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馬內利來臨歌》一首傳唱900年的聖詩,絕對經典!

2021-02-09 基督徒閱讀空間

大提琴演奏:《O Come,O Come, Emmanuel》

我們今天在聖誕節前夕所廣為唱誦的《以馬內利來臨歌》是源自十二世紀古拉丁對唱聖詠。至今該聖詩已傳唱900年。「Emmanuel,Immanuel,Emanuel」為希伯來文片語指「上帝與我們同在」,不同的西文拼法。以馬內利來臨是個禱告,期望基督到世上來。

到了15世紀,《以馬內利來臨歌》的譜曲才真正完成,原詩是啟應對唱(Antiphon)形式,由教堂中兩組唱詩班輪流對唱。原詩共八節,從12月17日起每天唱一節,到23日這天則唱兩節。

原曲是15世紀的「平詠調」中的第一種調式,調名叫《以馬內利來臨(VENI EMMANUEL)》,曲調與一些彌撒曲中的「懇求主,重賜憐憫」的曲調相似。原曲第一句與第二句連接在一起唱,第三句與第四句又連在一起唱,「歡欣,歡欣」之後的兩句又連在一起唱,這就特別把懇切等候救贖主來臨的心情表達了出來。

詩的原文是拉丁文,1851年由尼爾牧師(J·M·Neal,1818-1866)譯成英文。

19世紀中葉英國聖公會尼勒牧師(Rev.John M.Neale)在「牛津高派書冊運動」中將其由古拉丁語翻譯為英語,在他的《Medieval Hymns and Sequences》,1851,P119發表。1934年由劉廷芳博士漢譯收入《普天頌讚》的降臨節期的曲目之一。

教會很早就規定在聖誕節前的四個星期日,作為教會周年的開始,稱之為降臨節,一方面為迎接即將來臨的聖誕節作準備,另一方面也念念不忘救主二次再來,所以降臨節的主題為:「引頸渴望神子降臨」(第一節末句)。起初信徒用簡單的長音「哦」字來表示渴望之情,以後覺得如此簡音的「哦」字不足以表達渴望的意義,乃逐漸形成若干更有意義的呼籲,輪流啟應對唱,如:後來有人將這些短句組合成為許多首長詩,這首「以馬內利來臨歌」,便是由這些長詩中選擇出來的一首。從歷史上以色列民「淪落異邦寂寞傷心」的情景,渴望彌賽亞來臨,到新約時代救主已經來臨,「為我眾安排登天路程」。

英文名:O COME,O COME,EMMANUEL

歌詞:——十二世紀古拉丁文歌詞完成

譜曲:——十五世紀對唱譜曲完成

(一)

以馬內利,懇求降臨;

O come,O come,Emmanuel;

救贖解放以色列民;

And ransom captive Israel;

淪落異邦,寂寞傷心;

That Mourns in lonely exile here;

引頸渴望神子降臨。

Until the Son of God appear

Rejoice!Rejoice!Emmanuel!
Shall come to thee O Israel!
O come,thou Wisdom on high,
Who ord’rest all things mightily;
To us the path of knowledge show,And teach us her ways to go。
O come,O come,thou Lord of might,
Who to thy tribes on Sinai’s height,
In ancient times didst give the law,
In cloud,and majesty,and awe。
O come,thou Rod of Jesse's stem,
From every foe deliver them;
That trust thy mighty power to save,
And give them vict』ry' oer the grace。
O come,thou Key of David,come,
And open wide our heav』nly home;
Make safe the way that leads on high,
And close the path to misery。
O come,thou Day—spring from on high,
And cheer us by thy drawing nigh;
Disperse the gloomy clouds of night,
And death's dark shadow put to flight。
O come,Desire of nations,bind,
In one the hearts of all mankind;
Bid thou our sad divisions cease,
And be thyself our King of Peace。

