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南長達2公裡的連片城中村開拆,4個城中村就要消失

2020-12-27 清水雷鳴

西安西影路北側,長達2公裡的連片城中村已開始拆遷,青龍寺周邊四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村莊就要消失。樂遊原青龍寺旅遊文化區周邊將不再有城中村,一個以民生工程為基礎,結合唐文化復興與商業旅遊一體打造的現代化「都市生活圈」將在這裡誕生。

青龍寺南側的鐵爐廟村。去年12月底,鐵爐廟一村、鐵爐廟二村、王家村、觀音廟村四村納入青龍寺組團棚戶區改造項目,房客和原住民陸陸續續搬離。

鐵爐廟村村門。鐵爐廟村因村南有一座鐵爐廟而得名,鐵爐廟村的歷史可追溯到唐代,村北有青龍寺遺址。解放後分為鐵一、鐵二兩個村。

王家村村門。王家村村民大多姓王。

觀音廟村村門。因村子東北角有觀音廟而得名。

祖祖輩輩居住在此,如今卻要拆遷搬走,老人們心裡太不舍了。

一名男子在修自行車。

一名租房開麵店的師傅還堅守著。

村口的店面在搬家,幾名女店員將服裝打包後搬走。路邊已開始砌磚牆圍擋。

在村裡賣了12年漢中麵皮的夫妻在搬家。

王家村這條南北方向的主街上,大多數店面已關門,但還有幾家在賣早餐。

相關焦點

  • 西安即將消失的城中村:街頭巷尾都是亮點,出門就是地鐵站
    作為文化瑰寶遍地的古城,西安一直是受人所擁簇的對象,許多畢業大學生都會留在西安參與到城市的建設中,當然西安也是依靠著它獨特的魅力,如今的西安也想擴大自己的影響力,這個城市正在大量的改造和重建中,有許多被打工者奉為樂土的城中村也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
  • 西安城中村軼事,不小心拍了給你說話的姨,不小心弄丟心愛的姑娘
    #趣玩一夏#在很多城市,城中村都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西安也不例外,只是隨著西安三環以內城中村的逐漸拆除,市區裡的城中村越來越少,很多關於城中村的記憶逐漸模糊甚至消失。西安城中村不僅有大家經常調侃的「姨給你說個話」,有可口又便宜的美食,有一個月幾百塊錢的房子,有大量的美女,有很多人的青春和夢想,有很多人追夢奮鬥的點點滴滴,甚至還有很多人最純真的愛情故事。
  • 廣州「難拆」城中村:曾被戲稱為「硬骨頭」,現在也已經消失
    於是,城市範圍向外擴張,便有了越來越多的城中村。距離城市較近,交通也相對來往便捷,於是在廣州市有很多距離城市較近的城中村,便成為了越來越多人們居住的首選地區,可以說有的地方的城中村中居住的人口比一些內陸地區經濟發展稍緩的城市人口都要多,所以,在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過程中,對於這些地區的拆遷建設,往往是一個難題,涉及的人數多,面積廣,再加上這裡是經濟水平高,建設者們要進行拆遷,對於財力和精力來說都是一種考驗。
  • 西安「最可惜」城中村,曾經數十萬人居住,卻在轟隆聲中淪為廢墟
    幸福好像離我們很遠卻又很近,讓自己幸福的方法也有很多種,具體怎麼實現,就要看你對於它的理解是什麼樣的。對於每一個西漂人來說,能住在一個屬於自己的房子裡就是幸福。因為當你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最大的感受就是沒有安全感。而房子就能最大程度地,給予你一些安定的感覺,讓你流浪的心有所歸屬。
  • 西安「尷尬」的城中村,周邊景點很多,拆遷仍無規劃
    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很多城中村都已經被拆掉了,不管是因為城市規劃還是別的原因,說不定那個村子就被列入了拆遷計劃當中,而生活在城中村的「村民們」大部分都希望自己的村子早日被列入拆遷改造的規劃當中。陝西西安就有這樣一個城中村,他的附近有很多景區,並且地鐵口旁邊旁邊,地理位置優越,不少人都以為這個村子馬上就要拆遷改造了,但是,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破土動工的跡象。讓人十分疑惑,這樣一處位於黃金地段的村子,周邊還有很多景區,按理來說早就應該被列入改造的計劃當中了,但為啥至今都沒有搬遷呢?讓人十分的尷尬。
  • 西安現存城中村,佔據黃金位置,當地人跟著沾光發財!
    西安作為歷史文化的古城,這裡的歷史基礎,沒有一個城市是可以模仿的。 但是西安市的發展離不開很多人的努力。 其中包括住在城中村的許多異鄉人。 第一次來的年輕人通常選擇住在城中村。 西安大約有300個城中村,這些城中村包括近幾十萬來西安拼寫的異鄉人。
  • 深圳城中村的未來!
    深圳城中村的未來! 關注微信公眾號:深圳回遷房舊改網 城中村的未來是深圳發展過程中繞不過去的話題,城中村拆還是改,在政界和學術界爭論已久。
  • 冷暖人生——西安城中村
    看了電視劇裝臺,感覺西安城中村真的值得記錄下。這些年棚戶區改造,以後可能就看不到了。
  • 西安「僅剩」的城中村,因一部電影爆紅,被稱「西漂人的天堂」
    前段時間網絡票選最近幾年來變化最大的城市,西安這座偏居西北的「二線城市」高票上榜。對很多上了年紀的外地人而言,對西安的印象估計只有歷史上的王朝首都,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不過對於現在的大部分年輕人來說,西安更是一座正在飛速上升的城市,身為「新一線」的它備受外界的期待。
