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雞眼又不是雞眼,腳底長了這種繭不但疼還會傳染

2020-12-23 騰訊網

隨著天氣轉暖,戶外運動的增加,有一種皮膚病也開始慢慢增多。

南京市中醫院皮膚科門診近日就來了這樣一對焦急的母子。

患者母親:醫生,你快幫忙看看,我兒子才6歲,這腳底怎麼像老太太的腳,長滿了老繭。

醫生:您先別著急,讓孩子把襪子脫掉,我給您仔細檢查一下。

患兒:醫生你不會弄疼我吧,我滑旱冰的時候腳可疼了。

南京市中醫院皮膚科石紅喬主任湊上前拿出簡易皮膚鏡查看,便發現了問題。只見小男孩嬌嫩的腳底板多處汙灰色的丘疹連結成片,表面角化,粗糙不平,較大一處皮疹上有數枚小黑點,仔細檢查腳趾間隙還有散在細小發亮的丘疹,石主任解釋,這些也都是蹠疣的早期,後面還會逐漸增大。這位患者年紀小,正處在活潑好動,喜歡玩耍、蹦跳的階段,任由蹠疣發展會影響到小朋友的生活,建議採用雷射和外用藥物的治療。

小朋友也能接受的治療方案

患者母親:打雷射疼嗎?馬上孩子就要開學了,我兒子平時愛運動,就怕打針,又怕疼,今天就我一個人來的,我怕他不能配合治療呀。

醫生:這樣吧,考慮到患兒是多發性蹠疣,普通雷射不一定一次可以打完,且容易復發,加上怕疼又有迫切的行走需求,蹠疣皮損通常深入真皮層,並伴有廣泛角化,因此單一的治療效果局限,且易復發。我們的治療思路以破壞疣體,刺激局部免疫反應,調節皮膚生長為主要手段。我為他制定一個「點陣雷射+中藥外用泡腳」的方案。

南京市中醫院皮膚科王丹旭醫生介紹,點陣雷射可發出均勻的多束微小雷射直達真皮層,在中心範圍內形成剝脫帶,以達到去除疣體,刺激局部免疫反應。當雷射治療完成後,以具有抗病毒、軟堅、散瘀的中藥外用泡腳,皮損雷射打孔處更利於藥液滲透,且連續每天堅持泡腳,更好的進行抗病毒治療,降低復發率。全過程無需麻醉,操作簡單,小朋友配合度高。

「外傷、摩擦、多汗」這些都是蹠疣誘發因素

南京市中醫院皮膚科石紅喬主任介紹,蹠疣通俗點說就是長在腳上的疣,為HPV(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引起的,其實是尋常疣的一種特殊類型,因為發生在足底,長期走路穿鞋受壓後大多數往往呈較為表平的丘疹,不易被發現,直到走路疼痛或者數量突然增多時才引起重視。一般通過直接或者間接傳染,外傷和摩擦是其誘因,當然足部的多汗也與其的發生有關。蹠疣具有傳染性,也有自愈性。但是自愈需要的時間較長,有的甚至數年,加上其傳染性大於其自愈性,所以皮膚科醫生都會建議治療。

目前單個或數量較少的蹠疣,建議以雷射、冷凍治療,但需要反覆多次治療,易復發,而且通過治療後也有可能產生疼痛及疤痕,有很多人接受不了。多發性蹠疣建議局部外用藥物,配合物理治療,嚴重者需全身治療。南京市中醫院石紅喬主任,採用點陣雷射聯合中藥外用泡腳的方式,減輕患者的痛苦,且方便易行,為眾多兒童、有迫切行走需求的患者提供了優質可行的治療方案。

蹠疣的預防措施是什麼?

