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一城中村:湖南人成主流,到處都能在「湖普」

2020-12-19 皮皮遊天下

廣州一城中村:湖南人成主流,到處都能在「湖普」

在我國吸納外來人口能力最強的幾座城市中,「同鄉聚集」的現象非常普遍。所謂「同鄉聚集」,指的是中國的城鄉流動中存在同一籍貫或同一來源地的農村流動人口,在就業和居住等方面選擇聚集的現象。研究表明,雖然同鄉聚集者的收入又是收到異質性和自我選擇性等影響,但越傾向於同鄉聚集的農民工,在同鄉聚集中獲得的收入回報越高。

廣州的三元裡就是一處「同鄉聚集」現象顯著的城中村。很多外地人對三元裡最大的印象就是「三元裡抗英事件」,畢竟這件發生在鴉片戰爭期間的事件曾出現在中學歷史教科書中。今天的三元裡村位置在廣州市北邊,轄區呈倒錐形,面積6.8平方公裡,內有三元裡中學、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以及三元裡人民抗英鬥爭紀念館等。

我們從三元裡的人口組成中就能看出這裡對外來人口的強大吸納力:常住人口8.5萬,外來暫住人口2萬,常年流動人口10萬(以上數據都是約數)。三元裡的外來人口組成,基本上可以概括出整個廣州的外來人口成分:湖南人佔大多數,此外還有不少來自其它地方的外地人以及數量可觀的外國人,可以說,三元裡就是一個湖南人「同鄉聚集」之處。

湖南人在三元裡的聚集發酵出不少有意思的現象,最明顯的就是「湖普」盛行。有網友對此作出評價:當湖南人聚集在一起時會大聲說話,從他們身邊經過有時候不自覺就得雙手捂住耳朵。「湖普」最大的特點就是他們不是用自然的嗓音說話,而是用胸音或喉音,有時候一些經典的口頭禪還會伴隨著高頻顫音。

雖然網友認為「湖普」聽起來挺可愛,但還是直言這樣說話有時候會對其他人造成一些影響,晚上有人在街道上說話的時候還會聽到鄰居大喊「請說話聲音小一點,都幾點啦!」其實湖南人對三元裡的繁華作出了不小的貢獻,讓這裡不僅成為廣州最繁華的城中村之一,還成為不同地域甚至是國別的文化交匯處。

我們印象中,大多數城市的城中村都是外來打工人員聚集的地方,而生活在三元裡的外地人,卻有不少是在做服裝生意的,兩湖地區的服裝、紡織行業放眼全國都頗有知名度。這些聰明的湖南人,將服裝生意做到廣州,不僅能輕鬆找到更多的原料來源,同時也面向了更大的市場,可謂是一舉兩得。

湖南人成主流的三元裡,具備著廣州城中村最突出的特點,這裡的絕大部分區域都是緊密相連的「握手樓」,而在這些「握手樓」裡,就是所有外來打工者故事發生的地方。而三元裡北邊和西邊,是環城高速和三元裡大道,靠近道路的建築都相對現代化,反映出廣州城市繁華現代的氣息。

三元裡的東邊,有一條貫穿南北的商業街,這裡的門面多類仿古建築,也是三元裡最熱鬧的地方。三元裡側邊還有一條韓國人居多的遠景街,這裡不僅街道寬敞整齊,而且韓國美食店非常多,品類也很齊全,對於喜歡韓國美食的朋友來說,這裡很值得一去。

