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難拆」城中村:曾被戲稱為「硬骨頭」,現在也已經消失

2020-12-23 阿琦的旅行日記

文/阿琦的旅行日記(歡迎個人分享與轉載)

天涯海角由風景伴我

廣東省在我國來說,無疑是一個經濟發展水平很高的省份,而作為廣東省的省會城市,廣州市經濟自然在近些年,也得到了一個飛速的發展。這裡在經濟發展的初期,一度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手工業從業者,給廣州市當地帶來了大批的有聲勞動力,也促進了廣州第三產業的飛速發展。

這裡陸續建成許多全國聞名的產業建設基地,到現如今,這裡仍舊是許多服裝製造廠的重要集中產地。這也同樣給廣州市帶來了巨大的消費市場,促進了當地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進而吸引更多的人們過來工作、生活,可以說在當地的生活的人口很大部分是外地人口。

但無論是當地人,還是外地人,人口的大量湧入,有利有弊,在帶來巨大的消費實力的同時,也無疑為城市的高速運行帶來沉重壓力,例如,表現在交通運輸領域的就是城市愈發擁擠的交通,汽車運行還沒有步行來得快。於是,城市範圍向外擴張,便有了越來越多的城中村。

距離城市較近,交通也相對來往便捷,於是在廣州市有很多距離城市較近的城中村,便成為了越來越多人們居住的首選地區,可以說有的地方的城中村中居住的人口比一些內陸地區經濟發展稍緩的城市人口都要多,所以,在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過程中,對於這些地區的拆遷建設,往往是一個難題,涉及的人數多,面積廣,再加上這裡是經濟水平高,建設者們要進行拆遷,對於財力和精力來說都是一種考驗。

而在廣州市的很多城中村都存在有這樣的村子,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瀝滘村。這個城中村所處的位置是一個交通的關鍵地帶,上班、工作、學習、往來都是一個比較便捷的位置,於是這裡匯集了很多的外來人員在此租住,這當然增加了這座城中村拆遷的難度。在很長時間以來,這個村落的拆除都是開發商建設的一個難題,被都是的人們戲謔地稱為「難拆的硬骨頭」。

當然這並不能阻擋廣州市的城市進程的推進,畢竟發展是一個事物到達一定階段所必經的那一步,於是在當地政府大力推進之下,這裡也在近些年開始動工建設,這個原先「硬骨頭」也逐漸消失在了城市化改造的道路上,而曾經在這裡居住的當地村民和外來務工者回憶起在這裡拼搏奮鬥的時光,仍舊會感激,那段時光或許艱辛,但卻是讓人充滿了未來奮鬥的熱情。

往期精彩:

深圳「強勢」城中村:房屋老舊,道路擁擠,擋不住房租繼續上升

武漢「奇特」城中村:房子堪稱「小破亂」,但租客卻從不缺少

安陽一城中村:村子納入規劃,村民們將遷小區,租客彷徨不知去處

上海曾經的「鬼城」:當初人們不看好甚至嫌棄的地方,現今如何?

廣東一座城市:曾經房價低落,被稱為「鬼城」,現今如何?

