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一區「開掛式」發展,曾經像個「城中村」,如今已經大變樣

2020-12-23 行走的老路

文/行走的老路(歡迎個人轉載及分享)

生活好比旅行,不要停止前進,關注老路,帶你看世界

曾經的廣州市並不是像如今這麼大的,它合併了很多周邊的地區,今天小編介紹的這個區 ,就是一個「撤市改區」進入廣州市版圖的。

這個區就是番禺區,曾經的番禺區還是一個小縣城,在1992年,番禺縣被「撤縣設市」,但其實番禺當初發展的並不強,和廣州市比差距相當大,在2000年的時候,番禺市被「撤市設區」,納入了廣州市的版圖中,那時候廣州市的人們說起番禺區,不少人都覺得那裡又大又偏,擁擠又落後,不少番禺區的人也調侃說:番禺區就像是被不小心納入的「城中村」。

雖然身處在廣州市,但好像番禺和廣州格格不入,之間差著「一條銀河」的距離,感覺去市區遊玩就像是「劉姥姥進大觀園」。但是,你可不要被番禺的表面所迷惑,之後的番禺區像是「開了掛」一般,飛速發展。那時候,番禺區到市中心的交通十分不便,沒有地鐵,公交線路也不多,往返還得乘坐大巴車才行。因此兩地的「距離感」才特別大。番禺雖然被納入廣州,卻沒有自個是「省會城」的感覺。自己悶著頭發展。

十幾年後,番禺區已經大變樣了。在番禺區有眾多的地鐵線路穿過,比如地鐵9號線,7號線,還有正在建設的3號線等,等到建設成功開始通車之後,番禺到南沙只需要30分鐘就可以直達了。而且根據規劃 ,未來廣州市的17號 、18號 、22號線 還有8號線都會經過番禺,番禺區已經徹底融入廣州了。

而且近些年,番禺區的發展越來越牛,比如產業方面,GDP高速騰飛,在2019年的時候 番禺區的地區生產總值達到了2079. 5億元,更是連續好幾年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不僅如此,在「我國百強區」的榜單中,番禺區也是前十名!而且番禺現在有超過3000家的科技型企業,1500多家的高新技術企業,就連世界百強企業也在番禺設置分公司。可見其發展之快。

除了以上那些之外,在番禺還有廣東最大的大學城,在未來還有國際高端學校入駐。而且番禺的美食美景也是數不勝數,這裡是粵菜的發源地之一,很多的廣州人會為了一道美食跑半個城區來到番禺。相信未來的番禺區一定會越來越強

