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聽馮翔唱「紅梅花的菜」

2020-12-27 武漢晚報

    武漢晚報訊(記者梅冬妮)馮翔籌劃了一年多的專場音樂會「紅梅花的菜」,即將於12月18日在鵝社書店藝術館與歌迷們見面。音樂會與構思於疫情間的新歌同名,「『紅梅花的菜』是武漢的酒令,唱起來有武漢人的性格。」馮翔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這場音樂會將不設樂隊,整場由他個人彈唱完成,舞臺也選擇了更為貼近觀眾的小場子,「有些曲目唱法跟以前都不太一樣,更隨意、隨性,就像老友聚會那樣」。

    拿酒令寫歌的馮翔,事實上滴酒不沾。酒局之上,他往往是那個姿態清醒的「局外人」,卻在宅居之時,分外想念「酒桌上雲山霧繞,朋友說不著邊際話語的日常」。這場以「紅梅花的菜」為名的音樂會由此誕生,馮翔期待臺上臺下都能借著音樂的「酒勁」,真情實感地交流,分享些關於音樂、人生的真誠感悟。

    因此,音樂會的舞臺定在了「不想太大,也不想太小,還不想和聽眾離得太開」的書店小場子。演出形式也捨去了樂隊,由馮翔獨自彈唱完成。歌曲的選擇除了《漢陽門花園》《六渡橋》《黃鶴樓》等膾炙人口的舊作;專門為口碑綜藝《經典詠流傳》創作的《二十四節氣歌·夏秋謠》;還未在網絡上線的《和平裡》;甚至囊括了正在創作的《紅梅花的菜》《漂》兩首「進行時」作品。「我也想過,萬一沒有寫好也冇得關係,音樂會上的這版就是獨一無二的版本。」

    馮翔特別提到,即便是舊作,也會根據音樂會的立意,採用與以往不同的方式進行表演。在跟觀眾聊到忘情時,也不排除滿足現場的「點播」,唱上幾句他曾在疫情時,線上直播中與網友們分享過的那些經典音樂。