相關焦點

  • 深圳有一城中村,未拆先富,手握350億資產,未來房價直逼20萬
    皇甫村是位於深圳福田的CBD,最近這個村子要拆遷了,拆遷在我國就是一批富豪的誕生,但其實這個村子早就「未拆先富」了。還常常因為太有錢而頻上熱搜,它是深圳最有錢的城中村之一,但它目前擁有的一切,都是靠著自己的努力。
  • 淺談城中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廣州城中村隨著廣東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勞動力湧入這座充滿商機的城市,地價也就隨之而起,當廣州如火如荼的計劃籌辦著10年亞運會的時候,楊箕村旁邊的房價就已經漲到了四萬每平方,而當時的人均工資還不過四千,此時,楊箕村的村民與其他地方的城中村村民一樣也看到了城市中心人多地少的商機
  • 西安城南長達2公裡的連片城中村開拆,4個城中村就要消失
    西安西影路北側,長達2公裡的連片城中村已開始拆遷,青龍寺周邊四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村莊就要消失。樂遊原青龍寺旅遊文化區周邊將不再有城中村,一個以民生工程為基礎,結合唐文化復興與商業旅遊一體打造的現代化「都市生活圈」將在這裡誕生。青龍寺南側的鐵爐廟村。
  • 廣州歷史最大的城中村改造來了
    廣州歷史最大的城中村改造來了此前,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一則公告顯示,海珠區鳳陽街道鳳和(康樂村、鷺江村)更新改造項目要公開選擇合作企業,此次城中村改造,是廣州歷史上投資最多,涉及面積最大的,包括西至瑞康路、東至墩和路、南至逸景路、北至新港路,
  • 錢、權、性…一部講述廣州城中村改造的電影,11位村民看後這樣說
    4月4日,婁燁導演的電影《風中有朵雲做的雨》如期上映,講述關於城中村的故事。|電影海報雖然,影片豆瓣評分從開始的8.2跌下滑至7.9,但這仍然是一部無限接近事實的電影。瞧,時代曾經這樣發生,單憑這一點,就值得為它進入影院。
  • 廣州「惆悵」釘子戶:堅持到一間房都租不出去了,腸子都悔青了
    文/城中村百事通(歡迎個人收藏分享)說說城中村那點事,講講城中村那些人廣州作為一個在我國發達城市中,經濟都具有較高優勢的城市。在很多人看來,廣州代表著一個很高水平的經濟發展階段。當然這並不代表著發展到達了一個瓶頸,在近些年廣州仍在以一種十分高速的的方式,進行著自己的發展。各類不同的經濟要素湧動在廣州這一片土地上,為這個城市的發展帶來了不同的新鮮活力。
  • 深漂故事:城中村由「拆」變「治」 我們想給深圳提供一種新選項
    這裡有喚醒城市的環衛工人、有懷揣創業夢的深圳青年、有滿懷憧憬的學生……「深漂」故事,大多從城中村開始由「拆」變「治」隨著城市發展,人口密度的提高,城中村也在生長。痛點二:缺資金城中村存在髒亂差的現象,物理結構不合理,安全隱患突出,亟需改造提升房源居住水平,但由於資金難、資金貴,業主提高租住質量的意識薄弱。
  • 城中村存於城市 也演繹著城市的發展 城中村未來命運該如何呢
    林家小子每天早上都不是自然醒的,我的鬧鐘從來都是樓下大清早的包子油條豆漿的叫賣聲,伴隨著我入睡的也是遠處燒烤的香味,承載著我從學校畢業出來到現在的一些回憶,想必大家已經猜到我蝸居的地方了,就是名副其實的城中村 城中村
  • 追憶,在廣州消失的40種情懷
    廣州的城市建設如火如荼 在高樓大廈崛起、火車地鐵鋪陳的時候 驕傲自豪有多少且不說 有些東西卻因此永遠的消失了… 那些已經消失了或者正在消失的東西
  • 廣州的一個城中村,計劃23.8億美元改造,未來可能成「富人區」
    廣州這座城市,在廣東境內有著很高的影響力,是廣東省境內兩大核心發展城市之一。作為一個國際大都市,廣州做的已經是夠好了,城市面貌良好,其它領域都是發展得有聲有色,在國際舞臺上有著足夠高的知名度。雖說現在廣州的整體市貌是非常好的,但是在周圍也有一些與這座大都市格格不入的景色,就像城中村的存在。
