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多情卻被無情惱!

2020-12-23 騰訊網

蘇軾是北宋著名的豪放派詞人,「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此心安處是吾鄉」……

他的豪邁,他的灑脫,驚豔了數千年。

所以當這樣豪情的詞人滿含悲情地吟詠著「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才會那麼感人至深。

我們見識過他的豪放,他的哀情,那麼當他婉約起來,又是怎樣一番場景呢?

天真爛漫的佳人一定不知道,有位自作多情的行人正惱恨她的無情。

行人的多情正是詞人的多情,有思國懷鄉之情,有感懷身世之情,有年華逝去,嚮往年輕生命之情。

而佳人年輕單純,無憂無慮,既沒有傷春之情,也沒有人生煩惱。

這是作者所嚮往羨慕的「無情」,可是這無情讓他可望不可即,怎能不惱怒?

這首詞於婉約中見沉鬱,詞人一直想擺脫這種感時傷春的心情,終究未能如願。

修辭委婉,表現細膩,於清新中蘊涵哀怨,於婉麗中透出傷情,當屬婉約詞中的精品佳作。

正如清代王士禎所言:「『枝上柳綿』,恐屯田緣情綺靡,未必能過。孰謂坡但解作『大江東去』耶?」

比起專門寫婉約詞的柳宗元,都毫不遜色,不得不再次感嘆蘇軾的才華。

春意闌珊,就連蘇軾這樣豁達的詞人都不免感傷。也許他感傷的並不是春景,而是逝去的青春、多舛的命運。

朝雲知道這首詞暗含蘇軾這些年宦海沉浮、天涯漂泊的感傷,所以一唱到「天涯何處無芳草」就不禁落淚。

在蘇軾被貶失意的那段日子裡,有朝雲這樣的紅顏知己相伴,也算是一種幸運了。

其實,花謝花飛,春去秋來,萬物自有其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此處花謝,自有他處桃花灼灼,碧草茵茵,綠遍天涯路。