石紅喬主任提醒,蹠疣與足底多汗有一定的關係,因此,保持腳底乾淨是很重要的預防措施。同時要注意減少對皮疹的擠壓摩擦,保持鞋襪乾燥,有助於皮疹消退,能有效預防蹠疣。還需要勤換鞋墊,因為治癒後穿回舊鞋子,容易使得疾病復發。

通訊員 張明 莫禹凡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蔡蘊琦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為啥「雞眼」反反覆覆?
    起「雞眼」,很多人都不陌生:一碰就疼,走起路來更是苦不堪言!年齡增大、長時間站立以及不合腳的鞋子,這一系列的「因」往往會造成雞眼。肥胖的人群,腿腳處的負擔就會加重,腳底的摩擦力就會增多,也易出現雞眼。另外,對於年紀大、病程長的糖尿病人,由於下肢血管病變等,會影響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雞眼問題會加重。」張偉說。 出現雞眼後,一般來說是很難自愈,而且總是反覆,怎麼回事?
  • 腳底長了小硬塊,走路疼痛難忍?注意:不一定是雞眼,小心是它
    人腳底總是容易長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有一種小硬塊,就使人疼痛難忍。一般我們會認為腳底的硬塊是雞眼,但其實根據成因的不同,小硬塊還有可能是疣。一、疣和雞眼有何區別雞眼是由於不斷地摩擦刺激引起,通常伴隨的是腳底的厚繭,所以雞眼是以角質栓的形式出現,表面是平滑的,在不進行針對性按壓時,往往是沒有明顯痛感的。而疣就不同了,疣是由於病毒感染引起,通常伴隨的是腳底脫皮,腳臭等其他類似真菌感染的情況。
  • 腳底長了小硬塊,疼痛難忍?注意:不一定是雞眼,還有可能是疣
    由於對腳的關注度較少,這使得腳底剛長出雞眼後,很少能第一時間察覺,等到發現時,雞眼已經比較大了。腳每天被我們踩著,雙腳一直處於被壓迫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若走路姿勢不良、穿的鞋子不合腳、鞋底太硬等,腳底受到的摩擦變大,這樣局部就會長出圓錐形的角質物,也就是雞眼。
  • 腳上長了雞眼很疼走不了路怎麼辦?
    因為工作原因,每天都是高跟鞋陪伴,客人面前步履翩翩滿面堆笑,實際上腳疼的不行,面對自己是愁眉不展,疼得都走不了路,腳上的雞眼已經很長時間了,怎麼挖都長起來,該怎麼辦呢?雞眼的形成是由於局部皮膚長期抗體受到擠壓摩擦而造成增生的角質層。
  • 腳底硬塊可能是病毒疣,不一定是雞眼!
    腳底若出現硬塊,就是雞眼嗎?
  • 【微科普】腳底有硬塊不一定是雞眼 可能是病毒疣
  • 腳底上長了「雞眼」怎麼辦?如果不管會自愈嗎?告訴你靠譜辦法
    日常生活中,有不少人受到了「雞眼」的破害,尤其是上班族的女性,長期穿著高跟鞋,雙腳活動的空間範圍非常小,經常擠在一起,就容易長老繭,以及「雞眼」。這「雞眼」到底是什麼呢?所謂的雞眼會經常出現上腳趾的關節處、腳底下,看起來和老繭非常相似,其形狀是一個黃色的小圓點,和雞眼大小差不多,所以命名為雞眼。觸摸雞眼部位會很硬,並且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對付雞眼,在民間還有很多妙方、偏方,在小攤上還賣很多藥材、藥膏,宣傳短時間內就能痊癒。
