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鞋為何不能借?其中有什麼忌諱?

2020-12-25 雷劍鋒說歷史

儘管現在人們的生活漸漸好了起來,尤其是在農村,農民的日子也越來越好了,但是如果大家聽著老一輩人講他們過去的生活,就一定能從他們口中知道過去農村的生活是多麼的不容易。那時人們面臨的生活困難也很多,老一代也把當時的一些生活問題歸結為鄉下的一句俗語,如「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合情合理嗎?

木柴和醋茶一樣,都是生活必需品,為什麼米可以借出去,木柴卻不行呢?原因有二:其一為什麼不把柴借出去呢,因為柴和財的發音相似,為了躲避家產外流,古代人很少把自己的柴借出去。二是老祖宗講究「救急不救貧,助困不助懶」。以前柴火到處都是,只要自己肯花點力氣,上山、下山都不難點火。

從前老一輩認為,小孩穿百家衣會帶來好運,借衣等於借好運而不影響自己的運勢。年長的人說,以前鞋子就相當於個人的貼身衣服,這種衣服是不外借的。此外,新鞋借出去後又會被換回原來的鞋子。舊鞋看起來像一隻破鞋,有很壞的意思,所以不太願意借出去。

而且,眾所周知,鞋子穿在腳上和穿在身上是一樣的。衣物很好洗,但鞋洗起來很麻煩。另外,如果鞋被穿破了,那會更令人尷尬。再加上大家都知道的一點,人們也喜歡用「破鞋」來形容一件事情。因此,人們不願意穿別人的鞋。

實際上,這兩個句子連在一起,表達的意思就是:救急不救窮,救窮不救懶。假如生活是迫不及待,那我們就應該幫助它,這是在做好事。要不是生活的壓力,要不是懶惰,要不就是不願工作,那我們就得委婉拒絕。由於懶漢向你借東西是沒完沒了的,不能幫助就是不能幫助,這是個原則問題。