  • 深漂故事:城中村由「拆」變「治」 我們想給深圳提供一種新選項
    今年8月,深圳市住建局透露,深圳未來要學習新加坡,未來深圳的住房比例是6:4,目標是讓6成市民住進公共房屋,為此將加大住房供應,推進大規模住房建設。目前,深圳全市住房累計數量1068萬套、總計6.12億平方米,人均面積27.8平方米,還沒有達到國家和廣東省的最低標準線。主要原因是深圳還有70%多的人居住在城中村,城中村佔深圳住房面積的54%左右。
  • 西安最後一個城中村的夜生活 紅燈區沒了街巷依舊
    這個離繁華的小寨僅一裡多路的城中村,歷盡風雨,依然屹立如舊。狹長的街道兩側,各類小店,大排檔的門牌,在路燈下分外清楚。燒烤、麵食、涼皮、川菜、小火鍋、涼菜攤,凡是你想吃的,在這裡皆可以找到。修手機的、賣雜貨的、診所、乾洗店,皆如往日。不同的是行人寥寥,再也無復往日的熙嚷,給人一種日益式微的滄桑感。而村子裡的幾條小巷子大半柵欄門緊閉,漆黑一片。
  • 太原城中村改造從11年3個村到半年37個村,「劇情」是如何反轉的
    事實是:太原城中村改造牽涉173個村,過去11年只改造了3個,今年僅半年多時間,37個村基本完成整村拆除,有41個已啟動回遷安置樓建設,開工面積達564萬平方米、5.1萬套。更令人料想不到的是,如此大規模的拆遷、改造、安置,沒有出現信訪、上訪問題,群眾紛紛點讚。同時,前三季度全市GDP比上年同期增長8.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5.7個百分點。
  • 城中村存於城市 也演繹著城市的發展 城中村未來命運該如何呢
    城中村身處城市之中,對於廣大外來人口來說,城中村的確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居住空間。現實中城中村也的確成為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 城中村 城中村是為中國的低收入階層,這仍然是當前城市人口的主體,提供了低廉的住房和生活條件,例如深圳大幾百萬人住在城中村,佔常住人口近一半。這些人有了房子住,就可以在城市裡安居樂業,繼而發展。
  • 粵多房——中國的城中村,未來會消失嗎?
    城中村,一個中國城市化進程的特色產物。國外有沒有城中村?也有,但不完全是一回事,中國的城中村與之相比是有本質區別的。城,代表它的土地是國有屬性,居民是城市戶口的;村,代表它的土地是集體屬性,具名是集體戶口。與國外不同,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就是城市逐步吞併農村的進程。
  • 西安城中村:以前是電視連續劇的拍攝地,現在卻正在逐漸衰落
    你不必嫉妒任何人,你也是一道風景作為西安和古都,我們也可以想像在這個城市中,一定有大量的移民。為此,很多人都能理解,畢竟人往上走,水往下流。城中村在城市生活中始終是一個不可分割的主題,我將告訴你城中村的故事。
  • 安徽又一「豪氣」城中村,家家住別墅開豪車,距市中心僅1公裡
    正是城市的不斷變化,很多的小村莊也是受到了影響,一直在重新的修建,因此就有很多的城中村出現,這城中村有的位居於城市當中重要的位置,因此可以說是極為受到人們關注的,在城市當中的消費一般都是比較高的,讓很多外地人們想要來城市當中發展,那這裡的城市村就是最好的選擇,離城市中心比較近,各方面的交通也是比較便利
  • 首次解密:深圳城中村的11大家族與3萬億資產
    深圳2019年GDP總量將近2.7萬億,也就是說,2019一整年所有深圳人創造的財富抵不上原住民資產的總和。 血緣和地緣是深圳最早開荒拓土的基礎,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不同姓氏的人陸續在這裡紮根,今天的深圳城中村內,仍然能看到64個家族的身影。
  • 深圳最大的城中村,居住著15萬的打工者,遷拆後打工者又該如何
    城中村是指在城市高速發展的進程中,滯後於時代發展步伐、游離於現代城市管理之外、生活水平低下的居民區。其實顧名思義就是都市中的村莊。深圳作為我國設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在資源政策的大量傾斜下,深圳發展十分迅猛,不過如今深圳雖然各方面都發展完善,但也有城中村的存在,深圳最大的城中村,15萬打工者的聚集地,拆遷後他們該何去何從?
  • 上海一「城中村」,是追夢者的「天堂」,被五層樓包圍
    這個公寓建立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可以稱為城中村,在這樣的一個經濟發達的城市,一定會有一些外來打工者,並且是追夢者嚮往的城市,但當他們來到這裡以後,因為沒有經濟支撐,就會找一些便宜的房子來租住,那麼隆昌公寓就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 城中村未來或「規模化」租賃
    原標題:城中村未來或「規模化」租賃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何瑞琪拆除違建、「三線」整治、水體修復、交通「微循環」……近年來,廣州下大力氣整治城中村的人居環境,決心讓「髒亂差」變成一個歷史名詞。作為不少外來務工人員來穗的「第一站」,解決城中村環境衛生問題,不僅是「請您留下來」的最好表達,更是提升整座城市「臉面」與內涵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