  • 腳底下長了一個硬塊,擠後疼痛難忍?未必是雞眼,還可能是蹠疣
    隨著天氣越來越熱,很多人穿上了漂亮的涼鞋,可無意中發現腳底長了一塊,剛開始以為是老繭。可接觸到後,用雙手擠壓還會疼痛難忍,平時走路還可能會出血,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有人還認為是雞眼,確實雞眼的發生原理和老繭非常相似,但和它不同的是,雞眼主要分布在拇指內側,可能在關節、足跟上也都會有雞眼。被磨出來的老繭,即便是用剪子剪掉,也不會有疼痛感,非常頑固。雞眼不一樣,雖然是通過人們不斷摩擦,身體所產生的抵抗反應,而增加了皮膚角質增生的概率。
  • 「雞眼」掉了又長 這種疙瘩可能是蹠疣
    杭州日報訊 「醫生啊,我這腳上的『雞眼』怎麼就好不了啊?」日前,58歲的王阿姨一踏進市西溪醫院皮膚科,就對醫生抱怨起來。接診的皮膚科醫生靳華一看,王阿姨腳上長了兩顆硬邦邦的疙瘩,一顆在腳底,一顆在腳趾。王阿姨說,一開始疙瘩不痛不癢,但近兩個月來,走路越來越痛。
  • 腳上愛長「雞眼」怎麼辦?3件事都做對,從此不再犯
    說到雞眼,很多人都長過。特別是有些女性,我就是其中的一個。親身經歷是疼得走路都是問題,也不知道啥時候能好。還總是長得不偏不倚就長在腳心,感覺很疼。治療的那一段時間真是受盡折磨,買藥凃,用刀割等等。2、長時間站立和行走像一些女士,還是比較喜歡穿高跟鞋的。但是如果每天穿著高跟鞋站立時間長達4-8小時甚至更久,那麼足部難免會受到高跟鞋的擠壓、摩擦而導致足底長雞眼。
  • 腳上長雞眼,走路都疼,4個「壞」習慣真得改改了
    腳上不小心長了雞眼的人,走路都會成為問題,因為它長在腳底很影響走路。不要小看雞眼,走起路來還是很痛的,並且一些需要用到腳力的運動也不能夠正常地做,不然雞眼會變得更加嚴重。長雞眼的人平時還是需要多注意保護自己的腳,不要勉強做運動。
  • 你確定腳下長的是雞眼?也有可能只是老繭
    作者:野田真史(皮膚科醫師,微博@皮膚科野田真史醫生)翻譯:彭翔宇朋友小吉是個跑步愛好者,每天都會跑個幾千米,然而最近他一跑步就感覺腳疼,脫掉鞋子,發現腳底長了一個黃豆大小,稍高於皮膚,中央呈淺黃色,周圍顏色深一些的硬皮。原來疼痛就來自這裡!
  • 雞眼還是病毒疣?看位置就知道!請你這樣預防+自療
    「醫生,我腳底長了東西,是雞眼嗎?還是病毒疣?」從外觀看來,雞眼和病毒疣早期確實有點相像,在門診常常遇到患者有這樣的疑問。病毒疣、雞眼哪裡不一樣?病毒疣是病毒感染皮膚所引起的問題,因為是病毒造成,所以有傳染的風險。
  • 58歲大媽腳底長了疙瘩當做「雞眼」嘗試偏方,醫生看後直搖頭
    近日,58歲的王大媽(化名)來到杭州市西溪醫院皮膚科就診,一進門,王大媽就對醫生抱怨起來:「醫生啊,我這腳上的『雞眼』怎麼就好不了啊?」接診的皮膚科主治醫師靳華細細問來才知道,王大媽腳上長了兩顆硬硬的疙瘩,一顆在腳底,一顆在腳趾,最開始的時候不痛不癢,王大媽也就沒在意,但近兩個月來,王大媽走路越來越痛,於是,王大媽便自己到藥店買了雞眼膏。可沒想到,雞眼膏貼了幾回,腳上肉就爛了幾回,「雞眼」總是「死而復生」,在原處長回來。