    「紅梅花的菜」也是「馮翔和他的朋友們」系列音樂會之一,該系列始於2019年夏季,於今年11月在鵝社書店重新開張後,已收穫不少擁躉。

相關焦點

  • 18日,來聽馮翔唱「紅梅花的菜」,像老友聚會那樣
    馮翔籌劃了一年多的專場音樂會「紅梅花的菜」,即將於12月18日在鵝社書店藝術館與歌迷們見面。音樂會與構思於疫情防控期間的新歌同名,「『紅梅花的菜』是武漢的酒令,唱起來有武漢人的性格。」這場以「紅梅花的菜」為名的音樂會由此誕生,馮翔期待臺上臺下都能借著音樂的「酒勁」,真情實感地交流,分享些關於音樂、人生的真誠感悟。因此,音樂會的舞臺定在了「不想太大,也不想太小,還不想和聽眾離得太開」的書店裡的小場子。演出形式也捨去了樂隊,由馮翔獨自彈唱完成。
  • 18日,來聽馮翔唱「紅梅花的菜」,像老友聚會那樣
    長江日報-長江網12月10日訊(記者梅冬妮)馮翔籌劃了一年多的專場音樂會「紅梅花的菜音樂會與構思於疫情防控期間的新歌同名,「『紅梅花的菜』是武漢的酒令,唱起來有武漢人的性格。」馮翔在接受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採訪時透露,這場音樂會將不設樂隊,整場由他個人彈唱完成,舞臺也選擇了更為貼近觀眾的小場子。「有些曲目唱法跟以前都不太一樣,可能都像『喝了點』似的,也可能中途停下來跟觀眾商量兩句,更隨意、隨性,就像老友聚會那樣。」
  • 《紅梅花骨朵》大刀-協助拍攝
    紅梅花骨朵【第1幅圖】此作品由聊城攝影愛好者暴先生在著名的菏澤地區拍攝紅梅花骨朵【第2幅圖】此作品由泰州攝影愛好者酈先生在著名的湛江地區拍攝紅梅花骨朵【第3幅圖】此作品由德州攝影愛好者卜先生在著名的寧波地區拍攝
  • 曲丹 高歌《紅梅花又開》,聽得心潮逐浪高!
    作詞:王磊作曲:陸城演唱:曲丹紅梅花又開紅梅花又開,今天唱起來,紅巖上的那朵花,芬芳依然在。紅梅花又開,心潮仍澎湃,經典故事不能忘,好歌傳萬代。當初那一夥敵人,已經化為塵埃,如今那一些戰友,早就兩鬢斑白,當紅巖上的紅梅花,開出許多新的嬌豔,我們就知道她呀,永遠不會凋敗。啊!紅梅花又開,心潮仍澎湃,經典故事不能忘,好歌傳萬代。
  • 【風語紅樓536】誰是《紅樓夢》裡的紅梅花
    關於這個問題,要注意下面幾個關鍵點:第一,妙玉與梅花的特殊關係。如此一來,廬雪庵詩社的主題就確定了,那就是:詠梅。請看:李紈點頭說:「是。」而整首詩說的無非就是紅梅花的飄逸美麗以及高潔的品格而已。第二首:    詠紅梅花   得「梅」字    李紋    白梅懶賦賦紅梅,逞豔先迎醉眼開。    凍臉有痕皆是血,醉心無恨亦成灰。    誤吞丹藥移真骨,偷下瑤池脫舊胎。    江北江南春燦爛,寄言蜂蝶漫疑猜。
  • 《紅樓夢》裡紅梅花
    第四十九回 琉璃世界白雪紅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羶寶玉此時喜歡非常,忙喚起人來。盥漱已畢,只穿一件茄色哆囉呢狐狸皮襖,忙的往蘆雪庭來。出了院門,四顧一望,並無二色,遠遠的是青松翠竹,自己罩一件海龍小鷹膀褂子,束了腰,披上玉針蓑,帶了金藤笠,登上沙棠屐,卻似裝在玻璃盆內一般。於是走至山坡之下,順著山腳,剛轉過去,已聞得一股寒香撲鼻。回頭一看,恰是妙玉那邊櫳翠庵中有十數枝紅梅,如胭脂一般,映著雪色,分外顯得精神,好不有趣。寶玉便立住,細細的賞玩了一回方走。
  • 94年手雕紅梅花,市面罕見,價值高達數百元!
    紅梅五角包漿又名「黑漆古」,是在某種器物上存在的一種氧化層,也是一種光澤,一般來說多出現在古董、文玩之上,而硬幣之上的包漿十分難得,並且這一枚還是紅色的包漿,就更加稀罕了,在如今的收藏市場上,這枚手雕紅梅花五角硬幣,收藏價值已經高達數百元
  • 青聽|年夜飯,你最期待哪道菜?
    二〇二〇年一月二十四日青·聽今日配樂《 團團圓圓》我想……是因為這道菜對你而言,有著它的獨特意義吧。每個人心中,總有那麼一道菜讓你印象深刻,那麼過年你期待吃到哪一道菜呢?「你們放下那些菜!讓我來!」今年的餃子,交給我吧~麵粉我來揉我來擀,餡我來準備~但包餃子我還不會,還要辛苦您再教教我吧。」
  • 揭開櫳翠庵紅梅花之謎
    因我們投親去了,聞得他因不合時宜,權勢不容,競投到這裡來。如今又天緣湊合,我們得遇,舊情竟未易。承他青目,更勝當日。」這番話開頭講的「鄰居」,「只一牆之隔」,「他在蟠香寺修煉」等語,既是妙玉和邢岫煙之間的關係,也是「天壽聖恩寺」與「真假山」的關係。可是這種關係,是在暗喻什麼呢?天壽聖恩寺作為明朝的皇室寺廟,妙玉在這裡出家修煉,就是為了影射朱聿鍵的身份。
  • 流傳古今的四大禁菜,太殘忍,聽名字就毛骨悚然