相關焦點

  • 「借衣不借鞋,借米不借柴」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不能借?
    農村流傳的諺語總是有獨到的意味,需要仔細琢磨才能理解淺顯文字下蘊涵的魅力,有些是老祖宗們在生活中積累的經驗,有些是風土人情的傳統習俗,有些是封建迷信的風水思想、有些是是非善惡的告誡。小編為大家帶來一句農村諺語的介紹和解釋,讓大家了解一下諺語中所反映的農村傳統。
  • 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經典)
    - 1 -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借米是救濟人,是為自己積福,所以一般人都不會拒絕。但是柴遍地都是,只要自己肯努力,都能去打柴。古人救窮,但是不救懶。不借鞋,是因為每個人的尺碼都不一樣,很難找到合腳的。
  • 俗語「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什麼意思?對此魯迅看得很透徹
    俗語「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什麼意思?對此魯迅看得很透徹借東西是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做的事情,不管是向別人借東西還是借給別人東西,想必大家都是經歷過的。但是不知道大家是否聽過這句俗語:「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這句俗語是針對我們借東西時候的一種說法,是先輩們總結出來的,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句話的具體意思吧。米和柴是以前人們經常用到的東西,有時候突然不夠用了,便會借一點,但是為什麼借米可以,借柴卻不行?原來,這米是錢買來的,而柴是隨處都可以撿到的,家裡面缺點錢是很正常的。
  • 俗語「東西四不借,借了家敗亡」,到底是哪四不借?有何不能借?
    其實遠在春秋時期,就有九九歌了。不過那時是農民對節氣和耕種創造出的民謠,傳至現在被人改編成了乘法口訣。那時的農民創造的九九歌,是對耕種和天氣的解答,其中包含了許多民間文化。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民間有許多傳遍大街小巷的民間風俗。雖然封建迷信不可取,但是流傳千年的民風民俗,是中華民間社會特有的文化,是文化的標誌。
  • 姚明向鄭海霞借鞋是什麼梗?
    姚明向鄭海霞借鞋是什麼梗?大家都知道,籃球是巨人的運動,不僅有令人仰視的身高,也往往有一雙令人驚愕的大腳。身高太高在生活中會遇到不少麻煩,腳太大也會有買不到鞋的煩惱,未成名之前的姚明就曾有個類似的煩惱。
  • 借米 - 借米- 文創瀏陽 - 新湖南
    老家農村中仍有信迷信的人為了給家人治病或消災,偶爾會走家串戶去討百家米。媽媽說,現在農村裡借米過日子的人家早就沒有了。借米這個詞僅僅留存在二十世紀60年代之前出生人的記憶中。 說到借米,我想起了歷史上有名的子路借米的故事。小小年紀的子路為了盡孝心,不辭辛勞爬山越嶺去借米讓飢腸轆轆的父母吃飽肚子的故事感動了不少人。我們這代人經歷的借米多半都是父母為了孩子為了待客而去借米過日子。
  • 農村俗語:東西三不借,借了家會敗。說的是什麼東西不能借?
    ,特別是一些種地的農具,農忙季節,鄰居相互之間都會你借我的鋤,我借你的靶,誰也不會有什麼顧及。但有些東西的確是不能張口借的,一旦開口了,不借給你怕傷了鄰居之間的和氣,可如果借給你,人家就覺得實在不妥。到底什麼東西不能夠隨便借呢?關於這個,我覺得可能各地有各地的風俗,在我的老家這裡,有句老話說,木匠的斧頭裁縫的剪子,是不能隨便借的。
  • 男人要懂: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深度好文)
    沒有遲疑外面是否天明,反正已經醒來,左右也是睡不著的。  許青珂醒來,就著昨夜備好的冷水溼潤了毛巾,將臉擦淨,冷意驅逐了凌晨醒來的些許懵懂,不過還未等擦好臉,院外就有人急切得呼喊著,並且還急促敲門。  放下毛巾洗了一把,擺放好,許青珂披上青衫,不慢,但也不快——她知道來者所為何意。  咯吱,門打開了。
  • 「東西三不借,借了家敗人亡」哪三不借?《易經》忠告,銘記於心
    「東西三不借,借了家敗人亡」,哪三不借?《易經》忠告,銘記於心不借信用。什麼叫「借信用」呢?人說話都是要負責的,一諾千金、金口玉言,不能想一出就說一出。借信用,就是幫別人打保票,說別人一定不會怎樣怎樣,自己可以擔保,絕對不會出差錯。你可以借錢給別人,但你不應該輕易借錢給別人。你不能保證別人什麼時候借錢。
  • 10個禁忌:初一不探親、借娶不借嫁、吃飯不敲碗(下)
    導讀:10個禁忌:初一不探親、借娶不借嫁、吃飯不敲碗(下)中國歷史悠久,古人的智慧,層出不窮。現代的人們,還能知道很多以前的傳說禁忌。或許有些人覺得,現在的社會,哪裡有那麼多講究。但事實是,很多傳統講究,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 「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
