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首古詩詞 | 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2021-02-19 唐詩宋詞古詩詞

陰曆正月十五為上元節,這日晚上稱元夕,亦稱元宵,元夜。我國古代有元夕觀燈的風俗。玉壺:指月亮。魚龍舞:指舞魚燈、龍燈之類。這是一首別有寄託的詞作。詞人假借對一位厭惡熱鬧、自甘寂寞的女子的尋求,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高潔志向和情懷.梁啓超《藝蘅館胡詞選》云:「自憐幽獨,傷心人別有懷抱。」其體會是可信的。詞的上片,極寫元夕燈火輝煌、歌舞繁盛的熱鬧景象。「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前一句寫燈,後一句寫焰火。上元之夜,滿城燈火,就象一夜春風吹開了千樹萬樹的繁花,滿天的焰火明滅,又象是春風把滿天星鬥吹落。真是一片燈的海洋,焰火的世界,令人眼花繚亂。

「花千樹」、「星如雨」,不僅寫出了燈火之盛、之美,而且也給人熱鬧非凡的感覺,渲染出了節日的熱烈氣氛。「寶馬雕車香滿路」,是寫遊人之盛。但這裡主要還是為了渲染氣氛,所以,作者並沒有對遊人作具體描繪,只是從整體印象上概括地勾勒了一筆。然而,遊人如織、仕女如雲的景象卻已躍然紙上;最後三句描繪歌舞之樂。節日的夜晚,一片狂歡景象,到處是笙簫齊鳴,到處是彩燈飛舞,人們在忘情地歡樂著。

「一夜魚龍舞」,寫出了人們徹夜狂歡的情景。 下片寫尋覓意中人的過程。「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觀燈看花」的婦女,頭上戴著「蛾兒」、「雪柳」、「黃金縷」等裝飾品,一個個打扮得花枝招展,整整齊齊,漂漂亮亮。她們一路笑語,帶著幽香,從詞人眼前走過,這裡作者具體地描寫了觀燈的遊人,也是對上片「寶馬雕車香滿路」描寫的一個補充,同時,一個「去」字也暗傳出對意中人的尋覓。在熙熙攘攘的遊人中,他尋找著,辯認著,一個個少女美婦從他眼前過去了,可是,卻沒有一個人是他要尋找的。那麼他所要尋找的意中人在哪裡呢?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經過千百次的尋覓,終於在燈火冷落的地方發現了她。人們都在盡情的狂歡,陶醉在熱鬧場中,可是她卻在熱鬧圈外;獨自站在「燈火闌珊處」,充分顯示了「那人」的與眾不同和孤高。「眾裡尋她千百度」極寫尋覓之苦,而「驀然」二字則寫出了發現意中人後的驚喜之情。這裡作者以含蓄的語言,表現了人物內心的活動。

這首詞先用大量筆墨渲染了元夕的熱鬧景象,最後突然把筆鋒一轉,以冷清作結,形成了鮮明強烈的對比。這種對比,不僅造成了境界上的強烈反差,深化了全詞的意境,而且很好地起到了加強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燈火寫得愈熱鬧,則愈顯「那人」的孤高,人寫得愈忘情,愈見「那人」的不同流俗。 全詞就是通過這種強烈的對比手法,反襯出了一個自甘寂寞、獨立不移、性格孤介的女性形象。作者寫這樣—個不肯隨波逐流、自甘淡泊的女性形象,是有所寄託的。辛棄疾力主抗戰,屢受排擠,但他矢志不移,寧可過寂寞的閒居生活,也不肯與投降派同流合汙,這首詞是他這種思想的藝術反映。「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歷來也為人傳誦。

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這三句也是「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然經過三境界的第三境,並以此作比喻,對做學問、做人、成事業者,在經歷了第一境界和第二境界之後,才能有所發現,自己所追尋的東西往往會在不經意的時候,沒想到的地方出現。

作者介紹: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佔。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於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相關焦點

