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眼」掉了又長 這種疙瘩可能是蹠疣

2021-01-18 杭州網

杭州日報訊 「醫生啊,我這腳上的『雞眼』怎麼就好不了啊?」日前,58歲的王阿姨一踏進市西溪醫院皮膚科,就對醫生抱怨起來。接診的皮膚科醫生靳華一看,王阿姨腳上長了兩顆硬邦邦的疙瘩,一顆在腳底,一顆在腳趾。

王阿姨說,一開始疙瘩不痛不癢,但近兩個月來,走路越來越痛。她去藥店買雞眼膏貼,但這兩個疙瘩掉了後,卻總是「死而復生」,在原處長回來,還牢牢嵌在肉裡,一走路就痛。

「大媽,這不是雞眼,是一種叫『蹠疣』的病。」靳華醫生搖搖頭說,「疣」是一種由人乳頭瘤病毒引起的皮膚病。當機體抵抗力差,局部皮膚有微小破損時就容易被人乳頭瘤病毒侵犯,逐漸生長成質地較硬、粗糙的丘疹或結節。

「有的疣會逐漸長大、長深、長多,也有的會保持不變或自行消失。」靳華醫生介紹,長在足底的病毒疣就叫蹠疣,外傷和摩擦、足部多汗等都可為發病的誘因。因為壓迫的緣故,蹠疣一般以往肉裡生長為主要方式,所以王阿姨會出現走路疼痛的症狀。

很多患者誤將蹠疣當成「雞眼」而自行修剪,他們多能觀察到疣體上的一些黑點。其實這些黑點是蹠疣特有的一種形態,是由於延伸的真皮血管破裂,而導致微量血液外滲凝固所形成。

