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enir字體——重劍求敗:為平面設計師而設計,大師的自我挑戰

2021-02-25 設計IN臺灣

(hello,there)

💡

Avenir──重劍求敗


金庸小說裡提及過劍魔獨孤求敗好幾次,其中《神鵰俠侶》裡著墨較多,像說楊過在獨孤求敗墓前看見「凌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持之橫行天下。」等字句,又在劍冢外看見刻有「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

如此詩意,或許是金庸先生借劍魔生平表達對畢生追求工藝精進的匠人敬佩之情;而 Avenir 之於字體大師Adrian Frutiger 而言,便是那「大巧不工」、一戰以求敗的玄鐵重劍。

Avenir 跟 Futura(1927)、Erbar Grotesk(1922)的幾何風格設計比較。



爆炸年代裡一隅平靜的夢

「Avenir」是法語「未來」的意思。聰明的同學或許已經聯想到另一套早六十多年面世的經典字型 Futura(1927)。

Frutiger 先生說沒有要跟 Futura 競爭的意思,只是語帶相關的聯想。事實上,由 Erbar Grotesk、Futura 等於上世紀二十年代初帶起的幾何字體風格熱潮,年代相去甚遠,在他眼裡也並不成功。他認為,這一類字型為著呈現幾何造型帶來的美學質素,犧牲人眼閱讀必須的舒適感,造型怪特,與人性相違背。這樣做於字體設計角度並不恰當──至少,這些字型便難以應用在正文字上。

八十年代恰巧正席前衛思考回歸──那是一個伴隨個人電腦和電音科技蓬勃發展、追求一切衝擊、對於未來充滿幻想的年代,平面設計界正流行著 Avant Garde Gothic 一類新派幾何設計 。

所以,Frutiger 先生平地一聲響,毅然要在嘈吵的時代背景發表那洗鍊、恬靜的一口確幸── Avenir。即使它客觀上優秀,貫注了 Frutiger 先生的最大精力去設計,在那年代,這作品無疑是跟潮流背道而馳,也可以說是以他的身份和地位豪賭一次的產品。而結果我們也知道,它很難稱作成功了,而那之後他的設計也大量減產。

Avenir 的 O 跟正圓形的比較:你能夠看得出分野嗎?


臺上一秒鐘、臺下十年功──四十年的用心

打趣說 Avenir 是重劍,除了因為那是大師的求道之作外,其實也跟他的設計概念相匹配。

他的自傳中提到:最初,Avenir 的設計完全從一個圓規畫出的正圓形開始,以求設計精神上跟幾何派系相吻合;然後他一線一線地把圓形南北兩端的粗度減細,直至他的眼睛感覺到橫跟直粗細一樣、不再有分別為止──直至感覺到「它是一個O」──不再是一個圓形。

他強調,Avenir 的 O,並不會像 Univers 一看便知道是一個 O。那是他在幾何圓形這塊頑石上,像獨孤求敗般雕琢出的字型──Avenir 是貫注了了四十多年字體設計經驗的作品,一套只能夠憑感覺去感受出粗細變化的無襯線(Sans serif)字型。

Avenir 的粗細互補,顯現字體大師的匠心獨運。 Frutiger 先生在 1954 發表的字級系統也是瑞士理性設計走向高峰時期的典型作品代表:數字相距 20 代表一組明顯的粗細分野;相距 10 代表粗細互補。然而即使這層級系統非常實用,卻也因為它的非人性,而在稍後時間被字體廠商廢棄掉。

六組錯視遊戲

由於 Avenir 份屬大師自我挑戰性質,它的六組粗細非常夠玩味。

或許平面設計師們在日常工作中也發現到,同一組粗細的字型,如果放在黑色背景上,我們的眼睛會騙過我們,讓字型的看感變粗,資訊層級(information hierarchy)便會被搞亂,這為植字年代、動軏需要憑剪刀去排版的設計師造成非常大的麻煩。萬一工作臨時需要加上背景顏色,便需要整個版面重新排過。

基於 Avenir 特別為平面設計師設計,這六組粗細的設計便是基於錯視原理髮想,所以在黑白背景色上互補。像例圖中「45 Book」粗細用在白色背景上,便跟「35 Light」搭配黑色背景上看感一樣。如此,這使用體驗便不擔心因為背景顏色而改變,讓設計師心裡都有個底。

這無疑是 Frutiger 先生對於平面設計師的貼心──在他的自傳裡,他說到 Avenir 基本適合用在任何平面設計場合上(注1)。斜體上,則由始至終他都認為無襯線體不應該有斜體,所以也只為了商業需要,僅運用光學儀器把正體扭斜去製成斜體(Oblique)吧。