相關焦點

  • 塑料卡片層層「掃樓」盜竊,廣州城中村一「黑夜盜賊」被端
    廣州天河警方打掉一個「城中村」內入室盜竊團夥金羊網 記者張璐瑤 通訊員婁敏 張毅濤「城中村」裡深夜屢發盜竊案,多家老舊樓房住戶門鎖被簡單的塑料卡片捅開。近日,廣州天河警方打掉一個從湖南流竄到天河「城中村」內實施入室盜竊的團夥,3名嫌疑人全部落網,警方初步核破入室盜竊案8宗。
  • 深圳這個城中村:被稱為湖北人云集地,街上到處可聽到湖北話
    然後懷有這樣想法的人實在是很多,所以並不是人人都能成功,想要得到自己所想的結果就需要多一點腦子或者和老鄉們站在一起合夥做事。深圳這座城市無疑是最適合外地人創業的城市了,拋開城市的實力不談,深圳大部分人口都是外地人,在這裡生活的外地人大多沒有見過被本地人歧視的事情,所以這片土壤非常適合外地人發展。
  • 廣州歷史最大的城中村改造來了
    廣州歷史最大的城中村改造來了此前,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一則公告顯示,海珠區鳳陽街道鳳和(康樂村、鷺江村)更新改造項目要公開選擇合作企業,此次城中村改造,是廣州歷史上投資最多,涉及面積最大的,包括西至瑞康路、東至墩和路、南至逸景路、北至新港路,
  • 廣州的一個城中村,計劃23.8億美元改造,未來可能成「富人區」
    廣州這座城市,在廣東境內有著很高的影響力,是廣東省境內兩大核心發展城市之一。作為一個國際大都市,廣州做的已經是夠好了,城市面貌良好,其它領域都是發展得有聲有色,在國際舞臺上有著足夠高的知名度。雖說現在廣州的整體市貌是非常好的,但是在周圍也有一些與這座大都市格格不入的景色,就像城中村的存在。
  • 在廣州城中村,很流行吃這宵夜,6元一盤吃到飽,一晚能賣上百碗
    在廣州待到現在有快10年的時間了,有去過數十家不同的本地飯店喝茶吃茶點,還有大快朵頤吃到新鮮便宜的海鮮,但是由於租住在海珠區的城中村,所以很多時候的早餐喝宵夜,都是在城中村裡的小店或夜市攤解決的,別看這些地方不起眼,卻隱藏著很多的美食。
  • 淺談城中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在珠江新城還沒建起,中信大樓還牢牢佔據著廣州第一高度的時代,楊箕村的附近,還是一大片農田,甚至還有魚塘,這裡和其他的農村沒有什麼不一樣,每個大姓都會在聚落中建起自家的祠堂,並沒有持續穩定的經濟發展依靠最後在社會文化制度的層面上,城中村也是與城市所隔絕,因為人們對城中村具有偏見,且城中村因為流動人口巨大,一定程度上導致犯罪率較高,城市的原住民並不願涉足於城中村,而城中村原有的文化基礎已經被瓦解,在廣州番禺大學城的原有自然村:北亭和貝崗中,原有的番禺原住民多數都搬進了市區,如今的北亭,來自湖南、潮汕地區的租客居多,而在貝崗,更多聽到的是客家地區方言。
  • 深觀察|是城中村,成就了塑料味的五條人
    如果你曾經在早期的廣州城中村中生活過的話,你會知道仁科和五條人的情緒和表現行為,多麼符合一個知識分子幾乎出於本能的弱勢關懷。在廣州,城中村是一個奇異的所在。所有的人都早出晚歸,或晚出早歸。凌晨的早餐店,和深夜的宵夜攤無縫銜接。每晚上都有人放聲哭泣,每早上都有醉臥的浪子。人們匆匆經過彼此,連嫌惡的表情都來不及做出來,因為生存才是他們惟一關心的事情。城中村是一個菩薩。它容納著最卑微、低賤與失落的人。我一直感嘆和感激著廣東人的菩薩心腸,因為在城中村裡,有著最大的慈悲和溫情。
  • 深圳一「落魄」城中村,租金上漲租客離去,房東「坐吃山空」
    」現象,對於城市來說,「城中村」是百害而無一利的,這裡是犯罪的溫床、是衛生的死角,但因為「城中村」土地是集體用地加上利益等問題,進行拆遷改造也是需要過程的。每個人都想追逐美好的生活,賺更多的錢,所以很多人都遠走他鄉來到大都市,渴望有更好的發展。據統計,2019年末,現在非戶籍常住人口達到了849.1萬人,這些人中有多少外來務工人員暫且不清楚,但他們都是來做所大都市打拼生活的,深圳這樣的一線城市寸土寸金,房價十分高昂,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城中村」落腳。
  • 粵多房——中國的城中村,未來會消失嗎?
    城中村,一個中國城市化進程的特色產物。國外有沒有城中村?也有,但不完全是一回事,中國的城中村與之相比是有本質區別的。城,代表它的土地是國有屬性,居民是城市戶口的;村,代表它的土地是集體屬性,具名是集體戶口。與國外不同,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就是城市逐步吞併農村的進程。
  • 廣州「臭名昭著」城中村,垃圾亂丟老鼠沿街遊走,被稱「垃圾村」
    對於不少在外打拼的人來說,城中村無疑是最適合自己的居住的場所。因為這個地方房租很便宜,往往幾百元就可以租下一個房間。不僅如此,城中村周圍的生活設施也很齊全,絕對可以保證日常所需。所以在這樣的條件下,不少人選擇居住在城中村裡。但是城中村人員混亂,人口流動性大,也使這裡環境情況變得很差。