靳華醫生提醒,目前蹠疣以綜合性治療為主,當發現腳上出現硬邦邦、粗糙、帶有黑點的疙瘩,千萬不要擅自處理,一定要到正規醫院及時診治。

相關焦點

  • 腳底長了小硬塊,疼痛難忍?注意:不一定是雞眼,還有可能是疣
    由於對腳的關注度較少,這使得腳底剛長出雞眼後,很少能第一時間察覺,等到發現時,雞眼已經比較大了。腳每天被我們踩著,雙腳一直處於被壓迫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若走路姿勢不良、穿的鞋子不合腳、鞋底太硬等,腳底受到的摩擦變大,這樣局部就會長出圓錐形的角質物,也就是雞眼。
  • 58歲大媽腳底長了疙瘩當做「雞眼」嘗試偏方,醫生看後直搖頭
    接診的皮膚科主治醫師靳華細細問來才知道,王大媽腳上長了兩顆硬硬的疙瘩,一顆在腳底,一顆在腳趾,最開始的時候不痛不癢,王大媽也就沒在意,但近兩個月來,王大媽走路越來越痛,於是,王大媽便自己到藥店買了雞眼膏。可沒想到,雞眼膏貼了幾回,腳上肉就爛了幾回,「雞眼」總是「死而復生」,在原處長回來。
  • 腳底下長了一個硬塊,擠後疼痛難忍?未必是雞眼,還可能是蹠疣
    隨著天氣越來越熱,很多人穿上了漂亮的涼鞋,可無意中發現腳底長了一塊,剛開始以為是老繭。可接觸到後,用雙手擠壓還會疼痛難忍,平時走路還可能會出血,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有人還認為是雞眼,確實雞眼的發生原理和老繭非常相似,但和它不同的是,雞眼主要分布在拇指內側,可能在關節、足跟上也都會有雞眼。被磨出來的老繭,即便是用剪子剪掉,也不會有疼痛感,非常頑固。雞眼不一樣,雖然是通過人們不斷摩擦,身體所產生的抵抗反應,而增加了皮膚角質增生的概率。
  • 腳底下長了一個硬塊,擠後疼痛難忍?小心,可能是蹠疣
    皮膚科門診中,有一種常見的病毒性疾病,得這種病的患者不分年齡層。有許多患者常把它誤認為是雞眼,以為扣掉或者用剪刀挖掉就可以了,但是怎麼也挖不乾淨,還不停的往外擴散,一個變兩個,越來越多。這種病就是蹠疣。   一、什麼是蹠疣?
  • 關於蹠疣這種皮膚病你不能不知道的幾件事
    核心提示:說起蹠疣,很多人會很陌生,甚至會把蹠疣和雞眼混為一談,其實蹠疣是一種病毒性皮膚病,一不小心就會越長越多,治療難度也會增大,下面來講講蹠疣的相關知識,及早擺脫疾病。 說起蹠疣,很多人會很陌生,甚至會把蹠疣和雞眼混為一談,其實蹠疣是一種病毒性皮膚病,一不小心就會越長越多,治療難度也會增大,下面來講講蹠疣的相關知識,及早擺脫疾病。
  • 雞眼?胼胝?蹠疣?傻傻分不清楚!
    雞眼、胼胝、蹠疣,這三種發生在足部的異物,經常會困擾大家的生活,引起恐慌和害怕的情緒,那麼如何分清這三者並加以幹預呢?雞眼是因為足部外層皮膚頻繁受到摩擦並長時間承受壓力導致,所以雞眼屬於物理性皮膚疾病,形狀像雞的眼睛故而得名。
  • 腳底長了像水泡一樣的東西,有點硬是什麼?蹠疣
    腳底蹠疣初期圖片腳底長蹠疣腳底蹠疣包紮圖片腳底蹠疣腳長石疣圖片腳底蹠疣早期圖片腳底蹠疣晚期圖片腳底疣冷凍後圖片腳底長蹠疣初期圖片腳底疣圖片足底蹠疣腳底疣冷凍後康復圖片腳底長蹠疣腳底蹠疣初期圖片足底蹠疣腳底蹠疣怎麼治腳底蹠疣早期圖片腳底長蹠疣怎麼治腳底蹠疣冷凍後圖片腳底蹠疣晚期圖片腳底蹠疣包紮圖片腳蹠疣足底蹠疣圖片初期圖片腳底長蹠疣初期圖片腳底蹠疣蹠疣裡面圖片蹠疣圖片大全蹠疣吧蹠疣根蹠疣
  • 腳底長蹠疣,也可能得宮頸癌嗎?
    腳底長蹠疣,也可能得宮頸癌嗎?腳底長蹠疣,也可能得宮頸癌嗎?蹠疣是發生在足底部的尋常疣,多由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引起,那腳底長蹠疣的人也可能得宮頸癌嗎?
  • 你確定腳下長的是雞眼?也有可能只是老繭
    作者:野田真史(皮膚科醫師,微博@皮膚科野田真史醫生)翻譯:彭翔宇朋友小吉是個跑步愛好者,每天都會跑個幾千米,然而最近他一跑步就感覺腳疼,脫掉鞋子,發現腳底長了一個黃豆大小,稍高於皮膚,中央呈淺黃色,周圍顏色深一些的硬皮。原來疼痛就來自這裡!
  • 腳上長雞眼了怎麼辦?學會2個辦法,幫助輕鬆去除
    雞眼,又俗稱「肉刺」,多長在腳趾的部位。雞眼的形成主要還是由於局部皮膚長期摩擦或受壓而引起,導致局部皮膚角質層向內推進,形成了圓錐樣的角質增生。長了雞眼的人應該都深有體會,患處的疼痛感比較明顯。那麼,腳上長雞眼了應該怎麼辦1、雞眼貼雞眼貼可以說是對付雞眼用最多的一招了。雞眼貼中的一種成分叫作水楊酸,具有一定程度的腐蝕性。這其中利用的原理就是通過腐蝕掉過度異常化生的皮膚外層角質,但在塗抹的同時要注意對正常皮膚的保護。
