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考級,最不想彈的巴赫為什麼一定要彈?內附攻略

2021-02-16 上海知音琴行

不管是參加各種音協、央音還是上音、英皇鋼琴考級,最讓大家崩潰的曲子是哪一首?絕對非第二首莫屬……

就算你們不知道第二首作品統稱「復調」,但有一個名字絕對讓你們恨之入骨,那就是巴赫簡直就是上帝派來折磨每一位琴童的。

在音樂史上的地位與貝多芬平起平坐的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1750年)逝世於270周年後的今天,小編就來與大家一起聊一聊那些年第一本被巴赫折磨的曲集的故事。

本來只想坑自己娃,結果坑了後面300年的娃們的非巴赫莫屬,這本書的曲子是從巴赫第二任妻子安娜的筆記本裡挑出來的,是巴赫在閒暇時間教自己的妻子兒女學習音樂的筆記……

從上面這本書開始,相信各位琴童就開始走上了「感覺智商不太夠用」的不歸路……

沒有密密麻麻的譜面,沒有快速跑動的要求,沒有華麗麗的旋律,不需要情緒的大起大落,你以為這樣就很簡單了嗎?

一個聲部還沒結束另一個聲部就得漸入了;考慮著聲部的同時還得想斷句;斷句完了你還得聽著這個聲音是不是巴赫的琴(我忘了那個琴叫啥)能發出的聲音?我是不是彈響了?我是不是彈長了?

小編貼心地為大家準備了這本書的練習秘籍,具體每首要的學習重點是什麼,可以上下滑動下圖查看。

*圖片選自趙曉生《鋼琴演奏之道》(侵刪)

