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現代海派京劇組曲《大夢中國》即將在上海城市劇院首次公開演出

2021-01-17 人民看點新媒體

2019年金秋十月,共和國即將迎來70華誕,在這舉國同慶的重要時刻,中共閔行區委宣傳部著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個時代主題,聯合上海戲劇學院、上海京劇院以及一大批知名的戲曲音樂人,用情用心譜寫時代主旋律,策劃創作了大型現代海派京劇組曲《大夢中國》,並將於10月10日在上海城市劇院首次登臺與觀眾見面。

「打磨精品、打造經典」是京劇組曲《大夢中國》的創作目標。詞作家駟駿先期完成了整組作品詞的創作,並進行了舞臺劇情的設計。隨著京劇作曲家高一鳴、龔國泰,京劇導演朱偉剛,舞美總監鄭加傑,京劇演員藍天、田慧、楊揚、嚴慶谷、董洪松、何婷、吳響軍等主創人員的悉數加入,《大夢中國》的藝術品質在主題內涵、音樂創作、戲曲演唱、舞臺呈現等多個方面得到了有力加強,將為廣大觀眾獻上一場思想精深、技藝精湛、製作精良的現代海派京劇視聽盛宴。

如今「中國夢」已經實實在在匯成了一股潮流和力量,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新進程,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注入了新鮮活力。可以說,「中國夢」因為具有深遠的歷史背景而顯出其厚重,因為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而顯出其魅力,《大夢中國》京劇組曲的創作,緊扣中國民族偉大復興這一時代主題,大氣磅礴、飽含深情謳歌中華民族追求民族復興的豐功偉績與世紀壯舉。

《大夢中國》京劇組曲的創作,放眼中華民族5000年文明,放眼近代以來170多年的歷史,放眼「兩個100年」奮鬥目標,分七個樂章:「國之夢」、「國之風」、「國之土」、「國之殤」、「國之魂」、「國之頌」、「國之興」七個樂章,深沉表達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個時代主題,譜寫時代主旋律,藝術地再現中華民族歷史厚重、燦爛輝煌的偉大文明,堅忍不拔、自強不息的偉大精神,中華民族厚德載物、愛好和平的偉大氣質和品格,為中國人民實現「兩個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強大精神力量。

(主要演員)

《大夢中國》京劇組曲,主題宏大,內涵厚重,結構獨特,氣勢磅礴,詞簡意遠。組曲《大夢中國》的曲作者和音樂總監,同時也是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龍江頌》的曲作者,著名作曲家、教育家高一鳴老師特別介紹道:「《大夢中國》七個樂章的詞,與以往我們熟悉的京劇唱詞很不一樣,比如說第七樂章中的『你從遠古來,青春是你的風採,你從遠古來,青春是你的情懷……』,這樣的唱詞在傳統京劇中是沒有過的,同時也給我的曲的創作留下了很大的想像和發揮的空間。」

《大夢中國》京劇組曲的創作,本著推進傳統國粹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理念,力求譜寫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富有時代感、民族性、大眾性、世界性的能夠廣為傳播的經典作品。高一鳴也談到:「伴唱的形式貫穿於七個樂章,還加入了二聲部的合唱,這在以往的京劇演唱形式中是不多見的,也是有利於普通觀眾進行傳唱的。」組曲的七個樂章既獨立成篇、體現不同特點和色彩,又相互呼應,渾然一體。

在舞臺呈現上,《大夢中國》注重體現京劇與舞蹈、合唱的融合,傳統與現代的融合以及中西藝術樣式的融合,正如出身梨園世家的上海京劇院著名導演朱偉剛所說:「《大夢中國》是現代海派京劇組曲,海派藝術的一大特點就是融合,我們這次的演出既不同於傳統的京劇表演,也不同於一般的音樂會,我們也有來自西方的音樂藝術形式——合唱,但我們的合唱演員不是單純地演唱,而是亦唱亦舞,在舞臺表現上是非常靈動的。同時我們使用戲劇演員來伴唱,也使得京劇元素在整場演出中得到充分地體現,再輔以優美的舞蹈動作,我相信這一定會是既好聽也好看的一場演出。」除了在演員設置上的別具匠心,《大夢中國》現場演出還充分運用了多媒體展示等多種手段,配合精美的舞美布局,讓舞臺效果更有感染力和震撼力。