  • 《青玉案·元夕》
    這是一首描寫元宵夜熱鬧盛況的古詩詞歌曲《青玉案·元夕》,這首由臺灣著名音樂人陳彼得先生作曲並演唱的歌曲,全詞引用宋代詞人辛棄疾創作的《青玉案·元夕》作為歌詞,這跨越千年的傳唱實在是太美了!「眾裡尋他千百度。
  • 《青玉案·元夕》辛棄疾
    不知道你對辛棄疾的印象怎麼樣?在很多人眼中啊,辛棄疾是一個慷慨豪邁的愛國詞人,但其實啊,辛棄疾也有溫情脈脈的一面,寫下過很多關於愛情的千古名句。今天這一講我們就一起來分享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青玉案」這個詞牌名出自於漢代張衡的《四愁詩》「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青玉案·元夕辛棄疾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
  • 辛棄疾《青玉案·元夕》:最美的元宵詞
    ·元夕》▼李修平朗誦《青玉案·元夕》▼《品讀經典》之《青玉案·元夕》東風夜放花千樹。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品讀一下辛棄疾的那首名作——《青玉案·元夕》。詞云:「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首先要面對的一個難題就是「青玉案」的這個詞牌名,事實上我前些年個人還一直堅持這個詞牌應該讀作青玉案(qīng yù wǎn)。
  • 任志宏朗誦辛棄疾詞《青玉案·元夕》
    《青玉案·元夕》是宋代詞人辛棄疾的作品。
  • 經典詠流傳: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最美的元宵詞
    ▼任志宏朗誦《青玉案·元夕》▼李修平朗誦《青玉案·元夕》作者:辛棄疾  演唱:陳彼得  於文華 哈輝朗誦:任志宏 李修平東風夜放花千樹。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品讀一下辛棄疾的那首名作——《青玉案·元夕》。詞云:「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首先要面對的一個難題就是「青玉案」的這個詞牌名,事實上我前些年個人還一直堅持這個詞牌應該讀作青玉案(qīng yù wǎn)。
  • 【宋詞三百首賞析】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
    先描寫女兒們節日盛裝和歡欣可愛,然後在眾多人群中到處尋找她。一轉身卻見她站在燈火稀少的地方。這位佳人,表現出沉穩和矜持,遺世而獨立。實際上,她是詞人所追求之審美理想的化身,也是詞人自己節操的寫照。【原文】青玉案·元夕作者:辛棄疾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 其實,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不是描寫愛情的詞,而是另有寄託
    南宋女詞人朱淑真有一首《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雖然詞中充滿了傷感,但從這裡可以看出古代的元宵節是一個多麼浪漫的節日。  在描寫元宵節之夜的詩詞裡,有一首最令人難忘的詞作,那就是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
  • 《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思思為你誦讀
    《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 他是74歲臺灣樂壇傳奇,一曲《青玉案·元夕》唱響中華大地穿越千年的遙遠召喚!
    熱血的曲風瀟灑犀利的吉他寶刀未老的唱腔一曲《青玉案·元夕》直擊靈魂直衝雲霄的氣場讓現場鑑賞團和觀眾數次起立振臂高呼 而陳彼得告訴我們這灼熱瀟灑的歌聲是來自中華大地穿越千年遙遠的召喚!他的歌他的心深深紮根於這片土地於是便有了今天對南宋詞人辛棄疾《青玉案·元夕》大氣磅礴直衝雲霄的演繹
  • 元宵節詩詞英譯賞析:《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一詞膾炙人口。英文翻譯有很多。最著名的非許淵衝老先生翻譯的版本莫屬了。許淵衝----詩譯英法唯一人 ,北京大學教授,翻譯家。在國內外出版中、英、法文著譯六十本,包括《詩經》、《楚辭》、《李白詩選》、《西廂記》、《紅與黑》、《包法利夫人》、《追憶似水年華》等中外名著,是有史以來將中國歷代詩詞譯成英、法韻文的唯一專家。1999年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
  • 陳彼得唱起辛棄疾 曾創作一剪梅、遲到等歌曲
