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向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發來賀信,強調要高度重視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鼓勵參賽選手奮勇拼搏、爭創佳績,展現新時代技能人才的風採。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製造強國的建設呼喚各層次技術技能人才。然而,目前一些地方存在對技能型人才重視程度不夠,薪酬待遇低,激勵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加強新時代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必須要完善開發、培養、評價、激勵、服務機制,努力將技能人才競爭優勢轉變為發展競爭優勢,為助推社會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拓寬「視野面」,把技能人才挖掘出來。人們常說:「高手在民間,絕活出草莽。」對於遺落民間的技能人才,應當擦亮識才的慧眼,通過實施「技能人才發掘計劃」,聯合行業協會、轄區高校、職業院校和第三方人力資源機構,對人才進行常態化摸底,把埋落在民間的技藝優、能力強的民間藝人,尋找出來、吸納進來。同時,有效組織行業、企業開展各類職業技能競賽活動,為技能人才搭建「比武擂臺」,在「賽馬」中「相馬」,讓技術精湛的能工巧匠選拔出來、脫穎而出,並建立起技能人才庫,以高技能人才尤其是大師級人才的輻射帶動作用,有效壯大技能人才隊伍。
延伸「培養鏈」,提升技能人才素質水平。技能人才範圍廣、差異大,既有學歷高、經驗足的建築、生產等人才,也有類似當紅主播李佳琦、快遞小哥李慶恆等特殊人才。針對不同領域、不同層次的技能人才,應當實施精準化培訓模式,構建覆蓋面廣、種類齊全、方式靈活的技能人才培養體系。要將企業培養、院校培養和校企合作三者有機結合和統一,依託校企合作基地、第三方實訓平臺和技能大師工作室等,推行「訂單制」「學徒制」培訓模式,抓好帶徒傳技、技能攻關、技藝傳承、技能推廣等工作,加快培養更多與產業發展需要對接的高素質專業化技能人才。
完善「指揮棒」,優化技能人才成長環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完善好人才評價「指揮棒」作用,為人才發揮作用、施展才華提供更加廣闊的天地。技能人才評價是一項複雜工程,切不可「上下一個樣」「一把尺子量到底」。要鮮明評定導向,創新考評體系,構建「自主評價+業內評價+市場評價」的多元技能人才評價格局,突出能力、業績和貢獻等目標導向,淡化學歷、職稱等靜態指標,促進評價方式科學化、評價標準市場化,通過開展技能人才評價認定和技能大師選拔等方式,強競技、快認定、優評價,進一步釋放技能人才的創新、創造活力,打通技能人才成長「綠色通道」。
爭當「宣傳員」,營造崇禮尚能良好氛圍。要進一步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組織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廣泛宣傳高技能人才培養使用等政策措施,大力推廣工匠的先進事跡、先進典型和勞動成果,做優叫響工匠品牌,改變部分民眾對技校的偏見,轉變「技校生低人一等」的狹隘認知,形成「只要手中有『絕活』,就不愁找工作」的理念,在全社會形成尊重知識、尊重勞動和技能、爭當高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圍,促使更多勞動者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激勵越來越多的能工巧匠努力成為大國工匠,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當好「店小二」,激發技能人才創業熱情。做好技能人才工作,還需在服務上下功夫。要種好「梧桐樹」,制定技能人才激勵政策和扶助機制,建立「政府+企業+市場+人才」多元投入格局,在技術創新、資金獎勵、個性化訴求等方面給予支持。同時也要當好「店小二」,建立技能人才工作站,為高技能人才提供「進門有優惠、在職有補貼、退休有保障」的一站式、多元化服務,通過從政治、思想上關心技能人才,從工作、生活上愛護技能人才,讓技能人才全方位感受到「家」的溫暖,進一步激發乾事創業熱情,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強大動力。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