談到首場演出的效果,高一鳴說:「作為禮讚新中國,唱響新時代的作品,《大夢中國》是非常需要具有新意的,但我們始終堅持在京劇的主體上來創新,使用了大量的傳統京劇元素,如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各種流派和各種板式,這樣的創作對我們來說是挑戰,也是新的探索,但觀眾們是否會喜歡才是最要緊的,我們期待10月10日演出正式亮相後,能夠聽到來自觀眾的意見和建議。」

(來源:今日閔行)

相關焦點

  • 禮讚新中國唱響新時代,大型現代海派京劇組曲《大夢中國》將首演
    融合京劇、舞蹈與合唱,大型現代海派京劇組曲《大夢中國》將於10月10日在上海城市劇院首次登臺與觀眾見面。上海京劇院京劇演員藍天、田慧、楊揚、嚴慶谷、董洪松、何婷、吳響軍將一一亮相。圖說:《大夢中國》海報 官方圖《大夢中國》京劇組曲分為國之夢、國之風、國之土、國之殤、國之魂、國之頌、國之興七個樂章,表達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個時代主題,譜寫時代主旋律。組曲的七個樂章既獨立成篇、體現不同特點和色彩,又相互呼應,渾然一體。伴唱的形式貫穿於七個樂章,還加入了二聲部的合唱,這在以往的京劇演唱形式中是不多見的,哪怕是普通觀眾也可以傳唱。
  • 藝樹計劃|海派芭蕾「沉浸式」,上海音樂廳更有魅力了!
    12月16日晚,作為「藝樹計劃」的一次全新嘗試,由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下轄的上海芭蕾舞團、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聯合製作的沉浸版原創芭蕾《難說再見》在音樂廳首演。儘管「沉浸」(immersive)演出不是新鮮事物,為一座音樂廳量身定製一臺原創芭蕾尚屬首次。
  • 小劇場京劇演繹歐·亨利與契訶夫,年輕人有了空間做海派京劇
    《草芥》劇照小劇場也是「海派京劇」,傳統戲曲改編西方短篇小說名作巧合的是,這次赴京演出的兩部作品都改編自西方的短篇小說經典,但在創作程京劇過程中,對劇中情節設定、人物身份、故事背景進行了「本土化」的重置,且都帶有江南文化、海派京劇的基因。《小吏之死》是個獨角戲,由編劇龔孝雄根據契訶夫的短篇小說《小公務員之死》改編而成。
  • 搭地鐵「樂遊演藝大世界」,打卡探尋上海劇院背後的故事
    發布5條都市文旅線路:串起劇場演出和上海城市文化歷史在此次「樂遊演藝大世界」發布的5條都市文化深度遊線路,都是讓市民和遊客通過打卡劇場的方式,了解上海的歷史,感受城市的文化。諸如「在老劇院新魅影裡快意人生」路線,從「電影《風雲兒女》首映地、國歌首次唱響」的黃浦劇場出發,漫步上海四大京劇舞臺之一、京劇名家梅蘭芳梅葆玖父子首次同臺的中國大戲院,徜徉上海著名地標建築、美名「遠東第一俱樂部」的上海大世界,流連卓別林停留過的共舞臺,駐足新中國第一座專業音樂廳、全新開「箱」的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充分展示上海百年的演藝文化風貌。
  • 「國家藝術基金」大型舞臺劇資助項目新編京劇《大夢長歌》將於2017年5月9日—11日在重慶市群星劇院與您相約
    新編京劇《大夢長歌》於2016年被重慶市委宣傳部和重慶市文化委列入2016年重點創作劇目,並成功申報了2016年度「國家藝術基金」
  • 上海大劇院 全新發布2019-2020演出季
    上海民族樂團「中國創世神話主題音樂會」民族交響史詩《英雄》,用民族音樂講述中國故事,向祖國七十華誕獻禮,以當代民族音樂承載深刻厚重的思想內涵,致敬亙古不滅的英雄精神;上海歌劇院的經典歌劇《江姐》自1965年首次排演至今已演出超過500場,深受觀眾喜愛,在新演出季中以第六代「江姐」為代表的年輕陣容將讓這部紅色經典更富現代感和感染力。