你們是怎樣看待番禺區的呢 ?歡迎大家在留言板內留言討論。

廣州一「心酸」城中村,曾經是廣漂的「避風港」,如今租客稀少

南寧機場擴建第二跑道!總投資約68.5億,工程正穩步進行

太原武宿國際機場擴建,總投資257.92億,擴建後佔地約為19475畝

遼寧又增一高鐵,總投資為722.91億元,連接瀋陽至長白山

相關焦點

  • 深圳有一城中村,未拆先富,手握350億資產,未來房價直逼20萬
    隨著城市的不斷擴張與發展,「城中村」的現象也隨之出現,「它們」夾雜在高樓林立之間,與現代化的城市格格不入,在北上廣深的「城中村」也不在少數,很多城中村像是給外地人準備的客棧,城中村的村民們因此也過上了收租的日子,未拆遷時當房東,拆遷後當「暴發戶」,大部分城中村村民都抱著這樣的心態生活的
  • 河北一「幸運」城中村,被列為重點改造區,未來將有大發展
    很多人都關心這個地區的發展,因為它也有出名的旅遊景點,像安新白洋澱、承德避暑山莊、衡水湖自然保護區等,這些都是非常著名的旅遊景點。而且,還有一些名人是來自於這個省份,著名的祖衝之、蘇洵等,這也是河北人的驕傲。河北的綜合實力相對於其他東部地區來說,總體的發展水平還不錯,在全國GDP的排名當中,河北排在第九位,是屬於中等偏上的水準。
  • 廣州的一個城中村,計劃23.8億美元改造,未來可能成「富人區」
    廣州這座城市,在廣東境內有著很高的影響力,是廣東省境內兩大核心發展城市之一。作為一個國際大都市,廣州做的已經是夠好了,城市面貌良好,其它領域都是發展得有聲有色,在國際舞臺上有著足夠高的知名度。雖說現在廣州的整體市貌是非常好的,但是在周圍也有一些與這座大都市格格不入的景色,就像城中村的存在。
  • 江蘇南京這區「熬出頭」,如今「開掛式發展」,或將與蘇州抗衡
    在地理上它靠江臨海,境內的經濟發展飛速。並且它的經濟輻射圈不小,境內的多座城市經濟都在我國排名前列。江蘇的省會城市是南京,但是在去年的境內GDP排名中,南京的生產總值僅次於蘇州,位於第二。這幾年隨著旅遊業的蓬勃發展,不僅南京發展飛速,它轄區內的城市發展也備受關注。今天小編要說的就是江蘇南京這區「熬出頭」了,如今「開掛式發展」,或將與蘇州抗衡。
  • 青秀區津頭街道埌西村:齊抓共管形成合力 城中村環境大變樣
    青秀區津頭街道埌西村:齊抓共管形成合力 城中村環境大變樣 2020-08-13 12:4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山西一「悲涼」城中村,曾經因繁榮聞名全市,如今卻只剩下門樓
    山西一「悲涼」城中村,曾經因繁榮聞名全市,如今卻只剩下門樓山西是歷史文化大省,隨著中國的成長一起進步。 這裡在時間的沉澱下,有非常豐富的人文地理,如果熟悉山西的朋友,一定見過傳統建築的壯觀。山西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之一,根據許多史料,山西的文字有三千年的發展歷史,被稱為「華夏文明的搖籃」。山西有11個城市,大同、朔州、忻州等。 大家最想知道的是哪個城市呢? 今天介紹太原。 省會城市太原,有「錦繡太原城」的美稱,是我們北方地區最有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太原是在2500多年的建城歷史中,從不同的角度發展起來的。
  • 廣州「最大」城中村,耗資122.71億,有望成為「富人區」,未來可期
    城中村應該是很多城市都有的,在廣州省就有一個城中村,它被稱為是廣州海珠區最大的一個城中村,它就是這裡的瀝滘村。瀝滘村,它是海珠區最大的城中村,有很多的打工人想來廣州發展都會選擇城中村來作為自己的落腳之地,因為城中村的消費不高,相比於外面的高額消費,這裡可謂是最佳的一個選擇了。因此這裡來來往往的人很多,不少都是外地人。
  • 濟南「心酸」的城中村:交通不便,人口混雜,像極了城市的傷疤
    文/城中村百事通(歡迎個人收藏分享)說說城中村那點事,講講城中村那些人現在經濟社會中,發展成為了人們日益能夠清晰感覺到的社會主流趨勢,不僅城市在對外擴張,隨之而來的便是農村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當然當人口集聚到一定程度時,便不可避免的容易導致城市容量的難以遏制而出現人口爆炸,使得人們只能向城中村地區轉移。城中村也因此接納了許多的有生力量,也藉此尋求到了新的發展空間,在山東省的濟南市就是這樣的一座城市,隨著經濟的擴張,人口不得不往城中村地區遷移。在濟南的周邊地區,有一座城中村名叫做袁柳莊村。
  • 廣州「難拆」城中村:曾被戲稱為「硬骨頭」,現在也已經消失
    這裡在經濟發展的初期,一度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手工業從業者,給廣州市當地帶來了大批的有聲勞動力,也促進了廣州第三產業的飛速發展。這裡陸續建成許多全國聞名的產業建設基地,到現如今,這裡仍舊是許多服裝製造廠的重要集中產地。