Rijksmuseum Amsterdam 門外的 Avenir 「I amsterdam」字樣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Rijksmuseum_Amsterdam_1.jpg

阿姆斯特丹的聲音

今天 Avenir 最廣為人知的用途,應該是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城市品牌形像,它跟阿姆斯特丹的感覺相互補,搭配這友善又有趣的城市,既年輕又友善,讓人看到這字型的真正風採。

只是,在歐洲以外它並沒有像大哥Univers 和Frutiger 般受歡迎,我想其中一個原因是Frutiger 先生在設計上強調了它的高度中性,而且字級不多、性格不明,即使帶有像新鮮空氣般的有趣透明感,在字體市場還是忽視多年。

Avenir 和 Avenir Next 的粗細分野:我的看法是,前者是大師的自我執著,小林章先生操刀的 Avenir Next 成功把 Avenir 帶回現實面。

Avenir Next: 突破執著的執意

其後由小林章先生操刀的Avenir Next,成功說服了Frutiger 先生拼棄對於粗細的執著,把Avenir 的設計概念重新帶回實用層面,每級粗細皆有明顯分別跟用途意識,X 高度的比例和粗細層級也基於電腦字型考慮。而且,也把Frutiger 先生束之高閣的特粗設計正式推出一下,並搭配加入視覺修正的義大利體(Italic),借著小林章先生高超的字型繪畫技巧,功藝更上一層樓,Avenir 字型也更完整。

不直至 2012 年,即 Frutiger 先生過身前數年,Apple 特意把 Avenir 跟 Avenir Next 打包到 OS X Mountain Lion 上。此前 Frutiger 先生對於粗細的前衛考慮,在對於顏色背景和資訊層級非常敏感的用戶體驗設計(User Experience Design)領域上發揮極大作用,它的泛用性得到觸目。

即使他的貼心晚了三十年才獲得肯定,這套一度被嚴重低估價值的無襯線體最終還是能夠走回臺面吐氣揚眉。

Frutiger 先生的設計一概沒有義大利體(Italic)設計,只有用機器製作的「斜體」(Oblique),這是基於他對無襯線體「沒有斜體」的執著;小林章先生的Avenir Next 則重新加入帶有完整視覺修正的義大利體。

後記:領先三十年的字體設計視野

今天的視覺語言跟時代精神,無疑是更強調版面的舒適感、氛圍跟布白均衡。

跟老練大器的Univers、Frutiger 字型相比,Frutiger 先生收起大師的洗鍊,換來永遠的心境年輕感,Avenir 和Avenir Next 的空氣透明感在手機、平板電腦屏幕上表現出眾,這正好迎合一眾相對年輕的用戶體驗設計師的口味。

而我個人特別喜歡 Medium 粗細,因為它能夠充份體現 Frutiger 先生和小林章先生的字型工藝極致。在他的自傳中說道:「Avenir 的粗細分別,不是看出來,而只能夠感受出來。」Medium 粗細的均稱不會造成無謂的感受落差,溫潤而讓人安心,正好反映這年頭的時代精神吧。

圖片字句拮取自 Frutiger 先生作品集兼自傳:《Adrian Frutiger Typefaces. The Complete Works》

注1:Avenir 曾經被廣泛運用在香港國際機場、臺灣桃園機場,然而Avenir 並不適合使用在指標系統上,同Adrian Frutiger 先生設計的Frutiger 字型或小林章先生幫忙操刀的Neue Frutiger 則是專為指標系統設計,建議使用。

*本文授權轉載至:香港設計師 許瀚文 

原文出處:https://medium.com/@juliushui/avenir-%E9%87%8D%E5%8A%8D%E6%B1%82%E6%95%97-893a9c63c2c8

 Frutiger 先生作品集兼自傳:《Adrian Frutiger Typefaces. The Complete Works》


設計線上商店有售,英文原版書籍,預訂預計1-2個月發貨

識別上圖二維碼 即可購買

如果你對英文版有所困擾,不妨看看小林章先生對歐文字體的解讀之作

《歐文字體1、2》

封面設計:王志弘

識別上圖二維碼 即可購買

本文來自 / 許瀚文先生(感謝授權)

如需轉載,請聯絡 「 設計in臺灣」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謝謝合作


👇

廣告時間


Typography Issue 字誌 0 4 

手寫字的魅力  即將出版

首批限量贈送:


平野賈賀設計為Typography 設計的海報一張

+

日本MORISAWA森澤字體公司授權的設計字體專用表格冊

👇點擊[閱讀原文]立即進入[設計線上商店]選購設計圖書

相關焦點

  • 中文平面美術字體設計技巧及經驗
    也就是不受方塊約束的字體(例如草書)識別性:既然是字 那肯定要大家都能認識 有的字經過設計以後還能很方便的認出來 也有的字設計完後要經過一番思考才能認出來 這就是識別性的強和弱了個性:這個也是相對識別性來說的 有的設計師為了強調某種個性 而犧牲掉識別性 例如:塗鴉字體 以前街頭給人畫龍字啊鳳字的師傅就是個性字體設計高手他們之間是相對的 (現在你看不懂沒關係
  • 10位平面設計師,重新設計了10個著名LOGO,字體更是大變臉
    對於許多平面設計師來說,能夠有機會參與世界著名品牌的視覺形象改造將是一件非常值得自豪的事情。前不久,在Dribbble上有10位平面設計師對10個著名的品牌LOGO進行了重新設計,字體風格也換了,帶大家一起看看。 1.
  • |平面設計|— 有一種海報字體叫:Helvetica ╳​ 黑體
    確實,近年來在海報中不論標題還是正文都不約而同地採用「中文:黑體」加「英文:Helvetica」組合的設計非常多。有些設計師可能會好奇,字體不是明明有分標題字體和正文字體嗎,為什麼在海報中會把正文字體作為標題使用呢?
  • 平面設計的形狀?聶永真、方序中等40位臺灣新生代設計師為你解答
    平面設計,在生活裡無所不在,與生活息息相關,除了這些製作物,還包含了走進一間餐廳時,店家的logo、招牌、菜單,工作時會用到的名片、企業的識別系統、車站裡的指標系統.信手捻來,都是平面設計發揮的空間。小從名片,大至海報,展現平面設計的靈活應用,並且搭配紙張的挑選、印刷的技術等等,透過不同規則的物件載體一窺平面設計的神奇與魅力。展覽主題「平面設計的形狀」中所指的「形狀」,不僅僅是最後完成品的樣貌,更是指設計師與客戶一起合作所形塑出來的、作品所想要乘載的樣貌。
  • 設計,就是為了改變世界!看40位平面設計大師如何做到(多圖)
    她對設計主體的處理方法令人印象深刻,為後來的平面設計感知和應用奠定了基礎,特別是她為紐約市《大眾劇院》雜誌(Public Theater)的設計,把字體當作視覺圖像的處理手法,至今仍在影響著現代設計行業。
  • 日本の字體設計憑什麼獨領風騷?
    甚至可以不誇張的說,你喜歡的10種字體裡必有一種出自日本設計師之手。除去那些客觀的歷史問題外,最重要的一點即在於日本設計師對於文字懷有深摯的崇敬之心。一直以來,日本的字體設計都是很好的以「設計」為核心發展,老一輩的平面設計大師,杉浦康平、田中一光、勝井三雄、粟津潔、古平正義無不在作品中流露出對漢字的尊重與渴求,並且相關技術的發展更是為日本字體設計的興盛提供了最強有力的支持。
  • 現代字體設計——探尋漢字的設計美
    前言 字體設計作為平面設計中信息傳達的構成元素之一,在平面設計的視覺傳達中佔有主導地位。 而中國的設計師在平面設計中對漢字運用的歷史由來已久,把漢字的形、音、義,結合幾千年來漢字書法的演變,用平面設計的形式美學加以提煉,設計出的作品既符合現代造型特徵,又融入了圖形創意的元素,是民族性、藝術性和商業性的有效融合。
  • 黃俊賢:字體設計遊學記
    活動規劃方面,透過捐血車為中心網絡點,連繫周邊各種設置與捐血有關的攤位,而每個攤位有著不同的遊戲任務,希望參與者可以在不同的任務及活動之中,更加了解捐血的重要,藉此鼓勵民眾養成恆常捐血的習慣。此外,字體一直是黃俊賢熱衷且深入研究的設計。「但想在這領域鑽研下去的話,就絕對無法忽視字體排版設計,畢竟字體排版設計是平面設計的根本,而且搞懂字體對平面設計來說也非常有利。」
  • 競賽丨蘇州碼子字體設計大賽
    (2)報名表要求:按照要求填寫報名表,承諾書電子籤名(見附件1,2)。5、為保證評審的公正,參賽作品上不可以出現參賽內容以外的任何文字和標記。電子投稿。將電子模板稿件、報名表、承諾書三項打包壓縮,壓縮包命名名稱標註為「蘇州碼子字體設計大賽 作者姓名+所在單位+作品名稱」。
  • 【沒有套路,做一位有態設計師】設計大師聶永真和他的作品
    當你來到唱片店,看到周杰倫、五月天、蔡依林、王力宏、S.H.E、陶喆、黃立行……琳琅滿目的唱片,其中平面設計70%都是由同一個人操刀
  • 王家衛居然曾是科班出身的平面設計師?
    即便沒有一天從事過設計的工作,但要分析老王的電影,設計將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度。本是設計師?偏偏走上電影路!學生時期的王家衛,就讀於香港理工大學平面設計專業。,圖片來源:微博@Regardez在很多中國導演還沒有「字體設計」這個意識,或者不夠重視的時候,平面設計出身的老王已經讓字體和他的電影美學一氣呵成了。