    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有人情來往,但有的東西可以外借,有的東西則不能外借。人情往來,金錢不能外借不論任何關係,只要談錢,就會傷感情。以前的一個同事,因為在一個部門,關係還可以,有一次他和我借錢,說是三個月內還清,於是我就借了1000元給他。
  • 借唄+是什麼?支付寶推出的plus版借唄,最低可借5萬元!
    現在很多人在缺錢的時候會選擇去正規的貸款渠道貸款,目前市面上正規的貸款有度小滿金融有錢花和螞蟻金服的借唄以及騰訊微眾銀行旗下的微粒貸。借唄系列有很多產品,目前主要有三種:普通版借唄、借唄+和借唄卡。很多人不知道借唄+是什麼意思,其實借唄+是普通版借唄的plus版本,借唄+和借唄的最大區別就是額度不同。借唄+的額度比借唄的額度更高,老哥目前也是開通了借唄和借唄+,當前的借唄額度為5萬元,但是借唄+的額度為10萬元。
  • 「古來三不借,今來三不借」,你知道是指哪三樣東西?外借過嗎?
    所以面對這些問題就有人說「古有三不借,今有三不借,東西不外借,借了家準敗」。那麼這所說的「三不借」究竟是什麼呢?其背後又有什麼含義呢?房子不外借:跟之前的是一個道理,你可能幫助別人解決一時危難,可是別人卻將你的好心棄之敝履,這幾天我看了很多條新聞,房東將房子租給他人,租客卻將房子鳩佔鵲巢,最終導致房東有苦說不出。
  • 俗語「東西四不借,借了家敗亡」中,指的是哪4樣?你借過嗎?
    在中國古代,人們的生產力低下,通常製造出來的物品並不能滿足家家戶戶的需求,因此鄰裡之間難免要互相借東西。遠親不如近鄰,即使在現在,鄰裡間互幫互助也是尋常事。但是在古人看來,有的東西絕對不能外借,就有了「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這樣的俗語,這句俗語中的「四不借」指的是哪四種東西呢?
  • 抖音借一盞午夜街頭昏黃燈光是什麼歌曲 借完整歌詞
    抖音借一盞午夜街頭昏黃燈光是什麼歌曲 借完整歌詞  最近在抖音上聽到一首非常熟悉的歌曲,是由毛不易演唱的一首歌曲。該歌曲其中的一句歌詞是「借一盞午夜街頭昏黃燈光」,這首歌曲的歌名叫什麼?  抖音借一盞午夜街頭昏黃燈光是什麼歌:  這首歌曲的歌名叫做《借》,是毛不易在《明月之子》第11期中演唱的一首原創歌曲,是毛不易歌曲中比較成熟的一首。該歌曲收錄在毛不易的音樂現場專輯《巨星不易工作室 No.1》中。  在《明月之子》第11期中,毛不易又憑藉一首原創歌曲《借》再次讓所有人為之驚豔。
  • 「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停雙」,這句話啥意思?令古人如此忌諱
    比如,老人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停雙」,你知道什麼意思嗎?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它的意思就是字面上所表達的那般,寧可將屋子借給他人辦白事,也不要將屋子借給情侶或者夫妻兩人。當小編看到這個解釋的時候,實在無法理解,為什麼結婚這樣的喜事反而在農村是被忌諱的呢?
  • 12億支付寶用戶,多少人有借唄?借唄開通攻略大總結!
    支付寶信貸工具有花唄和借唄,這兩個產品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花唄開通比較簡單,一般芝麻分達到500都能開通,借唄就有點難度了,除了要求芝麻分在600以上,還要求比較好的支付寶使用記錄。支付寶用戶龐大,那麼有多少人能開通借唄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借唄開通攻略,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被借運有哪些表現?如何借別人運勢?
    文 | 六 耳馬有千裡之程,無騎不能自往;人有沖天之志,非運不能自通。(但是基因可以被破壞,人的先天運勢可以被外在的力進行破壞,只是無法拿走)「借運」存在,只不過人們理解錯了「借運」的意思。借有兩種含義:一是借走。
  • 「不就借我兩千塊錢嗎?搞得像借我二十萬似的」
    閨蜜家最近因為在湊房子首付,急需用錢,所以就想問問有找他們家借過錢但是還沒還的人能不能還錢,可是沒想到其中有個親戚(閨蜜老公的二姑的兒子)居然"玩消失",閨蜜老公沒辦法就給那個親戚的老婆打電話(還顧他面子,沒說什麼事,只是問問有沒有在家),結過就炸了。
  • 俗語:「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啥意思?別怪老祖宗沒提醒你
    文/青山獨往俗語:「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啥意思?別怪老祖宗沒提醒你說到農業生產,在我國已經有著非常久遠的歷史,遠古時候人們已經開始種植莊稼。但在古時候,由於技術有限,經驗的作用便十分關鍵,而俗語一開始便起著傳遞農業生產經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