相關焦點

  • 將臨期·聖詩 《以馬內利來臨》
    》專輯    《以馬內利來臨》是一首十五世紀的傳統拉丁聖詩。作為將臨期最具代表的一首聖詩,在世界各地被人們傳唱。在聖誕節前第四個主日作為將臨期的開始,也是教會年的伊始。歌詞中:「引頸渴望神子降臨」,描繪以色列民期盼彌賽亞來臨的畫面,同時也書寫了眾信徒期待主耶穌基督的第二次來臨。    本詩是經歷一段漫長的發展而成型。
  • 主日獻唱 | 《以馬內利來臨歌》—2020/12/6
    (賽7:14)許多古老的詩歌並非一氣呵成,而是在歷代聖徒的傳唱中逐漸形成。《以馬內利來臨歌》( O Come, O Come,Emmanuel) 正是這樣一首詩歌。這原是一首十二世紀拉丁聖詩。Emmanuel 是希伯來語指「上帝與我們同在」——這是一個禱告,信徒們期望主基督來到世上。
  • 將臨期詩歌:以馬內利來臨O Come,O Come, Emmanuel
    以馬內利來臨歌  O come,O come,Emmanuel
  • 美歌分享 十大聖誕經典歌曲,總有一首觸摸你心
    ▼━━━━━━━━━━━━━━━━━━━━━━━━《以馬內利來臨歌》O Come, O Come Emmanuel━━━━━━━━━━━━━━━━━━━━━━━━我們今天在聖誕節前夕所廣為唱誦的《以馬內利來臨歌》是源自十二世紀古拉丁對唱聖詠。
  • 傳奇聖詩《恩友歌》最經典翻唱版本,原作者的故事更加感人
    編者按:《恩友歌》或作《耶穌恩友》(What a Friend We Have in Jesus),中國基督教協會將這首歌的中文版收錄在《新編讚美詩》的302首,詞作者為約瑟夫·史克來芬。本文為大家推薦的是美國鄉村音樂代表人物阿蘭·傑克遜的經典翻唱版本。
  • 【聖樂欣賞 • 詩班靈修】 聖詩學及聖詩的應用(二)
    目前我們只簡便計算一行(line)詩句裡音節的數目,將其分為組(group of numbers),合若干組﹑行與詩節(stanzas)成為一首聖詩。稱這些基本單位(組)的綜合體為韻律(meter),一首聖詩的活力在此。加上韻腳(rhyme)使之和諧優美。
  • 走進詩詞傳唱經典 豐澤舉行「新學堂歌」小合唱比賽
    來源:泉州網臺海網12月15日訊 據泉州網報導 吟一首詩,看千年經典,歌一闕詞,讓唇齒留香。日前,由豐澤區教育局、豐澤區教育基金會聯合主辦的「走進詩詞 傳唱經典——2020年豐澤區中小學生『新學堂歌』小合唱比賽在泉州大劇院音樂廳精彩上演。
  • 十大經典聖誕頌歌,最美珍藏版(中英文視聽甄選)
    O come, O come, Emmanuel《以馬內利來臨歌》我們今天在聖誕節前夕所廣為唱誦的《以馬內利來臨歌》是源自十二世紀古拉丁對唱聖詠。至今該聖詩已傳唱900年。「Emmanuel,Immanuel,Emanuel」為希伯來文片語指「上帝與我們同在」,不同的西文拼法。以馬內利來臨是個禱告,期望基督到世上來。
  • 那些年大街小巷都在傳唱的粵語歌中,經典中的經典,還知道嗎?
    那些年大街小巷都在傳唱的粵語歌中,經典中的經典,還知道嗎?音悅匯2018-12-1516:00在曾經的歲月裡。5.陳慧嫻的《千千厥歌》《千千闕歌》是由林振強作詞,馬飼野康二作曲,盧東尼編曲,陳慧嫻演唱的粵語歌曲,收錄於陳慧嫻1989年1月1日由環球唱片發行的專輯《永遠是你的朋友》中 。1989年,該曲獲得年度無線電視十大勁歌金曲獎、第十二屆香港電臺十大中文金曲獎 [2]。2007年,該曲獲得RoadShow至尊音樂頒獎禮殿堂金曲獎。
  • 《千千闕歌》傳唱了幾十年,但誰知道「千千闕歌」到底什麼意思?
    《千千闕歌》傳唱了幾十年,但誰知道「千千闕歌」到底什麼意思?香港的娛樂圈曾經有過一段很輝煌的時代,不僅僅是在影壇,在樂壇也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現在大家喜歡聽 的經典粵語歌曲,大部分都是那個時代的作品,也湧現了很多厲害的歌手,而今天說的這首《千千闕歌》也是活了幾十年了,當仍舊被大家津津樂道,不斷的傳唱。