  • 演出預告|《秋水長天》重陽節在國家大劇院上演
    中國樂壇傑出指揮家。他先後任中央樂團、上海京劇團、北京京劇院、中央歌劇院、東方歌舞團、中央芭蕾舞團等國家級團體的常任指揮、中央民族樂團副團長兼首席指揮、新加坡華樂團和廣東民族樂團音樂總監和首席指揮。胡炳旭指揮藝術的傑出成就:中國文化部曾授予他優秀指揮獎,並多次獲任重大藝術演出音樂指揮的殊榮,於第十一屆亞運會閉幕典禮大型文藝晚會《今夜星光燦爛》等。
  • 上海東方藝術中心(SHOAC)發布2020/21演出季 | FantasticClassics
    廣州歌舞劇院《醒·獅》在經典芭蕾演出外,廣州歌舞劇院的《醒·獅》作為中國第一部以「廣東醒獅」為主題的大型原創舞劇將舞蹈與武術、傳統、民間藝術完美融合,舞出中華民族血脈相承的精神氣節中國國家大劇院的話劇《大宅門》京味十足,所到之處無不收穫觀眾的讚美與掌聲,相信也會受到上海觀眾的喜愛。
  • 中國梨園故事丨葉小綱《詠別》組曲
    ▲ 2010年10月17日四幕歌劇《詠別》首演謝幕四幕歌劇《詠別》是取材於中國傳統的故事,講述發生在上世紀20年代發生在亂世鼎盛的京劇之鄉——中國北平。「通過《詠別》,希望大家看到中國文化也能用現代語彙和現代方式自信地表達傳統文化的精髓,從而讓全世界的觀眾認同。」聆聽,屬於中國的故事
  • 大型原創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在國家大劇院首演
    12月3日 記者 於立霄)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出品,北京交響樂團、北京京劇院聯合製作的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12月2日晚間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首演。   大型原創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將中國傳統戲曲與西方交響樂音融會貫通,通過中西合璧的藝術語言,抒寫京城大運河之獨特風貌,帶領觀眾走近千年大運河的前世與今生。
  • 4月上海舞臺劇演出推薦
    現代戲劇谷2015演出季劇目怪咖劇團《東北往事I》時間:2015.04.03-2015.04.04劇場:上海大劇院-大劇場票價:100、280、380、480、時至今日,《Q大道》仍然在紐約百老匯和倫敦西區的戲院中長期演出,並被翻譯成十餘種語言,在全球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演出。百老匯音樂劇《Q大道》中文版由致力於打造「中國音樂劇第一品牌」的七幕人生音樂劇團隊引進位作,於2013年首登中國舞臺,立刻引發了觀劇熱潮,京滬兩地連續兩輪八十餘場的演出,得到了從普通觀眾到網絡名人、從草根媒體到人民日報一致的高度評價。
  • 2019年上海18家市級國有文藝院團演出10790場,觀眾329萬人次
    考核結果顯示,2019年,18家市級國有文藝院團新創(含改編)大型劇目109部,較去年增加11部;演出收入3.03億元,較去年增長0.18億元,增幅6.3%;全年共完成演出10790場,較去年增加571場;觀眾329萬人次。
  • 中國交響樂作品展演大型人文交響組曲《新韶九章》首演成功
    原標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中國交響樂作品展演大型人文交響組曲《新韶九章》首演成功11月2日晚,由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音協主席葉小綱攜多位作曲家創作的大型人文交響組曲《新韶九章》在廣州大劇院成功首演。
  • 走進阿根廷頂級劇院的中國指揮家