相關焦點

  • 鋼琴黑鍵很難彈嗎?看完你就知道了
    據小編觀察,有相當一部分初學者對於黑鍵彈奏存在一定的問題:他們在演奏時,習慣性地把手指縮在白鍵的區域,見到黑鍵就不想彈,實在不行就分兩步走(先找白鍵,再找黑鍵),導致彈不均勻、速度緩慢、容易卡殼等等。 就在前兩天,有琴友反映,彈黑鍵比白鍵困難,經常會出現折指、凹手腕或者手指不小心就滑落下來,造成彈錯音的現象,這是為什麼呢?
  • 81歲鋼琴家劉詩昆喜當爹:彈鋼琴養生!
    雖然人生之路曲折不斷,但因為有鋼琴這個精神支柱在,他還是一路堅持下來走到了現在。 劉詩昆出生自條件優渥的家庭,三歲學琴,五歲登臺,十七歲獲得李斯特鋼琴比賽特別獎,十九歲拿下柴可夫斯基國際鋼琴比賽(當時被公認為最難、標準最高的比賽)的亞軍,從此名聲在國內外的鋼琴界流傳開,回國後的他,與葉劍英的女兒成婚,至此劉詩昆老師的前半生堪稱完美。
  • 學鋼琴,為什麼不彈巴赫永遠彈不好鋼琴?
    哈哈,雖然是玩笑話,但也是有道理的,練習巴赫無疑是我們練手練腦的最佳途徑,可以說要能把大部分巴赫彈好,其他的基本不在話下!這就是為什麼一定要彈巴赫。至少有三個理由:       (1)復調音樂,雙手都彈旋律,可以提高彈好旋律的能力。尤其對於左手,有了彈奏曲調的大量機會。
  • 彈鋼琴人擁有的8個閃光點,看看你佔了幾個?
    大家都知道,彈鋼琴並不是隨便彈彈就能把曲子彈好,而是要仔細地琢磨作品,用心揣摩演奏技巧,制定合理的練琴計劃,而這些都是需要大腦的不斷思考與總結,所以,通常彈琴彈得好的人都是比較善於思考,大腦的思維能力也更加活躍。
  • 全國鋼琴考級一級-基本練習(音階、琶音、和弦)講解
    對於學琴的同學來說,鋼琴考級是檢測現階段學琴能力的一項工具,雖然是業餘學琴,但是定時的檢驗也有一定的幫助。
  • 彈鋼琴的人,最容易被誤解的幾種說法!
  • 陳小春和應採兒教Jasper彈鋼琴,畫面太過溫馨
    兩人認真的教Jasper彈鋼琴,有一說一,大哥陳小春一邊抱娃一邊認真彈鋼琴的樣子真的是太帥啦,難怪迷得小Jasper的眼睛一直緊盯著鋼琴,學的非常仔細。別看他們表面上大大咧咧的,但在教育方面可是非常嚴謹認真的。
  • 彈鋼琴時,4、5指軟弱無力該怎麼辦?
    在練習之前先檢查下自己的手型,有的人可能會因為手指比較無力,彈奏時手指就會習慣性躺著彈,或者是由於過度緊張,手指總是特別的僵直,導致整個手指到手腕連接的地方都特別的僵硬,這對彈鋼琴是非常不利的。正確的姿勢是4指5指都必須像2、3指一樣,第一關節是彎曲的,手掌成一個半圓形握球狀,同時要注意用指尖觸鍵,不能用指肚,整個手型呈現出一种放松自然的狀態。
  • 沙溢郎朗鋼琴四手聯彈,郎朗驚呼:看來平時陪孩子練琴練得不錯!
    雖然在這段被網友們稱為「最接地氣」的四手聯彈中,沙溢老師只是簡單的按那兩個鍵,但在表演結束後,郎朗的驚喜溢於言表,連聲誇讚沙溢老師說「可以可以可以,非常好,而且(彈奏過程中)還帶輕重呢,看來平時陪孩子練琴陪得不錯」。得到郎朗誇獎的沙溢老師,一邊笑的合不攏嘴,一邊繼續謙虛說「平時只聽不彈」。
  • 學鋼琴,我從一級彈到十級
    我沒什麼概念,媽媽跟我說:「鋼琴和手風琴很像,會彈手風琴就會彈鋼琴。 」於是我就傻傻地去了。幾個月後,我發現,鋼琴跟手風琴差了不止那麼「一丟丟」。然後我就抗議了,每次去上鋼琴課,都是被連騙帶哄的。我就這樣開始了彈鋼琴。
  • 寒假考級鋼琴老師為什麼不建議跳級?
    很多的家長的疑問點在於:孩子在剛開始考級的時候,老師就提議可以跳級,但是為什麼後來的結論變化了? 很簡單,級別不同,所需要的能力不同。 鋼琴考級之所以設置級別,就是為了循序漸進。鋼琴的六級就算是一個分界點,前面著重簡單的基礎,如音符、節拍。後面更注重深入的技巧以及演奏情感,如音域的劃分、敏感度等等。所以,每級之間的跨度,是呈上升趨勢遞增的。
  • 如何彈好巴赫的鋼琴作品?
