒有女人。」此舉迫使勃朗特三姐妹(《簡·愛》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呼嘯山莊》作者艾米莉·勃朗特、《艾格尼斯·格雷》作者安妮·勃朗特)以男人的名字聯合出版詩集,受到世人矚目。
    一個不向世俗和時代妥協的女子,寫出一部不向世俗和時代妥協的書。
    試問它的讀者和觀眾——我們妥協了嗎?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7fa25b0102y9t3.html

相關焦點

  • 豆瓣7.5《簡愛》:簡愛成長曆程中的三大人生啟示
    小說《簡愛》是十九世紀英國維多利亞時代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她的《簡愛》影響了數百萬女性的命運,這部小說也被稱為女性的聖經,展示了女性成長的方式。接下來,我將從原始家庭、生活方向和愛情婚姻三個方面來談談簡·愛成長中所體現的三種人生啟示。
  • 軌跡在線|《讀<簡愛>有感》
    《簡愛》是一本具有多年歷史的文學著作,在文學史上,有許多的經典名著永垂不朽,但能夠像《簡愛》這樣深深地進入人們的靈魂,它以一種不可抗拒的美感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讀者,影響著人們的精神世界,甚至對某些人來講,影響了他們一生的作品並不很多。簡愛則是其中一本。
  • 豆瓣評分8.6《簡愛》:從三個角度分析夏洛蒂·勃朗特的人生智慧
    接下來,我將從《簡愛》中的「生活觀、愛情觀、人生觀」三個角度來淺析夏洛蒂·勃朗特的人生智慧。一、從簡愛的人生遭遇看夏洛蒂·勃朗特的生活觀《簡愛》自1847年問世至今已歷經百年,直到今天仍不失為一部偉大的作品。
  • 《簡愛》:為何瑪麗蘇的劇情,卻歷經百年曆久不衰?
    大部分世界文學名著我大都是看了同名電影的,《簡愛》也不例外,如果說過往在《簡愛》電影中看到的是女主角的愛情觀,那麼這次從書籍文字中更加突顯地則是簡愛的品性。人們普遍認為《簡愛》是夏洛蒂·勃朗特詩意生平的真實寫照,是一部具有濃濃自傳色彩的作品,不過作者卻時常否認這種觀點。
  • 《簡愛》:愛情是平等的,但婚姻不是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由著名翻譯家和作家李繼宏翻譯的,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創作的長篇小說《簡愛》。多年以後,裡德太太的兒子成了一個不務正業的吸血鬼,毫無節制的揮霍著家產和自己的健康,直到有一天,在醉生夢死的生活中走向了死亡。簡愛的表哥死後,簡愛的舅母也病倒了,但她的病床前,甚至看不到兩個女兒的身影,只有簡愛時常去看看她,但直到離世前,她還是對簡愛充滿了厭惡和憤恨。
  • 【讀後感】《簡愛》
    最終她投身於文學創作的道路。1845年夏洛蒂建議和她的兩個妹妹合寫一本詩集,雖然出版後銷量不好,但堅定了她們寫作的熱情。之後她的兩個妹妹分別寫出了《呼嘯山莊》和《艾格尼斯·格雷》。夏洛蒂·勃朗特的第一部小說《教師》卻沒有被出版商看中(這部小說一直到她去世之後才出版)。但之後她又寫出了《簡愛》,一舉成名。
  • 電影《簡愛》主題曲
    當這段親切而熟悉的旋律響起,你是不是和我一樣,腦海中又浮現出電影《簡·愛》中的人物、對話、場景.這部1970版的《簡·愛》在眾多由小說改編的電影版本中是我們中國觀眾最為熟悉和喜愛的,影片的愛情觀、人生觀影響了我們一代人,而影片的主題音樂和配音更是深入人心,成為我們這代人心中不朽的經典。              影片主題曲出自著名的配樂大師約翰.威廉士之手,雖是他的早期作品, 但音樂創作的大氣典雅、含蓄深情,絕對稱得上經典之作。
  • 電影《簡愛之約》講述純美愛戀 致敬《簡愛》
    網易娛樂1月25日報導 由張華蘊出品,李夏青擔任製片,張天羽導演,高廣澤、王翦、趙飛燕、金紹仁、張奕、常海波等主演的職場愛情電影《簡愛之約》發布預告片。電影主打「如果愛請深愛」概念,講述辦公室內都市男女之間錯綜複雜的情感故事以及年輕人在誘惑面前的堅守與動搖。
  • 豆瓣評分8.6的《簡愛》:自尊自強的女人,到哪裡都能過得很好!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是你人生的必修課小說的主人公簡愛,父母雙亡,就連疼愛她的舅父,也因病去世,臨終前他將簡愛託付給了自己的妻子,讓她發誓,無論怎樣都要好好照顧他妹妹唯一的女兒。人的天性就是這樣的不完美,即使是最明亮的行星也有這類的黑斑,而斯卡查得小姐這樣的眼睛,只能看到細微的缺陷,卻對星球的萬丈光芒視而不見。的確,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與事,一味的追求完美,又怎能發現人性中獨特的一面呢?