    來源:網絡/編輯:古風江湖在古代的時候,有些菜的做法很是殘忍。讓人聽到菜的做法就會感到毛骨悚然。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些菜吧!所以人們才會開始去食用這道菜。那麼,我就來解釋一下三吱兒的名字來源:當老鼠被筷子夾到的時候會叫第一聲,然後放入調料的時候會叫第二聲,放入口中會叫第三聲,也就是最後一聲了。菜譜其實很簡單,但是要去食用它,卻需要有巨大的勇氣。
  • 滕州人必聽的《菜煎餅之歌》,太有才啦!
    滕州人必聽的《菜煎餅之歌》太有才啦!它是那麼的美 ,耶它是那麼的脆它吃到你的嘴裡絕對是無窮的回味它是那麼的香,耶它讓你陶醉它的價格永遠都不會變得那麼貴我一想起來小時候放學俺媽就領我去遛街我走累的時候總是想去找個地方一坐吃個菜煎餅,再喝著氣露水,回家不寫作業  這個小孩馬上要毀現在我長大了比以前懂得多了知道菜煎餅是屬於滕州的文化了
  • 快來測測,你是我的哪盤菜?
    是不是聽起來特別「高大上」也感覺離我們好像很遙遠其實,這些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我們將這十大現代服務業變成了十道最熟悉的「川菜」讓你通過小測試就能了解與你最有「CP感」的那道菜也能通過這些菜品了解什麼是四川「4+6」現代服務業體系根據五道選擇題的答案系統會自動生成屬於你的川菜每一道菜對應「4+6」現代服務業體系中的一項
  • 日語共讀丨七菜へ(歡迎來我家)
    今天想和大家朗讀的內容是來自日劇《歡迎來我家》中,母親寫給女兒倉田七菜的一封信,讓我們一起來讀一下吧!七菜へ: この手紙てがみを読よんでいるということは、あなたは今いま、お弁當べんとうを食たべようとしているわね。お母さんはすべてお見通みとおしよ。実じつは昔むかし、お母さんもアナウンサあなうんさーを目指めざしていました。
  • 廣東傳統年夜飯,這道壓軸菜,菜名諧音寓意好,北方人說聽著高興
    廣東傳統年夜飯,這道壓軸菜,菜名諧音寓意好,北方人說聽著高興聽說,關注「黑貓的廚房」的人,怎麼吃都不會胖!和其他地方的一些相似之處,在廣東人的傳統年夜飯裡,雞和肉一定會有,無雞不成宴,年年有魚,這些都是老一輩傳統過年習俗裡傳承下來的,除了雞和魚,在廣東人的年夜飯裡,還有許多傳統有寓意的菜,例如今天這一道,許多北方朋友剛開始不大認識它,都說它長得像人的頭髮,想不到還有人用它來做菜,而且價格不便宜,它就是--髮菜。
  • 【青春師生】悅讀青聽 | 家鄉的罈子菜
    而鹽菜、鮓海椒和蘿蔔丁子都是地地道道的農家罈子菜。罈子菜風味獨特,雖說上不了大臺面,但青黃不接的時候,它們就派上了大用場。鹽菜是用榨菜或羅漢菜醃製而成的,工序包括砍、削、洗、壓、曬、藏六個環節,時長達半個月之久。「削」主要是削去老皮和爛葉。「壓」其實上就是醃製的過程。心靈手巧的家庭主婦先將菜放進一口大缸裡,放一層就撒一些鹽,然後在最上層放一塊木板,壓上大石頭或一桶水。
  • 莊親們,菜來了!
    「排好隊戴好口罩」「人與人之間間隔一米」「買好了往回走,別停留」……1月9日中午,石家莊市新華區變電街社區的居民們排起長隊,在街道工作人員組織下有序購菜。新華區北苑街道人大工委主任、變電街社區包居幹部胡晶告訴記者,為保證大家的安全,配送商戶都緊急做了兩次核酸檢測,全部為陰性後才能加入到配送工作中。「這菜還挺新鮮。」
  • 聽大師菜背後的故事,尋找隨州美食之旅的魂
    在7月外交部湖北全球推介會上,隨州這道菜上了「世界級飯局」:「隨州菜卷「作為十九道主菜之一在這個世界級的宴會上亮相。其實,隨州的硬菜還有很多,讓我們跟隨隨州大師的菜,開啟隨州美食之旅吧!相傳古時的隨州曾王府有位名叫「桃花」的宮女,得了一種怪病,這天,姑娘從夢中醒來,飢餓難忍,急得失聲痛哭,哭聲驚動了一個仙顏鶴髮的老道士,道士給姑娘挖來葛根,摘下桃樹幹上的桃油,加進採摘來的新鮮紅棗,給她熬製羹湯充飢,並每日用此法充飢
  • 中國「4大怪菜」,油炸蠍子上榜,尤其是第3種,聽起來就沒食慾
    但並不是所有的菜都是能被人所接受的。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中國的「4大怪菜」,其中油炸蠍子上榜,尤其是第3種,聽起來就讓人沒食慾。第一種,地衣菜。說起它的名字城裡人可能沒聽說過,但它在農村卻是常見的野菜。特別在雨天之後,它就會茂密的生長,一些農村人在外出採野菜時都會把它採回去。然後進行加工製作成美味的菜餚,但為什麼說它怪呢!是由於它的外觀看起來比較獨特而且吃起來口感和紫菜差不多。
  • 想吃臺灣菜?來閔行啊
    《康熙》要停播了,但吃貨們對於《康熙》裡面的臺灣美食依舊欲罷不能,那麼,小編要說,特色臺灣菜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