  • 晉中20年前的「富人區」:曾經是「炫富」地帶,如今卻將面臨改造
    文/城中村百事通(歡迎個人收藏分享)說說城中村那點事,講講城中村那些人提起世紀之交那段經濟大發展、大飛躍的時期,相信現在很多人提起這段歲月還是記憶猶新,對那時的人們來說,經濟要素剛開始在人們的生活中展現出了它真正的實力
  • 淺談城中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於是,一棟一棟像火柴盒一樣的水泥房蓋了起來,多數為四到五層,每層分割出幾個小房間,每個房間出租給附近工作的白領和服務人員這樣一來,城中村進入了第二個擴張的階段,不再是自然農村似的代際慢速擴展了,這次是以經濟利益為目標的擴張,這種擴張的速度快的不可想像,瞬間,楊箕村的農田魚塘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間距窄小的水泥火柴盒樓,人們給它們取了個名字——握手樓
  • 曹格女兒曾經被吐槽「長得醜」,如今整容式大變樣,越長越像媽媽
    現如今,多年過去了,當Grace再次闖入大眾視野時,真是讓人驚嘆,果然是女大十八變!這丫頭徹底逆襲了,而這一回整容式大變樣,真是隨了媽媽的顏值,出落得「跟花兒一樣」。然而幸運的是,小瀋陽女兒現如今的樣子
  • 臨汾迎來「美麗蝶變」的城中村,曾經髒亂無比,如今繁花似錦
    後來人們也用這個「蝶變」這個詞形容很多事物,不過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每個經過改造後的城中村,這些城中村不正像那些沒有被發現的蠶寶寶嗎,坐落在髒亂的街角,環境相當惡劣,是很多住高層的人們嗤之以鼻的地方,可就是在這些髒亂無比的城中村,終於也有一天化繭成蝶,經過改造後完美蝶變。
  • 曾經的養雞場,正在大變樣!
    曾經的養雞場,正在大變樣!政務 在位於婁塘鎮東部的嘉唐公路北側,有一棟
  • 廣州歷史最大的城中村改造來了
    廣州歷史最大的城中村改造來了此前,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一則公告顯示,海珠區鳳陽街道鳳和(康樂村、鷺江村)更新改造項目要公開選擇合作企業,此次城中村改造,是廣州歷史上投資最多,涉及面積最大的,包括西至瑞康路、東至墩和路、南至逸景路、北至新港路,
  • 重慶「落寞」的小區:曾是顯赫的「富人區」,如今名氣江河日下
    隨著房地產經濟的發展,開發商們越發會迎合時下人們的消費心理,一棟棟建築精美,投入預算巨大的商品房逐漸在各個地區建設起來。不差錢的有錢人們自然也成為了這一棟棟建築的廣闊消費市場。從經濟發展規律的角度來看,萬事萬物的發展都是起起落落的,那些有錢人扎堆的富人區自然也不例外,有很多的富人區都在人們不為人知的地方漸漸走向了沒落。
  • 共同探秘北京經開區發展奧秘
    「北京經開區已經有28歲了,比我的年紀還大!」當天,大小朋友們首站來到的地方是經開區區史館,館內珍藏著經開區建設各個時期的資料,包括發展史、報導過的重大新聞事件、重要人物和媒體轉型探索的最新實踐。「以前哪裡想到有如今這樣的變化,路網、建築、商圈一應俱全,咱們經開區的城市建設真是日新月異。」李先生激動地說,看看現在滿大街的高樓大廈,寬敞平坦的瀝青道路,時尚的大影院……經開區的大變樣,讓他們這些「土著居民」感受頗深。
  • 從城市「窪地」到民生「高地」——袁河街道「大變樣」紀實
    曾經,這裡是城市「窪地」。城中村、棚戶區、廢渣山……與新餘繁華城區僅一步之遙。由於被工業企業「包圍」,廢渣堆積成山,居民家門口長期塵土飛揚、泥濘不堪,日夜不敢開窗,晴天出門穿套鞋。當地民謠這樣唱:村裡環境髒亂差,小夥難娶如意媳。今天,這裡變身為民生「高地」。
  • 石家莊魔幻樓市:城中村改造未批先建,為補證開發商成天泡歌舞廳
    2「三年大變樣」政策下,最關鍵的突破就是允許未批先建。有報導顯示,「三年大變樣」期間,石家莊政府將73個城中村列入改造範圍。其中27個城中村,在短短一年時間內被拆遷改造,該市甚至提出了「一年一大步、三年大變樣」口號,並以「石家莊速度」在全國引起轟動。 3出現問題的項目,只能通過後期補證完成「合法」。
  • 惠州「落寞」的小區:曾經以「富人區」聞名,如今已歸於平淡
    文/城中村百事通(歡迎個人收藏分享)說說城中村那點事,講講城中村那些人在建國初期,國家的經濟建設一度落入十分艱難的局面,當時國家的工業產值落後,處境艱難到連一個現代化的設施都很難製造出來於是下海創業成功的人們回來的第一件事便是購買一棟房屋,在當時房價儘管並不像現在這樣價格高昂,尤其對於這些富起來的人們來說,能夠很輕易的購買到房屋。在廣東惠州就有一片這樣的建築,名叫濱江大廈,也許在現代人們看來,這些建築現在已經頗有些土氣,但在這片建築剛修建出來的時候,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已經是當時極富有現代化氣息的建築,十分新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