  • 重讀《簡愛》發現具有這種特質的女性通常是大智慧的女性
    第四部分:簡愛在荒野中,卻幸運地找到了親人,獲得了巨大的遺產。第五部分:簡·愛和盲人,失去了一隻胳膊,喪偶男子在火災後重聚,兩人幸福美滿生活在一起。《簡愛》是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創作的小說,這是一部自傳體作品。
  • 《簡愛》無關電影評論的題外話
    《簡愛》中為什麼羅切斯特先生不能跟妻子,就是那個瘋女人離婚?看小說和電影《簡愛》時,心裡一直搞不明白,既然一開始女方及家人就有意隱瞞女方的瘋病,羅切斯特為什麼不和那個瘋女人離婚呢?為什麼一定要等到瘋女人在大火中縱身一躍而亡,而自己被熊熊大火燒成殘廢才心安理得呢?難道說這樣才和簡愛相配嗎?以下是百度知道的答案,不知是否確實,我也無從考證。
  • 《簡愛》是根據,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同名小說改編
    《簡愛》是根據,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同名小說改編《簡愛》本片根據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同名小說改編,簡愛是個孤女,出生於一個窮牧師家庭。父母由於染上傷寒,相繼去世幼小的簡寄養在舅父母家裡,舅父裡德先生去世後,簡過了20年受盡歧視和虐待的生活。一次,由於反抗表哥的毆打,簡被關進了紅房子。肉體上的痛苦和心靈上的屈辱,使她大病了一場。
  • 小說《簡愛》讀後感
    《簡愛》是帶有強烈自傳體性質的小說,那麼結合夏洛蒂·勃朗特年輕短暫的一生,我感覺她自己真實的童年生活更像是小說中描繪的莫爾頓鄉村和荒原莊的場景,而小說中洛伍德學校顯然就是她小時候寄宿的教會學校,作品中的彭斯·海倫原型介紹是她在學校因傷寒過世的姐姐。因為夏洛蒂本身也曾當過家庭教師,她對於家庭教師的生活十分熟悉,世人對該身份的冷落和嘲諷也深有體會,因此更讓她期盼小說中描述的那樣平等和尊重的愛情。
  • 看戲——顏值最低力大無窮的一版《 Jane Eyre 簡愛》
    今天看蘇格蘭姑娘瑪德琳·沃拉爾(Madeleine Worrall)在臺上聲嘶力竭喊出來,咆哮地像一個憤怒地小孩兒被人奪走了心愛的玩具,委屈的同時又自尊,我被她的倔強不屈深深觸動了,確實是一版不一樣的《簡愛》。
  • 電影《音樂之聲》《簡愛》中的兩位家庭女教師有什麼不同
    音樂之聲》和《簡愛》這兩部經典大作,你一定會深有感觸:電影中的兩位女主人公,她們的命運既有著相似之處,卻又異彩紛呈。她們的相似之處就是一個來自修道院,一個來自教會女子學校,有著相同的教育背景,都做了孩子的家庭教師,和男主人相愛,最後獲得了幸福。
  • 從文學到舞臺:袁泉、王洛勇談話劇《簡愛》(視頻)
    2009年,演完《簡愛》第一輪最後一場的時候,袁泉曾淚如雨下,因為「短期之內再也找不到像簡愛這樣適合自己的角色了」。當時她未曾想,在接下來的十年間,話劇《簡愛》幾乎每年復排,穿著灰色長裙的簡愛一次次闖進靜物畫般的舞臺,走在霧氣迷濛的桑菲爾德莊園,也走進無數觀眾的心田。
  • 經典《簡愛》電影版
    小編自選了幾部經典與你們共同回憶1944版《簡愛》,由瓊.芳登和奧爾遜.威爾斯主演,由巨星演繹的好萊塢式經典愛情片1970版《簡愛》,由蘇珊娜.約克和喬治.斯科特主演,主題偏重於平等抗爭與獨立自尊,上譯的經典配音曾風靡一時,是對中國大陸觀眾影響最深廣的一個版本
  • 電影《簡愛之約》一場愛情、事業、欲望的商戰片
    《簡愛之約》於北京完成將近一年的精打細磨的拍攝製作工作,製作快接近尾聲。   值得注意的是,這部《簡愛之約》與英國作家夏洛特.勃朗特的代表作《簡愛》,同名,是由於其部分劇情借鑑改編《簡愛》,為我們呈現出一場交叉著愛情、事業、欲望的商戰,展現了一場初心和利益的精彩較量,旨在反應社會現實,激勵步履不停的你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 英國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簡愛》:愛的自尊愛的簡單
    英國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簡愛》帶有明顯的自傳意味,書中寫到簡愛剛到羅沃德的慈善寄宿學校沒兩年時間,因為斑疹傷寒這種傳染性疾病在學校的傳播,簡愛所在的學校許多學生因病去世,學校對待學生近乎虐待的苛刻行為才得以曝光,引起輿論的浪潮,因而這所學校被更多的慈善人士捐款重建,並改善了學生的待遇、住宿飲食條件
  • 《簡愛》電影雜記
    2.簡愛溫柔沉靜而又獨立堅強,她帶著一雙洞察人世的眼睛和善解人意的心靈,在於羅切斯特交往過程中,她透過他偽裝的外表看到了他本真的心,她穿越了風霜和閱歷築成的圍牆,直接觸摸到另一顆埋藏很深的真實靈魂。簡愛的經歷其實很單純,舅舅家、孤兒院、桑菲爾德莊園,她豐富的內心和聰明的大腦,卻賦予她理解複雜人世的能力,可貴的還在於雖然出生不幸,在成長過程中又飽受壓迫何不公正的待遇,身體瘦小而又沒有可姿的外形,但簡愛依然形成了自己獨立不羈的人格,不卑不亢保持著清醒而尊嚴的自我,就是這樣一個簡愛在與羅切斯特的第一次見面中兩顆新的相互角力就開始了,也正是在心靈的碰撞之中,他們對彼此的感情變得更加依賴,簡愛這個出生貧寒相貌平平的女子形象又有過多少女演員為我們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