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命題,是堂侄紹文昨天給我出的。我對此的見解,只能算是「門外漢」了。為了不負紹文賢侄美意,故將自己對於此事的一知半解的感受,趁著早上略寫幾筆。
人們常說,古人的智慧是無窮的。我今天要寫的這個話題,原本也是老祖宗總結出來的古訓,全句話是:「幫困不幫懶,救急不救窮!暖不熱蛇,餵不熟狼!」
在實際生活中,每個人一輩子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急、困之事,其親友、同事、熟人碰到別人的急難、危困之事,具體如何去處理呢?我覺得,在大的方面,按照老祖宗的教導去面對這樣的人,運作這樣的事,多數人都認為是對的。
我們先來看看古人說的「幫困不幫懶」意思吧!自從有人類社會生活以來,無論是在叢林環境中,還是到了現在的信息社會,最先淘汰出局、最先餓死的,絕對是那些最懶的人,然後才是弱智!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懶,是萬惡之源,是貧窮之根」,並沒有錯!而一個人如果天生就懶,再加上心智不成熟,便註定是長不大的,或會終生受窮。我們立足於天地,「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是生活法則!一個人或一家人,除了有天災人禍,或是「此命該絕」的倒黴蛋外,真正勤奮的人,在同一階層、同一條件下,根本就不會一輩子都真正受窮!人類社會,自古以來就是:「靠輸血無法長久維持一個人的身體機能的」,所以說,「輸血不如造血」,才是真理。指望靠施捨、靠外援、靠「天上掉餡餅」來發家致富,就像阿里巴巴一樣突然揀來了金山銀山,這純粹是異想天開,就像是小孩子的夢想一般,在做白日夢!因此,因懶惰致貧的窮人,就是無底洞,別人永遠也拉不出苦海來。古人所說的這樣的懶人,不要去幫,我以為是明智的!而每個人一生都會遇見無法預測的危難之事,都有被「困」住的時候,親友或是較好的同事遇到這樣的人和事,在不影響自己的大局的情況下,是該適當施以援手,拉上一把!人在困境中的幫扶,受助人會將這份「雪中送炭」的大恩銘刻在心,永生不忘,其意義遠遠大於「錦上添花」!
我們再來說說古人講的「救急不救窮」,其道理,與前文提到的「幫困不幫懶」的意思差不多。就是說,每當親人、朋友、比較要好的同學、同事,不幸碰到災、病等急事了,他們憑自己又無力挽回,需要親友們幫忙,在不傷及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大家慷慨大方一點,仁義厚道一些,幫上一把,是人之常情,也是一個人心地善良的具體表現!當然,一個人的一生中,不能總是碰到「急事」吧,不能總是盼著別人來「救援」吧?自古至今,沒有一個人的脫貧、發財是靠救濟得來的!即使有這樣的個案,他們的財富也絕不會牢固,不會長久,他們的「腰杆子」永遠都直不起來!還有一句古話:「君子不食嗟來之食」!所以說,「窮則思變」、勤勞致富才是硬道理!我們只有靠自己的努力發家致富,才能真正硬氣!真的爽氣!
但是,話又說回來,我們在社會上闖,大家都很難,沒有更多的能力和實力去幫助別人,各自能夠周全自己的生活,已經很不容易了。所以,凡事都應該「自力更生」,多多理解別人、體諒別人,更不要指望別人、給別人出難題才好。比如,我自己去青海創業,因為資金鍊斷裂、政策性因素,就曾經碰到幾乎是生死困局,真的到了「叫天天不應、求地地不靈」的絕境。由於求助無門,當時,我除了有著更深的人情冷暖、世態炎涼感慨之外,多少也有些想不通,因為,我儘管自己一向比較節省,可在為人處世方面,不是太吝嗇太自私,手頭稍微有點寬裕後,總會給更加困難的至親們幫扶一點,以做到雪中送炭。我本身就是去創業的,算是「幹正事」,又不是在走邪門歪道,如果掙上錢了,所有親友都會「雨露均沾」的,暫時遇到困難了,為什麼人們就不願拉一把呢?事後細細地品味,前後思量,便慢慢地想通了:親友們大家都不容易,都是掙的幾個有限的血汗錢,攢點錢都有自己更大的用途,手頭又都緊,用一句大眾的口頭禪來說:「幫我是情份,不幫是本份」。只能怨自己,給別人找麻煩「添堵」了!因為,我們每個人做事,都應該量力而行,也應該預料後期走勢,有多大的能力,去做多大的事情,儘量不要給別人出難題,避免給別人作難、添亂,才對頭!
至於古人所說的「暖不熱蛇,餵不熟狼」,其語意是指這兩個動物的體徵本身,而比喻動物的無情寡義,我鬥膽說一句,這個比喻似乎也不太準確了。世間萬物皆有靈性!蛇、狼等動物,與人類和諧相處的例子舉不勝舉,而且不少動物還知道捨命感恩救主,相比有些另類的人渣,動物反而比那些禽曽還不如的敗類人要強多了!
儘管古人說了不要幫懶、幫窮,但是,我以為,人活在世,還是要多存善念,心腸軟一點,看到別人有難了,自己又有這個能力,不管別人是「懶」還是「窮」,我們還是應該適當施以援手的,不管結果怎樣,權當是在做公益事業吧!畢竟,「心有善意通天地!」,多做好事、多做善事,老天都會眷顧的你的!老祖宗也會保佑好人的!西方人講信仰,敬畏上帝;國人多信佛信神敬菩薩,我覺得,人們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僅僅是一個人的心善和行善。「佛在心中」,才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只有心存善念、熱心助人的人,才能算得上是一個真正有信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