    新華網發(馬丁·薩巴拉攝)  新華網布宜諾斯艾利斯4月11日電(記者葉書宏)7日晚,位列世界五大歌劇院的布宜諾斯艾利斯科隆大劇院座無虛席。來自上海的中國指揮家張國勇執棒布宜諾斯艾利斯愛樂樂團,其簡潔明快、自然感人的指揮風格贏得了以挑剔著稱的阿根廷音樂愛好者的陣陣掌聲。
  • 上海又一家劇院復演!全場80元等你來
    8月2日,作為大寧劇院復演首臺劇目,由上海越劇院演繹的《西廂記》將尊重原著並保留原版越劇的精髓,以原汁原味的江南越韻演繹中國經典愛情故事。《孟麗君》這一越劇舞臺上的大型宮闈喜劇,將由上海越劇院紅樓團在9月12日呈現,楊婷娜、忻雅琴、王柔桑領銜主演。同時,該團還將在9月13日上演越劇舞臺難得的抒情喜劇《西園記》,由越劇名家錢惠麗、王志萍、黃慧領銜。戲迷張先生聽聞《西園記》要演出的消息,當即打電話到劇場確認時間,「《西園記》這臺戲本就不常演,錢、王兩位老師同臺更是難得,已經迫不及待想坐在觀眾席了。」
  • 2015劇院演出排行榜評選活動
    今天,在跨入2016之初,東方票務再度聯合新民晚報、匯演、新浪上海共同舉辦【2015上海劇院演出排行榜評選活動】,讓我們一起回放精彩!回放那些你大喊花得值得的演出!在以下25個劇院演出中,給你心中的「2015年上海十大劇院演出作品」投上一票,即有機會贏取東方票務提供的新年獎品!
  • 【保利劇院院線】上海保利大劇院六周年慶暨新演出季發布會
    2020年9月29日,上海保利大劇院於戶外水景劇場隆重舉辦六周年慶暨新演出季新聞發布會,正式對外發布了新演出季24臺27場的豪華演出陣容。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發布會是上海保利大劇院榮獲2020年首批「上海市戶外演藝新空間」授牌單位後舉辦的第一場室外演出。秋波浸晚霞,當晚,美輪美奐的水上舞臺背靠2萬平方米遠香湖,與自然景觀完美融合,綻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
  • 2021保利上海城市劇院藝術團迎新晚會上演
    今晚,2021保利上海城市劇院藝術團迎新晚會在城市劇院上演,在元旦假期的最後一天,為觀眾奉上了一場充滿朝氣與活力,熱愛與希望的藝術盛宴,送上滿滿的新年祝福。圖為小演員在表演音樂劇《狼嚎》選段圖為小演員在表演音樂劇《狼嚎》選段整場迎新晚會節目豐富,合唱、京劇、音樂劇三種演出形式穿插進行。合唱包含《歌聲與微笑》等10首經典歌曲,在童聲的演繹下,歌聲如春風拂面,在劇院內撒下遍野春花,一曲《四季的問候》隔開了劇院外的凜冽寒風,留下一片暖意融融。此外,《Do Re Mi》、《拉德斯基》等耳熟能詳的國外歌曲也在當晚重現。
  • 鄭州大劇院11月8日全新亮相
    本場演出由著名指揮家林大葉執棒,由亞洲地區歷史最悠久、最能代表中國音樂詮釋能力的世界級樂團——上海交響樂團傾情演繹。大劇院作為欣賞高雅藝術的殿堂,是一個城市重要的文化標識。鄭州大劇院建成開幕,既體現了「以文化為引領」的城市建設理念,也是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設國家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城市,深入實施文化旅遊強市戰略的重要成果,同時是擴大公共文化服務能力、提升市民群眾文化獲得感的重要舉措。
  • 現代芭蕾《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今晚我們聽音樂來自義大利的現代芭蕾《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於9月11日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隆重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