  • 父親離家、母親早逝,暗戀過周華健,與獸醫結婚,一首歌傳唱25年
    父親離家、母親早逝,暗戀過周華健,與獸醫結婚,一首歌傳唱25年鄭元暢登陸湖南衛視《嗨唱轉起來》,而節目組特意準備了「袁湘琴」的人設
  • 1987年春晚,他憑藉兩首歌火遍全國,其中一首至今仍在傳唱
    在那一次的表演中,他帶來兩首歌,一首是曲調柔和、優美的《故鄉的雲》,另外一首則是動感十足的《冬天裡的一把火》。說到這,想必大家已經知道這位歌手是誰了吧?費翔也因為演唱這兩首歌而火爆全國。不僅臺下的觀眾被深深折服,就連坐在電視機前的全國觀眾也被熒幕前的這位既帥氣,又充滿活力的年輕小夥子給震撼到了。
  • 29年前黃家駒給媽媽寫了一首歌,傳唱至今,無人超越…
    他在29年前的母親節前夕,為他母親寫了一首歌,傳唱至今,依然無人能夠超越……這首歌叫《真的愛你》。(一)那是在遙遠的1962年,黃家駒出生於香港。當時投資商希望他能唱一首關於母愛的歌曲。黃家駒本來是拒絕的,你們出錢又怎麼樣?不想去寫那些商業化騙錢的歌曲。但是思前想後,家駒覺得應該送給母親一些什麼……寫一首吧,送給自己的母親。這首歌就是《真的愛你》。29年過去了,今天是母親節,朋友圈裡依舊有很多人在分享出這首歌,送給自己的母親。
  • 一首傳唱了幾十年的經典英文老歌《The Rose》,愛就是一朵花!
    《The Rose》是一首傳唱了幾十載的經典老歌,被稱為「搖滾樂史上最為動聽的歌曲」,由1945年出生的美國著名歌手、演員及笑星Bette Midler(貝蒂·米勒)演唱。
  • 一人一首成名曲第三期,鄧麗君的歌最經典
    NO.1 後來」如果當時我們能不那麼倔強現在也不那麼遺憾」《後來》是劉若英演唱的一首經典歌曲,但演唱這首歌曲的同時也是她自己最心痛的時候,他總是覺得是在跟觀眾訴說自己的故事一樣,經歷了太多才從年少輕狂變為成熟穩重。劉若英也多次在演唱會時唱這首歌而落淚。
  • 20年前春晚那些經典老歌,至今傳唱
    1983年,央視第一屆春節聯歡晚會亮相。李谷一是春晚登臺的第一位歌手,一曲獨唱的《拜年歌》拉開了春晚的序幕,一曲《鄉戀》將除夕夜的氛圍推向高潮,引爆大江南北,《鄉戀》被奉為歷屆春晚中最為經典的歌曲。1984年春晚香港歌星張明敏演唱《我的中國心》,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唱盡了港澳臺同胞的赤子之心。張明敏作為港臺明星也是首次作為表演嘉賓在春晚表演。
  • 《越人歌》:一次邂逅,一眼回眸,一首傳唱數千年的清歌
    ——席慕蓉一次邂逅,一眼回眸,一首傳唱數千年的清歌。《越人歌》是我國第一首譯詩,被認為是楚辭的源頭之一。這首詩,在至少2549年前,是一位榜槍越人用越語唱給當時的楚王子公子黑肱(字子皙)的歌。南方方言極有魅力,據傳「十裡不同音」,實則,我認為十裡範圍都太大了。
  • 經典歌曲《千千闕歌》,傳唱三十年,沒人唱對過
    一、永遠的經典——《千千闕歌》往事《千千闕歌》是上世紀80年代,相港歌手陳慧嫻演唱的一首粵語歌曲,收錄在陳慧嫻1989年7月25日發行的專輯《永遠是你的朋友》當中。就成了網紅歌曲,大街小巷都在傳唱,而她的這張專輯甚至一度賣斷了貨,創造了相港樂壇的一個神話。
  • 《在遠方》中劉燁唱的兩首歌:一首是80年代神曲,一首是勵志經典
    同時,在劇中劉燁給曾黎和馬伊琍唱的那首《拉茲之歌》,以及鼓舞員工時唱的《海闊天空》,當初也都非常有名,一首是80年代的神曲,一首是勵志經典。拉茲之歌—80年代的神曲《拉茲之歌》是印度電影《流浪者》中的主題曲,它拍攝於1951年,但在中國熱映卻是在80年代初期,劇中有一句經典臺詞:「法官的兒子一定是法官,賊的兒子一定是賊」,在當時曾被很多人拿出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