  • 字體太單一?月薪過萬的設計師常用的字體,讓你的設計增值5倍
    感覺就差了一大截 我們作為設計師字體庫要經常更新 而且要保證什麼風格的字體都有 不然用的時候,你會發現可選的太少 這就和挑衣服是的,什麼場合就要搭配什麼樣的衣服 不然就會讓人覺得很奇怪
  • 韓國設計師金炅均:東方文化體系下的中日韓字體和書籍設計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邀與會專家共話書籍設計,從中也可發覺不同國家的書籍設計師,對書本的不同思考和見解。此次帶來的是韓國藝術設計大學教授、平面設計師金炅均的論壇演講,近十年來他穿梭於韓國、日本、中國做了大量的文化交流工作,組織了很多學術活動。此次演講他的題目叫《同行》,講述韓國文字的發展,以及東方文字和文化間的交流。
  • 簡報 003:為代碼設計字體,為童話設計封面……
    ……為不同尺寸的屏幕設計 logo,為救助巴沙兒童設計公益廣告。再為「設計」拍幾部紀錄片,舉辦一個關於設計的電影節。
  • 平面設計到底是幹什麼的
    平面設計師可能會利用字體排印、視覺藝術、版面、電腦軟體等方面的專業技巧,來達成創作計劃的目的。平面設計通常可指製作時的過程,以及最後完成的作品。平面設計是建立在商業和受眾者的基礎之上的,是為了產生商業價值而發展出來的行業。它既具有藝術價值和美感,也具體豐厚的商業價值。平面設計是溝通傳播、風格化和通過文字和圖像解決問題的藝術。
  • 平面設計中的簡潔
    無論是建築、家具、服裝,還是無所不在的各種現代商業用品,設計師們開始採用最簡單的幾何形狀、最簡約的設計元素進行設計,簡潔藝術的設計風潮,正引導著其它藝術領域的發展。如何運用簡潔之美進行平面設計?首先我們要將圖形、文字、色彩、版式等平面設計元素做到高度凝練。
  • 中英文字體大全80000種字體ps字體庫素材包系統字庫廣告設計
    中英文字體大全80000種字體ps字體庫素材包系統字庫廣告設計 PS百度是我們經常需要在日常軟體的工作和生活中使用,尤其是對於一個設計師。當我們設計的作品,如果已經有其他安排妥妥的,字體被難倒了,肯定不甘心。
  • 【設計師就是夢想家】——德稻工業設計大師 田中一雄
    「設計的職責是什麼?設計的職責是滿足用戶自己都不知道的需求,設計師應該以客戶角度為出發點,遵循「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田中一雄實現客戶夢想的設計師GK設計集團株式會社成立於1952年,是日本一家業務全面的自由職業設計所。1981年,田中畢業於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院設計系,主修工業設計(文學碩士學位)。2005年,田中一雄被任命為愛知世博會日本館標誌與城市街具部主任。
  • NEUE | 好奇心日報:因為作品太「醜」而被命名為「新醜風」,平面設計師高田唯的魅力何在?
    「新醜風」,平面設計師高田唯的魅力何在?》受邀為展覽撰寫前言的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副教授張磊寫道:「草率變形的字體、粗糙簡陋的圖片和漫不經心的版式都無法令人把高田唯和通常意義上的日本設計聯繫在一起。」「新醜」是中國設計師們最後總結出來的標籤。這是一個在中文設計網絡上已經持續流傳了數年的詞彙,通常列舉的例子還包括:歐洲兩邊字體不對齊的建築雜誌《Pin-Up》、Wolff Olins 設計的倫敦奧運會標和紐約市字體、更早的「舊醜」還有 Mike Meiré 設計的德國文化雜誌《032C》。
  • 聚焦字體行業發展趨勢 「方正2020字體設計大會」正式舉辦
    活動當天,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長劉宏、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教授王子源、北京元隆雅圖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藝術總監嶽昕、方正電子董事長、總裁邵行,方正電子副總裁、字庫業務部總經理張建國,以及第十屆『方正獎』字體設計大賽獲獎代表、各院校學生代表等共同親臨現場,深圳市平面設計協會主席宋博淵線上出席會議,眾多設計師以及愛好字體的觀眾通過線上觀看直播的方式,共同見證了此次活動的召開。