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 戀 花
宋 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大家都知道,蘇軾是豪放派詞人的代表,但他也不乏婉約之風的佳作,這首《蝶戀花》就是其中的名篇。《蝶戀花》是一首傷春詞。詞的上片從描寫一株杏樹開始:「花褪殘紅青杏小。」說那些曾經惹人喜愛的紅花已經凋謝得差不多了,樹梢上都長出了小小的青杏。這是用實實在在的景色交代了創作的時間。接下來,「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作者抓住燕子空中舞,綠水繞人家,枝上柳棉飛,勾畫了一幅暖融融的暮春圖。清澈的河流圍繞著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風吹得越來越少,天涯路遠,哪裡沒有芳草呢!咋回事呀?正在描寫暮春景色呢,怎麼就來了一句「天涯何處無芳草。」這是問誰呢?誰都沒有問。結合其身世,我們就明白了,蘇大人不是被貶到嶺南來了麼?我讓你天涯路遠,好好受點罪去。可是人家蘇大人,在哪兒都能找到一塊愜意的好地方,感情這一句「天涯何處無芳草」是說給那些人聽的,這是要告訴他的那些政敵,俺老蘇在這兒好著呢。那到底這景有多好呢?
詞的下闕不寫景了,轉而寫人了,「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不光有人,還不止一人,牆內有人,牆外亦有,牆內有佳人在蕩鞦韆,那咯咯的笑聲,足以證明裡面玩得好開心喏。哎呀,這隻聞其聲,不見其人的美人還真夠撩人的,換作誰,都想親自看個究竟,可是,隔著牆呢,看不到哇,那就只能多聽一會這迷人的笑聲來解解饞了,可是「笑漸不聞聲漸悄」,漸漸地,連聲音也聽不到了,你說惱人不惱人?你惱啥呀?你惱誰呀?可是人家牆內之人一點都不知道。這正是「多情卻被無情惱。」 多麼有趣的一個生活片段呀!假如把它拍成一個情景劇,我想任誰看後都會忍俊不禁的,但正是這讓你忍俊不禁的情景才讓你感覺到高牆之內的景色一定很美,否則佳人的笑聲也不會那麼迷人。這和「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有異曲同工之妙,而且比起葉紹翁的一枝紅杏來,這院內的景色更生動,更活潑了,因為,它多了些佳人的笑聲,多了些人生的哲理,多了些幽默感,真是妙不可言那!這牆外之人就是蘇軾自己吧,咱自作多情地空懷滿腔熱血,意欲報效朝廷,可人家壓根就不領咱這份情啊?你說惱人不惱人?
綜觀全詞,詞人寫了春天的景,春天的人,而後者也可以算是一種特殊的景觀。詞人意欲奮發有為,但終究未能如願。全詞真實地反映了詞人的一段心理歷程,於清新中蘊涵哀怨,於婉麗中透出傷情,意境朦朧,韻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