    這個見證著臺灣流行音樂史的歌手,一度開餐廳謀生,卻一直醉心於給古詩詞譜曲,20年後,終於有機會唱給更多的人聽資料圖:陳彼得(中間人物)   來源: 視覺中國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隗延章  舞臺上,一位短髮老人穿著西裝、抱著吉他,以搖滾樂的音樂形式唱起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唱畢,老人又朗誦了一首艾青的詩歌《我愛這土地》。
  • 煙花易冷,繁華凋落,辛棄疾的《青玉案》,美麗了過往,驚豔千年
    #辛棄疾此詞句援引於南宋大詞人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辛棄疾一生壯志未酬,常以詩詞壯行,憶當年「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南渡後,卻再也無法實現那一腔報國之心。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欣賞的是宋詞中的一位大咖辛棄疾的一首詞,正所謂煙花易冷,繁華凋落,辛棄疾的《青玉案》,真正的藝術必將美麗時空,驚豔千年。《青玉案·元夕》辛棄疾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 歐陽修這元宵詞,被辛棄疾《青玉案》碾壓近千年,懂詞的表示可惜
    於是,辛棄疾一首《青玉岸·元夕》從此人人傳頌。仔細品來,這首詞最難能可貴處,在於透過柔軟能夠見到堅強、豪邁,磊落狂放之氣,這正是宋詞特有的魅力。從這個角度而言,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歐陽修之作,從意境、文採、格調而言,其實都是不輸辛棄疾的,不少懂詞的朋友都表示它被忽視是一件很可惜的事。
  • 青玉案·年將暮|煩悶不知誰與訴,無梅無雪,無親無故,望斷天涯路
    青玉案·年將暮文/喬平驚心歲月如飛兔。一眨眼、年將暮。滿目蕭疏何奈睹。註:青玉案,詞牌名,又名「一年春」、「西湖路」、「青蓮池上客」等。以賀鑄詞《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為正體,雙調六十七字,前後段各六句五仄韻,句式為767445,777445。代表作品有辛棄疾《青玉案·元夕》等。
  • 元宵 | 任志宏朗誦《青玉案·元夕》,附最美十首元宵詩詞賞析
    《青玉案·元夕》是宋代詞人辛棄疾的作品。
  • 辛棄疾「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人人會背,卻常常理解錯這兩字!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談論「古今大學問者」所經歷的「三種境界」時,說到「第三境界」,就引用了宋代辛棄疾《青玉案·元夕》中的一句話:「眾裡尋他千百度由此也可見,辛棄疾的這首詞有在古詩文壇有多重要的地位了。不過,《青玉案·元夕》雖歷來備受文人推崇,普通人幾乎也都能背誦,但並不是所有人能完全讀透這首詞,甚至連詩詞中的一些字也會理解錯。比如名句「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中的「闌珊」二字,就曾難倒了不少的讀詞人。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辛棄疾800年前夢想的盛世中國,我們實現了!」這聲呼喚讓人淚奔
    74歲的傳奇音樂人陳彼得創作過許多膾炙人口的旋律除了經典中國風的《一剪梅》《遲到》《無言的結局》等歌曲都對兩岸樂迷產生了巨大影響更締造出寫一首歌紅一個人的神話是無數人青春歲月的美好回憶熱血的曲風瀟灑犀利的吉他寶刀未老的唱腔一曲《青玉案·元夕》直擊靈魂直衝雲霄的氣場讓現場鑑賞團和觀眾數次起立振臂高呼而陳彼得告訴我們這灼熱瀟灑的歌聲是來自中華大地穿越千年的召喚這呼喚,是一脈相承同根同源的中華文化它是祖祖輩輩生生世世
  • 青玉案
  • 辛棄疾的這首詞,被認為是「情詩」,實則暗含處世之道
    我們今天就來通過一首詩詞,來學習著名詞人的處世之道與人生智慧。這首詞就是宋代的偉大詞人——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也許有曾讀過此詩的人覺得這明明是首描寫情愛的詩詞,與處世之道好像不太相關。《青玉案·元夕》辛棄疾「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詩意空間|辛棄疾《青玉案》 朗誦:衛東
    不同於現在的我們,想去哪裡就去哪裡,想見誰就去見誰的自由,古人們只有在這一天才能借著這個節日的歡快氛圍,品嘗可貴的自由隨性之樂。 不同於平時那個宵禁之後死氣沉沉的城市,人們可以整夜遊蕩在熱鬧的街巷,觀賞五色花燈的表演,品嘗街頭小吃的鮮美,更有幸運兒,會遇到一個特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