  • 雞眼是扎刺還是病毒?去雞眼真要在腳底挖洞嗎?雞眼更偏愛4種人
    其實雞眼就是足部皮膚局部長期受壓和摩擦引起的局限性、圓錐狀角質增生。俗稱「肉刺」。長久站立和行走的人較易發生,摩擦和壓迫是主要誘因。雞眼是啥?如何消滅它?雞眼好發於足蹠前中部第3蹠骨頭處、蹠趾脛側緣,也見於小趾及第2趾趾背或趾間等突出及易受摩擦部位。都是摩擦惹的禍—雞眼的形成是由於腳部的外層皮膚,頻繁受到摩擦並長時間承受壓力導致的。主要分為2種類型:硬雞眼:乾燥尖刺型雞眼。
  • 是病毒疣或雞眼?怎麼分 www.013578.com
    怎麼分 www.013578.com腳底長出「一粒」    病毒疣是常見的皮膚病,跟雞眼看起來很像,但病毒疣較難處理又會傳染。究竟如何區分病毒疣與雞眼?看看廣諭坐月子餐暨廣諭坐月子中心張境原及張翔壹、張喬貽父女的這個分享即可秒懂!
  • 腳底經常長雞眼,挖了又長,到底該怎麼辦?靠譜方法在這裡
    由於工作的需要,有些人要四處奔波,有些人則要一整天站著;還有些人為了追求美觀,喜歡穿著不合腳的鞋子……而這些人中,常常會出現腳底長圓形硬痂的情況。剛開始可能沒什麼感覺,但時間久了,慢慢的可能就一碰就疼,走路還出現了跛行,甚至剪掉後還會重新長出,周而復始,實在是令人頭大……這可能就是我們常說的長「雞眼」了~「雞眼」的出現,不僅帶來了各種行動不便,還反覆發生,難根除!為什麼會長雞眼?又該如何科學應對呢?1 到底什麼是「雞眼」?
  • 腳底長了像水泡一樣的東西,有點硬是什麼?蹠疣
    腳底蹠疣初期圖片腳底長蹠疣腳底蹠疣包紮圖片腳底蹠疣腳長石疣圖片腳底蹠疣早期圖片腳底蹠疣晚期圖片腳底疣冷凍後圖片腳底長蹠疣初期圖片腳底疣圖片足底蹠疣腳底疣冷凍後康復圖片腳底長蹠疣腳底蹠疣初期圖片足底蹠疣腳底蹠疣怎麼治腳底蹠疣早期圖片腳底長蹠疣怎麼治腳底蹠疣冷凍後圖片腳底蹠疣晚期圖片腳底蹠疣包紮圖片腳蹠疣足底蹠疣圖片初期圖片腳底長蹠疣初期圖片腳底蹠疣蹠疣裡面圖片蹠疣圖片大全蹠疣吧蹠疣根蹠疣
  • 「雞眼、老繭、瘊子」傻傻分不清?一張圖教你分辨!
    腳底常見的皮膚問題,除了夏天好發的腳氣,就是雞眼、老繭(胼pian胝zhi,不是bing di)和瘊子(蹠疣)了。後面這三個病跟季節沒多大關係,一旦出現,較難自行消退。其實雞眼和胼胝(再說一次,不念bing di)同時出現不稀奇,因為兩者都是因為長期擠壓、摩擦引起。雞眼走路疼痛,除了腳底(圖中藍圈),還容易出現在腳趾的外側或者腳趾之間。胼胝容易出現在腳掌著力部位,不怎麼疼(圖中紅圈和藍圈之間)。
  • 像「雞眼」又像「老繭」,腳底有這種疣別忽視
    男孩才 6 歲,腳底卻像老太太的腳,長滿了老繭。皮膚科石紅喬主任湊上前拿出簡易皮膚鏡查看,便發現了問題。小男孩嬌嫩的腳底板多處汙灰色的丘疹連成片,表面角化,粗糙不平,較大一處皮疹上有數枚小黑點,仔細檢查腳趾間隙還有散在細小發亮的丘疹,石主任解釋,這些也都是蹠疣的早期,後面還會逐漸增大。孩子小,活潑好動,喜歡玩耍、蹦跳,任由蹠疣發展會影響到小朋友的生活,建議採用雷射和外用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