  • 廣州一區「開掛式」發展,曾經像個「城中村」,如今已經大變樣
    這個區就是番禺區,曾經的番禺區還是一個小縣城,在1992年,番禺縣被「撤縣設市」,但其實番禺當初發展的並不強,和廣州市比差距相當大,在2000年的時候,番禺市被「撤市設區」,納入了廣州市的版圖中,那時候廣州市的人們說起番禺區,不少人都覺得那裡又大又偏,擁擠又落後,不少番禺區的人也調侃說:番禺區就像是被不小心納入的「城中村」。
  • 錢、權、性…一部講述廣州城中村改造的電影,11位村民看後這樣說
    一場城中村的拆遷騷亂,牽出了埋在這片廢墟下跨越30年的愛恨情仇。在瘋狂增值的土地財富中,錢、權、性等欲望,不斷地往外冒,張牙舞爪,吃人,也吃自己。所以,我們另闢蹊徑,找到了一個獨特的視角,從廣州村民角度,看一看,聊一聊這部電影。為此,4月4日,我們在珠江新城高德置地廣場組織了一場小型線下觀影會,其中就有海珠瀝滘、海珠城中村、天河銀河村、荔灣海北村等地的村民。他們有的正在經歷拆遷,有的已經投票同意城中村改造,有的對改造抱懷疑態度。
  • 廣州「最大」城中村,耗資122.71億,有望成為「富人區」,未來可期
    在廣東省的廣州市,這個超大城市,在國際上都有著超大的影響力,同時在這裡生活也是很困難的,繁華的城市,同樣也代表著這裡的消費水平也變得很高,想要在這裡生活,當然就要做好被打壓的準備。城中村應該是很多城市都有的,在廣州省就有一個城中村,它被稱為是廣州海珠區最大的一個城中村,它就是這裡的瀝滘村。
  • 城中村未來或「規模化」租賃
    原標題:城中村未來或「規模化」租賃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何瑞琪拆除違建、「三線」整治、水體修復、交通「微循環」……近年來,廣州下大力氣整治城中村的人居環境,決心讓「髒亂差」變成一個歷史名詞。作為不少外來務工人員來穗的「第一站」,解決城中村環境衛生問題,不僅是「請您留下來」的最好表達,更是提升整座城市「臉面」與內涵的關鍵所在。
  • 走進廣州石牌村:鋼鐵森林裡的「灌木叢」
    石牌村的外來人口接近10萬,絕大部分來自江西、廣西、湖南、湖北。在過去,村裡的偷竊現象十分嚴重。一個40多歲的服裝店老闆娘告訴記者:「剛來的時候治安很亂啊,在家裡睡覺都要把錢藏在身上,現在比以前好多了,巡邏的保安多了好多,到處都有攝像頭。」
  • 廣州「難拆」城中村:曾被戲稱為「硬骨頭」,現在也已經消失
    這裡在經濟發展的初期,一度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手工業從業者,給廣州市當地帶來了大批的有聲勞動力,也促進了廣州第三產業的飛速發展。這裡陸續建成許多全國聞名的產業建設基地,到現如今,這裡仍舊是許多服裝製造廠的重要集中產地。
  • 廣州城中村出租屋,出入要刷手機,手機沒電或信號不好就回不了家
    ,外來人員的管理都越來越嚴格和方便,從前幾年由當地村委統一安排和管理出租屋的門禁卡可以看出,廣州對每位外來人員都掌握著一清二楚。  現如今,這種門禁系統已在廣州白雲區黃邊村實行,這裡有的出租全都安裝了這種門禁作業系統,想進出該出租屋,就需要使用手機APP來操作。  但你都沒想,不是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操作。
  • 鄭州最尷尬的城中村:整座城市都在開發,它卻偏偏剩在那
    如果是在百年之前,估計沒人會相信,這樣一座「火車拉來的城市」,會在下一個千年裡以這樣的一個姿態展現給世人。然而即便如此,在鄭州卻仍有一些地方,跟這個繁華都市裡處處顯得格格不入。北慶裡可以說是鄭州最尷尬的地方了,身處高樓林立的鬧市中的它,卻到處都是一幅破破爛爛的景象。位於管城區熊耳河盼西側的一個長條居民區,看不出哪怕一點大城市的樣子,甚至說它是鄭州的城中村都難以讓人信服。
  • 城村共生,城中村的未來?
    昨日,在2017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的發布會現場,作為總策展人之一的孟巖對城中村的未來有了更明確的說法,「目前為止這麼多的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似乎都只有一種模式,就是大拆大改,我認為未來的城中村一定不是這種單一的模式。」 晶報記者 謝晨星 為什麼是城中村?
  • 深圳城中村今年很多空房子,都搬走了,整個街道人逐漸少了!
    今年深圳城中村很多空房子,深圳很多人都搬走了。大部分搬走的租客都是因為房租太貴了。很多人都覺得深圳應該降一下房租,挽留這些租客。因為現在的城中村,人逐漸少了。感覺整個街道都變得冷冷清清了,空房子逐漸增多,再這樣下去,深圳真的又成為一座「空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