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上午,中院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中院2020年減刑、假釋工作並發布十大典型案例。中院轄區內有青島監獄和北墅監獄2所監獄,截至2020年11月,共審結減刑、假釋案件2213件,其中三類犯罪(職務犯罪、金融犯罪和涉黑類犯罪)減刑、假釋案件96件。
今年以來,中院不斷推動智慧化平臺的建設與完善,構建減刑、假釋工作監督制度,努力實現減刑、假釋工作全方位、多層次深入改革。嚴格統一裁判標準,著重細化裁判要點。減刑工作嚴格依照認罪悔罪,遵守法律法規及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積極參加思想、文化、職業技術教育,積極參加勞動、努力完成勞動任務四個方面認定罪犯「確有悔改表現」;假釋工作細化「沒有再犯罪危險」的認定標準。對三類犯罪,嚴格審查減刑起始時間、間隔時間,從嚴把握「確有悔改表現」的認定。不斷推進庭審實質化,逐漸擴大開庭的範圍和比例。探索假釋審判機制,規範假釋案件的審理程序,不斷完善假釋罪犯出境管控備案制度,做好與社會幫教、社區矯正和社會監管工作的有效銜接。2020年,中院假釋適用率位於全國前列,案件收監率遠低於全國比例。
為確保減刑、假釋工作公正規範、陽光透明,中院嚴格落實監督制度,對2018年至2019年度審結的全部減刑、假釋案件進行自查,通過檢察機關逐案出具減刑、假釋檢察意見書、出庭意見書,推進檢察機關同步監督。深入貫徹「五個一律」工作要求,凡是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案件,一律在立案後將減刑、假釋建議書或者暫予監外執行申請書等材料依法向社會公示,裁判文書一律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依法發布;凡是三類犯罪案件罪犯減刑、假釋的,一律依法公開開庭審理,並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或有關方面代表旁聽。
結合工作實際,中院不斷推進智慧法院建設,實現了裁判文書輔助生成及線上備案審查,審判質量和工作效率大幅提升。積極推進科技法庭建設,進一步優化三處科技法庭配置,獄內法庭加載四級法院信息傳輸軟體。深入開展遠程開庭工作,及時適應疫情防控要求,對三類犯罪案件一律進行遠程開庭。
發布會發布了十大案例,包括4個依法不予假釋的案例及6個減刑依法從嚴案例。
【來源:青島法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