  • 太原城中村改造從11年3個村到半年37個村,「劇情」是如何反轉的
    城中村改造被稱為「天下第一難」。3月初,市委、市政府立下軍令狀:揀硬骨頭先啃,從最關鍵、最緊迫的環內46個城中村入手,把最大的困難解決在當下。今年啟動54個城中村、建築面積1745萬平方米的整村拆除及同步建設,兩年內完成85個村改造,5至6年全部完成170個村改造任務。太原城中村亂象背後是公權的任性無序、基層組織的渙散無為、黑惡勢力的橫行無忌。
  • 廣州一區「開掛式」發展,曾經像個「城中村」,如今已經大變樣
    這個區就是番禺區,曾經的番禺區還是一個小縣城,在1992年,番禺縣被「撤縣設市」,但其實番禺當初發展的並不強,和廣州市比差距相當大,在2000年的時候,番禺市被「撤市設區」,納入了廣州市的版圖中,那時候廣州市的人們說起番禺區,不少人都覺得那裡又大又偏,擁擠又落後,不少番禺區的人也調侃說:番禺區就像是被不小心納入的「城中村」。
  • 「城中村」變「城中景」:留住鄉愁 看見未來
    城西園所在地——城西五組,曾是人們唯恐避之不及的城中村,如今已成為大家共享的花園綠地。民心工程,惠民利民。2021年,「城中村」改造被列入上海市第一批民心工程,意味著上海有更多「城中村」被打造成為「城中景」,成為更多人安全舒適的家園,也將承載他們的夢想和期待。
  • 西安即將消失的城中村:街頭巷尾都是亮點,出門就是地鐵站
    作為文化瑰寶遍地的古城,西安一直是受人所擁簇的對象,許多畢業大學生都會留在西安參與到城市的建設中,當然西安也是依靠著它獨特的魅力,如今的西安也想擴大自己的影響力,這個城市正在大量的改造和重建中,有許多被打工者奉為樂土的城中村也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
  • 金華核心區這個城中村要拆了,已掛滿橫幅
    金華江南核心區這個城中村要拆了,區塊內已經拉滿了徵遷宣傳橫幅。村口以及徵遷指揮部門口已經架起了喇叭,宣傳徵遷政策。西關區塊內主幹道已經拉上嶄新的徵遷宣傳橫幅加快西關區塊城中村改造,加快建設中央創新區!作為中央創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西關區塊的徵遷關係到中央創新區的建設與發展。
  • 太原老舊小區改造如火如荼,那些沒拆的殭屍城中村,還有人管嗎?
    誠然,老舊小區的改造能夠極大程度改善太原市居民的居住環境,提升城市宜居感,但似乎在舊改政策如火如荼的現下,已經鮮少有人去關注曾經的城中村改造工作了。那麼,太原市的城中村改造工作已經徹底結束了嗎?事實上顯然沒有。
  • 廣州一城中村:湖南人成主流,到處都能在「湖普」
    廣州一城中村:湖南人成主流,到處都能在「湖普」在我國吸納外來人口能力最強的幾座城市中,「同鄉聚集」的現象非常普遍。廣州的三元裡就是一處「同鄉聚集」現象顯著的城中村。很多外地人對三元裡最大的印象就是「三元裡抗英事件」,畢竟這件發生在鴉片戰爭期間的事件曾出現在中學歷史教科書中。今天的三元裡村位置在廣州市北邊,轄區呈倒錐形,面積6.8平方公裡,內有三元裡中學、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以及三元裡人民抗英鬥爭紀念館等。
  • 深圳城中村的未來!
    深圳城中村的未來! 關注微信公眾號:深圳回遷房舊改網 城中村的未來是深圳發展過程中繞不過去的話題,城中村拆還是改,在政界和學術界爭論已久。
  • 「消失」的蔡屋圍:富豪誕生的背後,還有什麼?
    蔡屋圍,深圳最古老的村落之一,同白石洲等城中村一樣,它也曾是許多深漂落腳的第一站。當聽說蔡屋圍要拆的時候,我們來到了這裡,發現這裡的人差不多都已經搬走,滿大街都只有一個字:拆。在蔡屋圍住了4年的大杜說:「那裡有一家陳記三及第,我吃了將近三年了,現在它搬走了,去了南山,真的很捨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