    演奏巴赫的作品要始終保持如一的律動,不可以忽快忽慢,但自由而帶即興的部分卻正好與之相反,需要恰當變化。速度是決定巴赫鋼琴作品風格最重要的因素。如何決定速度呢?可以看和聲的濃度,如果和聲總是在變化彈奏可以慢些;如果和聲很少變,一個樂句很長彈奏就可以快些。在巴羅克時期有一個普通標準的速度,基本上是一種中板的速度。 2.3 觸鍵。
  • 練習顫音時,手總是僵硬彈不出音,該怎麼辦?
    對此,小編有以下幾個建議:可以適當藉助手腕的輕微轉動來彈奏,不要局限於用手指彈奏,這樣不僅省力,彈出來的聲音也更好聽。指尖應該具備靈敏性和獨立性,要能夠獨立支撐住,不要軟趴趴的。放鬆最重要,不用特意的將每個音都彈得非常突出,應該通過一個完整自然且連貫的落鍵動作,將顫音彈奏出來。
  • 巴赫鋼琴教學(上篇)學之聽之藏之用之!
    以前詮釋者有更大自由,只要在認可的風格範圍內即可。在鋼琴上,不想產生那奇怪的「咔」聲,像在古鋼琴上釋放琴鍵般,釋放時應該是乾淨、寧靜……你要將雙手同時提起。若要加入很多裝飾音(ornament),也會影響你的速度,妨礙你彈得太快,最後,可能是最重要的速度線索,就是巴赫的音樂都受舞曲的影響。Chapter 3.2  Dynamics | 動態如何決定樂曲的動態(dynamic)?用現代鋼琴演奏時,音色的變化幅度應該多大?
  • 周廣仁教授手把手教你彈鋼琴的手型,利用重量彈奏是最自然和放鬆的方法!
    重量彈奏法是現代鋼琴彈奏技法中最重要的內容,它是指鋼琴彈奏過程中,手指正確觸鍵及合理運用手腕、手臂,保持手腕、手臂一直到肩關節都充分放鬆,沒有一處僵硬,保持其潛在的靈活性,手指緊靠琴鍵,儘量保持和鍵盤的最小距離,科學地利用身體各部分重力,人體各關節之間保持一種相互聯繫,互為依靠的協調關係
  • 鋼琴彈的好不好,這兩個練習很關鍵!
    在教學中,常常會聽到考級的學生說音階是最不願意練的,原因就是不容易練,學生遇到的問題,基本分幾類。 最常見就是指法不對,導致錯音,就會整個音階不流暢,再有一類,就是速度不夠,這在考級中,絕對是硬傷。
  • 莫文蔚50歲生日與老公四手聯彈,愛音樂的人永遠不會老!
    其實從她50歲生日那天,在社交平臺發布的那一段視頻中就可以看出來,現在的她雖然沒有在綜藝節目活躍,但是她樂於享受在簡單純淨的音樂中,追尋著最真實的自己。 在那段視頻中,莫文蔚與她的老公Johannes兩人一起坐在鋼琴前四手聯彈。
  • 孩子不想彈鋼琴,我卻當不了虎媽
    然而,老母親還沒回過神,就又迎來了新的挑戰,在連續督促她彈琴失敗的第N天,她宣布,媽媽,我不想上鋼琴課了。 第一天 。我:鋼琴在等你哦。 小拍:你沒看見我好多作業嗎?媽媽,你能不能跟老師說說,少布置點作業? 第二天。我:怎麼今天還沒開始彈鋼琴?
  • 鋼琴家教你兒童彈鋼琴的幾大誤區,避免走彎路
    家長以此作為衡量標準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緣由就是很多老師都宣稱考級速度有多快,在多少年裡可以考出鋼琴十級,這就使得非專業的家長產生十級就是鋼琴最高水平的誤解。其實從專業的角度來看,考級的水準並不高。這並不是說考級完全沒有可取之處,畢竟評委都是非常專業的老師,但「越是專業的評委,越是了解學生的辛苦,有時會讓勉強達到該級數要求的學生通過,給予他們苦學的肯定。
  • 如何彈好巴赫的鋼琴作品
    《英國組曲》如何彈好巴赫的鋼琴作品導讀: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十八世紀上半葉歐洲最偉大、最有影響力的作曲家,也是巴洛克時期音樂的重要代表人物。演奏巴赫的作品要始終保持如一的律動,不可以忽快忽慢,但自由而帶即興的部分卻正好與之相反,需要恰當變化。速度是決定巴赫鋼琴作品風格最重要的因素。如何決定速度呢?可以看和聲的濃度,如果和聲總是在變化彈奏可以慢些;如果和聲很少變,一個樂句很長彈奏就可以快些。在巴羅克時期有一個普通標準的速度,基本上是一種中板的速度。 2.3 觸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