  • 讓人急眼的雞眼其實只是蹠疣(附治療方法,足療店看了落淚,修腳店看了沉默)
    一  我們來直接對比雞眼和蹠疣,這有助於幫助我們認識我們腳上甚至手上長的這個玩意到底是什麼?正確的診斷是治療的核心前提。【患病原因】蹠疣是由人體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而雞眼是由物理摩擦引起的【生長部位】蹠疣沒有特定生長部位,蹠疣,尋常疣,甲周疣。
  • 腳底蹠疣很多如何祛除快呢?
    核心提示:腳底蹠疣很多如何祛除快呢?蹠疣是尋常疣的一種,因為生長在腳底、形態特殊,因此被稱為蹠疣,蹠疣因為被壓力摩擦,因此通常是平整的,像老繭一樣,中間像雞眼一樣是一個白色的疙瘩。那麼腳底蹠疣該怎樣去除呢?   腳底蹠疣很多如何祛除快呢?
  • 《名醫坐堂》關注皮膚健康系列(六):腳底長蹠疣,也可能得宮頸癌嗎?
    《名醫坐堂》關注皮膚健康系列(六):腳底長蹠疣,也可能得宮頸癌嗎?掃碼收聽12.28 腳底長蹠疣,也可能得宮頸癌嗎?精彩回顧Q:蹠疣和人乳頭瘤病毒(HPV)有什麼關係?
  • 蹠疣怎麼治能斷根 根治蹠疣的日常方法
    很多人不知道蹠疣是什麼,其實就是腳底出現了尋常疣,一般都是因為病毒感染引起的,但是雞眼是不同的,那您知道日常蹠疣怎麼治能斷根嗎?您知道蹠疣最佳治療方法是什麼嗎?不及時的根治的話,就會影響腳部的健康,那就來看看蹠疣怎麼治更有效吧。
  • 皮膚科醫生告訴你:如何分辨身上的這些「小疙瘩」
    回:「您這個可能是皮內痣哦,比較大,不建議打雷射,建議手術切除。」問:「那,手術不會留疤嗎?」回:「這種情況進行雷射才會容易留疤,還有可能打不乾淨,有復發和惡變的可能。這麼大的痦子,要處理需要手術,縫合後就是一個點,切得還乾淨。」
  • 大媽自行修剪腳底疙瘩為何遲遲不愈
    靳華醫師仔細檢查了王大媽腳上的疙瘩,搖搖頭對王大媽說:「大媽,這不是雞眼,這是一種叫『蹠疣』的病。王大媽聽後一臉疑惑:「這是啥病?沒聽過啊。」靳華介紹,疣是一種由人乳頭瘤病毒(HPV)引起的皮膚病。根據生長的部位和HPV基因型別又可分為:蹠疣(足底)、尖銳溼疣(生殖器部位)、甲周疣(指甲周圍)、口腔疣(口腔內)、咽喉疣(咽喉部位)等。
  • 為啥「雞眼」反反覆覆?
    起「雞眼」,很多人都不陌生:一碰就疼,走起路來更是苦不堪言!年齡增大、長時間站立以及不合腳的鞋子,這一系列的「因」往往會造成雞眼。 自治區人民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張偉介紹,雞眼是人的足部皮膚局部長期受壓和摩擦引起的局限性、圓錐狀的角質增生,俗稱「肉刺」。雞眼多發生於足蹠前中部、小趾外側或拇趾內側緣,也可見於足跟。 「長久站立和行走的人較易發生雞眼,主要的誘因就是摩擦和擠壓,女性常穿尖頭鞋、高跟鞋也易引起。
  • 雞眼是扎刺還是病毒?去雞眼真要在腳底挖洞嗎?雞眼更偏愛4種人
    雞眼好發於足蹠前中部第3蹠骨頭處、蹠趾脛側緣,也見於小趾及第2趾趾背或趾間等突出及易受摩擦部位。都是摩擦惹的禍—雞眼的形成是由於腳部的外層皮膚,頻繁受到摩擦並長時間承受壓力導致的。主要分為2種類型:硬雞眼:乾燥尖刺型雞眼。
  • 【微科普】腳底有硬塊不一定是雞眼 可能是病毒疣
    病毒疣是因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所導致的皮膚異常增生;病毒從皮膚的微小傷口進入表皮細胞內,伴隨表皮細胞一起增生後,再從病灶的表面釋出,直接或間接地去感染其他處皮膚。  病毒疣的皮膚表現依據病灶外觀、位置與病毒型,可進一步分成數型,其中「尋常疣」最為常見,可長在任何處皮膚,為表面有粗糙角質化的丘疹,又因看似魚鱗附著在皮膚,故俗稱「魚鱗贅」。
  • 腳底硬塊可能是病毒疣,不一定是雞眼!
    腳底若出現硬塊丘疹,千萬別將病毒疣誤解雞眼!在生活中很多人發現腳底有硬塊就以為是雞眼自行買藥用藥,不但沒有治好疾病反而造成了很多疾病,此類病有可能是病毒疣,病毒疣是因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所導致的皮膚異常增生,病毒從皮膚的微小傷口進入表皮細胞內,伴隨表皮細胞一起增生後,再從病灶的表面釋出,直接或間接地去感染其他處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