相關焦點

  • 三岔口 ‖ 多情總被無情惱
    牆裡牆外兩個世界,牆裡是佳人,牆外是行人,牆裡是佳人笑,牆外是行人過客的急匆匆,行人想駐足看看牆裡的佳人,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反被無情惱!蘇軾一輩子,多情於仕途,一直希望幹點事情,但是每次多情的時候,都會被貶或者流放。蘇軾一輩子,不僅被革命的革命,還要被反革命的革命。
  •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 蝶戀花
    笑漸不聞聲漸悄③,多情卻被無情惱④。【作品簡介】  《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也題作《蝶戀花·春景》,由蘇軾創作,被選入《宋詞三百首》。這是一首描繪晚春的感懷之作。上闋寫暮春自然風光,春去夏來,自然界發生了許多變化。視角由小到大,由近漸遠地展開,極富色彩感和運動感。「天涯何處無芳草」,是對暮春景色的描述,又點化遊春少年的惆悵。
  • 一詩一故事 |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詩詞生活志,帶你開啟詩意生活蝶戀花·春景 北宋   蘇軾
  • 唉,多情總被無情惱
    因為"多情卻被無情惱"。少時讀到這句詩,以為不過寫愛情。待得年齡略長,發現其實是一種常態:你對一個人瞬間的關心、痛心、憐惜,多半時候對方是無法察覺的。那種感覺很微妙,就算你想說,似乎表達出來就變了味兒。大學時我曾在學校商店買東西,店員多找了50塊錢。那時候我一個學期的生活費是1000元,這50塊錢差不多夠我花一個多周。
  • 無名室 《鍾無豔》:多情總被無情惱?
    也恰如那句「多情總被無情惱。」聽罷一曲現代流行樂《鍾無豔》,請隨小編走近今天無名室的主角——鍾無豔。鍾無豔,又名鍾離春、鍾無鹽,相傳是戰國齊國無鹽邑之女。據西漢劉向的《列女傳》記載,她相貌出了名的醜陋,在齊國,齊宣王行事素有「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之說。
  • 為什麼多情總被無情惱?
    看到「多情」一詞,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而在此時此刻所謂的多情並非「多情種」的意思,而是指會投入更多的關注。其實,「牽腸掛肚」這個成語所描繪出來的感覺正是對這種「多情」的精準詮釋。最原始的多情其實就是父母對於子女的關心和照顧,這種多情體現在時時刻刻、點點滴滴當中,也正是這種父母對於子女的多情才能保證孩子的安全和健康,而當我們處在這種狀態的時候,也就是之前所提到的「照顧型父母」這種內在能量在起作用。
  • 《百日孤獨》:多情總被無情惱
    多情總被無情惱啊。十萬個為什麼之後,影片結局給忙著猜猜猜的人迎面拍一板磚。薩姆一號不是翻盤的英雄,巨大的、史前般的怪獸最後三分鐘現身,面目猙獰,大地欲裂。之前機械般冷酷的總部給出的守則,都是真的,一步步設定的逃生通道也是真的。只是,再沒有機會使用了。薩姆一號閉上了絕望的雙眼。  你問我孤獨有多深,恐懼代表我的心。孤獨生恐懼,恐懼生對萬物的懷疑。
  • 多情總被無情惱,守望初心各安好
    向泰鐸心想,多情總被無情惱。我以前對她有情,她若對我還有義,當年我初到省城聯繫她,她應該請我吃飯才對。也許她後來認為緣份己盡就把我忘記了吧。本想問她,大學期間有沒有想過自己。這樣看來,還是算了,給自己留點情面吧。若非是天意,這頓飯要留著以後再吃。
  • 【每日詩詞】蘇軾|蝶戀花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作品簡介】  《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也題作《蝶戀花·春景》,由蘇軾創作,被選入《宋詞三百首》。這是一首描繪晚春的感懷之作。上闋寫暮春自然風光,春去夏來,自然界發生了許多變化。視角由小到大,由近漸遠地展開,極富色彩感和運動感。「天涯何處無芳草」,是對暮春景色的描述,又點化遊春少年的惆悵。
  • 比「多情卻被無情惱」更妙的一首詞,情景交融,纏綿悱惻起相思!
    東坡居士也有同樣的遭遇感受,「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兩位多情人都是詞壇高手,一個見「舞袖」歸來無語,一個聞笑漸逝「惱」得不行,問世間情為何物?天門開闔,孰能不動此情?六根在身,孰能不起此念?
  • 蘇軾本人最喜歡的一首詞,寫出春景的美妙和動人的佳人,成為佳作
    這種看似矛盾的相融結合,正是蘇軾的獨特與非凡之處。在自己各種題材各種風格的作品中,蘇東坡最喜歡的要屬這首《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花褪殘紅青杏小」,四季輪轉,冬去春來,春去夏來。當枝頭的杏花飄零,青杏卻在慢慢成長。
  • 跟王老師品詩詞 蝶戀花 蘇軾
    蝶  戀  花宋   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大家都知道,蘇軾是豪放派詞人的代表,但他也不乏婉約之風的佳作,這首《蝶戀花》就是其中的名篇。《蝶戀花》是一首傷春詞。詞的上片從描寫一株杏樹開始:「花褪殘紅青杏小。」
  • 多情總被無情惱
  • 多情總被無情惱,一直多情一直傷
    我氣得直罵他:多情總被無情惱,處處留情處處傷。寫那麼多文縐縐的人家卻不知道的詩,最終感動了自己,都比不上一句——我喜歡你。我說他心裡估計住了一個連的女孩子們,朋友說豈止一個連,起碼得有一個小區吧。他的每一次喜歡,都那麼用心,都是他仰望那些女孩子,連試探的話都不敢說,在愛裡,卑微到何種地步,才能如此呢?他還在真誠而卑微地愛著,還會繼續愛下去。
  • 宋詞|蘇軾《蝶戀花·春景》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譯文】花兒殘紅褪盡,樹梢上長出了小小的青杏。燕子在天空飛舞,清澈的河流圍繞著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來越少,但不要擔心,到處都可見茂盛的芳草。蘇軾除寫豪放風格的詞以外,還寫了大量的婉約詞。可是卻總被「無情」所惱。這正說明他對待生活的態度:不忘情於現實世界。他在這首詞中所流露出的傷感,正是基於對現實人生的熱愛。  詞一開篇即呈現出暮春景色。作者的視線是從一棵杏樹開始的:花兒已經凋謝,所餘不多的紅色也正在一點一點褪去,樹枝上開始結出了幼小的青杏。
  • 蝶戀花·春景(花褪殘紅青杏小)——蘇軾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詩詞文本從《蘇軾詞編年校注》譯文花兒殘紅褪盡,樹梢上長出了小小的青杏。燕子在天空飛舞,清澈的河流圍繞著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來越少,但不要擔心,到處都可見茂盛的芳草。圍牆裡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蕩鞦韆,少女發出動聽的笑聲,牆外的行人都可聽見。
  • 偶然邂逅卻難進一步相識的惆悵,崔護和蘇軾都有過,各有詩慨嘆
    文人都是很敏感而細膩的,蘇軾也遇見過這樣的情況,與崔護不同的是,他連人家的面都沒有見過,就只隔著個牆,聽見裡面有人在蕩鞦韆,說說笑笑,纖雲弄巧。蘇軾既自我安慰自我瀟灑了一把,又略帶自嘲地自我戲謔了一下。「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這屬於自我安慰,知道無法認識別人,所以告訴自己,可愛的少女,美麗的女子太多了,別太留戀自我「編織」的情緒了。
  • 詩詞 | 字裡行間,是無情!
    紅塵滾滾,一曲心傷,默默思量,一聲嘆息,一字一句,一舉一動,皆是無情。《鷓鴣天·候館燈昏雨送涼》【金】元好問候館燈昏雨送涼,小樓人靜月侵床。多情卻被無情惱,今夜還如昨夜長。金屋暖,玉爐香。春風都屬富家郎。西園何限相思樹,辛苦梅花候海棠。
  • 慧心語思|多情總被無情惱
    如果,天上沒有掉下個林妹妹,多情公子賈寶玉是不是可以一直做他的富貴閒人,享受「富三代」的腐敗生活呢?也許他和同時代別的男人一樣,娶了薛寶釵,又納了襲人、晴雯、金釧兒等人為妾,嬌妻美妾,左擁右抱,美滿幸福得沒法說呢?
  • 為你讀書:蘇軾|一生混砸過多次,照舊無往而不樂
    宋朝是一個美麗的王朝,是中國文學的福地,孕育出宋詞這一璀璨的文學明珠,而萬千詞人中,蘇軾無疑是最閃亮的那一顆。今天為大家讀的是詩人李亞偉的作品《人間宋詞》的蘇軾篇,看作者如何妙解蘇軾。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這首小詞承襲詩教的傳統,哀而不傷,怨而不怒,是蘇軾「剛柔相濟」風格的典範。◆花褪殘紅青杏小。◇花兒在最後的紅色中凋敗,杏兒在青澀裡露出小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